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HBsAg的一致性,探讨其相关的因素和基因进化特征。方法 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连续招募安庆市市立医院产科初次住院活产孕妇2 296例,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并对采集的血清应用ELISA和ECLIA检测HBsAg,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对HBV S基因片段进行巢式PCR扩增、测序及进化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具有一致性,Kappa=0.71。共获得123株HBV S基因片段序列,其中113株为B基因型(adw2血清型112株,adw3血清型1株),10株为C基因型(全为adr血清型)。两种方法检测不同基因型或血清型病毒株的结果显示,ECLIA对B基因型和adw2血清的检测明显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株B基因型序列进化分析显示,两种检测方法或不同阳性组别在各位点替换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发生于HBsAg主要亲水区域(MHR)的氨基酸变异显示,ELISA/ECLIA单纯阳性组出现完全不相同的替换位点。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HBsAg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在ELISA/ECLIA单纯阳性组中仍获得34株(32.4%)HBV S基因片段,且存在MHR的氨基酸替换位点互补。因此在控制HBV传播中应考虑ELISA/ECLIA单纯阳性的感染者在人群中可能的静默传播作用,还需优化临床检测程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检测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CLIA法和ELISA法检测HCV抗体结果可疑的血清标本,最终以重组免疫印迹法(recombinant immunoblot assay,RIBA)确诊丙型肝炎(丙肝)感染血清63例,比较CLIA法和ELISA法检测HCV抗体阳性的符合率,分析CLIA法中低值组(1S/CO8)和高值组(S/CO≥8)的检测阳性率。结果 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的阳性符合率为90.48%(57/63),CLIA检测HCV抗体阳性符合率为96.83%(61/63),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6,P0.05)。经RIBA试验及CLIA法检测同时确诊的61例HCV抗体阳性标本中,低值组检测HCV抗体阳性率为24.59%(15/61),明显低于高值组的90.16%(5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26,P0.05)。结论 CLIA法和ELISA法均可用于HCV抗体的检测,CLIA法阳性符合率相对较高,可作为HCV一种常规检测方法,但应对S/CO值较低者进一步使用RIBA检查确认,以降低漏检率。  相似文献   

3.
电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检测甲胎蛋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两种定量检测血清游离甲胎蛋白(AFP)的方法进行性能比较,探讨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目前国内各级医疗单位中最常用的免疫学定量检测血清游离甲胎蛋白(AFP)方法,即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各种方法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操作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均能较准确的反映血清中游离AFP的含量,ELISA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比较相关系数大于0.97,显示高度相关。二者经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比较的预期偏倚和相对偏倚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结论 ELISA法与电化学法检测结果成直线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97。血清AFP浓度大于30μg/L时,预期偏倚和相对偏倚均在允许偏倚之内,结果可接受。而当AFP浓度小于20μg/L时,预期偏倚和相对偏倚均在允许偏倚之外,检测结果不能被接受。因此,两种检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换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检测对结果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所拟行乙肝五项检测的240份临床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清标本均分为两份,分别采用ECL法与ELISA法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对比两种方法乙肝五项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6,(3):383-385
目的比较和评价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IgM。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血清共116例,均使用ECLIA和ELISA检测HAV-IgM抗体,对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和临床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用ECLIA和ELISA方法同时检测116例血清标本的HAV-IgM抗体,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12.8%,阴性符合率为100%,总符合率为70.7%,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34例患者进一步跟踪和随访,以临床诊断为标准,ECLIA检测HAV-IgM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检出率分别是:62.5%、100.0%、4.3%;ELISA方法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检出率分别是:100.0%、71.3%和33.6%。结论 ECLIA和ELISA对HAV-Ig M抗体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低,ELISA方法敏感度高,但ECLIA特异性好,检测过程可全自动化,检验结果更符合临床,可引入实验室检测,为临床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微生物改良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叶酸的结果,寻找两者之间规律.方法 应用微生物改良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258例人群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相关性检验和一致性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 = 0.885).Bland-Altman法结果显示94.5%数值位于一致性界限内,Kappa检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 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在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疑似乙型肝炎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CLIA与ELISA法检测HBs Ab、HBs Ag、HBe Ag、HBe Ab、HBc Ab五项指标,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率。结果 CLIA法对HBe Ag、HBs Ag、HBe Ab标志物检出率比ELISA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低水平HBs Ag检测值>1.0 IU/ml时,ELISA法与CLIA法检测结果相同;而当低水平HBs Ag检测值<0.01时,CLIA法检测HBs Ag低水平结果高于ELISA法检测HBs Ag低水平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A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3 IU/ml,ELISA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13 IU/ml。结论 CLIA能定量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HBs Ab、HBs Ag指标,比ELISA法检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更有利于临床乙肝病毒的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CLI)与放射免疫法(RIA)在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结果的可靠性及方法学的便利性上是否更具优势,以提供甲状腺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标本200例,分别用ECLI与RIA法进行测定,比较2种方法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FT3、FT4、TSH)的线性范围、相关性及精密度。结果:ECLI的线性范围宽于RIA,精密度高于RIA。2种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2种方法检测检验效果相同,但是ECLI方法简单,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精密度高,更适合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hepatitis C,HC)是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所致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厌食、关节疼痛、乏力等,具有易反复、慢性化、传染性等特点。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电化学发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luorescent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三种检验方式,目前其应用于HC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就近年来ELISA、ECLIA和FQ-PCR三种检验方式应用于HC的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HC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ELISA法和ECLI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性能。方法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ECLIA(电化学发光法)对HBV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对强阳性标本进行稀释。结果对120例患者的血清进行HBV五项的检测,ELISA法和ECLIA法对HBs Ag、HBs Ab、HBe Ag三项标志物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HBe Ab和HBc Ab的检测,电化学发光法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法(P0.05)。结论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ECLIA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的灵敏度和自动化程度均高于ELISA法,并可动态观察疗效和监测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性标本的结果。方法将由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的HBsAg结果(S/CO)在0.7~5.0之间的824份弱反应性血清标本进行电化学发光(ECLIA)测定。结果①352例S/CO在0.7~0.99区间,即ELISA定性为阴性,ECLIA检测结果有48例COI≥1.0(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432例S/CO在1.0~LPC(弱阳性质控),即ELISA定性为阳性,ECLIA检测结果有248例COI(cutoff指数)〈1.0(阴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40例S/CO在LPC~5.0,即ELISA定性为阳性,ECLIA检测结果COI≥1.0(阳性)。结论 S/CO在0.7~0.99的标本,ECLIA灵敏度优于ELISA;S/CO在1.0~LPC的标本,ELISA的影响因素较多,容易造成假阳性结果,应分析原因并进一步复查;S/CO在LPC~5.0的标本,ELISA和ECLIA方法均能准确地判断。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发光与酶免疫分析检测抗HBs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我国主要采用酶免疫分析 (EIA)法检测血清抗HBs来了解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但该法不能对体内抗HBs浓度进行定量 ;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ECLIA)作为一种新的标记免疫学技术 ,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能定量等特点。本文就这两种方法对免疫后儿童抗HBs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血清标本来源 本院儿童医院住院患儿 86例 ,年龄 2~ 7岁 ,男 44例 ,女 42例 ,均接受乙肝疫苗 10 μg剂量 ,采用 0 ,1,6月三针的免疫程序。1·2 仪器及试剂 意大利ALISEI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 ,试剂由中国洛阳华美…  相似文献   

13.
抗-HBs属保护性抗体,对HBV感染具有特异性的免疫力,有文献报道HBV感染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1],为此检测婴幼儿抗-HBs水平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用ECLIA法[2]对我县2-6岁155名幼儿的抗-HBs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和ELISA法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ELISA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在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中的对比应用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疑似乙肝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ELISA法和ECLIA法检测,对比两种方法对不同乙肝病毒标记物的检测阳性率以及对同一强阳性样本的稀释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HBs Ag、HBe Ab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HBs Ab、HBe Ag、HBc A的检测,两种方式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ECLIA法的阳性检测率显著优于ELISA法,同时还可以进行动态观察和监测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主要分析和研究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法与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所测肿瘤标志物结果的符合性以及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系统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采用1010型电化学发光测定系统与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健康人和肿瘤病人血清标本进行肿瘤标志物测定并与临床诊断的符合性进行比对。结果2种方法测定结果符合性以及临床诊断相关性较好,2种方法检测9项肿瘤标志物的结果符合率为79%-96%。结论电化学发光系统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适用于高危人群的肿瘤筛查和健康人群的肿瘤普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溶血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贫血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检测标本人为干预成3种不同溶血程度的溶血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溶血和非溶血标本的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和铁蛋白(FER)浓度并作分析.结果:标本溶血会导致叶酸浓度升高,其浓度测定与标本溶血程度负相关;标本溶血对维生素B12和铁蛋白测定无明...  相似文献   

17.
GLCA与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 (GLCA)由于其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高、试剂稳定 ,不需特殊设备 ,且可随时单份测定 ,受到了基层检验工作者的欢迎 ,常用于门诊、受血者、体检等 ,为此 ,我们应用此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HBsAg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市红十字医院受血者血清 168份 ,市疾控中心体检阳性血清 95份。1 2 试剂 GLCA试剂由北京蓝十字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ELISA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1 3 方法  2 63份血清以GLCA、ELISA 2种方法平分测定 ,操作按说明书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检测四氯对苯醌(TCBQ)对DNA损伤的电化学发光法(ECL)。方法将带正电荷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和带负电荷的小牛胸腺双链DNA(ds-DNA)层层自组装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成DNA传感器,采用具有灵敏电化学发光特性的金属配合物二联吡啶二吡啶并[3,2-a:2’,3’-c]吩嗪钌([Ru(bpy)2(dppz)]2+,简称为Ru-dppz)作为DNA探针分子。当DNA受损伤后,嵌入双链DNA膜中的Ru-dppz减少,ECL信号减弱,由此可以检测DNA受损程度。结果未受损受的DNA具有完整的双螺旋结构,可以产生非常强的ECL信号。DDA/DNA修饰膜在100μmol/L TCBQ溶液或100μmol/L TCBQ-2.0 mmol/L H2O2溶液中温育一段时间后,ECL信号明显减弱。结论该方法能快速、灵敏检测由TCBQ单独与DNA形成共价键所造成的DNA损伤,及TCBQ与H2O2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OH)对DNA造成的氧化性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HSA)和电化学发光法(ECHA)检测患者血清学标志物.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EHSA组和ECUA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种检验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20.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ectrochemo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技术是一种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及磁性微珠包被技术的新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有着极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同时检测范围宽、特异性强、污染性小。目前,ECLIA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及基础医学的研究中,在传染疾病的诊断中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对ECLIA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