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中医认为,肝的生理功能包括“藏血”和“主疏泄”,二者是体阴用阳的关系,也是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体现.随着春、夏、长夏、秋、冬五季阴阳的消长,“肝藏血、主疏泄”也呈现应时而变的调控功能,在五季表现为如同生物钟一样,有着各自的峰谷,有规律、周而复始的遵循S曲线的变化.肝生理功能在一年中的应时而变是五脏应时的内在机制和推动力.深入挖掘“肝藏血、主疏泄”的理论内涵,阐述其应时而变的调控机制,对于探讨中医藏象本质及脏腑疾病季节性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永照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8,(6):34-35
在生物钟与寿命关系上,卡尔曼早在1961年就报告过他调查研究的结论;1、同卵孪生子之间寿命的差异:小于双卵孪生子;2、双亲寿命长的,后代寿命也长,双亲寿命短的,后代也短;3、孪生子引起死亡的原因往往相似.罗马大学孟德尔研究院相继研究过15,000对以上孪生子,该院的吉列德博士认为:遗传基因中存在着遗传的时间信息.也就是说,寿命的生物钟存在于遗传基因中.他说:"遗传基因不仅仅继承祖先的某些特性,且还有时间表的遗传信息"."每一个基因的作用,如同一个生命活动的时钟,它在人的一生中决定这些遗传特性何时出现与消失". 相似文献
4.
5.
6.
“五脏开窍”理论说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岳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3):5-8
“五脏开窍”理论说异瞿岳云(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长沙410007)关键词五脏开窍藏象学说中,“心开窍于舌”……“肾开窍于耳”等五脏开窍理论,导源于《内经》。《灵枢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抑郁症多指女性在围绝经期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障碍。病因病机极其复杂,呈立体、多层次状,涉及阴阳、虚实、五脏六腑、气血精液。由女子“七七”、肾气衰所造成的肾阳虚衰是导致围绝经期抑郁症一系列证型的原始病机,在此基础上,由肾阳虚导致肾精不足、肾阴亏虚、阴阳失衡,进而累及五脏六腑、气血精液,又是直接造成各种临床证型的继发病机。本文通过阐述围绝经期人体脏腑气血的变化,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病机进行层层剖析,探讨中医病机和现代医学研究之间的相关性,指出中医辨证和治疗要依据原始病机,也要重视直接造成各种临床证型的继发病机,强调在固护肾阳的基础上,协调五脏、通调气机、彰明神志。 相似文献
8.
1 用以说明生理现象在生物科学领域里 ,科学家们通过对生态学的许多观察 ,早就发现植物和动物具有适应环境空间条件的内在规律性。这被认为是由于生物体内可能有一种近似时钟的机构 ,它指挥着生物进行同期性的变化 ,使生物在时间上与外界的昼夜、四季、寒暑的周期交替相适应。生物的这种近似时钟的机构 ,被称为“生物钟”或“生理钟”。其中周期节奏近似昼夜的 ,称为“日钟” ;近似周年的 ,称为“年生物钟”或“年钟”。〔1〕多年来 ,人们一直把生物学节律这一现象看成是一种科学的奥秘。对于生物节律的观察与研究 ,在国外大约有一百多年的… 相似文献
9.
10.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宇宙大自然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寒暑易节,四季分明,昼夜交替,极其规律,分毫不差。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有个至为独特的理念,就是“天人合一”。古人认为,按照自然规律进行作息养生是获得健康长寿的最重要方法,故云:“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相似文献
11.
12.
13.
"五行学说"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但"五行学说"本身具有局限性,不能全面地反映事物间的普遍联系。邓铁涛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五行学说,在继承前贤理论、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历经30年,提出"五脏相关学说",引起中西医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4.
浅论“五脏病皆令人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方论,对遗精之证治,多责之于心肾,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查阅研究,结合临床体会,认识到五脏病皆能令人遗,非独心肾,并阐述其生理基础与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五脏神”学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优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4):18-19,29
目的 将纷繁复杂的中医神志学中“脏神”归类,为构建完整清晰的中医神志系统打下基础.方法 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五脏神志”系统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果 在“五藏神”的基础上,提出“五脏神”构想的学术观点.认为“五脏神”是指五脏本身具有的神,它随着胎儿形成与发育过程中的五脏逐渐形成,五脏本身的神也开始成形,并且因五脏本身的阴阳属性而各有一对阴阳属性的脏神,共同管理脏腑的气机、生理功能和神志活动,即“五脏阴神”“五脏阳神”,合称为“五脏神”.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展开研究,对历代方书中论述五脏咳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为治心咳的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是人参和甘草,其次为茯苓、远志和细辛;治肝咳的方剂主要为柴胡、青皮、青黛、川芎、前胡;治脾咳的方剂中半夏的次数最多,其次为陈皮和白术;治肺咳的药物常用药物是杏仁、人参、甘草、马兜铃、贝母、瓜蒌;治肾咳的方剂中补骨脂的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对明·张景岳五阴煎系列治方组成、功用、适应证及其辨分五脏补体助用、体用结合的应用特点予以深入分析,以着重示明此系列治方养阴清热,为治疗五脏阴虚病证的效方,其“补体助用”,即根据肾、心、肝、肺、脾五脏生理功能及病变特点的不同,分别在补阴中予以生精、安神、补血、益气、助化之治,从而着重说明景岳此种“五脏体用养阴法”的实质内涵及临证具体应用方法,对提高临证疗效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19.
针刺五脏俞调五脏神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针刺五脏俞调五脏神治疗失眠症,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症患者采用针刺五脏俞调五脏神针法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针刺五脏俞调五脏神治疗失眠症总有效率为91.7%。结论:针刺五脏俞调五脏神治疗失眠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