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94例,其中下壁AMI25例,正后壁AMI4例,下壁+正后壁AMI12例。在下壁及正后壁AMI中有6例同时合并有右室梗塞(RVI),1例为单纯性RIV,1例为前壁AMI合并RVI,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在8例RVI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7~71岁。本组病人均具有AMI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动态变化。心电图仅1例RVI合并前壁AMI,见附图。心电图示STV3R~V5R弓背型抬高,2h后STV1~4亦抬高,同时伴有R波减…  相似文献   

2.
急性右室梗塞10例临床分析韦荷英,杨文驹,王光富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国外报告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中25~52%伴发急性右室梗塞(ARvI),国内资料较少。本文报道1987年1月~1991年12月住院病人中确诊的10例ARVI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讨论这些...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右室梗塞22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右室梗塞 (RVI)由于其诊断和治疗的特殊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以往人们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往往只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 ,因此右室梗塞(RVI)经常被漏诊 ,5年来我们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病人和血压偏低的左室前壁心肌梗塞病人常规加做右胸6导联 (V3R -V8R)心电图 ,发现全部86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合并RVI22例 ,其中33例下壁心肌梗塞合并RVI14例 ,占42.4 %,53例左室前壁心肌梗塞病人合并RVI8例 ,占15.1 %。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年来在我院治疗的急性下壁…  相似文献   

4.
右室梗塞的心电图诊断陈金锋(齐鲁石化公司中心医院第五分院,255434)单纯右室梗塞(RVI)占心肌梗塞的3%,但在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的病例中,合并RVI者约占12%~43%。右室有下壁和前侧壁。下壁由右冠状动脉后降支供血,前倒壁由右冠状动脉的右室...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在 1992年~ 1999年 10月收治的 4 7例急性心肌梗塞中的 8例右室梗塞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收治心血管病人中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 ,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肯定的血清酶学改变 ,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4 7例 ,经心电图确诊为合并右室梗塞 8例 ,其中下壁合并右室梗塞3例 ,下壁、正后壁并右室梗塞 1例 ,前间壁合并右室梗塞 3例 ,广泛前壁合并右室梗塞 1例。1 2 心电图特征 右胸导联STV3R~V6R >0 1mV ,其中 1例STV4 R抬高 0 5mV ,1例于 1 5h则恢复正常 ,1例持继 10…  相似文献   

6.
右室梗塞37例临床分析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科(110003)张欣沈阳市245医院(110042)刘艳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右室梗塞(RVMI)的逐步认识,所见病例也逐渐增多。我院自1987年12月至1992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164例,诊断...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由于右室梗塞(RightVentriculal·MyocardialInfarction,RVMI)的死亡率逐渐增高,且其早期并发症以及治疗预后方面不同于单纯的左室梗塞,因而对RVMI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本文从1989年1月至1994年1月间确诊的11例患者中,通过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分析,认为:大部分病例应用非侵入性方法(病史、体征、心电图等)诊断RVM是完全可以的,既能减少病人痛苦,又能与血液动力学等侵入检查法取得同样效果。本文11例心电图诊断基本符合国外文献报道。对RVMI的治疗,我们认为采取输液扩容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是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8.
报告201例急性心梗(AMI)中合并右室梗塞(RVMI)15例临床分析,就其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血液动力学检测进行讨论。其中体外反搏治疗6例。血液循不功能改善,认为体外反搏对RVMI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单纯右室心肌梗塞(RVI)罕见,往往左室下壁、正后壁或前壁梗塞合并RVI,其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明显不同于左室梗塞。现将我们治疗的10例RVI患者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50~66岁...  相似文献   

10.
张桂馨 《中原医刊》1999,26(12):35-36
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对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AMI患者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41~69岁,平均59岁。其中广泛前壁11例,前间壁8例,下壁6例,前间壁、下壁5例,前侧壁4例,广泛前壁、下壁2例,下壁、后壁、右室2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且无溶检禁忌证。2 治疗方法2-1 溶栓前:住CCU病房,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下壁AMI时加做V7~V9、V3R~V5R导联心电图。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  相似文献   

11.
急性右室梗塞13例临床分析温州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夏诚权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科朱雄[关键词]右室梗塞,诊断,治疗右室梗室(RVI)以往认为少见,其原因之一是对该症认识不足。为了对该症有更深的了解,本文就13例RVI作如下初步分析:1临床资料.1 一...  相似文献   

12.
李华 《辽宁医学杂志》1999,13(2):F003-F003
随着临床工作的进展,右室梗塞(rightventricularinfarction,RVI)的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已引起重视。本文将诊断和治疗的32例RVI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对近3年人院的急性下壁及人院时血压偏低的左室前壁梗塞(包括前壁V_1~V_2ST段抬高,前侧壁V_5~V_7ST段抬高,广泛前壁V_1~V_5ST段抬高)的病人常规做右胸导联(V_3R~V_5R)心电图。RVI的诊断标准为V_3R~V_5R中,V_4R加上V_3R,V_5R中一个或二个导联ST段抬高≥0.1mV。共观察下壁及前壁心梗病…  相似文献   

13.
右室梗死 (RVI)过去只能在尸检时作出诊断。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随着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 ,右室梗死的临床诊断成为可能。但因常规心电图诊断右室梗塞有一定的困难 ,故急性右室梗死 (ARVI)在临床上易漏诊或延误诊断。据报告右室梗死占急性心肌梗死的 7 7%~ 2 3% [1] 。近几年来我院收治急性心梗 1 1 3例合并右室梗死或单纯右室梗死者 2 5例 ,占急性心梗的 2 2 1 %。其中存活出院有 2 0例 ,3例死于休克 ,1例死于室扑、室颤 ,另 1例死于心衰。1 临床资料2 5例病人中 ,男 1 9例 ,女 6例。年龄 :4 0~ 70岁 ,平均 5 2 3± 7 8岁。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对描记右胸导联的时间对右室梗塞(RVI)诊断的影响,观察发病5小时内AIMI46例。就诊即刻描记常规12导联及右胸导联V3R-V7R心电图,发现RVI21例(45.65%);发病10小时描记,发现RV19例(42.85%)右胸导联ST段回降到〈0.1mv;发病24小时描记,发现RVI14例(66、66%)右胸导联ST段回降到〈0.1mv。说明要提高RVI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右室梗塞的心电图改变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研究76例确诊为急性右室梗塞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显示:所有右室梗塞病例右胸导联ST段上抬≥1mm;右胸导联ST-T有动态改变;右胸导联QRS波形态非诊断右室梗塞的可靠指标;急性下壁梗塞ST段抬高程度Ⅲ导联大于Ⅱ导联;急性右室梗塞合并前间壁梗塞V4R导联ST段抬高程度大于V1~V3导联;下后壁梗塞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和/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合并右室梗塞。因此,心电图是一种诊断右室梗塞可靠、无创伤性的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6.
尸检研究表明右室梗死实际上并不少见[1 ] ,但临床诊断极易漏诊 ,其主要原因是对RMI心电图的改变认识不足。本文将右室心肌梗死 8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为我院 1982年~ 1998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 15 6例 ,其中右心室心肌梗死 (RMI) 8例 ,首次心电图均未明确诊断。8例RMI入院后经多次常规心电图、双极导联、头胸导联及酶谱检查后明确诊断为RMI。典型病例 男 ,6 0岁。患者胸闷 12h ,无恶心呕吐 ,血压正常。心电图示 :Ⅱ、Ⅲ、aVF呈Qr型 ,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 0 .1mV ;V1 ~V6 呈rS型 ,ST段下…  相似文献   

17.
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17例,根据IVT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和心内标测的结果判定:IVT的异位起搏点在左室间隔7例,右室10例,其中在右室流出道9例,右室心尖部1例。成功靶点有效放电时间平均5.8秒,1例因手术时间较长血压下降而放弃RFCA,成功16例中1周和1月内复发各1例,复发率12.5%,均再次消融成功,余病人随访8~24个月均无复发,以上结果表明RFCA是治疗IV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疗法,目前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再通率50%~70%。我院对1997年10月~1998年10月收治的AMI30例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梗塞6h内的10名AMI患者中,男7例,女3例。梗塞6~12h时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两组相近,32~76岁。梗塞部位见附表。附表 梗塞时间与部位部位梗塞6h内梗塞6~12h前间壁14下壁24高侧壁11广泛前壁34正后壁12右室1前壁+高侧壁23内膜下01  诊断标准及再通指标:根据W…  相似文献   

19.
朱红 《医学研究通讯》2000,29(12):45-46
分析21例急性正后壁心肌梗塞(SPAMI)心电图,提出V1、V2导联出现高R波、ST段压低、T波直立高耸,且排队了引起V1、V2导联R波增高的其它原因,要高度怀疑SPAMI可能。加作V7、V8、V9后背导联,可发现心梗典型改变,且伴QRS波群及ST-T动态演变。SPAMI常与下壁、右室壁梗塞并存,它对整个梗塞面积的估计预后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合并右室梗塞组(7例)室间隔Q波(I、aVL、V5、V6及总幅度)的幅度小于无右室梗塞组(21例),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均<0.05)。其次,右室梗塞组(7例)室间隔Q波完全消失的有6例,无右室梗塞组(21例),室间隔Q波完全消失的只有3例,故室间隔Q波完全消失对右室梗塞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为85.7%(P<0.01),另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近端和中远端病变的分别为16和12例,室间隔Q波消失对右冠状动脉近端病变预测的敏感性为50.0%(8/16),特异性为91.7%(11/12),(P=0.022),这揭示室间隔Q波消失是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梗塞和预测右冠状动脉近端病变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