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日本七叶树Aesculus turbinata B1.种子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得3个二萜皂化合物,经光谱学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七叶树皂苷IVc:22α-O-巴豆酰基-28-O-乙酰基原七叶树皂苷配基-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I)、异七叶树皂苷Ia:21β-O-巴豆酰基-28-O-乙酰基原七叶树皂苷配基-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Ⅳ)和异七叶树皂苷Ib:21β-O-当归酰基-28-O-乙酰基原七叶树皂苷配基-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V),均为首次从日本七叶树种子中分得。七叶树皂苷Ia、Ib、IVc和异七叶树皂苷Ia、Ib在100 μmol/L浓度的体外试验中对HIV-1蛋白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秀伟  赵静  服部征雄 《中草药》2000,31(9):648-651
从日本七叶树Aesculus turbinata Bl.种子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得3个二萜皂化合物,经光谱学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七叶树皂苷IVc:22α-O-巴豆酰基-28-O-乙酰基原七叶树皂苷配基-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Ⅰ),异七叶树皂苷Ia:21β-O-巴豆酰基-28-O-乙酰基原七叶树皂苷配基-3β  相似文献   

3.
长柄七叶树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长柄七叶树的皂苷类成分,寻找新的七叶树皂苷资源。方法:对长柄七叶树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两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利用各种化学、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长柄七叶树得到3个三萜类化合物和1个香豆素类化合物,经鉴定为原七叶树皂苷元(1)、21-当归酰基.原七叶树皂苷元(2)、21β-当归酰基-原七叶皂苷配基β-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3)和异秦皮苷(4)。结论:化合物1~4均为该植物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赵静  杨秀伟 《中草药》1999,30(5):327-332
从日本七叶树Aesculus turbinata Blume。种子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得4个三萜皂苷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鉴定了其中2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为:七叶皂甙Ia:21β-巴豆酰基-22α-乙酰基原七叶皂苷配基-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1β-tigloyl-22α-acetylprotoaescigenin  相似文献   

5.
娑罗子中三萜皂苷成分的HPLC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郭杰  徐嵬  杨秀伟 《中草药》2007,38(5):767-770
目的建立娑罗子中三萜皂苷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同时分析中华七叶树、天师栗和浙江七叶树等的种子及商品娑罗子药材中5种三萜皂苷成分(七叶树皂苷Ia、Ib和异七叶树皂苷Ia、Ib及七叶树皂苷A)的量。方法采用反相DiamonsilTM C18硅胶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磷酸(123∶277∶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娑罗子中5种皂苷七叶树皂苷Ia、Ib和异七叶树皂苷Ia、Ib及七叶树皂苷A的HPLC分析方法,线性范围内5个皂苷化合物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法简单、灵敏,可同时定量分析娑罗子中七叶树皂苷Ia、Ib和异七叶树皂苷Ia、Ib及七叶树皂苷A。  相似文献   

6.
赵静  杨秀伟 《中草药》1999,30(5):327-332
从日本七叶树 Aesculus turbinata Blume.种子的 70%乙醇提取物中分得 4个三萜皂苷化合物,经光谱学分析鉴定了其中 2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为:七叶皂苷Ⅰa:21β-巴豆酰基-22a-乙酸基原七叶皂苷配基-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1β-tigloyl-22α-acetylprotoaescigenin-3β-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uronic acid)和七叶皂苷Ⅰb:21β-当归酰基-22α-乙酰基原七叶皂苷配基-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1β-an-gelovl-22a-acetylprotoaescigenin-3β-O-[β-D-glucon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l-4)]-β-D-glucopyranosiduronic acid),均为首次从日本七叶树  相似文献   

7.
山银花中皂苷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山银花药效物质基础,全面评价金银花类药材质量,方法:对山银花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利用各种化学、色谱和光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山银花中分离得到7个常春藤皂苷类化合物,经鉴定为常春藤皂苷元-28-О-β-D-吡喃葡萄糖基(6→1)-О-β-D-吡喃葡萄糖基酯(Ⅰ)、常春藤皂苷元-3-О-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1)-О-α-L-吡喃鼠李糖苷(Ⅱ)、常春藤皂苷元-3-О-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1)-О-α-L-吡喃鼠李糖基-(3→1)-О-β-D-吡喃葡萄糖苷(Ⅲ)、常春藤皂苷元-3-О-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1)-О-α-L-吡喃鼠李糖基-(3→1)-О-β-D-吡喃葡萄糖基-(4→1)-О-β-D-吡喃葡萄糖苷(Ⅳ)、-3-О-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1)-О-α-L-吡喃鼠李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О-β-D-吡喃葡萄糖基(6→1)-О-β-D-吡喃葡萄糖基酯(Ⅴ)、3-О-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1)-О-α-L-吡喃鼠李糖基-(3→1)-О-β-D-吡喃葡萄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О-β-D-吡喃葡萄糖基(6→1)-О-β-D-吡喃葡萄糖基酯(Ⅵ)及3-О-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1)-О-α-L-吡喃鼠李糖基-(3→1)-О-β-D-吡喃葡萄糖基-(4→1)-О-β-D-吡喃葡萄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О-β-D-吡喃葡萄糖基(6→1)-О-β-D-吡喃葡萄糖基酯(Ⅶ)。结论:Ⅰ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Ⅲ和Ⅳ在忍冬属中仅见水解产物,本属植物中并未见其天然产物的报道,其它均系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崔颖  武建发  屈春园  李嘉星  李泽文  刘志 《中草药》2023,54(21):6940-6945
目的 对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鲜根中丙二酰人参皂苷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80%乙醇水超声提取,依次用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干柱、ODS硅胶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谱学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解析与鉴定。结果 从西洋参鲜根80%乙醇提取物的D101大孔树脂60%乙醇水洗脱部位中分离鉴定出2个丙二酰人参皂苷,分别鉴定为3-O-[6-O-丙二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20-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达玛-23-烯-3β,12β,20(S),25-四醇(1)和3-O-[6-O-丙二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20-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达玛-22-烯-3β,12β,20(S),25-四醇(2)。结论 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丙二酰三七皂苷A(malonyl notoginsenoside A)和丙二酰高丽人参皂苷R2(koryogi...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盾叶薯蓣中甾体皂苷的组成.方法 用溶剂法提取,色谱法分离盾叶薯蓣中的甾体皂苷.用核磁共振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盾叶薯蓣的正丁醇萃取相中分离到8个甾体皂苷,经1H.NMR、13C-NMR、135DEPT测定分析,其结构分别为原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哺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原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吡喃鼠李糖基(1-2)-α-吡喃葡萄糖基(Ⅱ)、原薯蓣皂苷元-3-O-α-L-吡哺鼠李糖基(1-2)-p-β-D-吡喃葡萄糖基(Ⅲ)、22α-甲氧基-原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一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Ⅳ)、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薯蓣皂苷元(V)、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一[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一薯蓣皂苷元(Ⅵ)、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一薯蓣皂苷元(Ⅶ)、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薯蓣皂苷元(Ⅷ).结论 盾叶薯蓣的正丁醇萃取相部分主要含有两类甾体皂苷,其苷元分别为原薯蓣皂苷元和薯蓣皂苷元.  相似文献   

10.
盾叶薯蓣中甾体皂苷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娟  胡长鹰  庞自洁  徐德平 《中草药》2008,39(2):165-167
目的 对盾叶薯蓣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反相色谱技术分离盾叶薯蓣水相部分中的化学成分,用1H-NMR、13C-NMR、135DEPT、HMQC和HMBC等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新鲜的盾叶薯蓣根茎分得3个甾体皂苷,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Ⅰ)、(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呋甾烷-5-烯-3β,22ζ-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毗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Ⅰ)、(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呋甾烷-5-烯-3β,22ζ二醇-7-羰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0β-D-吡喃葡萄糖苷(Ⅱ).结论 化合物Ⅱ为一新甾体皂苷,命名为盾叶薯蓣皂苷H(zingiberenin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