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三聚磷酸钠(TPP)和六偏磷酸钠(SHMP)为复合交联剂,制备了离子交联网络结构的壳聚糖水凝胶微球。分析讨论了交联剂质量配比、pH以及离子强度等对壳聚糖微球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复合交联剂制备的微球的溶胀度比单独使用TPP或SHMP的分别低62.4%和41.3%,交联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当m(TPP)∶m(SHMP)=3∶5,交联剂pH=5时,制备的微球交联程度最好,结构最密实;在pH=1.2的缓冲溶液中,溶胀度可达到357%,而且凝胶没有任何破碎。微球具有较好的离子强度和pH敏感性,在酸性介质中有较高的溶胀度。  相似文献   

2.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为单体,通过一步沉淀共聚法制备了环交联型聚磷腈(PZS)微球,然后利用浓硫酸对其进行改性得到磺化聚磷腈(SPZS)微球。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水接触角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SPZS微球的结构、亲-疏水性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数码照片、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SPZS微球的乳化性能,并通过油相固化的方式考察了微球在油-水界面的形貌。结果表明:磺化改性有效改善了聚磷腈微球的亲水性;SPZS微球可长效稳定多种油-水体系,形成细腻的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SPZS微球吸附于油-水界面上形成了致密的粒子膜,有效阻止了乳液滴的聚并;SPZS微球的浓度、油水体积比及NaCl浓度均会影响乳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冷冻-解冻的方法制备了纤维素纳米晶体(CNC)-聚乙烯醇(PVA)复合水凝胶。考察了CNC含量对PVA水凝胶力学性能、溶胀行为、热性能及内部形貌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NC的加入可大幅提升PVA水凝胶的力学性能,m(CNC)/m(PVA)=1%的CNC-PVA水凝胶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与断裂伸长率,分别较纯PVA水凝胶提升了60%、110%和70%。此外,CNC还促进了PVA水凝胶的溶胀,使溶胀平衡时间缩短,溶胀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采用明胶为原料,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亚硫酸氢钠为改性剂,在明胶分子链上引入极性基团磺酸基,制得新型磺化明胶水凝胶。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动态黏弹谱仪(DMA)测定水凝胶的储能模量,探讨不同外加电场作用下该水凝胶的电场响应性能。随着明胶水凝胶中S元素的原子百分比的增大,在外加电场下,胶体的电场响应能力增强。当外加电场为1.6 kV/mm、明胶水凝胶中S的原子百分比为1.59%时,水凝胶对电场作用的响应最明显,储能模量的增加率为31.86%。  相似文献   

5.
采用明胶(Gel)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原料,制备了Gel/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系列;研究了原料配比、pH值及温度对水凝胶溶胀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大于PNIPAM的最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值时,Gel/PNIPAM水凝胶的溶胀速度随着组分中PNIPAM的增加而降低,且溶胀过程以扩散渗透控制为主。而pH对水凝胶溶胀速度的影响与温度有关。Gel/PNIPAM配比为5/5,温度大于LCST时,水凝胶的pH敏感性受明胶控制;温度低于LCST时,pH对水凝胶的溶胀速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光固化缓释体系技术制备丙烯酰胺/海藻酸钠双网络水凝胶,传统方法制备丙烯酰胺单网络水凝胶和海藻酸钠单网络水凝胶,然后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丙烯酰胺/海藻酸钠双网络水凝胶和丙烯酰胺单网络水凝胶做力学性能的检验,接着对丙烯酰胺/海藻酸钠双网络水凝胶力学性能的稳定性进行检验,最后将丙烯酰胺/海藻酸钠双网络水凝胶和海藻酸钠单网络水凝胶放入不同pH的溶液中分别检测溶胀率.结果显示,丙烯酰胺/海藻酸钠双网络水凝胶的最大应变和弹性模量都与丙烯酰胺单网络水凝胶显著不同.丙烯酰胺/海藻酸钠双网络水凝胶经过30 min的往复拉伸后,力学性能依然稳定,没有明显的变化,且在不同pH溶液内的溶胀率也明显不同.丙烯酰胺/海藻酸钠双网络水凝胶拥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具有更稳定的溶胀率且快速到达溶胀平衡.因此,该双网络水凝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苯乙烯/油酸/氟化镧复合纳米微球,通过TEM、XRD、FTIR、TG-DTA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在四球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复合纳米微球具有核壳结构,平均粒径约30nm,作为新型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28~9.04 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和平均粒径为6.60 μm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含量、分散稳定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热稳定性分析表明: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耐热性明显优于线性聚苯乙烯.  相似文献   

9.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工艺,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出了粒径为5μm单分散(分散系数≤5%)聚苯乙烯微球。所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标准偏差δ=0.16μm,分散系数ε=0.02,且具有良好的球形度,表面非常光滑,无破损,无缺损。对影响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分散稳定剂用量的增加,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减小;随着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增大。分散稳定剂和单体用量是影响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平均粒径为40μm的非交联氯甲基化聚苯乙烯(CMPS)微球为出发物料,采用水解-轻度交联与重度交联两步骤的后交联方法,制备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交联前后微球化学结构的变化,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交联微球的形貌,重,点考察了各种交联条件对微球交联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交联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先将非交联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微球部分水解并轻度交联,然后使CMPS微球在良溶剂中溶胀,使用Friedel-Crafts催化剂,再度进行交联反应,可顺利地制得氯甲基化聚苯乙烯(CCMPS)交联微球;控制交联反应的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性质、催化剂种类与用量等,可获得交联度不同的微球,其球形度依然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磺化间规聚苯乙烯磺酸锌盐(SsPS-Zn)的增容作用以及sPS/PA6/SsPS-Zn三组分塑料合金的力学、热学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构。结果表明:SsPS-Zn的加入明显地改善了sPS/PA6二组分合金的力学性能,在sPS/PA6/SsPS-Zn重量组成为80/20/5时,合金冲击强度最大,为14.2kJ/m^2。DMA和SEM结果表明,SsPS-Zn在合金中起到了降低微相尺寸和加强相间界面粘结的作用,可显著提高sPS和PA6两组分间的相容性,FTIR研究表明SsPS-Zn的磺酸锌基团和PA6的酰胺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苯乙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单体进行自由基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不同有机硅含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聚苯乙烯共聚物,通过红外、核磁、凝胶色谱、动态力学分析、热失重、透射电镜等一系列分析手段表征了该接枝共聚物。对接枝共聚物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的冲击强度和断裂延伸率随有机硅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热稳定性也较聚苯乙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DVB)为共聚单体, 60Co作为γ射线辐照源,采用原位本体聚合法制备出交联聚苯乙烯(CLPS)块体材料。采用FT-IR、DSC、TG和DMA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纯氮气氛中,150~200 kGy的吸收剂量,当DVB的质量分数大于1%时,可以得到透明无缺陷的产物。CLPS在380 °C以下能够非常稳定地存在,玻璃化温度(Tg)达到127 ℃;CLPS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DVB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1.6%~1.8%时出现最大值,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在9.3 GHz测试条件下,交联剂的含量对CLPS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影响甚微,介电常数为2.48~2.50,介电损耗为4×10-4~6×10-4。  相似文献   

14.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PEG)、聚氧化丙烯二醇(PPG)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NCO封端的水性聚氨酯(PU)预聚体,与自制的丝素蛋白(SF)水溶液混合进行交联反应,制备出丝素蛋白聚氨酯(SF-PU)水凝胶。研究了SF-PU水凝胶的合成工艺,对SF-PU水凝胶进行了红外和电镜表征及性能测试,并对其溶胀动力学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成功合成了具有三维结构、溶胀响应性良好的SFPU水凝胶。  相似文献   

15.
采用100%可再生聚三亚甲基醚(PO3G)和聚乙二醇等与1,6-己基二异氰酸酯(HDI)反应合成了不同PO3G含量的聚氨酯(PU)水凝胶。利用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流变仪、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PO3G含量对PU水凝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O3G质量分数的降低,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PU软段的结晶能力提高,PU的吸水溶胀度增加,初级溶胀行为由Fickian扩散转向non-Fickian扩散,PU水凝胶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降低。随着PO3G质量分数增加,PU及其水凝胶的拉伸强度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将聚苯乙烯胶体晶体嵌入丙烯酰胺(AM)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交联共聚膜中,制备了共聚物P(AM-co-HEMA)胶体晶体膜。研究了单体配比及交联剂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对胶体晶体膜的光子带隙峰位置、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HEMA)/n(AM) ≤ 2.33时,光子带隙峰较明显,胶体晶体的有序结构得到很好的保持,随着HEMA及MBA含量的增大,光子带隙峰蓝移;当n(HEMA)/n(AM) = 0.11,w(MBA)=0.96% 时,胶体晶体膜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可以提高2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原位本体聚合制备三异辛氧基混合稀土改性的聚苯乙烯,采用FT-IR,UV,FS和DMTA等手段研究三异辛氧基混合稀土对PS性能的影响,并测定其冲击强度。结果表明,改性PS的荧光强度随稀土含量的增加而提高;DMTA表明改性PS的玻璃化温度比纯PS的低,同时改性PS在低温-85度左右有一个较大的β转变峰,冲击强度亦有明显提高,说明改性PS具有较好的低温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悬浮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磁性微球(简称磁球)。在苯乙烯磁流体中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然后将此磁流体分散在水中,经过高速剪切乳化,形成较稳定的微悬浮液,然后进行聚合,可合成0.4μm-6μm,主要分布在0.7μm-2.0μm的磁性微球。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透射电镜(TEM)以及热重仪(TG)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初始单体用量、聚合温度、磁粉用量、二乙烯苯(DVB)用量等因素对磁球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凝结量以及磁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