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 ,宫颈癌可能是通过一些性传播因子引起的 ,其中已被广泛重视的性传播因子是病毒 ,尤其是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HPV)。目前已有 10 0种以上的HPV型别被鉴定。依HPV致病性不同 ,可将其分为低危和高危两大类别。前者包括HPV -6 ,11,30 ,39,42 ,43 ,44等 ,可引起尖锐湿疣、扁平湿疣等良性病变 ,其中仅 1%进展为宫颈癌 ;后者包括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HPV - 16 ,18,31,33 ,35 ,45 ,5 1,5 2 ,5 6 ,5 8,6 1等型别。随着HPV检测技术的发展 ,几乎在 10 0 %宫颈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2.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世界的1/3。近几年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虽明显下降,但35岁以下妇女的宫颈癌发病率却显著上升。此外Chan等对1973~1999年美国30岁以下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癌研究发现,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率由8.0/10万上升至14.3/10万;腺癌也从0.7/10万上升至2.7/10万。迄今为止,国外报道的最小患病年龄为15岁。宫颈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HPV感染的防治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各种HPV试验疫苗已建立了动物模型和 (或 )已进入临床试验。本文就当前HPV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及趋势阐述如下。1 预防性疫苗1 1 HPV病毒样颗粒 利用HPV晚期编码基因L1与L2表达于真核细胞中 ,可自行装配成形态与野生型病毒颗粒极为相似的病毒样颗粒 (VLP) ,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及免疫原性 ,可诱发高滴度抗体产生 ,是目前最理想的预防性疫苗。理想的预防性疫苗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①必须具有安全、稳定、费用合理并可在粘膜表面产生有效…  相似文献   

4.
在宫颈癌形成中,人乳头瘤病毒(HPV)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仅少数人宫颈内上皮受损同时又感染高度危险型HPV而发展为宫颈癌,表明HPV致癌必定有其它因子参与,病毒序列本身的变异,可能对恶性肿瘤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不同型HPV有不同的生理和生化特征,又都是宫颈内皮损伤和宫颈癌的危险因素,HPV分型不仅对HPV致宫颈癌发病机理有研究价值。对HPV疫苗制备也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均居第2位,全世界每年有近50万新发病例,其中超过半数将因此而死亡。据报道,宫颈癌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出率达99%以上。因此,HPV疫苗用于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2006年首批宫颈癌疫苗的上市,标志着人类在宫颈癌疫苗研制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在宫颈癌形成中,人乳头瘤病毒(HPV)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仅少数人宫颈内上皮受损同时又感染高度危险型HPV而发展为宫颈癌,表明HPV致癌必定有其它因子参与,病毒序列本身的变异,可能对恶性肿瘤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不同型HPV有不同的生理和生化特征,又都是宫颈内皮损伤和宫颈癌的危险因素,HPV分型不仅对HPV致宫颈癌发病机理有研究价值,对HPV疫苗制备也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和宫颈癌的关系密切,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PV16最易导致宫颈鳞癌,HPV18最易导致宫颈腺癌。HPV16/18致癌机制主要是通过病毒基因组中致癌蛋白E6,E7与抑癌基因p53和pRb结合,E6抑制p53的活性,E7灭活Rb基因的活性,致肿瘤发生。常用的HPV检测方法有原位杂交法(ISH)、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聚合酶链反应(PCR)等。针对HPV16/18的预防和治疗性疫苗成为研究热点。综述HPV16/18型和宫颈癌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和宫颈癌的关系密切,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PV16最易导致宫颈鳞癌,HPV18最易导致宫颈腺癌。HPV16/18致癌机制主要是通过病毒基因组中致癌蛋白E6,E7与抑癌基因p53和pRb结合,E6抑制p53的活性,E7灭活Rb基因的活性,致肿瘤发生。常用的HPV检测方法有原位杂交法(ISH)、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聚合酶链反应(PCR)等。针对HPV16/18的预防和治疗性疫苗成为研究热点。综述HPV16/18型和宫颈癌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早在 18 42年 ,Rigoni-Stern[1] 就推测宫颈癌的发生与性传播感染有关。到了 1974年 ,zurHausen[2 ] 首次提出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宫颈癌有密切关系 ,或因果关系。到目前为止 ,已发现超过 75种不同的HPV ,大约 35种可感染生殖道粘膜 ,其中 13种与宫颈癌有关。根据HPV亚型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关系 ,将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3] 。HPV 6、11型为低危型 ,HPV 16、18、31、33、35型为高危型。HPV 16型最常见 ,在至少 5 0 %的宫颈癌中能发现 ,大部分有关HPV致癌机制的研究都集中于HPV 16…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宫颈癌是全球妇女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位最常见肿瘤,已经成为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杀手”。  相似文献   

11.
人乳头瘤病毒致宫颈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通常在感染后自行消失。只有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才是导致宫颈癌的根本原因。其致癌的中心环节是E6,E7与p53和Rb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p53通路(p14-MDM2-p53通路)和Rb通路(p16-CDK4/cyclin D1-pRb通路)功能失活,这是宫颈癌的发病基础。此外,影响宫颈癌发生的主要辅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宿主因素和病毒因素等。  相似文献   

12.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通常在感染后自行消失.只有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才是导致宫颈癌的根本原因.其致癌的中心环节是E6,E7与p53和Rb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p53通路(p14-MDM2-p53通路)和Rb通路(p16-CDK4/cyclin D1-pRb通路)功能失活,这是宫颈癌的发病基础.此外,影响宫颈癌发生的主要辅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宿主因素和病毒因素等.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现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因素。HPV通过机体的细微损伤入侵,HPV E6和E7癌蛋白中的1种或2种持续表达是高危型HPV感染致瘤的关键所在,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及病毒癌蛋白仍不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研究者们正着手研制针对HPV的病毒疫苗,从源头预防HPV感染,以期实现宫颈癌的一级预防。目前已有针对HPV16/18型的二价疫苗Cervarix和针对HPV16/18/11/6型的四价疫苗Gardasil的认证上市,预防性HPV疫苗已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并取得显著效果。新一代预防性HPV疫苗在解决疫苗的成本、持久性和广谱免疫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宫颈癌有望成为人类抗肿瘤史上第一个可以预防的癌症。综述近年HPV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预防性HPV疫苗的应用研究与现状。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首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基因与宫颈组织基因相互融合,引起宫颈病变缓慢进展,从慢性炎症、低度不典型增生、高度不典型增生到癌变.从分子水平探索HPV基因与宫颈癌发病机制,寻找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和评估预后的新靶点是国内外学者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人乳头瘤病毒(HPV)与人体多器官恶性肿瘤存在诸多的相关性,成为研究热点.全国子宫颈癌协作组2011年4月23日在北京召开第九次全国子宫颈癌协作组工作会议暨HPV疫苗与子宫颈癌防治研讨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的观点,HPV作为肿瘤病毒的观点被广泛承认.介绍近年HPV的研究现状并加以论述,同时提出实际工作中预防、筛...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及其基因型的分布。方法:用PCR-RFLP法检测239例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并进行分型。先用PGMY09/11共同引物扩增生殖道粘膜型HPV L1区的高度保守区,然后联合使用RsaⅠ、MseⅠ、PstⅠ和HaeⅢ4个限制性内切酶对阳性PCR产物进行酶切,利用不同的酶切片段鉴定HPV的基因型。结果:在239例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患者中共检出205例(85·8%)HPV感染,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和宫颈癌中HPV感染率分别是66·7%,89·9%和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中共检出22型HPV,其中主要基因型及其感染率分别是HPV16(45·6%)、58(12·1%)和52(6·3%)。结论: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中HPV感染的基因型至少可达22型,其中以HPV16、58和52为最常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检测分析,了解徐州地区宫颈癌HPV感染情况及HPV感染与宫颈癌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杂交系统对142例宫颈癌患者行HPV分型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①142例宫颈癌患者中,136例HPV阳性,HPV感染率95.78%。其中单一感染117例(86.03%),多重感染19例(13.97%),两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共检测出13种基因型:单一感染8种,由高到低依次为HPV16(66.18%)、18(6.62%)、31(5.88%)、58(2.21%)、45(2.21%)、33(1.47%)、6(0.74%)和CP8304(0.74%)。而HPV68(2.94%)、52(2.21%)、66(1.47%)、39(0.74%)、11(0.74%)仅出现在多重感染中。HPV16总感染率为77.94%,明显高于其他各型(P<0.01)。而HPV18总感染率7.35%与HPV31、58、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PV感染率在宫颈癌各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癌临床分期间无确定关系,但随着病理分级的加重呈降低的趋势。结论:徐州地区宫颈癌患者以HPV单一感染为主,主要为HPV16,其次为HPV18、31、58;未发现多重感染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HPV感染不影响宫颈癌的进展及肿瘤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20.
<正>人乳头瘤病毒(HP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和Epstein-Barr病毒(EBV)每年分别导致60万、38万、22万和11万癌症病例。在美国HPV导致了几乎100%的宫颈癌、60%的口咽癌、91%的肛门癌、75%的阴道癌、69%的外阴癌和63%的阴茎癌[1]。2012年全球新发宫颈癌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