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1例老年贲门癌术后高位肠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及在肠内营养及感染预防方面的效果评价.方法利用整体护理模式,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理论,如:一般系统论、人的基本需要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理论等,对病人进行临床观察与健康施护.结果病人在治疗护理中,护理问题逐一得到解决,且肠内营养、感染预防方面效果满意,病人痊愈出院.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深入研究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肠内营养支持的内容及临床护理进展,主要内容包括肠内营养的优点、方法、营养途径、营养液的选择、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认为恰当的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在治疗危重病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老年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对41例老年危重患者经鼻胃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认真做好鼻饲管、营养液输注及口腔护理,开展肠内营养的监测工作,重视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肠内营养护理,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肠内营养是临床上进行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是老年危重患者整体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重症胰腺炎行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均经鼻空肠置管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肠内营养插管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可减少重症胰腺炎经鼻空肠置管行肠内营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插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护理程序在肠内营养鼻肠管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3例胃、结、直肠术后病人应用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过程中,针对病人留置有鼻肠管,列出护理诊断,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将护理程序应用于肠内营养病人鼻肠管的护理。结果:27例完成肠内营养计划,对鼻肠管耐受性好,无并发症发生。认为将护理程序贯穿于肠内营养病人的整体护理全过程,能够使鼻肠管的护理更具科学性、预见性和条理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3 例胃、结、直肠术后病人应用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过程中,针对病人留置有鼻肠管,列出护理诊断,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将护理程序应用于肠内营养病人鼻肠管的护理。结果:27 例完成肠内营养计划,对鼻肠管耐受性好,无并发症发生。认为将护理程序贯穿于肠内营养病人的整体护理全过程,能够使鼻肠管的护理更具科学性、预见性和条理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改良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护理方法降低误吸发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危重病人在肠内营养期间误吸发生率降低的护理策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方法统计2007年危重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情况,分析引起误吸的各种原因,制定相关的护理指引,由护理组长督促落实临床执行情况并评价护理效果,并对2008年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期间预防误吸发生的护理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两组误吸发生率比较进行χ^2检验。结果针对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并由高级责任护士严抓落实,病人出现误吸的现象明显减少。结论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安全管理,护理人员不但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护理安全隐患意识,懂得正确、适时的评估,给予恰当、有效的预防干预,护理管理方面还需要人力资源设置及层级管理原则,抓环节质量管理,这样才能杜绝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营养支持及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并对每例病人的胃液、粪便进行不同时间段的隐血情况监测。结果:86例病人中发生消化道出血11例。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改善营养及促进病人康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翠霞 《全科护理》2012,10(33):3081-3082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82例老年病人进行肠内营养的旱期护理干预,包括建立科学的肠内营养护理观念、肠内营养治疗的管理、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结果]通过对老年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82例老年病人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病人肠内营养发生胃潴留、腹胀、腹泻、反流误吸所致的相关性肺炎、营养素电解质代谢紊乱、鼻饲管道堵塞及计划外拔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介绍重型颅脑损伤患肠内营养的多种选择途径,肠内营养液的储存,供给装置及供给方式,开始时机及营养状态的监测评估。在护理方面应注意:遵循阶段化营养护理;患抵抗力低下易引起肠内感染;营养液的浓度、容量、速度和温度要适当;心理护理;预防和处理机械性并发症、胃肠性并发症和代谢性并发症等三类并发症;加强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1.
董丽  许蔷  鲍蕾 《护理研究》2011,25(36):3360-3361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作为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随着肠内营养在ICU病人营养支持中所占比例地不断提高而备受医务工作者关注。据文献报道,30%~60%ICU病人在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后发生腹泻[1],腹泻所导致的肛周皮肤损伤成为ICU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为了寻求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所致肛周皮肤损伤的发生,我院ICU率先将中药制剂地榆油外涂应用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病人的肛周皮肤护理,并与常规护理方法作对比观察,以评价外涂地榆油在预防ICU病人肠内营养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出院病人家庭肠内营养护理辅导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开展出院病人家庭肠内营养护理辅导 , 建立营养辅导模式 , 浓缩医院的营养理念和护理思想 . 方法传授营养灌注护理方式 ,延伸到病人家庭乃至社区 , 利用反馈进行效应、效果、效益的评价 ; 结果出院前行家庭营养宣教 , 辅导 236例 , 有反馈信息的 57例 , 占 24.2% , 总的效果较好 . 结论科学、规范家庭肠内营养辅导及其后的长期监测与管理是完善家庭肠内营养模式重要方法 , 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  相似文献   

13.
张娟  刘璐  李萌  许晓双  晏晓琨  刘海燕  王凌莉 《全科护理》2021,19(26):3601-3606
目的:检索分析并总结肠内营养支持病人误吸的预防和管理最佳证据.方法:使用PIPOST模式来确定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以误吸、肠内营养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在文献质量评价后进行证据级别判定.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其中临床决策3篇、证据总结3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4篇、专家共识1篇以及队列研究1篇.最终总结出最佳证据16条,主要包括评估、团队管理、确定管道位置、喂养速度、喂养途径、胃残留量检测、体位管理、气道管理和口腔护理9个方面.结论:总结出的证据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将病人的意愿与临床环境相结合,将总结出的最佳证据应用于肠内营养病人误吸的预防与管理中,有利于降低误吸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危重症病人应用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86例危重症病人,均给予肠内营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病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病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13.98%,低于对照组的43.01%(P0.05)。[结论]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的有效率,减少腹泻、感染、胃内潴留、胃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6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后行肠内营养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恢复情况及肠内营养发生的并发症。结果:全组除1例肝门部胆管癌合并肝硬化病人死亡外,其他病人均完成治疗,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全组未出现严重护理并发症。结论: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后24-48h进行肠内营养,病人的胃肠功能恢复快、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综述重症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出现导管移位、脱出、堵塞、误吸与反流、腹泻、高血糖、低血糖等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指出护理人员对重症胰腺炎病人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要准确评价病人的肠道功能,遵守温度适宜、由慢到快、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全剂量浓度的输注原则,做好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和处理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对预防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性腹泻的效果。[方法]纳入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208例为研究对象,以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腹泻情况、会阴皮肤评估情况以及营养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会阴评估工具评分与腹泻发生率(5.48分±1.33分,1.92%)均优于对照组(7.52分±1.64分,9.62%)(P0.05);观察组病人的血清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可降低ICU病人肠内营养治疗期间的腹泻发生率并优化病人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郝变珍  朱元锁 《护理研究》2004,18(3):519-520
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是临床上普遍存在的一个护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严重影响着病人的康复效果。我院自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以来,共对25例低于机体需要量病人采取了以肠内营养支持为主,必要的液体调节为辅的方法,加强营养评估与营养调配,形成了医、护、营养师和病人家属共同组成的完整的营养支持服务体系,达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并发症的原因和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伤后或术后鼻饲的观察与分析,总结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经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各项并发症均得到妥善处理。结论肠内营养时营养液的配置和灌注过程中的加强监护,密切观察并妥善处理各项并发症,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0.
张未 《全科护理》2021,19(2):203-206
综述儿童恶性肿瘤病人营养支持的内容及临床护理进展、现阶段恶性肿瘤的现状、国内外营养评估工具,分析儿童恶性肿瘤病人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喂养方法、营养液的选择、易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认为恰当的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在儿童恶性肿瘤病人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