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管内精确定位后Mammotome联合纤维乳管镜(FDS)切除导管内乳头状瘤(IP)微创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FDS寻找病灶,直视下注入显影剂利宁凝胶精确定位导管内病灶,B超引导下Mammotome切除IP31例,并与单纯Mammotome联合FDS切除IP12例及常规开放手术40例比较。结果:应用此方法成功切除31例IP患者的病灶(成功率100%),平均旋切组织3~5条,与单纯Mammotome联合FDS切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学的检出率较后者提高近10%。而微创手术切除IP共43例,与常规40例比较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微创切除IP较常规手术术后并发症更少,病理检出率更高;利宁凝胶导管内精确定位、Mammotome联合FDS切除IP是更为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在单发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微创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切除单发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患者术后病理示导管内乳头状瘤。随访2-4年,未见复发。1例患者术后病理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行乳腺单切术。1例冷冻病理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旋切术后2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无特殊处理,半年后消失。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可作为一种新的微创切除单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麦默通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病灶切除中的价值及手术技巧,对412例751个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术.结果显示,751个乳腺病灶被切除,手术成功率100.0%.病理结果乳腺癌8例,7例行乳腺癌根治术,1例行保留乳房术,其中3例病理组织中未见有癌细胞残留. 良性疾病404例,其中不典型增生5例;纤维腺瘤340 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乳腺腺病及增生症36例;其他12例.术后乳房上仅留有0.5~1.0 cm微小瘢痕.发生局部血肿35例,皮下淤血14例,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3~6个月B超复查均未见复发.初步研究结果提示,Mammotome乳腺病灶微创手术是一种定位准确、损伤小、恢复快,几无手术瘢痕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尤其适合多发性乳腺肿块及隐匿性肿块的切除.  相似文献   

4.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多发良性肿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超声引导下应用Mammotome旋切系统切除乳腺多发良性肿物的可行性和手术要点,采用Mam-motome旋切系统对43例185处4-25mm乳腺病灶进行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评价手术效果和总结手术经验。185个乳腺病灶均被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完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纤维瘤128个病灶,乳头状瘤13个病灶,24个病灶为乳腺腺病,20个病灶纤维瘤样增生。术后B超随防3-6个月,未发现乳腺残留病灶,总并发症率2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多发良性肿物可完全切除病灶并获得理想美容学效果,并发症轻微不需处理,多发良性肿瘤手术经验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占乳腺良性肿瘤的20%,常见于40~50岁的女性。根据2012版WHO乳腺肿瘤分类[1],导管内乳头状瘤可分为以下两类: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发生于乳腺主导管或大导管的乳头状瘤,多数位于乳晕深面及周围区域,肿块多单发,生长缓慢,常伴有乳头溢液;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是指起源于终末导管小叶单位的乳头状瘤,常常为多中心性[2]。由于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率较高,通常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对美的追求也对乳腺手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既能切除乳腺病灶,又尽量减少对乳房外观的影响,成为乳腺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美国强生公司于1994年研制成功并推出了麦默通(Mammotome)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1],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已有上千家医院应用这一技术,数十万患者接受手术,大规模临床应用数据证明了该项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院于2005年6月购进了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麦默通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在B超监视下进行乳腺良性肿瘤的切除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7.
乳管镜定位下乳腺导管内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乳管内窥镜(FDS)定位下对乳腺导管内新生物切除的可行性并总结经验。方法:分析我院2004年9月~2006年11月间FDS检查的548例乳头溢液病例资料,并选择乳管镜发现导管内新生物手术的病例.对镜下乳管内新生物的图象特征,诊断、手术方式和术后病理进行分析。结果:548例乳头溢液病例中,FDS下诊断乳管内新生物187倒(34.1%),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痛159倒(29.0%),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2例(2.2%),乳腺癌16例(2.9%)、135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91例在FDS定位下再行肿瘤切除或区段切除手术,44例按常规经溢液乳管内注射染料关蓝,再行选择性区段切除,FDS定位下手术组FDS诊断符合率97.8%(89/91)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86.4%(38/44)(χ^2=6.96,P=0.008)。结论:FDS不仅是诊断乳腺导管内新生物的可靠方法,而且可以帮助手术中定位切除乳腺导管内新生物。FDS定位下手术能够避免手术盲目性,为病灶的切除提供可靠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导管镜联合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导管内微小肿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于我科就诊的乳头溢液病例,溢液涂片中见到增生细胞,细胞学1—2级。经乳管镜诊断为乳腺导管内微小肿物的女性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乳导管镜联合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60例乳腺导管内微小肿块在乳导管镜及彩超指引下麦默通微创旋切完整切除,病理结果阳性率100%,其中2例为导管内原位癌,1例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余均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术后59例患者无手术疤痕。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导管镜联合麦默通微创旋切乳腺导管内微小肿物具有定位准确、病理诊断明确、切除完整率高、创伤小、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数字化俯卧式X线定位系统下Mammotome微创切除不可触及乳腺病灶在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2月~2005年5月,应用IORAD数字化俯卧式穿刺床X线立体定位系统引导下Mammotome系统对67例患者73个临床不可触及乳腺钼靶X线片表现为可疑病灶进行微创切除活检.73个病灶中X线摄片:42例为孤立簇状聚集钙化,27例为不规则致密影并簇状钙化,4例为局部腺体结构扭曲.术前BIRADS评级Ⅲ、Ⅳ和Ⅴ级分别为51、1 7和5个.结果:67例患者73个病灶,乳腺癌1 3个(1 7.8%),其中4个为乳腺导管内癌.3个导管内癌并早期浸润.6个浸润性导管癌.良性病变60个(82.1%).13个乳腺癌术后分期:2个为0期.9个为Ⅰ期.2个为ⅡA期.13个中11个为早期乳腺癌(84.6%).结论:应用LORAD数字化俯卧式X线立体定位系统引导下Mammotome系统微创活检不可触及乳腺X线摄片发现的微小病灶.是一种确诊早期乳腺癌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比426例乳腺病灶选择不同切口的应用效果,针对乳腺不同位置的病灶及根据病灶性质的不同,分别采用腋下皮纹线、腋中线、乳晕及病灶附近切口。结果:绝大部分的切口选择在腋中线切口,其余可根据具体病灶的位置选择腋下皮纹线、乳晕及病灶附近的切口。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良性病灶的活检、切除手术可采用腋下皮纹线、腋中线及乳晕切口,以应用腋中线切口为主;恶性可能病灶建议采用就近切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内窥镜(简称“纤维乳管镜”)对乳腺导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单侧单孔血性乳头溢液的患者入院行手术治疗,术前均同时行纤维乳管镜检查及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术前检查诊断与病理符合情况。结果:66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病理证实乳腺导管内肿瘤59例(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4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伴上皮非典型增生4例,导管内癌8例),导管内肿瘤发生率89.39%(59/66),导管内肿瘤伴非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及导管内癌发生率18.18%(12/66);单纯导管扩张症7例,发生率10.61%(7/66)。59例病理所示导管内肿瘤的患者乳管镜检查阳性57例(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伴上皮非典型增生4例,导管内癌8例),阴性2例,导管内肿瘤诊断率96.61%(57/59)。超声检查阳性30例(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伴上皮非典型增生1例,导管内癌3例),阴性29例,导管内肿瘤诊断率50.85%(30/59),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性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导管内肿瘤发生率较高,纤维乳管镜检查显著提高乳腺导管内肿瘤(包括导管内癌)的诊断率,对乳腺导管内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fiberopticductoscopy,FDS)对乳管内占位病变的诊断和定位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经纤维乳管镜检查诊断为乳管内占位病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1例乳头溢液病例,对比并评价不同手术定位方式的手术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中35例行定位针术中定位手术切除病灶,病理检出率为97.1%(34/35)。26例经溢液乳管内美蓝注入,选择性区段切除病灶,病理检出率为73.I%(19/26)。定位针术中定位组病理检出率明显高于美蓝注入组(P=0.018)。结论:纤维乳管镜是乳管内占位病变的可靠诊断方法,在其引导下行定位针术中定位切除病变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纤维乳管镜下乳管内占位病变的诊断及定位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fiberoptic ductoscopy,FDS)对乳管内占位病变的诊断和定位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经纤维乳管镜检查诊断为乳管内占位病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1例乳头溢液病例,对比并评价不同手术定位方式的手术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中35例行定位针术中定位手术切除病灶,病理检出率为97.1%(34/35).26例经溢液乳管内美蓝注入,选择性区段切除病灶,病理检出率为 73.1%(19/26).定位针术中定位组病理检出率明显高于美蓝注入组(P=0.018).结论:纤维乳管镜是乳管内占位病变的可靠诊断方法,在其引导下行定位针术中定位切除病变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subtype the appearance of intraductal papilloma (lesions) and of 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 or early 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 using a fiberoptic ductoscope (FDS) examination, and to discuss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 by FDS.METHO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DS images and diagnostic data for 229patients with intraductal papilloma (lesions) and 50 patients with ductal carcinoma, who were confirmed by surgical pathology from October 1998 to December 2003,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The appearance of the lesions observed by FDS were grouped into 4 types: a monothelia (type Ⅰ), polythelia (type Ⅱ), superficies (type Ⅲ)and a mixture (type Ⅳ). Intraductal papillomas (lesions) were more commonly seen in type Ⅰ and Ⅱ, and intraductal carcinomas or early 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s were more commonly seen in type Ⅲ and Ⅳ;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uctoscopic types, except in type Ⅱ,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lesions, P<0.001. The focal detection rate by FDS for intraductal papilloma and papillomatosis was 99.6% (228/229) and for breast cancer was 96.0% (48/50).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97.8% (224/229) and 82.0% (41/50),respectively.CONCLUSION FDS can be a guide for the treament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intraductal tumors, with early discovery and accurate diagnos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导管内乳头状瘤 (病 )和导管内癌或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的乳管内视镜(fiberopticductoscope ,FDS)下表现进行观察及分型 ,探讨FDS下乳管内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了 1998年 10月 1日~ 2 0 0 3年 12月 3 1日手术病理确诊的 2 2 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 (病 )和 5 0例导管癌患者的FDS图象特征和诊断资料。结果 :将其镜下表现分为单乳头型 (Ⅰ型 )、多乳头型 (Ⅱ型 )、表面型 (Ⅲ型 )和混合型 (Ⅳ型 )。导管内乳头状瘤 (病 )多见于Ⅰ型和Ⅱ型 ,导管内癌或早期浸润性导管癌多见于Ⅲ型和Ⅳ型。两者在Ⅰ、Ⅲ、Ⅳ型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但在Ⅱ型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DS对两者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 99 6%( 2 2 8/2 2 9)和 96 0 % ( 4 8/5 0 ) ,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97 8% ( 2 2 4/2 2 9)和 82 0 % ( 4 1/5 0 )。结论 :FDS能早期发现乳管内良恶性肿瘤 ,诊断准确性高 ,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本院乳腺外科用利宁凝胶精确定位乳腺导管内病灶后,超声引导下Mammotome联合纤维乳管镜(FDS)微创切除导管内乳头状瘤40例,经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肿瘤临床诊治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我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经门诊乳管镜诊治乳头溢液患者共1709人次,其中诊断为乳腺导管内肿瘤患者123例,在我科行手术治疗患者105人,回顾性分析其术前诊断、术后病检及治疗过程。结果:123例患者在乳管镜下见乳腺导管内肿瘤样病变,105人行病变导管及所属腺叶部分切除术,术后病检85例确诊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确诊为乳腺导管内原位癌,3例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2例确诊为乳腺囊肿等其他良性病变。结论:乳管镜可早期发现乳腺导管内肿瘤,是诊治及手术定位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FDS)对伴有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9月至2009年12月本院采用FDS检查乳头溢液患者523例,发现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209例(39.96%)。209例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中,193例良性病变,均行手术治疗;16例恶性病变(乳头状瘤恶变6例,导管原位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钙化、乳腺腺病重度非典型增生、局部癌变1例)分别行保留乳房手术5例,单纯乳腺切除术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假体即时置入术4例;所有手术采用FDS结合扩张探针定位法。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随访时间5~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月)。结果193例良性病变患者全部治愈,除2例患者失访外,其余无复发。16例恶性病变患者经治疗后,未发现复发、转移及死亡。结论应用FDS诊断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有临床参考价值,辅助手术定位准确,有助于获得满意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管镜定位及超声引导下乳管内病灶真空辅助空芯针活组织检查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乳管镜检查发现导管内病灶并行手术治疗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乳管镜定位及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空芯针活组织检查29例(微创手术组),常规开放手术切除病变乳管46例(常规手术组)。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病理结果、切口长度及患者对切口美观性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年龄、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等指标不符合正态分布,用M(P25~P75)表示,采用2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为10.0(8.0~15.0)min,低于常规手术组的36.5(32.0~40.3) min(Z=-7.267,P<0.001)。微创手术组的病理检出率为100.0%(29/29),高于常规手术组的71.7%(33/46)(χ2=9.914,P=0.002)。微创手术组切口长度为0.5(0.5~0.7) cm,常规手术组为2.0(2.0~3.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438,P<0.001)。微创手术组患者对切口美观性的满意度为96.6%(28/29),高于常规手术组的76.1%(35/46)(χ2=4.124,P=0.042)。所有病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范围:12~47个月)。微创手术组无一例复发,常规手术组有1例半年后接受了二次手术。 结论乳管镜定位及超声引导下的真空辅助空芯针活组织检查治疗乳管内病灶具有微创、手术切口小、美观、手术时间短、准确率高等优点,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乳管镜(fiberoptic ductoscopy, FDS)治疗乳管内病变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近10年来使用FDS检查的1 368例乳头溢液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不同性状的溢液FDS诊断有着显著的差异, 血性和浆液性溢液组肿瘤性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水样和乳汁样溢液组; 对于非肿瘤性乳头溢液, FDS下灌洗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FDS定位下手术组较传统切除手术组, FDS诊断病理符合率更高(χ2=10.56, P=0.001)。  结论  FDS不仅是诊断乳头溢液病因的可靠方法, 而且可以对非肿瘤性乳头溢液进行有效的灌洗治疗; 对于肿瘤性疾病引起的乳头溢液, FDS下定位切除手术能够避免手术盲目性, 为病灶的切除提供可靠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