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介入综合康复疗法对不同年龄阶段产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产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16例,根据患儿的年龄大小分别纳入治疗组(年龄在3个月内的患儿),对照组(年龄在3个月-2周岁的患儿),每组各8名患儿。对照组及治疗组均采用同种康复治疗手段,在治疗前及治疗三个月后分别进行Mallet评分、粗大运动神经功能评分。结果:经综合康复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在Mallet评分、粗大运动神经功能的评分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臂丛神经损伤越早介入综合康复手段,对患儿受损神经的恢复、粗大及精细运动的产生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邢海燕 《临床医学》2008,28(1):68-69
目的 探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1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回顾性随访及分析.结果 11例平均出生体重4035.5 g(3500 g~5500 g),肩难产发生率54.5%(6/11).所有患儿均于生后1~3 d被发现上肢主动活动障碍.初次接受手术最小年龄为6个月.错过最佳手术时机,患肢功能改善欠佳.结论 肩难产、助产不利及巨大儿是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较明显的危险因素.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最好在产后6个月内积极治疗,否则易后遗为致残性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儿.  相似文献   

3.
2004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患儿104例,均符合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标准[1]。并经临床康复评定及神经肌电图检查确诊。其中男65例,女39例;年龄4d~18个月;上干型损伤51例,下干型损伤19例,全臂丛损伤34例。104例患儿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1电针:取患侧肩髃、肩贞、肩臑、臂臑、天宗、曲池、手三里、小海、外关、天泉、列缺、合谷、阳池、后溪、八邪等穴,针刺得气后,选取2~4对  相似文献   

4.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54例综合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运用运动训练、针刺、电疗以及药物等方法对54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康复。结果痊愈7例,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6例。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减轻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2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于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护理,术前做好家属心理疏导,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术后做好呼吸道护理,患肢固定确切并适时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2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幼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综合康复疗效。方法运用运动训练、按摩、针炙、电疗以及药物等方法对43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综合康复。结果本法在43例中,有效率达90.70%。结论综合康复对婴幼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5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激光照射、运动疗法、电刺激及电体操疗法等康复治疗方法,对照组不采用康复治疗,其他治疗护理方法相同.结果康复组术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χ2=4.37,P<0.05).结论分阶段综合康复护理是辅助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臂丛神经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58例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分组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接受综合康复治疗3个月)和对照组(28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3个月),观察2组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臂丛神经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治疗:2组臂丛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评分(10.28±1.9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3±1.74)分(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疗效确切,可改善患儿臂丛神经功能,减少畸形、肌肉萎缩事件的发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庆博  胡继红  刘华  祁芳  韩行普 《中国康复》2021,36(11):661-664
目的:评价肌内效贴治疗新生儿上干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部分参考依据。方法:新生儿上干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患儿22例,随机分为肌贴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肌贴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并全程接受肌内效贴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测试臂丛功能综合评价、粗大运动功能测试A区(GMFM-A)评分以及神经肌电图检测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波幅值。结果:2组患儿在治疗3个月后,测试结果均优于治疗前测试结果(P<0.05)。治疗3个月后,肌贴组患儿臂丛功能综合评价、GMFM-A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肌贴组的肌电图检查显示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对新生儿上干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上肢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本院中西医结合科治疗的64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在湖南省康复中心治疗的32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为观察组,除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外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比较2组患儿的康复总有效率以及2组患儿干预前、后的MCV检查情况、患肢动脉管径及血流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2组患者的MCV检查、患肢动脉管径及血流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的31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分析。结果 31例平均出生体重4 035.5(3 500~5 500)g。肩难产发生率45.2%(14/31)。手术后局部肌肉萎缩及患肢功能改善。结论肩难产及巨大儿是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降低巨大儿发生率,提高助产技术,正确处理肩难产是降低危险因素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声多普勒超声观察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后患肢主要动脉的管径和血流速度变化,为临床观测患儿上肢发育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 对31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腋动脉、肱动脉管径及血流峰值速度,并行患、健侧对比.结果 患侧腋动脉和肱动脉管径较健侧细,腋动脉平均管径患侧为(0.22±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治疗对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0)进行感觉输入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1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治疗。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对患儿进行下列评估:A、Mallet评分;B、臂丛功能综合评价;C、GMFM-A区评估;D、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A、B、C、D项评估结果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评估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观察组A、B、C、D项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172,2.295,2.305,5.936;P=0.044,0.034,0.036,0.000)。结论:肌内效贴治疗可改善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上肢功能,并有助于患儿粗大、精细运动功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126例肩手综合征患者分A组68例和B组58例,A组给予康复宣教、心理疏导、保持良肢位、患肢向心压缩性缠扎法、主被动运动及针刺等。B组按常规对肢体进行良肢位护理及主被动活动等。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简式Fugl-Meyer评分达63~66分的例数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A组高于B组;临床疗效比较,A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63.2%、94.1%与32.8%、74.1%,P0.05)。结论:规范系统的综合康复疗法可提高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患肢功能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功能锻炼指导对臂丛神经损伤病人患肢感觉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60例臂丛神经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臂丛神经损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系统功能锻炼指导。比较两组病人术后6个月患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以及SF-36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肢臂丛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病人早期介入系统功能锻炼指导,有助于尽早恢复其肢体功能,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 ,针刺疗法结合康复手段治疗偏瘫已很普遍。近年来 ,我们针刺患肢瘫痪肌群穴位治疗中风偏瘫60例 ,并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与传统针刺方法相比 ,疗效有明显提高。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 ,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如偏瘫 ) ,并排除严重心、肺、肾疾患及骨关节病者。病程在 6个月内 ,多数在 3个月以内。视病情轻重、并发症、发病次数、性别、年龄等 ,随机分为 2组 ,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电针刺激患肢瘫痪肌群穴位 60例为治疗组 ,以传统针刺方法 (针刺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多因出生时损伤了新生儿臂丛所致,这种损伤致残性强,治疗棘手,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我国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0.50‰—0.85‰,其治疗强调早期治疗、综合治疗。我们自1999年7月—2006年11月共收治臂丛神经损伤患儿68例,给予针刺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汪燕  陈武雄 《现代康复》2000,4(10):1478-1479
目的观察儿童神经损伤后采用康复治疗的肌电变化。方法康复治疗采用理疗,穴位水针注射,神经促通手法,传统按摩和功能锻炼的综合手段。每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做肌电图检查,观察31例周围神经损伤患儿共观察155块肌肉的肌电变化:失神经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波幅,相数,运动单位电位募集型,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前后效果,差异有显性,P<0.005。结论综合康复对儿童神经损伤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臂丛神经损伤漏误诊原因,提高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诊治的漏误诊臂丛神经损伤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为外伤所致并有合并伤,表现为伤后左侧肢体功能障碍,2例伴疼痛,2例伴感觉障碍。1例合并正中、尺神经损伤漏诊臂丛神经损伤,误诊为正中、尺神经损伤1例,颈椎间盘突出1例及腕部神经损伤1例。误诊时间2~6个月。入我院后经详细查体及肌电图检查确诊为臂丛神经损伤,3例予康复治疗2~3个月功能略有恢复,1例转院行手术治疗。结论臂丛神经损伤多有合并伤易漏误诊,重视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可减少漏误诊,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规范化电刺激疗法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规范化电疗刺激疗法,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每天一次,20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两组患儿均为保守治疗,以物理因子治疗即电刺激疗法为主,配合运动训练、手功能训练和营养神经药物等综合治疗。评估指标:(1)肌电图显示的神经传导速度、波幅、运动单位募集、收缩时间;(2)临床观察:如肌力、肌张力、肌肉萎缩(测量);(3)手功能评估;(4)显效时间:评估患儿治疗3个疗程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四项评估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规范化电刺激疗法对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盲目、无序的电刺激疗法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