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 %与70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维甲酸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对于初治的154例APL患者,ATRA治疗后,白细胞小于20×109/L者单用A-TRA治疗,白细胞大于20×109/L者加用化疗,治疗前白细胞大于20×109/L者ATRA与化疗同时应用。结果:14例APL患者发生RAS。临床症状出现的中位时间为7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呼吸困难,低氧血病,肺部浸润等。14例RAS患者至少有以上3种症状。13例囡白细胞增高化疗,5例ATRA减量,7例停用ATRA,患者均加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12例RAS患者CR,2例死亡。未发生RAS患者CR率为89%。获得缓解后的RAS患者继续用ATRA维持治疗无RAS再发生。结论:APL初诊时白细胞高,应用ATRA后白细胞升高过快、过高者易发生RAS,应立即加用化疗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所致维甲酸综合征(RA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9例出现RAS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结果:RAS发生时间在ATRA治疗后3~28天(中位11天)。9例发热,7例呼吸困难,4例可闻及肺部湿罗音。4例胸水,2例心包积液,5例腹水,5例下肢浮肿,3例出现尿量减少,其中1例发展成为尿毒症。9例出现至少3种上述症状。经过地塞米松治疗,减量或停用ATRA,加用化疗及对症支持治疗,RAS状均可改善。7例白血病达完全缓解,1例因颅内出血死亡。结论:RAS临床表现较为严重,需积极采用激素及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4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分析治疗中白细胞数量对ATRA治疗APL的影响。结果显示:33例出现高白细胞症,发生率为73.3%。其中WBC<20×109/L者完全缓解率100%。加用化疗可延长获CR时间;>20×109/L者完全缓解率随WBC高峰值的升高而下降。提示粒细胞清除后给予小剂量ATRA、细胞毒药物及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是治疗高白细胞症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在诱导分化中黏附分子的表达与维甲酸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方法进行细胞表面标记检测,标本来自于1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标本.标本采集时间为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前、用药后7d、14d及28d。结果:16例患者在诱导缓解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维甲酸综合征,与CD11b表达时间的相关性为7d:r=0.884,P=-0.000;14d:r=0.541,P=0.030;28d:r=0.38.P=0.280。结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缓解过程中早期、同步表达细胞黏附分子CD11b与维甲酸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维甲酸综合征(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对12例根据病史,经周围血象、骨髓象检查确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初治患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40~60mg/d,分3~4次口服,连续应用直到完全缓解(CR)。同时加用柔红霉素(DNR),40~60mg /d,加入生理盐水40ml,静推,适用3天:阿糖胞苷100~100mg/d,加入5%葡萄瑭液500ml,静滴,连用5天,休息10~14天,必要时可以重复应用。结果12例中CR11例。完全缓解率91.6%,达CR的时间为30~37天。其完全缓解率高于及达完全缓解时间短于国内报告的单用ATRA治疗组,且无高白细胞观象及临床危急征象出现,其原因可能是在ATRA诱导细胞分化的基础上,DNR、Ara-c抑制其增殖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在诱导分化中黏附分子的表达与维甲酸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流式细胞仪方法进行细胞表面标记检测 ,标本来自于 1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标本 ,标本采集时间为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前、用药后 7d、14d及 2 8d。结果 :16例患者在诱导缓解过程中有 3例患者出现维甲酸综合征 ,与CD11b表达时间的相关性为 7d :r =0 884,P =0 0 0 0 ;14d :r =0 5 41,P =0 0 3 0 ;2 8d :r =0 3 8,P =0 2 3 0。结论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缓解过程中早期、同步表达细胞黏附分子CD11b与维甲酸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4年-2001年应用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及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姚广平  王卫东 《现代肿瘤医学》1997,5(2):102-102,104
对12例根据病史、经周围血象、骨髓象检查确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初治患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40-60mg/d,分3-4次口服,连续应用直到完全缓解(CR)。同时加用柔红霉素(DNR),40-60mg/d,加入生理盐水40ml,静推,连用3天;阿糖胞苷100-200mg/d,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连用5天,休息10-14天,必要时可以重复应用。结果12例中CR11例,完全缓解率91.6%,达CR的时间30-37天。其安全缓解率高于及达完全缓解时间短于国内报告的单用ATRA治疗组。且无高白细胞现象及临床危急性象出现,其原因可能是在ATRA诱导细胞分化的基础上,DNR、Ara-c抑制其增殖所致。  相似文献   

19.
国外及国内学者先后用13-顺式维甲酸和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自1989年11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9例,取得良好疗效,并追踪观察CR后维持治疗情况和缓解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分化综合征(DS)诊治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白细胞增高的APL合并DS患儿的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入院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符合APL诊断标准,予常规剂量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出现DS表现,通过加用地塞米松(Dex)、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及减少As2O3剂量处理后好转,复查骨髓提示缓解。结论 APL合并白细胞增高者易发生DS。为降低DS风险,需选择含蒽环类药物的诱导治疗方案,可加用Ara-C、预防性使用Dex及适当减少ATRA与As2O3剂量。当有DS迹象时,应尽早加用Dex,可用至DS表现完全消失;当确诊为DS时,应及时加用Dex且停用ATRA及As2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