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该院治疗的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面部疼痛完全消失。随访6~24个月,2例复发,轻微疼痛,口服卡马西平后疼痛可控制。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明显,可以作为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平均随访1年以上。结果:疼痛缓解优10例,疼痛缓解良8例,疼痛缓解有效9例,疼痛缓解无效5例。结论:伽玛刀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中老年较常见的疾病,疼痛剧烈,往往影响生活和工作。目前国内外对该病治疗方法很多,疗效各异。自1987年以来应用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阿霉素外周神经分支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 对6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外周神经分支注射阿霉素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 结果 随访到61例,其中 55例疼痛缓解,疼痛缓解率为 90%.结论 阿霉素外周神经分支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刨伤小、并发症少,可反复注射,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林合麟  唐凯  林晓风 《广东医学》2008,29(7):1183-1185
目的 探讨锁孔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1年5月一2006年5月采用锁孔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68例的手术经验和疗效。结果 68例中术后疼痛完全缓解67例,治愈率为98.5%,1例术后疼痛减轻。结论 锁孔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手术技巧的改进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疼痛疾病中最为常见者,由于目前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迄今为止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阵发性电击样的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种,而无神经系统体征和发病相关的器质性病变,称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伴有同侧上颌窦囊肿的病例较为罕见目前尚无人报道。我科在诊治的过程中,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性疾病,目前治疗方式很多,但多因复发而不能有效地控制疼痛,并遗留一些并发症及后遗症。我院2002年-2006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6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射频温控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2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螺旋CT定位下行射频热凝治疗。结果22例患者疼痛消失,3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100%。结论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组患者行耳后小切口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术后98%的患者疼痛及面肌抽搐得到缓解,疗效满意.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神经阻滞疗法的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8.16%,92.11%,91.30%和26.87%,15.79%,30.43%,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对三种治疗方法的满意度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好,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原发性三又神经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探讨睡眠质量与年龄、性别、职业、抑郁焦虑、疼痛评分、受累部位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于2006年7月—2008年1月在宣武医院疼痛科病房入院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共170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焦虑情况及睡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睡眠质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主要应用的量表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贝克抑郁量表(BDI)及贝克焦虑量表(BAI)等。结果约一半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47.1%,PSQI〉5分)。睡眠问题的出现与疼痛程度、抑郁焦虑严重度有关,并与受累部位的多少有关;回归分析发现,疼痛部位的多少和是否存在抑郁状态可以预测睡眠问题的发生。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睡眠问题较严重,并与疼痛评分、抑郁焦虑及受累分支范围有关,提示对这类问题的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抑郁焦虑的评分,减少传统药物的服用剂量,降低药物并发症,实现多方面多角度治疗慢性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10年9月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5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临床表现与其术中所见三叉神经受血管压迫有密切关系。57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5年,41例(72.0%)术后疼痛完全消失,16例(28.0%)术后疼痛明显减轻;6例(10.5%)术后同侧面部有一过性轻度麻木,3例(5.2%)有轻度眼部干涩表现,所有患者无永久性并发症发生。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手术时在三叉神经近脑干区发现责任血管并进行充分分离、松解,实现三叉神经彻底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患者经微创手术治疗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特点,评估微创手术干预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变化,预示抑郁焦虑情绪异常与疼痛的关系。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97例,ASAI-Ⅱ级,年龄15~80岁,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术前的一般情况包括社会学资料和抑郁焦虑情绪进行调查。情绪量表选择应用BDI,BAI量表。手术方式选择CT引导下经皮卵圆孔穿刺,电生理监控下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术后7天、术后3个月、6个月通过电话进行随访。结果:完成随访的病例数176例,术前、术后7天,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结果发现术前的抑郁与焦虑评分与术后各组间比较均有差异,术后各组间的抑郁评分没有明显改变,术后7天和3个月的焦虑分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异常的发生与疼痛密切相关,疼痛消失后抑郁的阳性分值明显下降,在术后7天即恢复正常水平。焦虑阳性的分值也明显下降,但是下降的时间直到术后3个月才降至正常水平。提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微创干预手术后的具有焦虑异常的患者干预更应当延至术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周围支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的疗效。方法将6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20例患者)应用经三叉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第2组(30例患者)应用经眶上孔射频温控热凝术,第3组(13例患者)应用眶上神经撕脱术,然后应用2χ检验评价其即刻疼痛缓解率、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第1组、第2组及第3组的即刻疼痛缓解率为95%、93%及92%,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948〉0.05)。第1组、第2组及第3组的3年疼痛复发率各为25%、27%及61%,5年疼痛复发率各为35%、40%及69%。结论经眶上孔射频温控热凝术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卵圆孔与经翼腭窝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颌神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颌神经)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例,A组运用经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颌神经),B组采用经翼腭窝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颌神经),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满意度评分(PSS)、不良反应以及6个月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组内VSA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内PSS均明显增高(P〈0.05),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疗效相似,但A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B组。结论相比经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而言,经翼腭窝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更安全及不良反应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住院患者54例,局麻下DSA引导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术.随访观察2年,记录VAS评分、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术后3d时治疗有效率100%,术后个6月、1年、2年随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1% (53/54例)、96.2%(51/53例)、94.1%(48/51例),除面部神经分布区麻木外,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术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MR)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由神经外科医师及2名神经放射科医师共同参与,盲法分析88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经过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图像,对照应用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术中探查结果及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术前行MR检查,在3D-TOF序列图像上显示血管神经压迫症状侧阳性率86.4%(76/88),非症状侧阳性率12.5%(11/88),两侧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所见周围血管压迫神经者83例(94.3%),未压迫神经者5例(5.7%),3D-TOF诊断符合率97.6%(81/83)。术后症状消失或缓解81例(92.0%)。结论 MR可清楚地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倍他米松加利多卡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规察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加2%利多卡因(n=56),根据疼痛范围进行相应神经支局部注射;对照组按传统治疗方法给予抗癫痫药卡马西平(n=32)。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2组治疗后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第2周末治疗优良率为87.5%,有效率为98.2%,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8.1%.P〈0.01)。3个月末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75%,有效率为98.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7%、68.7%(P〈0.01,P〈0.05)。观察组中44例病程1年以下患者经2-3次治疗后效果显著(有效率为100%),12例病程〉1年者(6年2例)有效率为91.7%,显示病程与治疗效果有明显关系。结论复方倍他米松加2%利多卡因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简单易行,疗效显著,对早中期三叉神经痛患者有非常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和评价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对87例原发性三又神经痛病人采用MRI定位,以患侧三又神经根为靶点,选用4mm准直器治疗,中心剂量为70—90Gy伽玛刀治疗。结果 随访6—67个月,疼痛完全缓解66例(75.9%),疼痛大部分缓解18例(20.7%),疼痛部分缓解2例(2.3%),疼痛无缓解1例(1.1%),其中2例(2.3%)疼痛完全缓解后复发,再次经伽玛刀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2例(2.3%)发生患侧面部麻木。结论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复发后再次行伽玛刀治疗疼痛可缓解。远期疗效有待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