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3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应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护的体会。方法:采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护手术,观察手术、麻醉、缺血等条件对CSEP潜伏期及波幅的影响。结果:1例撑开矫形时出现体诱发电位波幅下降60%,1例缺血出现体感诱发电位波幅及潜伏期均超过警戒值。结论:体感诱发电位是目前脊柱矫形术首选的监测方法,起到了预防脊髓和神经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对术中脊髓功能电生理监护的价值.方法:对临床18例脊髓、脊柱疾病的患者进行胫后神经刺激,皮层记录的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测.结果:18例中16例在术中和/或手术结束时均获得满意的CSEP值.2例术中及时得到提示,术后无瘫痪发生.结论:CSEP对术中脊髓功能的监护可有效降低脊柱手术术后四肢瘫痪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CSEP)对术中脊髓功能电生理监护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 18例脊髓、脊柱疾病的患者进行胫后神经刺激 ,皮层记录的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测。结果 :18例中 16例在术中和 /或手术结束时均获得满意的CSEP值。 2例术中及时得到提示 ,术后无瘫痪发生。结论 :CSEP对术中脊髓功能的监护可有效降低脊柱手术术后四肢瘫痪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病变的术中监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智敏  王勇 《上海医学》1998,21(11):653-654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来监测脊髓手术的整个过程。1977年,Nash等[1]首次将体感诱发电位(SEP)技术应用于临床监测,至今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院自1997年11月至1998年4月,使用SEP术中监测脊髓手术病例共20例,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技术的准确性、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观察术前、术中、术后以及重要手术步骤的CSEP变化,结合术后脊髓功能改变,判断CSEP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结果120例患者CSEP术中检测正常者112例(93.3%),术后无脊髓功能损伤;6例(5%)患者术中CSEP达到预警值标准,告诫术者注意手术操作,术后无脊髓损伤,本体感觉无异常;出现假阳性2例,术后本体感觉正常。结论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体感诱发电位可以较准确地对脊髓功能进行监测,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良好脊柱手术监护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术中电生理监测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文中拟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potential,SEP)、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监测10例脊柱脊髓病变手术患者,3例术中采用SEP监测,7例术中采用SEP联合MEP监测。结果 SEP均顺利诱发并予以记录,而MEP只有3例顺利诱发并予以记录。有2例患者术中SEP的波幅较预警基准电位下降,经调整手术操作方式或停止操作后恢复;另有1例患者术后SEP的波幅升高,术后证实患者的症状较术前改善。记录到SEP的3例患者,MEP波幅和潜伏期与预警基准电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脊柱外科术中行诱发电位监测,特别是SEP与MEP联合监测,能有效降低脊髓机械性损伤,保护神经功能,提高病变的切除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增强术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小儿脊柱矫形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SEP)结果 与矫形术中、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SEP监测对术中和术后神经功能缺陷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45次手术中SEP监测结果 ,其预警标准为SEP波幅降低超过50%持续3个波形.对术中SEP监测达预警标准,依技术性因素、麻醉状态及全身性因素和手术进程进行解释并处理.结果 ①接受SEP监测的45次手术中,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结果 分别为3次、6次、34次、1次,SEP监测的灵敏度为75%,特异性为85.4%,阳性预测值33.3%,阴性预测值97.2%.②接受手术的41例患者中,17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椎管内异常,其中10例合并神经系统临床检查异常.在10例合并神经系统临床检查异常的病例中,2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陷.结论 SEP监测是小儿脊柱矫形术中脊髓功能监测的可靠方法 ,椎管内异常合并临床神经系统检查异常,是术后出现脊髓功能缺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在脊柱手术监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行CSEP监护,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418例中,10例无变化,其中1例术后出现一侧下肢轻瘫,24小时后恢复如常。38例术中CSEP发生改变,其中30例CSEP改变但波幅下降〈50%,潜伏期延长〈10%;3例波幅下降〉50%和/或潜伏期延长〉10%,其中1例唤醒试验阳性;5例明显改善。结论术中CSEP监护可对医源性脊髓神经损伤及时发出预警,可有效降低手术后肢体瘫痪等神经功能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型颈椎病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术中SEP监测,以JOA评分评定临床疗效,比较手术前后JOA评分的变化,分析术中SEP变化和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43例患者术中SEP无明显变化,3例患者术中SEP有一过性波幅下降,潜伏期无明显改变,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中始终未记录到右侧肢体SEP,术后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术后患者JOA评分明显改善。结论:术中SEP监测有助于了解脊髓功能,对脊髓型颈椎病的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脊柱手术中如何及时发现脊髓损伤并判断损伤程度,是有效地预防医源性脊髓损伤、杜绝截瘫的关键.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在脊柱手术中的监护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1],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开始应用于临床.本文对13例患者脊柱手术进行了CSEP监测,现将结果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脊柱手术中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脊髓脊柱手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测对脊髓功能的判断作用。方法对14例脊髓脊柱手术前、中、后SEP监测,术中为连续监测。站票摘除椎管内占位病变、脊柱手术中撑开侧弯凹侧、凿除椎管狭窄的推板时SEP出现显著改变,在手术结束前均恢复正常。给哈SEP术中监测有连续、敏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SEP在脊髓脊柱手术中监测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脊髓,脊柱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监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脊髓,脊柱手术监测SEP的结果,将术中SEP的变化分为四型:I型没有显著变化;Ⅱ型有显著变化,但很快恢复至标准水平,Ⅲ型有显著,能部分恢复至标准水平。Ⅳ型波形消失,不再有改善。结果:10例为1型SEP表现,术后无神经功能缺损,25例为II型SEP表现,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6例为Ⅲ型SEP表现,全部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术中SEP变化与术后神经功能存在显著关系,阳性预测价值为100%,阴性预测价值为97%,结论:术中SEP监测能较好预测脊髓,脊柱手术中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毛方敏 《温州医学院学报》1998,28(3):179-181,F003
探讨牵张性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用脊髓组织内丙二醛和过氧化物歧化酶定量分析等技术,附以组织形态学观察,评定动行模型的脊髓功能。进而研究牵引张仍髓损伤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变化。方法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手法组及常规组各2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查SEP。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手法组95%,常规组85%;临床治愈率手法组为60%,常规组40%。两组间疗效及平均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SEP异常率为55%(22/40例),主要表现为N9、N11及N13潜伏期延长;治疗后2组各潜伏期均有改善,手法组N11潜伏期改善较常规组更显著(P<0.05)。结论手法治疗可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神经外科术中诱发电位监测是减少神经损伤、维护神经功能完整性、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手段。麻醉药物直接影响术中神经监测的质量和成功率:吸入麻醉药对诱发电位的抑制作用较静脉麻醉药更为显著,并且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持续输注阿片类镇痛药对诱发电位的影响较小;肌松药会导致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大幅降低,在进行运动诱发电位监测时应尽量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16.
脊柱侧凸矫形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8月至2002年3月在本院施行矫形手术的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36例,用日本光电MEB2200型诱发电位监测仪在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脊柱手术野暴露后及术中进行SEP连续监测.观察手术、麻醉事件对SEP潜伏期及波幅的影响.结果:与SEP改变相关的麻醉事件有芬太尼的单次推注和系统血压的降低,手术事件有钩及棒的植入、撑开、去旋转矫形和节段血管结扎等.结论: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可获得有效的麻醉深度和成功监测SEP.手术事件中导致脊髓的震荡、牵拉、平移、旋转以及一过性缺血者均可引起SEP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评价脑外伤预后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程华怡  丁美修 《上海医学》1998,21(3):127-129
目的 :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 SEP)对判断脑外伤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例正常对象和 30例脑外伤患者监测 SEP的中枢传导时间 ( CCT) ,并采用 Glascow昏迷评分 ( GCS)评价患者的意识水平 ,患者出院或死亡时用 Glascow预后评分 ( GOS)评价预后。结果 :CCT( B)与 GCS、GOS均显著相关 ,CCT( W)、CCT( DIFF)与 GCS、GOS不相关。就判断预后的准确性而言 ,GCS CCT( B)两者联用的准确性最高。结论 :SEP的 CCT对于判断脑外伤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经头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在胸椎结核患者术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对27例胸椎结核患者行术中CSEP+TES-MEP联合监护。术中持续观察CSEP及TES-MEP波幅及潜伏期变化,出现波幅下降50%、潜伏期延长10%或刺激强度高于初始刺激强度100 V仍未引出者,停止手术并对症处理。结果 CSEP监测成功率为100.0%(27/27),TES-MEP监测成功率为92.6%(25/27),联合监测成功率为92.6%(25/27),CSEP阳性1例,TES-MEP阳性7例,其中,CSEP+TES-MEP均为阳性的1例,CSEP阴性而TES-MEP阳性6例,术后神经功能损伤1例。结论胸椎结核患者术中联合运用CSEP和TES-MEP监测,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能准确地反映术中脊髓功能状况,提高监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7):119-122+封三
目的探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心外科手术并行术中TEE监测的143例患者,比较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与TTE联合TEE的诊断符合率,总结术前TEE的补充诊断及对术式的影响,总结术后即刻TEE检查的异常结果及外科处理。结果与手术结果对比,术前TTE检查,完全符合率为86.71%,TTE联合TEE诊断后,完全符合率提高到9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EE检查补充诊断16例,包括瓣膜赘生物4例,卵圆孔未闭4例,房间隔缺损2例,房间隔膨胀瘤+卵圆孔未闭1例,右冠窦瘤破入右室1例,左心耳血栓+二尖瓣机械瓣瓣架血栓1例,二尖瓣生物瓣瓣周漏1例,左心耳血栓1例,左房多发肿瘤1例,其中8例改变手术方案;术后即刻TEE评估手术效果,11例再次进行外科干预处理。结论术中TEE既能在术前补充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影响手术方案的决策,又能在术后即刻评估手术效果,及时发现异常并指导外科补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