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中的7则医案,探讨叶天士从体质辨治外感病的特色。认为叶天士重视体质因素对于外感病发病的影响,在治疗时权衡外邪的强弱和体质本身的性质立法处方。  相似文献   

2.
高卫平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1974-1975
在外感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汗出往往预示了人体表邪外散,三焦气血运行恢复通畅,营卫协调。由于外邪的性质和体质强弱的不同,引起人体营卫失调的病机也不同,所以治疗过程中汗出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同时临床上要区分"正汗"、"病汗"和"误汗",以便更好地指导外感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从逻辑学角度对《伤寒论》"六经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是"六经病"辨证论治.本文试从逻辑学角度对《伤寒论》的"六经病"进行探讨,分析"六经病"的概念与张仲景思想方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张仲景对外感热病初期证候的归纳与命名.外感热病初期,外邪侵袭人体,正气抗邪,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而出现众多的证候.但是,证候的表现有无规律性?哪些证候是主要的?概括出哪些证候能够反映外感热病初期的本质?这就需要对临床众多的证  相似文献   

4.
外感发热属外感类病证。中医学对其认识及治疗有独特的优势。外感发热属临床极为常见的症状和体征,然而临床治疗效果并不尽人意,有必要对外感发热的辨治进行探讨。辨治外感发热,探病因应重视气交,析病机当参考体质,调治法须紧随证候,祛外邪务求邪尽散,施救治当药精效宏,重调护防病有复燃。  相似文献   

5.
力军  建辉 《家庭中医药》2007,14(8):22-22
1、中医将病在皮毛、肌肤、经络的称为表证,一般是指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正邪相争于表的外感病初发阶段。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脉浮、舌苔薄白等。表证一般病位在外,病情轻浅。2、将病在脏腑、血脉、骨髓的称为里证,是指外邪传入气分或阳明经后,伏邪自内而发,以及内伤杂病所表现的证候。里证病位在里,病较深重。6、在确定证之表里时,应当以症状为主,脉仅作为参考,比如《伤寒论》中的太阳证、少阳证、阳明证等都是以症状为主来区分的。3、表里辨证是鉴别内伤、外感疾病以及外感病的病变部位与病情发展趋向的一种辨证…  相似文献   

6.
肖相如教授认为,表证是寒邪侵袭肌表,束缚卫气所导致的临床证候,"恶寒"是表证的特征性表现。"风热表证"、"湿温表证"、"秋燥表证"等,其实都是表证的兼夹证,其治法应遵循《伤寒论》中"表里先后缓急"的原则。将其相关论述加以归纳总结,并命名为:肖氏"中医表证辨治思路"。肖氏"中医表证辨治思路"的临床价值有:将有效遏止"外感病滥用寒凉"的时弊,将有效避免"辛温解表"在"重症温病"中的误用,将更加有效地指导"辛凉解表"类方剂的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机体——环境——流感病毒三者相互作用,常常导致流感病毒不断变异,且即便是同一种病毒,其感染人体,由于个体体质的不同,所处环境的差异,病人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往往不同。思考中医外感六淫的本质,探讨流感致病的复杂多变的机理,有利于理解中医学治疗外感表证的原则,为外感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外感眩晕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临床上部分眩晕病是由外邪引起 ,其发病主要是外邪侵袭 ,上蒙清窍。治疗以祛除外邪、清利脑窍为主。通过分析外感眩晕在临床中的四种常见证型 ,说明外感眩晕说有其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表证是临床常见证候之一,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由于现代教科书对表证病位、辨证依据等问题的描述与临床实践偏差较大,故本文就表证的病位、表里出入及表证和恶寒发热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剖析,指出表证的病位并非单纯的解剖部位肌表,而是解剖病位与功能失调的综合反映;里邪出表是指病情有向愈的趋势,但并不意味着里证转化为表证;恶寒发热一症是表证辨证的重要依据,但并非特异性症状。通过剖析以期使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为教学和临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阳明经表证,系外邪初袭阳明,尚未入里,是以头面部表证为主的一系列证候。葛根汤源于《伤寒论》,主治太阳病及太阳阳明合病,后《医宗金鉴》有所发挥,论其主治阳明经表证。遵循经典方义,并进一步延伸拓展,主要探讨葛根汤在阳明经表证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外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多以表证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医临床治疗表证时首先应注意诊断上的误区,如表证的病位乃病邪反应的部位而非病变部位,表证的脉象不一定表现为浮脉,有内伤基础的病人也可见沉、弦、涩脉等。其次在治疗时需正确处理外感与内伤的关系,或治标,或治本,或标本兼治,同时注意中药的煎煮法、服药法及饮食禁忌。一般情况下治疗外感时药物的煎煮宜轻,服药不拘次数直至病情大减为宜,忌食生冷油腻食物。临床医生在治疗外感疾病时只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才能尽早尽快地治愈外感疾病。  相似文献   

12.
“热者寒之” ,应用温热药治疗寒性病证是大家熟知习用的一个治则 ,而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善用温热药 ,从实践出发 ,活用温热药治疗某些外感、内伤热病则为古今所称道。1 发汗以退热各种外感热病有各自的发展演变规律 ,但在发病初期 ,多因外邪袭表 ,营卫失和而表现为以发热与恶寒同见为特征的表证。仲景根据临床观察 ,总结出表证“法当汗出而愈” ,至于汗如何出 ,汗出表解后是否会转为它证 ,则取决于具体病种、病人的体质及是否得到正确的治疗。如阳明病 ,表证只是其里证的前奏 ,不加治疗“恶寒将自罢 ,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  相似文献   

13.
<正> 病因病机外感发热的原因,多由外感六淫、温疫、瘟毒之邪所致,病证比较复杂。六淫外邪侵袭肌表,正邪相争,营卫失和,阳盛于外,是一切外感发热的主要病理过程。外感发热,多由表及里,故初期阶段多属表证发热;继则邪气入里,表现正邪交争激烈,致使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失调,引起发热,称为中期阶段;末期阶段则由于发热日久,而呈正虚邪恋的病理状态。诊治要点诊治发热要善于通过“审证求因”,以分清外感与内伤发热的不同;要善于观察发热兼证的各异,辨别病情之轻重,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 1、鉴别外感与内伤发热:凡起病急,病程短,发热重,有表证或有表证过程者,多属外感发热(内伤发热中的气虚发热除外);而发病缓慢,病  相似文献   

14.
徐心瑶  刘瑞 《光明中医》2016,(5):716-718
目的感冒后咳嗽是一种常见疾病,大多数临床中医医家认为感冒后咳嗽属于外感咳嗽范畴,也有部分医家认为属于内伤咳嗽。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方式较局限,临床上采用中医药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方法现结合临床验案分别从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基本证候要素及方药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感冒后咳嗽的基本证候要素为:外感余邪未清,肺气虚证、阴虚证。肺失肃降,肺气虚,肺阴虚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基本治则为肃降肺气,益气养阴。基本证型为肺气亏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热阻肺证。治疗感冒后咳嗽应以宣通肺气、补气养阴、疏散外邪为法。结论治疗感冒后咳嗽应以宣通肺气、补气养阴、疏散外邪为法,结合体质,重视内因,防止其进一步传变。  相似文献   

15.
大汗是指汗出过多而言,为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中的常见证候.如外感表证,发汗不当,或邪热入里,热盛迫汗,或病后气虚,元气欲脱等,均可导致大汗.  相似文献   

16.
表证是在体表出现的证候,汗法是“八法”第一法。本文对表证和汗法的认识,很多是从临床实践中体会出来的,现与大家共同讨论。1 论表证 表证是外感病最早出现的病证,从《内经》开始就被认为是病邪在表的证候。《灵枢·百病始生》说:“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伤寒论》明确指出此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的"表里"概念,与后世所说的表证、里证的概念不同.张仲景的"表证"概念,主要指"恶寒"一症,是外感病初起,风寒袭表而造成营卫不和的重要表现.至于其他表证的证候如脉浮、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身疼痛等症,张仲景则称为"病在表".至于"外"、"外证"的说法,有时等同于"表"、"表证",但更多的是指"在外的证候".关于...  相似文献   

18.
外感发热,由于病邪、病位、体质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证候错综复杂。辨证需综合运用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辨证等方法,用药要善于融合伤寒、温病诸法诸方。紧扣临床,随症变通。现将临床之浅见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表证不解,须审兼挟 外感表证,一般分风寒、风热2大类别,但常兼挟其它病邪。如风寒挟里热者,可在辛温解表方如荆防败毒散中选加金银花、蒲公英、重楼等品以清里热。如风寒挟湿,苔白腻者,可用荆防败毒散合藿香正气散加减以解表祛湿。若小儿风热兼寒挟食滞,宜在辛凉剂中选加藿香、紫苏叶、防风、麦芽、炒山植、莱菔子等…  相似文献   

19.
咳嗽为临床常见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之一,多由肺系本身疾病所致,也有其它脏腑病变累及于肺而致者,因此引起咳嗽有外感与内伤之别。感受外邪引起的咳嗽,称外感咳嗽;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咳嗽,称内伤咳嗽。王辩证要点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既是肺系多种疾病常见的主要症状,也可因他服的病变及肺而引起,深入分析这一症状的特点,可以作为辨别其病理性质的重要依据,并有助于联系有关疾病,达到辨证与群病相结合之目的。临床应当了解咳嗽的时间、性质、节律、声音以及加重的有关因素。如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咳而急剧…  相似文献   

20.
咳嗽为临床常见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之一,多由肺系本身疾病所致,也有其它脏腑病变累及于肺而致,因此引起咳嗽有外感与内伤之别。感受外邪引起的咳嗽,称外感咳嗽;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咳嗽,称内伤咳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