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邪在卫表证属外感病的范畴。解表法是为邪气在表而设的一种治法,是治疗外感病的首要方法,属八法中的汗法。对于邪在卫表证的辨治方法,临床不能拘泥于辛温解表与辛凉解表两个侧面,而应结合中医外感病因中的湿、燥等六淫之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分别予以相应的治法与方药。本文对临床常用的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辛温凉解法、宣表化湿法、透表清暑法、疏表润燥法、扶正解表法等7种解表治法作了归纳与梳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素有脾胃病、又外感六淫邪气而发病的一类病证。作者认为,脾胃内伤的存在使外感病呈现复杂的证候,其治疗与单纯外感有显著的不同;将脾胃内伤分为伤食、脾气虚、胃阴虚、腑气不畅、脾胃气滞、脾胃湿盛、气虚湿热七种类型。辨识脾胃内伤基础的存在与类型,对提高外感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卫气本源于下焦,滋生于中焦,宣发于上焦.卫气赖于脾胃之气化生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而发挥其正常的防御功能.一旦脾胃功能受损,就会引起卫气不足,防卫抗御外邪能力降低,外邪乘虚而入,而导致外感疾病的发生,姜良铎教授根据临床经验,在治疗表证上提出从脾胃辨治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6.
刘兰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6):64-66
1 蓄血证源流追溯与证治浅析1 1 源流追溯蓄血证始出于《伤寒论》。伤寒蓄血 ,太阳病篇和阳明病篇均有论述。概括而言 ,是以桃核承气汤治蓄血轻证 ,抵挡汤、丸治蓄血重证。明清时期温病学家对温病蓄血进行了阐述 ,如吴又可在《温疫论·蓄血》中指出 :“邪热久羁 ,无由以泄 ,血为热搏 ,留于经络 ,败为紫血 ,溢于肠胃 ,腐为黑血。”其临床表现是 :小腹硬满 ,小便自利 ,至夜发热 ,昼日热减 ,治疗宜桃仁承气汤。吴氏还注意到蓄血证要观察大便的情况 ,强调“便色如漆 ,大便反易者 ,是结粪得瘀而润下 ,结粪虽行 ,真元已败 ,多至危殆。”对此 ,郑… 相似文献
7.
<正> 上溯明清,下逮民国三百多年,由于仲景学说不断发展,绍兴以治伤寒著名者不乏其人,在仲景学说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独特流派,这就是“绍派伤寒”。集其大成者为绍兴陶里俞根初先生,他著《通俗伤寒论》一书(此书无印行本,现通行本为徐荣斋重订的《重订通俗伤寒论》),奠定了绍派伤寒的学术理论体系。该书业经何廉臣勘校、曹炳章补苴、徐荣斋重订,现今通行本为《重订通俗伤寒论》,此书被推为“四时感证之 相似文献
8.
吴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4):1-2
外感表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阻流涕、咽痒咳嗽、喷嚏、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外感表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因其病程较短,初期症多较轻,易被医患忽视。治疗此病,往往简单从事,不注重辨证,而没有全面探讨其辨治机理和方法,以致外感表证发生传变,由表入里,小病拖大,短病拖长,甚至反复难愈变生他症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临床诊疗中将外感咳嗽辨证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表寒里热咳嗽、表寒里湿咳咳、燥热咳嗽进行遣方用药,疗效颇显,现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外感热病统一辨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热病的辨证有六经,八纲,三焦,卫气管血,脏腑辨证之不同,但在分析其病因病机,归纳证型,确立治则,阐明疾病的传变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有着内在联系,各种辨证各具特色又彼此互补,旨在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渐而甚,病证由实而虚的发展规律。提出以脏腑为基,气血为例,八纲为用,形成任何证型都可以概括的辨证统一体,尝试把热性病分为表证,表里证和里证3期,以指导各种热性病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在实际临床中治疗外感表证不可单纯辛散解表,而应结合患者、病情的具体状态,合理地运用通补法的理论依据及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4 几个鉴别重点4.1 卫分与气分:卫分证相当于太阳麻黄汤证,以恶风寒、无汗发热为主症,可兼见身楚肢厥,头昏痛胀等症状,其划界症状为有汗与否,无汗纯属卫分,一见有汗便是向气分转化,迨至但发热不恶风寒时,则已全入气分境界。其间肢厥冷,可提示其后之发热轻重,厥冷之时间越久,则后之发热越高,恶寒亦然;麻疹之起,形同外感,但发热后尚往往有四肢尖、耳尖、鼻尖触 相似文献
13.
外感表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通过学习《伤寒论》,深受启发,临床上运用经典理论,对中风表虚证用轻汗解表法、中风表实证用峻汗解表法、表郁轻证用小汗解表、表郁微证用微汗解表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回族医学是一门独具传统特色的民族医学,其在探索脑系疾病损伤的治疗上记载了多首独具功效的方药。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以明确"脑为主脏"、脑的结构与生理病理为基础,广泛运用回医药治疗脑系疾病,临床疗效显著。通过理论结合丰富实践经验发现,回医药治疗脑系疾病具有保护脑神经、改善脑血流的作用。现对回医药辨治脑系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6.
小儿外感咳喘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外感咳喘,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等病,是小儿科的常见、多发病。咳喘虽非一病,然外感致咳与外感致喘医理相近,皆为外感之邪犯肺,肺气不能宣发肃降所致。正所谓“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然又必肺而为病。故治疗当以疏表宣肺,利气化痰为其共性原则,均应以“微苦微辛、轻以去实”为法。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笔者临证中将小儿外感咳喘分为风寒闭肺、风热闭肺、壮火食气,邪陷厥阴、心阴虚衰5种类型,其治疗分为正治法和变证治法两类,每可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辨治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丁甘仁辨治外感病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甘仁在深研《素问》,《伤寒论》等典籍及《温热经纬》,《温病条辨》等方书的基础上,择善继承,认真临证,灵活运用前人经验,其从伤寒与温病的发病属性均为外感病出发,主张统一辨证,分析,即早期重在解表,而用散透法,不过,在“寒温统一”中,对“六经”辨治规律及运用,较为强调,因此尽量选用经方,成为继曹元甫之后的又一位有影响的经方家,丁氏的辨治外感病的特点,不仅对“寒温统一”外感病学体系的建立,而且对《伤寒 相似文献
18.
19.
肺失宣发与外感表证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气宣发是肺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关于肺主宣发的研究,一直是肺藏象学说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我们在以往关于外感病因、卫气学说研究的基础上,对肺主宣发进行了理论上的演绎,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与外感病发病的关系,旨在发扬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析外感病辨治中的动态思维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态型思维是人们追踪事物变化的思维方式。它的根本特点是变动性和协调性.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调整、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在中医外感病辩证论治体系中。动态思维方式广泛运用于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转归预后等的辨析过程中,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