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药学服务干预对疗效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生活健康教育、制定最佳用药方案、用药指导等药学服务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疗效、用药依从性和健康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干预前(U=13.4554,P<0.01),干预前后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χ2=124.262,P<0.01),病人对药师的咨询明显增加(χ2=50.8486,P<0.0I),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明显改善(P<0.01)。结论药学服务干预可明显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疗效及用药依从性,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对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09年2月铜陵市中医院阳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下辖的商南新村在建立老年健康档案时发现的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慢性病管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2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服药依从性。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血压控制良好实验组74.36%,对照组28.21%;服药依从性干预组94.87%,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从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应用护理千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2013年接收的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药物治疗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依照医嘱服药的情况及应用健康生活方式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佳,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压控制的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效果较佳,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强护理干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适用于临床,价值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药学服务方式。方法对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药学咨询服务,并进行医学干预,共随访290例。干预前后对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认知率进行调查统计;干预前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率、血压控制率、血压知晓率评价和全年血压指标变化分析。结果干预后人群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认知率达到90%以上;干预后血压动态观察96%的患者血压降至正常水平。290例高血压患者经药学服务干预后,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采用主动的药学服务方式,有助于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因为高血压且年龄大于65岁的住院病人50例进行研究,并将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在病人出院时采取自设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的结果。结论说明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家庭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身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使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人群中79.7%的脑卒中事件和36.6%的冠心病事件均归因于血压的升高,为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控制血压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2012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6.647、7.346,P〈0.05);观察组护理后治疗完全依从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12.00,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6.145、6.8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则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提升,因此,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也随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有所上升。由于高血压疾病能够引起多种疾病的并发症,因此,高血压的治疗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好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孟共林  谢亮球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739-2741,2747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格对2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患者一般情况、患病情况、治疗情况与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男性患者应服药(659.5±47.2)次,实服药(457.1±23.4)次,漏服药(202.1±7.8)次;女性患者应服药(671.3±61.8)次,实服药(587.9±20.7)次,漏服药(83.7±5.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399、150.2641,P﹤0.001);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病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38;t=20.8982、35.4139;χ2=20.40;χ2=32.93;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患者性别、年龄、地域、文化程度和病程密切相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管理和督导服药等综合干预措施,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探讨互联网技术联合个案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就诊的1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社区健康宣教及随访服务,给予观察组患者互联网技术联合个案管理模式,共管理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自护能力以及管理满意度。结果:管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护能力评分分别为(9.06±0.83)分和(142.28±15.73)分,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护能力评分分别为(7.68±0.95)分和(129.46±13.91)分,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662和5.951,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为 (90.11±4.22) mmHg (1 mmHg=0.133 kpa)、收缩压为 (106.68±5.73) mmHg,对照组患者舒张压为 (85.56±3.98) mmHg、收缩压为 (119.94±5.19) mmHg,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 7.645 和 16.717,P 值均<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33,P<0.05)。结论:利用互联网技术联合个案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有效增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其血压水平,对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增强患者管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平稳降压的效果。方法对52例经过常规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为基础联合小剂量的氢氯噻嗪的降压治疗2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超声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质量指数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非洛地平治疗24周后,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血压变异率和血压负荷均较治疗前减少,谷峰比值及夜间血压下降率较治疗前增加;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左室质量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减小。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以非洛地平为基础的治疗可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并可改善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平稳降压的效果。方法对52例经过常规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为基础联合小荆量的氢氯噻嗪的降压治疗2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超声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质量指数及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结果非洛地平治疗24周后,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血压变异率和血压负荷均较治疗前减少,谷峰比值及夜间血压下降率较治疗前增加;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左室质量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均减小。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以非洛地平为基础的治疗可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并可改善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社区,运用综合心理干预佐治老年高血压对患者血压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01例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心理干预组48例,对照组53例。两组均接受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组联合心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同时检测两组患者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实验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血压值均较实验前下降(P<0.05),且心理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同时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2例经临床确诊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金平  王丽萍  张燕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2):1451-145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防治依从性及血压控制达标情况,为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庐江县中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9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调查,进一步分析不同人群特征、不同防治依从行为对血压控制达标的影响。结果6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达标率为16.24%(113/696)。禁烟、限制饮酒、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遵医嘱服药的依从性分别为24.86%、28.45%、64.51%、58.05%、66.38%、83.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69岁(OR=1.567)、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上(OR=2.849)、病程≤10年(OR=1.431)、禁烟依从性好(OR=1.852)、限制饮酒依从性好(OR=2.083)、减少钠盐摄入依从性好(OR=3.511)、控制体重依从性好(OR=1.145)、适量运动依从性好(OR=1.670)、遵医嘱服药依从性好(OR=1.399)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的可能性较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且与人群特征、防治依从项目密切相关,应针对重点人群、危险因素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提高患者的防治依从性,促进血压控制达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一年以上的3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社区干预一年,于干预前后记录血压,并在给予统一指导语的前提下,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数值继续下降,血压控制率由干预前的40.1%上升到67.7%(X^2=57.59,P〈0.05)。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均好于干预前(P〈0.05)。而物质生活维度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3,P〉0.05)。以41分为SDS粗分分界线判断抑郁发生率,干预前22.7%,干预后12.5%,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65,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社区干预是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闫英华 《中国校医》2012,26(1):51-52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现状,探讨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服药情况和治疗依从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多数患者患有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服药的依从性差与年龄的增加、治疗时间的延长呈正相关关系;仅有36.84%的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好;依从性差以忘记服药为主;依从性好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也好。结论应该加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干预。对患者普及高血压病危害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高血压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某县城区采取不同高血压管理模式的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A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提供医疗服务;B机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并建立高血压责任医生制度;C机构基于区域医联体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本研究于2013年7月和2015年12月调查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对高血压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机构患者平均收缩压上升0.89mmHg(P0.05),平均舒张压上升0.67mmHg(P0.05),血压控制率下降2.54%(P0.05);B机构患者平均收缩压上升5.31mmHg(P0.01),平均舒张压下降1.70mmHg(P0.05),血压控制率提高2.70%(P0.05);C机构患者平均收缩压下降1.54mmHg(P0.05),平均舒张压下降2.97mmHg(P0.01),血压控制率提高16.24%(P0.05)。根据随机效应模型结果,从基线调查到结局调查,A机构患者血压控制的概率为C机构的0.27倍(P0.05),B机构患者血压控制的概率为C机构的0.41倍(P0.05)。结论:基于区域医联体的高血压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北京市某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CV)、白天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CV)、白天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DCV)、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变化,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24 h SBP,dSBP,nSBP,24 h SCV,dSCV及nS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 h SBP,dSBP,nSBP,24 h SCV,dSCV及nSCV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24 h DBP,dDBP,nDBP,24 h DCV,dDCV及nD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 h DBP,dDBP,nDBP,24 h DCV,dDCV及nDCV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24 h DCV,dDCV,nDC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ET,NO,eNOS,IMT及FM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ET、IM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O,eNOS及FM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均可有效治疗老年高血压,能够安全、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但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的治疗疗效更为理想。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升老年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The association of self-reported use of alcohol with blood pressure and compliance with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was studied in a randomly selected population sample in eastern Finland. We foun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eported use of alcohol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level an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reduction of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uring a five-year treatment. These correlations were independent of age, gender, and blood pressure level 5 years earlier. The use of alcohol was associated, especially in men, with poor compliance with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In addition to a possible direct contribution to high blood pressure, alcohol intake resulted in an inadequate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in male hypertensive patients by lowering patient compli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