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南宁市西乡塘区新生儿低出生体重(LBW)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LBW发生率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西桂妇儿健康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的2015-2021年南宁市西乡塘区活产儿出生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用趋势性χ2检验分析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用时间序列建模分析预测5年后LBW发生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BW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分娩活产14075例胎儿,其中低出生体重儿875例,LBW发生率由2015年的4.9%上升至2021年的7.3%(χ2趋势=4.352,P=0.037),预测2026年发生率为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分娩年龄为35岁及以上(OR=1.556,95%CI:1.095~2.209)、早产(OR=37.601,95%CI:31.446~44.962)、多胎(OR=10.290,95%CI:7.588~13.955)是新生儿发生LBW的危险因素;产次为2(OR=0.602,95%CI:0.474~0.764...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2-2018年柳州市新生儿低出生体重(LBW)发生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降低LBW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柳州市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2012-2018年柳州市住院分娩394 225例活产新生儿出生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用趋势χ2检验分析LBW发生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BW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2-2018年柳州市LBW发生率呈下降趋势,2018年(6.04%)比2014年的峰值(6.66%)下降了9.31%。40~55岁组母亲分娩LBW的风险比25~29岁组高84%,壮族母亲分娩LBW的风险比汉族母亲高4%,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母亲分娩LBW的风险比大学及以上的母亲高62%,非常住本市母亲分娩LBW的风险比常住本市母亲高99%,初产妇分娩LBW的风险比第2产母亲高56%。2012-2018年柳州市出生胎龄28~42周单胎新生儿SGA发生率为12.31%(早产SGA+足月SGA)。早产SGA新生儿都是LBW,早产AGA和足月SGA新生儿中LBW分别占47.95%、16.97%。结论 2012-2018年柳州市LB...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孕期补充钙剂和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low birth weight,LBW)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2013年8—11月在陕西省10个城区和20个县收集的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数据。在控制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孕期相关因素的情况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妇孕期补充钙剂和新生儿LBW的关系,并通过分层分析,探讨在不同生育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居住地以及不同职业间,孕妇孕期补充钙剂对LBW影响的差异。结果 27 542名调查对象中,LBW发生率为3.13%,孕期未补充钙剂的孕妇其子代LBW发生率为3.77%,孕期补充钙剂的孕妇其子代LBW发生率为2.77%。从孕中期、孕晚期开始补充钙剂的孕妇其子代LBW发生率分别为2.86%、2.25%。建立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后发现,与整个孕期未补充钙剂相比,孕期补充钙剂是LBW的保护因素(aOR=0.80,95%CI:0.69~0.93);从孕中期、孕晚期开始补充钙剂的孕妇其子代LBW的发生风险是孕期未补充钙剂的0.82倍和0.64倍(模型3);分层分析显示,在农村地区、农民孕妇中补充钙剂可以更加显著地降低LBW的发生(aOR=0.81,95%CI:0.69~0.96)(aOR=0.74,95%CI:0.62~0.87)。结论陕西省孕妇孕期补充钙剂尤其是从孕中晚期开始补充,与低出生体质量的发生呈负相关。在农村地区和农民孕妇可通过补充钙剂降低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郭雯  陆顺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13-1814
目的探讨影响低出生体重儿(LBW)的相关因素,找出危险因素,为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出生并在我所进行系统体检儿童20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SPSS13.0进行χ2检验。结果影响低出生体重儿(LBW)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早产、多胎、窒息、羊膜早破、妊高征、羊水过少、胎盘异常、脐带异常、妊娠糖尿病、孕期感染等。LBW新生儿主要并发症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贫血、湿肺、低血糖、新生儿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先心、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结论加强孕期、围产期保健,减少和避免孕妇、胎儿的危险因素,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发生,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与汉族新生儿脐带血中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EPHX1)基因多态性与低出生体重(LBW)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出生体重2 500 g的单胎足月新生儿96例作为病例组,出生体重2 500~4 000 g的单胎足月新生儿208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新生儿脐带血并提取DNA,通过华大基因Wafer Gen平台的4-primer Sequencer-ready建库方法检测EPHX1基因两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对LBW组和正常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HEsis在线软件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并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 EPHX1基因His139Arg和Ile181Ser两个SNP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汉族及维吾尔族中Ile181Serw位点的TG基因型及汉族G等位基因可降低LBW发生的危险性;His139Arg和Ile181Ser位点多态性存在联合作用,与野生型AA/TT基因型组合比较,AA/TG基因型组合可降低LBW的危险性。汉族中携带A-G单体型的新生儿发生LBW的危险降低,而携带G-T单体型的新生儿发生LBW的风险增高。维吾尔族中单倍型分析结果无意义。结论 LBW的发生与His139Arg多态性无相关性,而与Ile181Ser多态性有关,但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LBW)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相关因素,为LBW制定更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提供指导。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3月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住院的52例LBW进行体重的监测,并将其与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体重百分位数标准进行比较,统计LBW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提出与EUGR有关的高危因素。结果:①52例LBW,出生时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占36.54%,出院时存在EUGR的占73.08%,EUG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UG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UGR有关的高危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开奶日龄、疾病与并发症及是否合理应用肠外营养。结论:LBW发生EUGR的发生率很高,早期胃肠道喂养,防治各种并发症及积极合理的肠外营养,有助于减少EUG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桂林市2007年低出生体重儿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儿是指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是新生儿出生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了解桂林市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上海市闵行区低出生体重儿(LBW)的可能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制定低出生体重相关干预政策与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上门访谈的方式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使用SPSS18.0建立数据库并完成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本次怀孕胎数、母亲被动吸烟、蔬菜摄入频率、水果摄入频率、先兆早产、父亲被动吸烟、环境污染和饲养宠物8个因素与LBW的发生有联系(P<0.05)。将筛选出的8个危险因素作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为本次怀孕胎数、先兆早产和环境污染3个因素。结论 LBW的发生与孕妇的怀孕情况、行为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系,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降低LBW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LBW)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降低LBW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台式婴儿体重磅秤测量3360例单胎活产儿的生后体重。结果:3360例活产儿中LBW发生率为4.46%,早产、女婴、产妇低龄和高龄均为LBW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和预防早产是降低LBW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是指胎儿分娩时的体重2 500 g~([1]),尽管在产科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都有进展,但LBW仍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我国LBW在新生儿中的比例仍维持在2.21%~2.40%。LBW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先天异常、远期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疾病及行为问题等~([2])。许多因素与LBW的发生有关,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及孕期增重(gestational weight gain, GWG)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联性, 并探究孕妇孕前及孕中体重动态变化对新生儿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 LBW)及巨大儿的影响。   方法   收集中国孕产妇队列·协和纳入的孕早期孕妇孕前体重, 并随访至分娩后, 收集分娩前体重及新生儿出生结局。将孕妇孕前BMI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及超重/肥胖组, 将GWG分为适宜、不足及过多组。采用多因素多分类(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孕前BMI及GWG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结果   孕前BMI及GWG与子代出生体重相关(均有P < 0.05)。孕前超重/肥胖(OR=2.339, 95% CI:1.674~2.282, P < 0.001)、GWG过多(OR=1.398, 95% CI:1.188~1.978, P=0.048)显示为巨大儿的危险因素, GWG不足(OR=1.479, 95% CI:1.461~1.679, P=0.035)显示为LBW的危险因素, GWG过多会降低LBW的发生风险(OR=0.428, 95% CI:0.225~0.817, P=0.010)。低BMI-GWG不足(OR=1.335, 95% CI:1.048~2.319, P=0.048)是LBW的危险因素; 正常BMI-GWG过多(OR=1.088, 95% CI:1.016~1.675, P=0.038)和超重/肥胖-GWG过多(OR=1.498, 95% CI:1.244~2.017, P=0.046)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   结论   孕前BMI及GWG是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重要因素, 提示女性应合理控制孕前及孕中体重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低出生体重儿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我国不同特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1998年7-10月,对我国11个省44个县市的999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我国低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多胎、孕周不足、孕期异常、孕期营养差、母亲疾病史及母亲程度低等,其OR值分别为106.9、18.79、3.42、1.93、2.61和1.43。各危险因素在沿海、内地及边远地区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农村低体重儿的原因主要为宫内发育迟缓(71.6%),城市低体得儿的原因还包括多胎和早产。早产及宫内发育不全的低出生体重儿之间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结论 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是降低我国低体重儿出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娩巨大儿孕妇体重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孕妇孕期增重及各孕期体重增加速度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06例巨大儿和109例正常体重出生儿(对照组)母亲的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变化等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前体重(OR=2.204,95%CI:1.377~3.529)、孕12~20周体重增加速度(kg/周,OR=1.961,95% CI:1.204~3.194)、孕20~30周体重增加速度(kg/周,OR=1.811,95%CI:1.078~3.041)、孕30周至产前体重增加速度(kg/周,OR=1.858,95%CI:1.095~3.153)、男性婴儿(OR=2.630,95%CI:1.420~4.850),是发生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孕30周后每周体重增加在0.5~1.0 kg的孕妇比每周体重增加在0.5 kg以下的孕妇发生巨大儿的风险增加1.13倍(OR=2.13,95%CI:1.07~4.22). 结论 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孕前体重、孕期增重、胎儿性别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初产妇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哈尔滨某医院产科无妊娠期合并症的健康初产孕妇及其单胎活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产检和分娩记录,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中国成人BMI范围标准对产妇进行分组,分析影响新生儿体重的相关因素及产妇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对826对健康初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调查,初产妇平均年龄为(26.36 ± 4.21)岁,孕前BMI平均为(22.18 ± 3.15),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46.12%,居住地以城镇为主,占83.41%,孕期增重均值为(15.26 ± 4.12)kg,平均孕周为(38.83 ± 1.08)周。在826名新生儿中,男、女性别比为1.15∶1,低出生体重儿17例(占2.1%),正常出生体重儿748名(占90.6%),巨大儿61例(占7.4%)。家庭人均月收入、孕前体重、孕期增重情况不同的产妇分娩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不同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体重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 =0.147、0.239)。结论 初产妇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孕前肥胖与孕期增重过多易导致分娩出巨大儿的风险增加,应加强初产妇的产前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对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与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发生风险的影响,并分析其交互效应。  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某三甲医院建卡就诊并在本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孕妇外周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及总胆汁酸。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V感染及ICP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用相乘与相加模型分析其交互作用。  结果  在控制混杂因素后,与正常孕妇相比,孕期仅感染HBV或仅患有ICP均不增加SGA与LBW的发生风险,但孕期HBV感染合并ICP使未足月SGA和LBW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76%(OR=1.76,95%CI:1.16~2.65,P=0.007)与85%(OR=1.85,95%CI:1.44~2.38,P<0.001);孕期HBV感染与ICP对未足月SGA[RERI(95%CI)=6.54(0.14~12.94),AP(95% CI)=0.90%(0.68%~1.13%),S(95% CI)=7.03(1.38~42.64)]和LBW[RERI(95%CI)=5.69(0.48~10.90),AP(95%CI)=0.76%(0.55%~0.97%),S(95%CI)=8.02(1.92~33.43)]存在相乘与相加的交互作用,其发生风险分别是两因素单独存在风险之和的7.03倍和8.02倍。  结论  妊娠期HBV感染合并ICP增加了未足月SGA和LBW的发生风险,怀孕后积极防治HBV感染与ICP可降低SGA和LBW的出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产妇的围产期情况与其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影响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孕期保健干预和新生儿疾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 219例,对产妇的分娩年龄、初潮年龄、妊娠周期、孕期体重增加、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及其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分析,并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产妇平均分娩年龄较高,且随着分娩年龄段的升高,其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分娩年龄段产妇所生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45,P=0.000).不同初潮年龄段产妇所生新生儿平均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53,P=0.221),随着产妇妊娠周期的增加,其新生儿平均体重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892.945,P=0.000),随着产妇孕期体重的增加,新生儿平均体重呈较小的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14,P=0.003);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随着产妇孕次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788,P=0.000);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随着产妇产次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不同产次的产妇所生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80,P=0.000);不同流产次数的产妇所生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6,P=0.163).妊娠周期与新生儿1min、5min和10minApgar评分密切相关,且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29、0.143、0.148,均P<0.05);产次与新生儿1min、5min和10min Apgar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85、-0.071、-0.066,均P<0.05).回归分析筛选出来的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有妊娠周期(P=0.000)、孕期体重增加情况(P=0.000)、婚姻状况(P=0.021).结论 妊娠周期、产妇的产次、妊娠期体重增加情况、婚姻状况与新生儿健康关系密切,医护人员在孕产妇围产期应注意保健教育干预,加强孕期保健,提高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孕期血红蛋白(Hb)浓度和低出生体重儿(LBW)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选取广西武鸣、平果、靖西、德保、隆安、田东等县级医院2015年1月 - 2017年12月入院的12 468例壮族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孕期产检以及出生结局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期贫血、Hb变化对LBW的影响,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不同孕期Hb浓度、Hb变化和LBW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调整混杂因素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孕早期贫血组发生LBW的风险是非贫血组的1.69倍(aOR = 1.69,95%CI:1.38~2.07,P<0.001);孕期Hb变化最低组发生LBW的风险是中值组的1.67倍(aOR = 1.67,95%CI:1.12~2.48,P = 0.012)。限制性立方样条显示,孕早期Hb浓度与LBW呈非线性 “L” 型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孕晚期Hb浓度与LBW呈非线性 “U” 型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孕期Hb变化与LBW倒 “L” 型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结论 孕早期贫血可增加LBW的发生风险,孕期Hb浓度及Hb变化与LBW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小于胎龄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早孕期相关暴露因素与新生儿早产、低体重及小于胎龄的关系。方法 选取“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于2017年7月25日至2018年7月24日入组并于2018年12月31日前分娩且符合纳入标准的3 17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早孕期相关暴露因素与新生儿不良分娩结局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儿早产、低体重及小于胎龄的发生率分别为4.76%、3.53%、5.74%。在早产方面,北方孕妇和孕期增重是早产的保护因素,而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1~3年内有口腔检查或治疗、家庭人口为3~4人是早产的危险因素。在低出生体重方面,孕期增重和食用奶及奶制品是低出生体重儿的保护因素,而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工作久坐时间>6 h、1~3年内有口腔检查或治疗、被动吸烟等是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在小于胎龄方面,女婴、被动吸烟、食用花生油及口味偏淡是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而补充叶酸是小于胎龄儿的保护因素。结论 新生儿早产、低体重及小于胎龄的影响因素是多因素的,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母亲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期增重(gestational weight gain,GWG)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2015年7月 - 2018年12月,在天津市纳入1 868对母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与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母亲孕前BMI和GWG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 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孕前BMI的增加而增加(β = 0.010, 95%CI: 0.005-0.016, P<0.001);与GWG不足组对比,GWG过多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较高(β = 0.100, 95%CI: 0.053-0.148, P<0.001)。巨大儿的出生率随孕前BMI的增加而增加(OR = 1.086, 95%CI: 1.028-1.147, P = 0.003)。剖宫产的发生率随着孕前BMI的增加而增加(OR = 1.054, 95%CI: 1.021-1.087, P = 0.001)。结论 合理控制孕前BMI,避免孕期体重过度增长,有利于新生儿体重的控制,降低巨大儿和剖宫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孕前体型孕期锻炼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以探讨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队列研究方法和纳入排除标准,对525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以获得孕妇、新生儿的相关指标。结果河北省孕妇孕前体重不足为16.76%,超重率为13.9%,肥胖率为7.63%;孕期体重增加不足和过度发生率分别是8.8%,45.7%;孕期坚持锻炼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显著的影响(F=3.82,P=0.034),孕期锻炼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33±0.42)kg,而孕期没有坚持锻炼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36±0.44)kg。孕前体型对新生儿体重无显著影响(F=1.853,P0.05)。结论河北省孕妇妊娠期体重增加过度现象较为严重;孕妇适当锻炼对新生儿成长有益,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