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2.
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1年,Jakobs第一次报道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目前,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结直肠疾病,包括结直肠癌。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能获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而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和胆囊切除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的结直肠癌患者168例,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29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结直肠癌合并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10例(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结直肠癌组),胆囊切除术后结直肠癌患者10例(胆囊切除+结直肠癌组),胆囊正常结直肠癌患者9例(正常胆囊+结直肠癌组)。收集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纳入研究患者的新鲜大便样本,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并分析获得样本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分布情况。结果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结直肠癌组的白细胞介素-6较正常胆囊+结直肠癌组和胆囊切除+结直肠癌组升高(P<0.05)。3组患者的大便菌群在门水平上:(1) 3组样本中拟杆菌(Bacteroidetes)门、厚壁菌(Firmicutes)门、变形杆菌(Proteobactenia)门、梭杆菌(Fusobacteria)门和疣微菌(Verrucomicrobia)门的相对丰度都较高,几乎占据了肠道细菌总量的95%以上;(2)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在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结... 相似文献
4.
胆囊切除可造成肠道菌群、胆汁酸的变化.而胆囊切除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术后结直肠癌发病对患者影响较大.胆固醇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肠道菌群功能多样;胆汁酸功能复杂,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机体生理、病理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胆囊切除术后胆固醇代谢、肠道胆汁酸和肠道菌群改变及结直... 相似文献
5.
外科治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切缘是外科治疗中的焦点问题。R0切除的定义经历了由切缘>1 cm到>1 mm的转变。手术方式并不会影响CRLM的切缘状态,相反,RAS基因突变“、非促纤维组织增生型”病理组织学生长模式、肿瘤负荷高和肝两叶受累等较具侵袭性的肿瘤生物学行为与较高的R1切除率相关。与R1切除相比,R0切除可以改善RAS基因野生型或低肿瘤负荷病人的预后,却不能改善RAS基因突变型或高肿瘤负荷病人的预后。对术前化疗病理学反应良好的病人,切缘状态不影响生存;对术前化疗病理学反应不佳的病人,R1切除的预后较R0切除更差。对术前化疗反应良好的RAS基因野生型CRLM病人的R1切除、从肝内大血管上剥离的R1切除以及多发性CRLM的非最大转移灶的R1切除均是可以被接受的。因此,需要综合考虑病人各方面因素,为CRLM病人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1997年4月~2005年4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168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原则与评价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目前,手术仍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虽然Heald的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使直肠癌手术有了技术改进,但多年来结直肠手术技术未曾有革命性改变。15年前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成功施行,使结直肠切除在手术技术上有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目前胆囊切除的“金标准”手术。相对于LC,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发展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和其它胆囊良性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 ,但对伴有胆总管结石 ,尤其是胆总管不扩张或扩张不明显的病人 ,应用腹腔镜技术很难完成。我院从 1998年 9月~ 2 0 0 0年 5月 ,选择了 37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病人 ,先应用利胆排石中药将胆总管结石排净后再实施腹腔镜手术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本组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病人 37例 ,男 9例 ,女 2 8例 ;年龄 31~ 6 6岁 ,平均 4 4 6岁。均有胆道炎症反复发作史 ,无明显黄疸。多发胆囊结石并伴慢性炎症改变。胆总管无明显扩张 ,直径…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结直肠癌的切除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对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67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3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0 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36 h,术后平均住院8 d,术后有6例用止痛剂,术后无出血、吻合口漏、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无术后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安全可靠,出血量少,肠功能恢复快,具备操作安全、微创、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结直肠癌病人首次确诊时已有15%~25%发生肝脏转移,中位生存期约为6个月,然而行手术切除肝转移灶后5年存活率可达60%。近年来,虽然在新辅助化疗和外科技术等方面取得迅速发展,使得病人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但肝切除仍是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病人的主要治疗方式。肝切除术能够改善病人预后,手术应做到R0切除或者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NED);若有复发应积极施行二次手术;原发病灶部位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预后影响尚有待研究;结直肠癌确诊至发生肝转移时间间隔越长预后较好(>2年)。然而,肝转移灶的大小、数目、部位情况等,并不是影响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总之,肝切除对CRLM病人具有良好的预后,同时需要结合病人的切缘状态、残余肝体积、原发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LIM激酶(LIMK)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为结直肠癌的转移、侵袭及靶向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关于LIMK的结构功能以及其与结直肠癌关系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 LIMK及其主要通路ROCK/LIMK/cofilin及PAK/LIMK/cofilin上下游因子均参与了肿瘤细胞周期进展、肿瘤细胞侵袭、迁移、增殖等多种细胞生物学行为,如p21活化蛋白激酶4(PAK4)通过PAK4/LIMK1/cofilin信号通路参与细胞骨架动力学调节癌细胞迁移和侵袭,cofilin经过Rho/ROCK/LIMK1/cofilin通路影响肿瘤细胞运动和形态的变化,从而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两种肿瘤转移相关蛋白MYH9和ACTN4为LIMK1的直接靶标,此三者相互作用可以促进结肠癌进展。LIMK家族的另一成员LIMK2可通过限制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抑制细胞转移的能力,并与β-连环蛋白的核可激活Wnt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导致结肠癌进展和转移。二烯丙基二硫可以下调结肠癌细胞SW480中LIMK1的表达,抑制LIMK1/cofilin信号通路,阻碍血管生成和上皮间充质转化,抑制结肠癌的迁移和侵袭,而其他LIMK抑制剂暂未在结直肠癌中得到验证。结论结直肠癌及其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通过对结直肠癌及其转移机制与LIMK关系的深入研究,可为结直肠癌及转移提供分子靶向治疗突破点,并有助于为探究结直肠癌的诊断、判断复发、预后及转移情况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12.
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在维持机体正常免疫防御等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的生存繁殖依赖于肠道内特殊的微生态环境,同时它们也能完成多种人体自身不具备的代谢功能。肠道微生物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影响巨大,其中肠道内细菌所占数量最多,其数量超过100万亿,在人体内直接或间地参与免疫调节、物质代谢和消化吸收等过程,在肠黏膜的保护、肠道稳态和机体正常功能的维持以及疾病的抵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定植在肠道中的各菌群之间关系密切,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其种群和数量保持动态平衡。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禁食、机械性肠道准备或使用抗生素等处理均可改变其构成与功能,从而影响肠道菌群间的动态平衡,甚至引起菌群失调。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免疫调节与炎症反应、基因毒性反应、代谢产物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肠道菌群在结直肠肿瘤的无创非侵入性诊断、放化疗以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也被逐渐证实。此外,通过饮食调节、粪菌疗法等方式摄入益生菌和益生元等微生物制品,也为预防和治疗结直肠肿瘤及其相关并发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全面了解肠道菌群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能够为结直肠肿瘤的生物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就肠道菌群与结直肠肿瘤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女性雌激素代谢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相关内容,从乳腺癌激素受体状态和月经状态对雌激素代谢的影响与乳腺癌的关系,雌激素在体内代谢途径及信号转导等方面文献进行综述。结果雌激素及其代谢产物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雌激素主要的几条代谢途径中,2-羟基代谢途径中的2-甲氧基雌二醇对乳腺癌的发生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而4-羟基雌二醇、16α-羟基雌酮的产生可能会诱导乳腺癌的发生;4-羟基雌二醇与2-羟基雌二醇比例可能被用作预测恶性乳腺肿瘤的生物标志物。然而绝经前后雌激素代谢模式不同,对激素受体状态影响也不尽相同,不同激素受体状态会影响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结论雌激素及其代谢产物与不同受体状态乳腺癌的关系尚不完全明确,还需要更多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帮助我们找到其规律,从而促进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4.
环状RNA(circRNA)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多种哺乳动物组织或细胞中广泛表达,且与传统线性RNA相比,circRNA为闭环结构,对RNA外切酶和终止子核酸外切酶降解无效,稳定性好,能在血清、尿液、唾液等体液中检测到。大量文献报道circRNA通过circRNA-microRNA(miRNA)-mRNA网络参与生物的胚胎发育及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且与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有关。近年研究证实,甲状腺癌组织中存在circRNA的表达失调,表达失调的circRNA通过充当miRNA的“分子海绵”,调节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笔者通过收集circRNA的研究进展,对circ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结肠癌与胆囊切除术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Turnbull等[1]报道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的危险性增加以来,众多学者对二者间的关系进行了诸多研究和探讨,争议较大.为此,通过我院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对胆囊切除术与结肠癌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胆囊结石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胆囊切除术一直被视为本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大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在胃癌,食管癌发病率下降的同时,大肠癌的发病率却逐年升高。但大肠癌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饮食习惯、遗传素质、大肠腺瘤病、慢性粘膜炎症等有关。1978年Ekboma首次报道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可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后,引起人们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关注。但相反的报道也存在,可能与各研究中大肠癌的诊断时间、检出率及胆囊切除的适应证掌握等因素不同有关。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是否会增加大肠癌的危险性,迄今尚有争议。本文查阅了近几年国内外文献报道,就有关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笔者近7年来386例结肠癌病例资料,并与同时期相匹配的422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以探讨结肠癌发生与胆囊切除术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后伴发结肠癌与对照组相比,其相对危险性(RR)无明显差异,从性别和结肠癌分布部位来看亦未发现胆囊切除与近侧结肠癌发生相关的证据。全组资料未显示出胆囊切除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笔者认为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病例统计和随访制度,并从流行病学、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探索,以期探寻出结肠癌与胆囊切除术之间究竟有无关系以及相关程度等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血管生成与抑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D(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D,VEGF-D)、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构建结直肠癌与正常结直肠组织微阵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D、ES以及MVD。结果与正常肠组织相比,结直肠癌ES与VEGF-D表达均上调,相应MVD增加。浸润深度浅、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早期结直肠癌ES呈低表达;VEGF-D表达则相反;MVD随浸润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Dukes分期增加而增加。结论VEGF-D与ES相互协调而促进结直肠癌血管生成以及病期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在病毒、细菌、免疫复合物、细胞因子等各种刺激作用下释放到胞外的由DNA染色质和多种颗粒蛋白构成的特殊网状物。作为先天性免疫胞外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NETs可介导抗菌活性并清除病原体,维持机体免受外界侵害,而过量或功能失调的NETs可进一步扩大炎症反应,并推动多类疾病的发生发展。NETs形成与自身免疫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笔者就NETs形成在调控结直肠癌(CR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探讨NETs形成促进CRC的增殖、上皮-间质转化、血管生成、免疫逃避及肿瘤相关的血栓形成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并探讨NETs形成作为CRC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 是一种以骨组织微结构退化、骨密度和骨量降低为特征的骨代谢疾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实验研究总结OP以及骨细胞病理进程发现,细胞焦亡(pyroptosis)机制对该病有着重要介导作用。细胞焦亡属于机体的天然免疫反应,多种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在OP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细胞焦亡介导OP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因此,阐明细胞焦亡的信号机制和与OP的联系,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靶向治疗,对于防治OP有着重要意义。此外,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分子水平的研究逐渐深入,中医药抑制细胞焦亡改善OP骨细胞代谢的研究逐渐增多,中医药参与靶向治疗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该病的突破方向。本文将综述细胞焦亡机制与OP的相关性研究,分析细胞焦亡途径影响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阐述细胞焦亡调控OP中骨细胞代谢和平衡的具体机理,为细胞焦亡介导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为寻找潜在的靶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