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小鼠模型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用BALB/c小鼠建立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动物模型。方法 :从新鲜猪心中分离提纯心肌肌凝蛋白。在第 1,第 8和第 3 0天用心肌肌凝蛋白和完全弗氏佐剂混合的乳浊液皮下注射免疫实验组小鼠 ,而在对照组仅用完全弗氏佐剂皮下注射。于初次免疫后的第14、第 2 1、第 3 0和第 60天收集血液和心脏标本 ,进行肌凝蛋白抗体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模型组第 14天到第 3 0天的标本中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和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而 60天时出现了纤维化。同时在模型组小鼠血清中检测到肌凝蛋白抗体。结论 :通过免疫心肌肌凝蛋白发生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BALB/c小鼠可作为良好的研究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机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内注射CD4单克隆抗体诱导大鼠对猪心肌肌凝蛋白产生免疫耐受及这种免疫耐受对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分别于第0、7天给予Lewis大鼠体内注射猪心肌肌凝蛋白诱导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产生。分别于第-2、-1、0、1天注射CD4单克隆抗体诱导免疫耐受。初次免疫后18d,检测免疫耐受的诱导情况及其对心肌炎大鼠的作用。结果同非治疗组鼠相比较,抗体治疗组鼠心功能明显改善;没有明显的心肌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下降;血清抗心肌肌凝蛋白自身抗体明显降低;血清T_H1细胞因子IFN-γ、1L-2的水平显著下调;T_H2细胞因子IL-6、IL-10的水平没有改变或者被上调。结论CD4单抗能够诱导机体对猪心肌肌凝蛋白产生免疫耐受,通过免疫耐受的诱导阻止了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心功能的紊乱和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反义CⅡTA基因对心肌肌凝蛋白诱导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experi mentalautoimmunemyocarditis,EAM)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携带反义CⅡTA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对肌凝蛋白免疫后的小鼠进行静脉注射 ,同时设立空载病毒组与单纯免疫组作为对照 ,以多种手段观察反义CⅡTA基因对EAM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与两对照组相比 ,心肌病理损伤程度减轻 ;血浆抗心肌肌凝蛋白抗体滴度及cTnⅠ浓度明显下降 (P <0 .0 5 )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与脾脏T细胞I Ad表达量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反义CⅡTA基因对心肌肌凝蛋白诱导的EAM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Lewis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方法: 从猪心中获得心肌肌凝蛋白,以此蛋白免疫Lewis大鼠,建立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于初次免疫后第18 d、30 d、49 d进行心脏超声及血流动力学检查,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取心肌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心脏超声及血流动力学检查显示,免疫组鼠心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以第18 d最明显。血清学检查显示IFN-γ和IL-2水平在急性期达到高峰,IL-6、IL-10水平则在恢复期达到高峰。心脏病理检查显示,初次免疫后18 d,免疫组鼠全部出现明显的心肌炎病理改变。HE染色显示初次免疫后21 d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伴有心肌的坏死,第30 d炎性细胞有所减少,第49 d炎性细胞基本消失。Massine trichrome染色显示炎症区域逐渐由纤维组织代替。结论: 猪心肌肌凝蛋白可以诱导Lewis大鼠出现典型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炎症损伤在心肌炎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参与了心功能紊乱和心室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高脂高糖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喂养SD大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26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13)和辛伐他汀干预组(n=13),正常SD大鼠(n=10)作为对照组.辛伐他汀干预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肌酸激酶水平;光镜观察骨骼肌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骨骼肌TLR4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骨骼肌TLR4 mRNA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空腹血糖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2.04±2.04) mmol/L、(11.23±2.61) mmol/L比(5.92± 1.28) mmol/L,均P<0.05],糖尿病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两组之间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糖尿病组>辛伐他汀干预组>对照组(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照组>辛伐他汀干预组>糖尿病组(均P<0.05).3组肌酸激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大鼠骨骼肌肌膜完整、清晰,肌纤维排列紧密;糖尿病组大鼠部分肌纤维萎缩、变性、水肿,肌纤维断裂,肌丝走行紊乱,并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辛伐他汀干预组大鼠病理改变较糖尿病组减轻.糖尿病组TLR4蛋白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1.54倍[0.318±0.037比0.206±0.024,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TLR4蛋白表达水平0.256±0.035,是糖尿病组的80.50% (P< 0.05).糖尿病组TLR4 mRNA水平是对照组的1.62倍[0.625±0.074比0.385±0.088,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TLR4 mRNA水平0.501±0.105,是糖尿病组的80.16%(P< 0.05).结论 糖尿病性骨骼肌病变与TLR4高表达相关,辛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骨骼肌TLR4的表达从而减轻骨骼肌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s)/PDGF受体(PDGFRs)信号通路拮抗剂伊马替尼(IMA)减轻醋酸去氧皮质酮(DOCA)诱导的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PDGFs/PDGFRs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行右肾切除术,术后予以1%氯化钠和0.1%氯化钾饮水4周并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实验组(DOCA组)和治疗组(DOCA+IMA组)。使用尾套法每2周测定1次大鼠动脉收缩压(SBP),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血管腔面积(VA)比值,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肌组织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S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前胶原蛋白Ⅰ(procollagen Ⅰ)、前胶原蛋白Ⅲ(procollagen Ⅲ)、PDGFRα和PDGFRβ的mRNA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组织波形蛋白(vimentin)、α-SMA、PDGFRα、PDGFRβ及磷酸化的PDGFRβ(p-PDGFRβ)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定位PDGFRα和PDGFRβ表达的细胞类型。结果:(1)干预第14天和第28天血压测定结果显示DOCA及DOCA+IMA组大鼠的S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DOCA组与DOCA+IMA组的SBP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第28天,DOCA组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和PVCA/VA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OCA+IMA组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和PVCA/VA比值虽高于对照组(P<0.05),但较DOCA组显著减小(P<0.01)。(2)干预第14天,DOCA组的PDGFRα和PDGFRβ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1),DOCA+IMA组的PDGFRα和PDGFRβ 表达较DOCA组减少(P<0.01)。干预第28天,与对照组相比,DOCA组的PDGFRβ、p-PDGFRβ、FSP-1、α-SMA、procollagenⅠ和procollagen Ⅲ 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PDGFRα 的表达未见明显增加,组内比较显示PDGFRβ 表达大于PDGFRα,DOCA+IMA组PDGFRβ、p-PDGFRβ、FSP-1、α-SMA、procollagenⅠ和procollagen Ⅲ 表达较DOCA组减少(P<0.01)。(3) 干预第28天,对照组大鼠心脏间质主要是vimentin阳性的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很少,DOCA组大鼠α-SMA阳性的梭形细胞(肌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DOCA+IMA组较DOCA组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均减少(P<0.05)。(4)在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中检测到的PDGFRα蛋白表达呈阳性,而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未检测到。PDGFRβ蛋白不仅在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呈阳性,而且在VSMCs中也有表达。结论: 在DOCA诱导的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中,PDGFRα主要在心肌纤维化早期发挥作用,而PDGFRβ在心肌纤维化的全程均起作用。PDGFRα和PDGFRβ表达定位于心脏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伊马替尼能够减少肌成纤维细胞的数量,表明伊马替尼很可能通过抑制PDGFs/PDGFRs信号通路,减少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转化生成肌成纤维细胞,从而减轻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融合蛋白(CTLA4-Ig)对柯萨舒B3(CVB3)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死亡率、心肌病理改变与病毒滴度、CTLA4蛋白表达及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10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CTLA4-Ig组16只、病毒组40只、IgG组40只及正常对照组10只,于接种病毒后第7天处死所有小鼠,采用光镜检查心肌病理变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CVB3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CTLA4蛋白的表达,取外周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2、IL-4及IFN-γ的含最.结果 CTLA4-Ig组小鼠死亡率、心肌病理积分、心肌CVB3 mRNA均低于病毒对照组(P均<0.05);CTLA4-Ig组小鼠心肌组织中CTLA4表达较病毒组明显增加(P<0.05);病毒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P<0.01),IL-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小鼠(P<0.01),两组小鼠间IL-2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LA4-Ig组小鼠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及IgG组(P均<0.01),IFN-γ水平低于病毒组及IgG组(P均<0.01),三组小鼠血清IL-2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LA4-Ig可减轻VMC小鼠心肌炎症,降低心肌病毒滴度及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阻断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信号,使Th2反应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抗NF-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多克隆抗体对P.gingivalis感染引起的牙周骨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大鼠重组的RANKL对兔进行免疫获得兔抗鼠RANKL多克隆抗体,应用兔抗鼠RANKLF(ab')2抗体片断以防止免疫抑制。实验用大鼠口腔连续4d感染活P.gingivalis(109/ml/d),第5、9及14天于腭侧牙龈乳头处注射兔抗鼠RANKLF(ab')2抗体片断(1μg/部位),OPG-Fc(1μg/部位)及不相关细胞因子L6-Fc(1μg/部位),第28天处死,取样待检。取实验当天、实验14天及28天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抗P.gingivalis的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及牙龈组织匀浆液中的可溶性RANKL(sRANKL)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口腔感染P.gingivalis后血清抗P.gingivalis的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明显升高,且一直持续到第28天;局部注射抗RANKL抗体并不降低血清中抗P.gingivalis的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注射抗体组和OPG-Fc组的sRANKL的表达明显下降(<0.05),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注射L6-Fc组sRANKL的表达无改变;牙周骨吸收的水平变化与牙龈组织匀浆液中RANKL的表达水平相一致。结论抗RANKL多克隆抗体可降低牙龈组织中的可溶性RANKL的含量,抑制P.gingivalis感染的牙周骨吸收,为改善牙周骨吸收提供了一种免疫治疗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原核细胞表达柯萨奇病毒B组3型VP1蛋白并观察其免疫效果.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his/VP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诱导VP1蛋白的表达并纯化.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VP1蛋白,对照组注射PBS,每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每次免疫后2周取血清,用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血清CVB3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末次免疫后3周,每组随机取3只小鼠,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每组另随机抽取3只腹腔注射3LD50CVB3,第7天检测血中病毒滴度;用致死量的CVB3攻击每组剩余12只小鼠,观察免疫保护作用.结果:实验组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增加而提高(P<0.05),第3次免疫后中和抗体滴度达70.79±1.31,明显高于PBS对照组(P<0.05);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亦明显高于PBS组(P<0.05),但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CTL杀伤活性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CVB3攻击后,实验组小鼠血中病毒滴度显著降低,生存率达33.33%,而PBS组小鼠无存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P1蛋白可显著增强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提高致死量CVB3感染后小鼠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BALB/c小鼠模型心肌组织中Toll样受体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用猪心肌肌球蛋白诱导建立BALB/c小鼠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心肌炎模型组(n=20)和poly(I∶C)干预组(n=24)小鼠于第0 d和7 d皮下注射猪心肌肌球蛋白和完全弗氏佐剂,对照组(n=18)小鼠相同时间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于初次免疫后的第14 d和21 d分别留取血清和心肌标本。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的炎症情况,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肌球蛋白IgG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PCR检测心肌组织中Toll样受体3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光镜下表现和血清学指标均提示心肌炎症;免疫组织化学显示Toll样受体3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中有表达;在poly(I∶C)注射12 h后Toll样受体3 mRNA表达量最高,约为基础表达量的20倍,显著差异(P<0.05),且呈时间依赖性;心肌炎模型组中干扰素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别增加14倍和18倍,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Toll样受体3表达增加,其诱导的炎症反应与Toll样受体3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硫化氢对柯萨奇病毒B3(Coxsachievirus B3, CVB3)感染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保护作用以及胱硫醚γ-裂解酶( CSE)/硫化氢( H2 S)通路在其体内的表达情况。方法将110只5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病毒性心肌炎组、硫氢化钠(外源性H2 S供体)组和DL-炔丙基甘氨酸( PAG,CSE不可逆抑制剂)组。以腹腔注射CVB3建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接种当天记为第0天,24 h后每组每日经腹腔分别注射相应干预药物。分别于接种后第4天和第10天从各组随机抽取10只处死,留取血清和心肌标本。观察心肌炎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2 S及IL-6、TNF-α等炎症因子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心肌组织CVB3、CSE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法定性、定量检测CSE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毒性心肌炎组血清和组织H2 S浓度、CSE mRNA、CSE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下调,给予NaHS干预可明显上调H2 S水平,减轻心肌损伤、减轻炎症细胞浸润以及间质水肿,对病毒CVB3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而给予PAG干预,可明显抑制H2 S和CSE表达,加重心肌损伤、炎症细胞浸润及间质水肿,促进CVB3 mRNA的复制。结论在病毒性心肌炎中,CSE/H2 S通路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给予PAG干预可明显抑制该通路的表达,加重心肌损伤,促进病毒复制,外源性供给硫化氢可对感染心肌起到保护作用,且可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X受体α(LXRα)在大鼠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G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7周龄Wistar Kyoto 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只静脉注射兔抗大鼠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构建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模型,20只作为正常对照。于注射抗体后第3、7、14、28和49天分别测定24h尿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3、14、28和49天肾炎组和对照组大鼠肾组织LXRα表达;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 PCR检测第14天肾炎肾皮质LXRα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结果 注射抗体后第14天尿蛋白达(167.03±42.50)mg/24h;新月体百分比达65%;肾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核LXRα表达明显增加;肾炎组肾皮质LXR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但肾皮质 mRNA表达则未见上调。 结论 新月体型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核LXRα蛋白表达增强,说明肾小管LXR通路参与此型肾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瘦素(LP)在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的表达和对肺组织纤维化的影响以及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相关性。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矽肺模型组、LP干预组(根据LP浓度分为LP5干预组、LP10干预组、LP20干预组)。对照组大鼠气管内灌注1 m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气管内灌注1 mL SiO2混悬液(40 mg/mL),从造模后1 d开始,LP5、LP10及LP20干预组分别给予5 ng/kg·d、10 ng/kg·d、20 ng/kg·d LP腹腔注射,第7天、14天、21天、28天各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采用ELISA检测4个时间点各组大鼠肺组织LP的表达以及第28天羟脯氨酸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矽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LP及HIF-1α蛋白表达。结果相同时期各组肺组织LP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个不同浓度LP干预组均高于矽肺模型组(P0.05)。第28天羟脯氨酸含量在正常对照组、矽肺模型组、LP5干预组、LP10干预组、LP20干预组分别为(0.89±0.16)mg/g、(3.14±0.40)mg/g、(3.78±0.27)mg/g、(4.35±0.13)mg/g、(4.87±0.16)mg/g,矽肺模型组LP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LP干预组LP表达均显著高于矽肺模型组(P0.05)。各时间点模型组HIF-1α与LP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88,0.79,0.86,0.85,P0.05)。结论 LP在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表达增加,增加外源性LP,能增加矽肺大鼠肺组织胶原蛋白沉积,且LP与HIF-1α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IL-17A抗体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泌羟脯氨酸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分为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和博来霉素(bleomycin,BLM)组。NS组、BLM组大鼠分别于气管内灌注NS和BLM,并于气管内灌注后第7天心脏采血处死,右肺行灌洗,并分离、纯化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将其培养24 h后分别取2组AM培养上清;左肺行病理切片及HE染色。将大鼠成纤维细胞(208F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抗体组(A组、B组、C组)培养,各组培养基分别为:NS组AM培养上清、BLM组AM培养上清、BLM组AM培养上清+不同质量浓度IL-17A抗体(0.5、1、2μg/L),分别于第24、48和72小时用CCK-8检测208F细胞增殖。208F细胞按上述方法分为5组培养24 h后,应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208F培养上清中的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BLM组大鼠肺部炎症明显高于NS组。208F细胞增殖结果显示:模型组和抗体组各组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个抗体组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P0.05);抗体A组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其他两抗体组(P0.05),抗体B组和抗体C组在各个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208F细胞培养上清中羟脯氨酸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各个抗体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个抗体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抗体A组高于其他两抗体组(P0.05),抗体B组和抗体C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体外IL-17A抗体可减轻肺纤维化大鼠AM诱导的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胶原蛋白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ALB/c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性心肌炎模型的特征。方法:60只4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6只,MCMV腹腔注射)和对照组(24只,3T3细胞裂解液腹腔注射)。在注射后3、7、14、21、28、35、42、49、56、63和70 d,记录心电图,测血清抗心肌β1受体抗体,分批处死小鼠行心肌病理、免疫组化和MCMV DNA检测。结果:实验组心肌炎累积发病25只(25/36,69.4%),死亡4只(4/36,11.1%);心肌炎急性期心肌呈现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和灶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慢性期心肌间质散在炎性细胞浸润,急慢性期心肌炎病理积分均在2分或以下;免疫组化示急性期心肌IL-1β和TNF-α蛋白强阳性表达。实验组心律失常累计发生率达50.0%,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急性期以窦性、房性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为主,慢性期以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为主。实验组3-7 d时心肌组织可检测到MCMV DNA片段,14-70 d时则不能检测到。实验组前5周血清抗β1受体抗体滴度为0,第6-10周明显升高;对照组前7周该抗体滴度为0,第8-10周轻微升高。结论:MCMV心肌炎并不严重,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具有局灶性和散在性特点,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炎早期病变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直接损伤有关,慢性期病变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则可能与抗β1受体抗体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IL-17A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和博来霉素(BLM)组,NS组大鼠气管内灌注NS,BLM组大鼠气管内灌注BLM,两组分别于气管内灌注药物后第7天和第28天各处死一半动物。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检测肺组织IL-17A表达;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一部分行细胞数测定并进行分类分析,ELISA检测BALF中IL-17A的含量,另外一部分行分离、纯化得到肺泡巨噬细胞(AM),对其进行培养得到AM培养上清液(AMS),ELISA检测上清液IL-17A的含量,反转录PCR(RT-PCR)检测AM IL-17A mRNA表达。结果与NS组相比,BLM第7天组肺泡炎较明显,BALF中细胞总数增加,AM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加;第28天组肺泡炎减轻,而肺纤维化程度较重。与NS组比较,BLM第7天组和第28天组肺组织IL-17A表达明显增加(P0.05),第28天较第7天的表达有所降低。与NS组比较,BLM组BALF中细胞总数第7天明显增高(P0.05),第28天恢复至正常水平;BLM组BALF中IL-17A含量第7天和第28天明显增高,但第28天时较第7天降低;与NS组比较,BLM第7天组和第28天组AM培养前12 h、前24 h,前48 h上清液中IL-17A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RT-PCR结果显示,与NS组比较,BLM第7天组和第28天组各时间点AM IL-17A 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IL-17A促进了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炎症形成,进而参与了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延迟再灌注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通过建立大鼠心梗延迟再灌注模型,构建重组腺病毒Ad-NGF基因并进行基因转染,使大鼠心梗延迟再灌注后体内NGF持续高表达。在术后第3、7、和/或14、28天检测NGF蛋白表达、微血管增生数量,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我们发现,给予NGF治疗的过表达组,NGF各时间点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凋亡率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或P0.05);过表达组新生微血管数量在第14天、28天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P0.05)。超声心动图记录第28天时模型对照组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测值明显高于过表达组(P0.05),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测值明显高于过表达组(P0.01),即模型对照组心脏结构改变明显;第14天和第28天时过表达组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即过表达组心功能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因此我们认为,外源性NGF通过促进血管增生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途径改善了大鼠心肌重塑及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L-17单克隆抗体(mAb)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模型组(n=15)、同型对照组(n=25)及IL-17 mAb组(n=25)。模型组、同型对照组、IL-17mAb组小鼠腹腔接种0.1 mL内含柯萨奇病毒B3(CVB3)的Eagle液建立VMC模型,对照组仅注射Eagle液。接种后第3、5天,同型对照组腹腔注射100μg非特异性IgG,IL-17抗体组腹腔注射100μg IL-17 mAb。第7天,每组处死5只小鼠,取心脏,采用Reed-Muench法测定病毒滴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VB3 mRNA拷贝数。第14天称体质量后处死全部小鼠,比较各组死亡率;分离血清,ELISA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称心脏质量(HM),计算心脏指数(HM/BM);HE染色计算心肌病理积分,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脏核因子-κB(NF-κB)p65表达,ELISA检测心脏IL-6、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心脏指数、血清cTnI浓度、NF-κB p65表达水平及心脏IL-6、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IL-17 mAb组死亡率、心脏指数、血清cTnI浓度、心肌病理积分、病毒滴度、CVB3 mRNA拷贝数、NF-κB p65表达水平及心肌IL-6、TNF-α含量较模型组及同型对照组减少(P0.05或P0.01)。同型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L-17 mAb能够减轻VMC小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病毒复制及NF-κB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IL-17 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作用。方法:随机挑选20只野生型BALB/ c 小鼠为对照组,20 只IL-17A-/ -小鼠为IL鄄17A-/ -组,20 只L-17A-/ -小鼠为IL-17 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 virus B3,CVB3)建立VMC 模型。收集小鼠外周血利用ELISA 法检测血清中IL鄄17 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中Th17 细胞水平。CVB3 处理3d 后,对照组和L鄄17A-/ -组腹腔注射100 滋g IgG 抗体,IL-17 组注射100 g IL-17mAb。分别于CVB3 处理第3、7、14 天收集小鼠心肌组织。将小鼠心肌切片并H&E 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病毒滴度。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肌组织IL-17、IL-23、IL-6 和TNF 的含量。结果:成功构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对第14 天收集的组织进行分析发现, IL-17 组小鼠血清中IL-17 和Th17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IL-17-/ - 组。对照组小鼠心肌组织损伤程度明显高于IL-17A-/ - 组和IL-17组,IL-17 小鼠心肌组织损伤程度高于IL-17A-/ -组。对照组病毒滴度高于IL-17A-/ -组和IL-17 组,且随着CVB3 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在补充IL-17 抗体后IL-17 组病毒滴度高于IL-17A-/ -组。在IL-17-/ -组和IL-17 组的IL-17、IL-23、IL-6 和TNF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补充IL-17 抗体后IL-17 组IL-17、IL-23、IL-6 和TNF 水平均显著高于IL-17-/ -组(P<0.05)。结论:IL-17 是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炎症因子,而IL-17 缺失可保护小鼠心肌免受病毒性心肌炎损伤。  相似文献   

20.
抗Fas的抗体在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和型抗Fas的抗体对小鼠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BAIB/c小鼠随机分为4组:1组空白对照组,2组病毒对照组、3组IgG对照组、4组抗Fas抗体治疗组。于接种后第10天每组随机处死小鼠8只,心肌组织切片HE染色了解心肌损伤情况,电镜技术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imse-3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easpase-3的mRNA表达。实时定量PCR(RQ-PCR)定量心肌柯萨奇病毒B3(CVB3)mRNA拷贝数。结果(1)病毒对照组可见caspase-3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且均与心肌病变积分成正相关(r=0.81,P〈0.01;r=0.73,P〈0.05)。(2)抗Fas抗体治疗组小鼠心肌组织病变积分、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及心肌内CVB3 mRNA拷贝数均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P〈0.05)和IgG对照组(P〈0.05)。结论Fas/FasL途径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凋亡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抗Fas抗体可降低caspase-3活化和mRNA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降低心肌细胞内病毒复制,使心肌损伤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