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0年3月至2016年12月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的14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肝癌6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55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肝良性病变23例,活体肝移植供体1例。≥3个肝段的大范围肝切除占36.6%,3个肝段的部分肝切除占63.4%。无中转开腹手术。出血量(119.0±121.8)mL,输血率1.4%。R0切除率100%,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GradeⅢ)2.8%,病死率为0。术后住院(5.5±2.2)d。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1、3、5年总体存活率为97.8%、90.8%、76.2%,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术后1、2年总体存活率为97.8%、97.8%。结论对于适宜病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肿瘤安全可靠,近期及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短期疗效。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9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二期肝切除,其中腹腔镜手术46例,开腹手术48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资料。所有患者中,左半肝切除35例,右半肝切除28例,不规则楔形切除术31例;原发结直肠癌切除后3~6个月再次采取手术进行肝内病灶切除。 结果 腹腔镜肝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0.05),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且具有较低的术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及白细胞水平(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二期肝切除患者,腹腔镜手术安全可靠,术后短期疗效较开腹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再次肝切除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再次肝切除术和6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内科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再手术组和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51.1%,27.9%和65.7%,20.6%,3.0%(P<0.05或P<0.01).再次肝切除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6%.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脏复发转移灶个数,切缘情况,CEA,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仅有肝脏复发转移灶个数和肿瘤大小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再次肝切除术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是安全的治疗方案,肿瘤负荷较小(癌直径<5 cm和转移灶<3个)的患者预后较好;再次手术可以延长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Ⅰ期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35例结直肠癌并肝转移的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16例)行腹腔镜Ⅰ期联合切除术,对照组(19例)行传统开腹Ⅰ期切除术。术后患者均定期全身化疗。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实施腹腔镜和开腹Ⅰ期联合切除手术疗效相近。但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切除的疗效. 方法自1992年至2003年间,对2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肝切除术,24例肝转移患者行全植入式 (drug deliverly system,DDS)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22例行肝切除术的患者中,4例行左肝外叶切除术,3例行左半肝切除术,2例行右半肝切除术,2例行肝段切除术,7例行亚肝段切除术,瘤体局部切除4例.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6.36%、40.91%和31.82% .24例行DDS灌注化疗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3.64%、12.50%和4.17%. 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行各种肝切除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一期同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68例2012年11月~2015年6月至我院以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二区就诊的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同期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腹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同期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对两组疗效、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观察组的术并发症比对照组低,但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一期联合切除安全可行,总体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2009年6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行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切除术的241例,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241例行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共4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7.4%。其中,吻合口瘘19例(7.9%),腹腔出血7例(2.9%),肠梗阻15例(6.2%),切口感染21例(8.7%),腹腔感染6例(2.5%),肺部感染3例(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手术方式、术前合并症、原发肿瘤位置、术中失血量是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t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术前合并症、手术出血量(P<0.05),腹腔镜手术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吻合口瘘和出血是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高龄、术前合并疾病、手术出血量较多是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采取腹腔镜手术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尽管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手术策略仍存争议,但越来越多报道认为同时切除结直肠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是安全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腹腔镜同期肝切除虽已有报道,但大块肝切除数据目前未见报道.作者2011年5月实施了1例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Dixon术+左半肝切除术,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脏疾病的优势与弊端。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因肝脏肿瘤或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71)与机器人组(n=28),均由同一术者施术,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相关因素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除3例传统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转开腹外,余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肝切除术安全、可行,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在精细操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一期和二期肝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ISI Web of Knowledge,Springer link,Ebscohost,Elsevier Wiley Interscience和Google Scholar,搜集1989年1月至2009年3月关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行一期和二期肝切除术的对照研究,对一期和二期手术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检索到7篇文献共计1390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行肝切除术的患者,其中一期手术者495例,二期手术者895例.一期手术者围手术期死亡率(2.4%)高于二期手术者(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to OR 3.39,95% CI 1.29~8.93,P=0.01);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9%和2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随机)0.88,95% CI 0.51~1.51,P=0.64].结论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有选择地行二期手术是合理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完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肝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为205例患者行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88例,常规开腹组1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术中出血量[(233.6±56.6)ml vs.(326.6±64.5)ml,P0.05]、手术时间[(121.4±26.4)d vs.(150.5±48.3)min,P0.01]、住院时间[(4.8±0.7)d vs.(6.8±1.9)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台州市立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小肝癌(直径≤3 cm)患者,根据治疗 方法分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组(A组,47例)与腹腔镜肝部分切除组(B组,3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 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术后第2天AST和CRP水平,以及住 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29.1±12.3)min vs(127.5±29.6)min, P<0.001]、术中出血量[(5.3±2.1)mL vs (138.3±37.5)mL,P<0.001]、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0.9±0.3) vs (3.1±0.7),P=0.010]、下床活动时间[(0.7±0.2) d vs (2.3±0.9) d, P=0.021]、进食时间[(1.1±0.1) d vs (2.4± 0.6)d,P=0.045]、住院时间[(7.3±2.4)d vs (12.3±3.7)d,P=0.012]和住院费用[(23 872.8±2 159.5)元 vs(31 563.7±3 547.6)元,P=0.033]优于B组;且并发症中胆瘘(2.1% vs 13.8%,P=0.040)和肝功能不全发 生率(4.2% vs 19.4%,P=0.027)均低于B组。A组和B组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0% vs 93.7%、 72.5% vs 8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治疗直径≤3 cm的小肝癌时,超声引导下射频 消融术比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恢复更快;两者总体治疗效果相当,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机器人与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胰头部胰岛素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施行腹腔镜或机器人胰头部胰岛素瘤剜除术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及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输血、术后出血、C级胰瘘、严重感染、二次手术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随访期间,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无肿瘤复发。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相比,术中出血量[(65.0±43.18)mL vs.(89.09±118.08)mL]、手术时间[(146.81±84.15)min vs.(171.36±57.71)min]、术后住院时间[(6.70±1.42)d vs.(9.55±5.52)d]、B级胰瘘发生率(9.1%vs.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11例患者中4例中转开腹,中转率36.36%;机器人组11例患者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中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胰头部胰岛素瘤切除术安全、可行,手术成功率可能更高,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与开腹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右肝肿瘤的围手术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右半肝肿瘤行右半肝切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15例)和开腹右半肝切除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疗效。结果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与开腹右半肝切除组在切口长度[(8.93±1.53)cm vs(22.62±2.56)cm,t=19.992,P0.05]、手术时间[(305.67±42.96)min vs(254.29±53.53)min,t=-3.073,P0.05]及术中出血量[(386.67±201.31)mL vs(747.62±451.24)mL,t=3.242,P0.05]方面,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开腹右半肝切除组相比,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术后胃肠道通气时间[(2.60±1.30)d vs(9.24±4.22)d,t=2.107,P0.05]、术后住院时间[(10.93±2.28)d vs(14.71±5.17)d,t=2.971,P0.05]及并发症发生率(13.33%vs 47.62%,χ~2=4.629,P0.05)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第一肝门阻断,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为2例,开腹右半肝切除组为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4,P0.05);术后标本肿瘤切缘,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为(8.13±3.74)mm,开腹右半肝切除组为(10.24±4.12)mm,组间差异学无统计学意义(t=1.569,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治疗右肝肿瘤方法可行,较开腹右半肝切除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术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I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1例成人I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均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n=21例)和开腹组(n=2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无死亡病例发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245.51±53.23)min vs(165.38±35.52)min,P<0.001],但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120.21±45.42)mL vs(165.75±56.1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62±0.81)d vs(3.38±0.67)d]、术后饮食恢复时间[(6.53±1.71)d vs(8.24±1.95)d]、术后住院时间[(10.24±3.82)d vs(13.95±3.62)d]方面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4/21 vs 5/20,P=0.65)。结论 腹腔镜下施行胆总管囊肿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有条件的医院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相较开腹手术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左半肝切除术的14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42例(腔镜组),开腹左半肝切除术105例(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各项血生化指标、合并疾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时间[(196.3±48.6)min vs.(225.7±69.1)min]、术中出血量[(232.6±68.3)mL vs.(302.7±108.4)mL]、术后排气时间[(3.4±0.8)d vs.(4.9±1.3)d]及术后住院时间[(6.8±2.1)d vs.(9.4±2.6)d]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腔镜组转氨酶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开腹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7.1%,高于腔镜组的9.5%(P=0.002);其中开腹组术后切口液化发生率高于腔镜组(P=0.030),但两组胆漏、顽固性腹水、腹腔出血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93.6%、84.6%与66.9%,开腹组为94.5%、81.4%与68.5%,两组各时点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8)。结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腹腔镜手术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肝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和腹腔镜手术系统对182例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肝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机器人组(80例)行半肝切除9例,肝叶切除25例,肝段和局部切除46例,其中2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26±5)min,失血量为(128±15)ml,10例术中进行输血;术后无腹腔内出血并发症,2例出现胆汁漏,1例出现肝周积液,5例出现腹水,2例出现肺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d.腹腔镜组(102例)行半肝切除25例,肝叶切除23例,肝段和局部切除54例,其中3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133±5)min,平均失血量为(149±10)ml,15例术中进行输血;术后2例出现腹腔内出血,3例出现胆汁漏,2例出现肝周积液,9例出现腹水,6例出现肺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d.两组术中和术后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过程中,处理肝断面肝静脉破口或门静脉破口用Prolene线进行缝合修补时,机器人组比腹腔镜组所需时间明显缩短[(1.2±0.04)min Vs(3.2±0.03)min,P<0.0001;(1.8±0.03)min Vs(3.6±0.05)min,P<0.0001)].同样,在处理肝静脉断端或胆管残端进行缝合时,机器人组比腹腔镜组所需时间亦明显缩短[(1.5±0.03)min Vs(3.0±0.03)min,P<0.0001;(2.2±0.03)min Vs(3.6±0.02)min,P<0.0001)].在解剖游离左/右肝蒂等第一肝门结构时,机器人组比腹腔镜组所需时间更短[(4.1±0.08)min Vs(4.3±0.05)min,P=0.02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在肝切除手术方面与腹腔镜肝切除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手术、2D腹腔镜和3D腹腔镜三种不同肝切除术式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行肝切除术的患者共8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传统开腹组30例,2D腹腔镜组25例,3D腹腔镜组25例。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性别、肿瘤部位等无序二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Child-Pugh分级、AFP分级等有序二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术中术后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生存资料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D腹腔镜组、3D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开腹组;3D腹腔镜组ALT术后1 d显著低于开腹组和2D腹腔镜组,术后3 d、5 d均低于开腹组(P0.05);3D腹腔镜组围手术期TBIL 3次测量均低于开腹组(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2年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腹腔镜肝切除术有助于缩短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肝叶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院42例利用胆道镜及钬激光碎石术联合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联合治疗组)的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40例未使用钬激光碎石、仅使用胆道镜实施肝叶切除术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传统治疗组)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传统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手术时间稍延长[(242.1±41.2)min vs(224.5±38.1)min,t=2.01,P=0.048],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17.2±3.9)d vs (20.9±4.0)d,t=-4.287,P<0.001]、住院费用更少[(3.45±0.47)万元 vs(3.66±0.47)万元,t=-2.077,P=0.041]。术后联合治疗组无胆道感染发生,结石复发率[1(2.38%)vs 9(22.50%)]、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2(4.76%)vs 21(52.50%)]均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腹腔镜左肝蒂阻断解剖性左半肝切除、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肝部分切除、腹腔镜Pringle法阻断左肝部分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下三种左肝切除方式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合理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5 月至2018 年11 月四川绵阳四0 四医院97 例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左肝蒂阻断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25 例(区域阻断+解剖性切除组),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肝部分切除术33 例(区域阻断+部分切除组),腹腔镜Pringle法阻断左肝部分切除术39 例(全肝阻断+部分切除组),对比分析三组围手术期结果、术后炎症和肝脏生化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三组术中失血量、输血率、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炎症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区域阻断+解剖切除组最长、区域阻断+部分切除组次之、全肝阻断+部分切除组最短[(257.9±66.2)min vs( 234.6±49.1)min vs( 216.4±40.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白蛋白均出现术后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至术后第5 天,除白蛋白外各炎症及肝功能指标区域阻断+解剖性切除组均低于区域阻断+部分切除组和全肝阻断+部分切除组,除C反应蛋白外各炎症及肝功能指标全肝阻断+部分切除组均高于区域阻断+解剖性切除组和区域阻断+部分切除组;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一步比较,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白蛋白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不同手术方式和各时间点存在交互作用(P<0.05),提示三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随时间改变的趋势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1)结石及病灶累及左内叶尤其IVa段时,选择腹腔镜左肝蒂阻断解剖性左半肝切除疗效更佳;(2)结石及病灶限于IVa段以外的左肝区段时,联合术中超声的腹腔镜左肝部分切除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