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在老年困难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行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的老年困难气道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9例在Macintosh喉镜下气管插管,再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对位;观察组49例采用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支气管插管,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中心静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插管成功率、插管用时、插管次数及气管切开率。结果:两组镇静10 min后心率及中心静脉压开始降低,气管插管即刻开始升高,气管插管后1 min开始下降,但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中心静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成功插管,且气管切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插管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适用于老年困难气道患者,不仅能够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还能缩短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HC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 方法 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组(F组);HC可视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组(H组);HC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组(H+F组)。常规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纤维光导支气管镜、HC可视喉镜、HC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记录3种方法的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时间(即首次面罩通气结束至气管导管插入气道的时间)、插管尝试次数和成功率(插管2次不成功即为失败)。 结果 F组声门暴露时间显著长于H组和H+F组(P <0.05),F组插管时间显著长于H组和H+F组(P <0.05)。在试插次数上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H组有12例2次尝试插管方成功。 结论 HC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在HC可视喉镜协助下,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可从一种盲探技术变成一种全程明视技术,可有效缩短声门暴露时间和气管插管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光学窥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颈椎损伤患者气管插管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0例拟在静脉麻醉联合吸入麻醉下行颈椎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使用光学窥喉镜气管插管组(A组)和光学窥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组(AF组)。观察两组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插管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插管时间显著长于AF组(P0.001)。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低于AF组(P0.05)。两组在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插管相关并发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光学窥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颈椎损伤患者气管插管术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评价Airtraq视频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FOB)在处理困难气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前经麻醉医师行Mallampati评估分级为Ⅲ或Ⅳ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常规麻醉诱导后,先用普通喉镜行Cormack-Lehane评级,Ⅰ或Ⅱ级患者直接插管,将Ⅲ或Ⅳ级患者随机分为Airtraq视频喉镜联合FOB(A组)30例与Airtraq视频喉镜(B组)30例,然后实施经口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插管次数、插管总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咽喉部损伤、咽喉痛情况。结果 A组患者插管时间和插管次数明显小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插管前后,两组收缩压(S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时应用Airtraq视频喉镜联合FOB,Cormack-Lehane评级Ⅲ级以上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具有全程可视、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和减少气道及咽部损伤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可视喉镜与传统喉镜快速建立气道在心脏骤停患者高级生命支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和E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12-03-2016-03心脏骤停需高级生命支持行气管插管患者78例,按入院时间分为普通喉镜组(A组)及可视喉镜组(B组),观察2组患者暴露声门时间、插管总时间、插管次数、指尖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插管成功率、牙齿和气道的损伤率。结果:A组和B组患者在插管成功率和指尖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暴露声门时间、插管总时间、插管总次数、牙齿和气道的损伤率的比较上,B组患者较A组患者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临床上,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相比,插管成功率未见明显提升,但是可快速建立有效气道,缩短插管时间,且牙齿及气道的损伤率有所下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和可视喉镜在已预料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择期手术美国麻醉协会麻醉分级(ASA)Ⅰ~Ⅱ级的已预料困难气道4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纤维支气管镜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气管插管)及可视喉镜组(采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两组各23例。观察记录两组入室稳定5 min后(T_0)、镇静10 min后(T_1)、气管插管即刻(T_2)、气管插管后1 min(T_3)、气管插管后2 min(T_4)和气管插管后3 min(T_5)时的血压和心率,气管插管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用时以及术后24 h发生咽喉痛、声音嘶哑情况。结果两组均1次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均为100%。纤维支气管镜组气管插管用时明显长于可视喉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纤维支气管镜组发生咽喉痛2例、声音嘶哑1例;可视喉镜组发生咽喉痛1例、声音嘶哑1例。T_1时两组血压及心率均较T_0时降低,其中T_1时纤维支气管镜组血压及心率、可视喉镜组仅舒张压与T_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T_4时两组血压及心率均较T_0和T_1时升高,除纤维支气管镜组和可视喉镜组T_4时及可视喉镜组T_2时心率与T_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支气管镜组收缩压及心率、可视喉镜组舒张压T_5时与T_0时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及心率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及可视喉镜均适用于清醒镇静表面麻醉下已预料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且患者血流动力学反应相似,但气管插管用时纤维支气管镜明显长于可视喉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麻醉诱导期不能插管不能通气(CICV)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2014年12月—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诱导期发生CICV 5例。例1麻醉诱导后可视喉镜发现舌根淋巴滤泡明显增生,无法显露会厌和声门,顺序采用多种气管插管方法均未成功,随后发生面罩通气困难,立即插入喉上通气装置维持通气至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例2麻醉诱导后面罩通气可行,但直接喉镜显露声门困难和气管插管失败,面罩通气时气道阻力增加、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降低,插入喉上通气装置后通气明显改善、SpO2逐渐升高,随后经喉上通气装置完成气管插管。例3麻醉诱导后可视喉镜无法显露声门和气管插管失败,行面罩通气、可视喉镜联合可曲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均失败,行紧急气管切开术。例4麻醉诱导后面罩通气时气道阻力较大,潮气量低,气道峰压高,可视喉镜联合可曲支气管镜插管失败,双人三手理想面罩通气后应用可视硬管镜气管插管成功。例5麻醉诱导后喉上通气装置插入顺利,但术中气道峰压反复升高,拔除喉上通气装置后应用可曲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喉水肿明显,无法显露声门和通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国产UE可视喉镜在小儿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气管插管行手术治疗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可视喉镜组和普通喉镜组各100例,分别应用UE可视喉镜和普通喉镜行气管插管,记录2组声门暴露程度(Cormark—Lehane分级)、气管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可视喉镜组声门暴露程度优于普通喉镜组,插管成功率高于普通喉镜组(P〈0.05);2组气管插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O.05)。结论国产UE可视喉镜用于小儿气管插管明显优于普通喉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Airtraq可视喉镜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插管中的作用。方法:对46例需要气管插管的急危重症病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使用Airtraq可视喉镜,B组使用普通直接喉镜,观察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结果:两组插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Airtraq可视喉镜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普通直接喉镜,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irtraq可视频喉镜可用于颈椎损伤等危重病患者的气管插管,对口咽喉部损伤小,但在插管时间和插管成功率方面无明显优势,更适合于医学带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HC可视喉镜在已完成麻醉规范化培训的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2名完成麻醉规范化培训的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每人使用HC可视喉镜及Macintosh喉镜分别实施3例非困难气道气管插管。记录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首次成功插管所用时间、Cormack-Lehane评分、总体插管成功率、导管误入食道发生率以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HC可视喉镜组首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Macintosh喉镜组(98%vs 78%,P0.05);首次成功插管用时明显短于Macintosh喉镜组[(51.2±0.8)秒vs(59.2±0.7)秒,P0.05]。在每病例最多两次插管尝试研究设定下,住院医师总体插管成功率在HC可视喉镜组明显高于Macintosh喉镜组(100%vs 85%,P0.05)。导管误入食道发生率明显低于Macintosh喉镜组(1%vs 26%,P0.05)。结论: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接受麻醉规范化培训后,可使用HC可视喉镜成功实施非困难气道气管插管;和传统使用Macintosh喉镜行气管插管比较,具有成功率高、耗时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McCoy 喉镜在气管插管全麻中的作用。方法:12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通喉镜(A),McCoy 喉镜(B)(n=60)。A组:常规监测,全麻诱导后用普通喉镜显露声门,进行气管插管;B组:全麻诱导后,用McCoy喉镜显露声门后行气管插管。分别观察两组喉镜显露程度,记录一次插管成功次数,插管时间,及喉部的损伤,对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cCoy 喉镜插管,喉显露情况优于普通喉镜,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P<0.05);对喉部的损伤两组无差异性。结论:McCoy 喉镜降低困难插管难度,提高插管成功率, 插管效果优于普通喉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UE可视喉镜在剖宫产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UE可视喉镜引导剖宫产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对照组则采用普通喉镜引导剖宫产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比较2组气管插管情况、血流动力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声门显露时间、插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UE可视喉镜在剖宫产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插管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在Glidescope可视喉镜下GlideRite管芯置入位置差异对气管插管时间、成功率、导管过声门阻力以及气道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每组3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A组和B组分别将GlideRite管芯置于距离气管导管尖端2 cm和0.5 cm处,使用Glidescope可视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分别记录两组的喉部显露Cormark-Lehane分级、气管插管操作时间、插管成功率、导管过声门阻力、黏膜牙齿损伤发生率及术后咽痛声嘶评分。结果两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均为100%,插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与A组相比,B组气管插管时导管过声门阻力分级2级(轻微阻力)以上的例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声嘶咽痛的发生率均较低,B组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Glidescope可视喉镜经口气管插管时,将GlideRite管芯在气管导管内的位置后退2 cm能减轻气管插管过声门阻力,降低插管难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急诊院前急救中可视喉镜的应用方法与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需行院前急救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普通喉镜急救,观察组接受可视喉镜急救,对比两组插管用时、1次插管成功率与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结果观察组插管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插管中与插管后患者MAP和SpO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院前急救中,可视喉镜有效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急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 HC可视喉镜配伍硬质支气管镜在患者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2012年40例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HC可视喉镜组(H组)和HC可视喉镜配伍硬质支气管镜组(Y组),每组20例,术前1 d评估患者的插管条件及气道情况Mallampati分级均为3~4级,患者入室后常规全身麻醉诱导,之后分别使用HC可视喉镜和HC可视喉镜配伍硬质支气管镜完成气管插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后患者气道反应及患者清醒后及术后第二天主诉咽痛、咽部不适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管后患者气道压、患者清醒后及术后第2天主诉咽痛、咽部不适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Y组明显优于H组。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单独使用HC可视喉镜组相比,HC可视喉镜配伍硬质支气管镜组于存在困难气道患者插管时间及一次性成功率明显提高,并明显减轻了患者插管时的气道反应及对咽喉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高亮光棒引导与可视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实施气管插管术的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A组采用高亮光棒引导经口气管插管,B组采用可视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且两组均予以常规麻醉诱导。对比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完成即刻(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10 min(T4)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应激反应指标(血糖、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插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00%、9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应激反应指标均在气管插管时有明显波动,但A组相对稳定,波动幅度小,而B组波动幅度更大,且恢复慢。A组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为0,B组为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亮光棒引导与可视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成功率均较高,但前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波动更小,且插管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7.
64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通视达可视喉镜组(A组)和普通喉镜组(B组),监测诱导前、插管时和插管后5min时的血压(BP)和心率(HR);记录插管时间;麻醉后随访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插管即刻B组的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诱导前,A组无明显变化;A组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术后回访B组插管后并发症明显高于A组。通视达可视喉镜用于全麻气管插管较普通喉镜对患者循环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插管相关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栾丰年  杨利民 《临床医学》2014,34(10):68-69
目的观察视频喉镜在颈椎手术麻醉中气管插管的安全性。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颈椎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视频喉镜组(A)和普通喉镜(B)组。两组插管均由同一熟悉两种插管技术的麻醉医师完成。观察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5 min时患者的收缩压(SBP)、心率(HR);记录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喉镜进入口腔至插管完成时间)和术后48 h内有无声音嘶哑、咽喉肿痛、牙齿松动及口腔黏膜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和插管后5 min SB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B组SBP和HR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同时点的SBP和H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插管成功,但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0%(18例),B组一次插管成功率60%(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插管时间(35±16)s,B组插管时间(32±17)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A组牙龈口腔黏膜出血1例,咽喉疼痛2例,无声音嘶哑;B组牙龈口腔黏膜出血6例,咽喉疼痛3例,无声音嘶哑患者,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手术患者麻醉应用视频喉镜气管插管具有一次插管成功率高、安全、插管反应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蔡宁  许卫兵  祁云 《临床医学》2012,32(4):79-80
目的对视可尼引导气管插管操作方法在鼾症患者行腭垂腭咽成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和评价。方法 50例拟行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分为视可尼插管组(A组)、喉镜明视插管组(B组),每组25例,用慢诱导气管插管,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2 mg、氟哌利多1~2 mg/kg、芬太尼,经环甲膜穿刺并注射2%丁卡因2 ml进行气管表面麻醉。两组患者均血压心率达最低值时,行视可尼可视喉镜辅助气管内插管。观察记录插管次数、插管成功率、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喉部暴露更好,插管时间明显较短,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总插管成功率明显较高,插管次数、鼻出血明显较少(P<0.05)。喉镜明视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视可尼插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可尼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可作为鼾症患者行腭垂腭咽成型术麻醉气管插管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视可尼可视喉镜在手术室外急救插管中临床意义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外急救插管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A、B组,A组为观察组(57例),B组为对照组(56例)。A组使用视可尼气管插管,B组使用常规气管插管方法。记录2组插管医生插管所在的位置,患者插管时的体位;记录2组气管插管从医生到位到插管成功耗时情况;记录2组患者插管次数、成功率情况;记录2组患者气管插管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医生插管时需要的位置更灵活,不需要患者保持嗅花位,只要张口度满足气管套囊越过声门即能顺利插管,较传统气管插管方法准备更简便,插管耗时更短(P0.05),一次成功率(P0.05)和总成功率(P0.05)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视可尼可视喉镜较传统急救插管方法需要的时间短、创伤小,简单有效,更适合手术室外急救插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