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近年研究发现,microRNA-671-5p(miR-671-5p)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时与多种病毒介导的肝损伤相关,但其与肝细胞癌(HCC)之间的关系目前仍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为观察miR-671-5p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功能及其与HCC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用qRT-PCR检测80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不同HCC细胞系(Hep3B、MHCC-97H、HepG2、SMMC-7721)及人正常肝细胞(L02)中miR-671-5p的表达,且在同时分析TCGA数据库中miR-671-5p在HCC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分析miR-671-5p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用miR-671-5p抑制物敲低MHCC-97H细胞系中miR-671-5p的表后,分别采用CCK-8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HCC细胞转染miR-671-5p抑制物后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变化。利用TargetScan及Starbase网站预测miR-671-5p的靶基因,并通过Western blot、双荧光素酶实验及TCGA数据库分析验证。用Western blot观察降低miR-671-5p表达对HCC细胞中miR-671-5p靶基因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同时敲低靶基因的表达后,以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miR-671-5p的表达在HCC组织中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在各种HCC细胞系中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且随着样本肿瘤分期与HCC细胞的侵袭力的增加而升高(均P0.05);TCGA数据库分析也显示,miR-671-5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671-5p的表达水平与AFP水平、肿瘤数目、静脉侵犯、Edmondson-Steiner分级及TNM分期明显有关(均P0.05)。转染miR-671-5p抑制物后,MHCC-97H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均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双荧光素酶实验均显示丝切蛋白2(CFL2)是miR-671-5p潜在靶基因,TCGA数据库分析也显示miR-671-5p与CFL2的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降低MHCC-97H细胞中miR-671-5p的表达后,CFL2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同时EMT相关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但同时干扰CFL2的表达后,以上变化均有明显程度的逆转(均P0.05)。结论:miR-671-5p在HCC中表达上调,且与HCC的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miR-671-5p可促进HCC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FL2的表达而促进EMT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miR-542-3p抑制骨肉瘤细胞系HOS以及SAOS2细胞侵袭能力,建立生物信息学miR-542-3p靶基因调控网络,并探讨其潜在作用靶点。方法 使用miR-542-3p mimics 转染HOS以及SAOS2细胞,进行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能力测定。利用基因表达共享数据库GEO联合GEO2R平台,获取并分析miRNA-542-3p与miR-neg转染的U2OS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及差异表达基因,进而使用miRNA预测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预测并建立miR-542-3p靶基因调控网络。qPCR验证mir-542-3p转染HOS以及SAOS2细胞后,部分预测目标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mir-542-3p 转染组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数据库差异基因分析表明,miRNA-542-3p与miR-neg转染的U2OS细胞的表达差异基因共417个,其中185个基因表达下调。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Targetsacn以及MiRanda数据库预测靶基因中,miR-542-3p转染细胞组的ILK, TBPL1和ETS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R-542-3p通过下调ILK, TBPL1以及ETS1显著抑制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41-3p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筛选到可能靶向调控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基因的hsa-miR-141-3p,并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存在靶向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HCC细胞系、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miR-141-3p与GP73分子的表达水平,并分析HCC组织中miR-141-3p表达与HC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采用噻唑蓝(MTT)、EdU及Transwell实验观察miR-141-3p过表达对H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miR-141-3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GP73 mRNA及其蛋白则相反(P0.05);HCC组织中miR-141-3p的表达水平与GP73 mRNA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且miR-141-3p的低表达与血管侵犯、肿瘤分化等级及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MTT结果显示,Huh-7细胞转染miR-141-3p过表达质粒后,各时点吸光度(A)值低于空白对照组和miR-NC组(P0.05);EdU检测结果表明,转染miR-141-3p后,Huh-7和MHCC-97H细胞的EdU阳性细胞比低于空白对照组和miR-阴性对照(NC)组(P0.05);Traswell检测结果表明,转染miR-141-3p后,MHCC-97H细胞的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低于空白对照组和miR-NC组(P0.05);细胞学功能回复实验结果表明,miR-141-3p+GP73组的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低于空白对照组和miR-NC组,但高于miR-141-3p组和miR-141-3p+GP73-NC组(P0.05)。结论 HCC组织中miR-141-3p呈低表达,且GP73 mRNA表达水平与其呈负相关;低表达miR-141-3p与HCC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过表达miR-141-3p能够显著抑制H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逆转miR-141-3p的部分抑制作用可通过恢复表达不含3′非翻译区(UTR)的GP73基因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miR-195-3p在肾癌与癌旁组织及肾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差异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究其临床意义. 方法 提取27例配对标本(组织及细胞系)的总RNA,经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标本中miR-195-3p标本中的表达量,统计分析miR-195-3p在不同组织、细胞系间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通过转染上调和下调miR-195-3p,并进行细胞增殖实验(MTT),评估miR-195-3p对肾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果 miR-195-3p在肾癌组织(18例,66.67%)及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及正常细胞系明显上调(P<0.05),miR-195-3p在肾癌中的表达量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癌组织类型、TNM分期、AJCC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miR-195-3p在肾癌细胞系(ACHN、786-O)表达上调后促进肾癌细胞增殖,表达下调后抑制肾癌细胞增殖. 结论 miR-195-3p在肾癌组织中明显升高,并且促进肾癌细胞增殖,提示其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 miR)-342-3p靶向调节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对肝癌细胞增殖、周期核迁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黄淮学院附属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342-3p表达水平。人肝癌细胞系HepG2分为对照组和miR-342-3p组, 分别采用对照miRNA和miR-342-3p慢病毒感染, 建立稳定细胞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EdU染色、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增殖、周期和迁移水平。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342-3p靶基因;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肿瘤组织和细胞系靶基因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肝癌组织中miR-342-3p表达水平(0.51±0.14)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22±0.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00, P<0.05)。对照组细胞吸光度(A)值(1.98±0.13)明显高于miR-342-3p组(1.29±0.12), 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go2和微小RNA(miRNA, miR)-145-5p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miR-145-5p和Ago2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在人肝癌细胞系HepG2建立miR-145-5p过表达细胞系, 分别为miRNA对照组和miR-145-5p组, 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Ago2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构建Ago2敲降细胞系, 为对照组和Ago2组, 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miR-145-5p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不同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不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分析Ago2和miR-145-5p表达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肝癌组织中Ago2蛋白表达水平(1.99±0.18)高于癌旁组织(1.20±0.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60, P<0.05)。肝癌组织中miR-145-5p表达水平(0.64±0.1...  相似文献   

7.
林希圣  郑超  杨柳  罗卓荆 《骨科》2018,9(1):50-55
目的 明确miR-542-3p对骨肉瘤细胞系HOS和SAOS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建立miR-542-3p靶基因调控网络,并探讨其潜在作用靶点。方法 使用miR-542-3p mimics转染HOS和SAOS2细胞,同时设立正常组(未转染)及阴性对照组(转染miR-neg mimics),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侵袭能力。通过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NCBI)基因表达共享数据库(GEO)联合GEO2R平台,获取并分析miRNA-542-3p与miR-neg转染的U2OS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及其差异表达基因,进而使用miRNA预测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预测并建立miR-542-3p靶基因调控网络。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miR-542-3p转染HOS和SAOS2细胞后,部分预测目标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miR-542-3p干预组HOS和SAOS2细胞的侵袭能力较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数据库差异基因分析表明,miR-542-3p与miR-neg转染的U2OS细胞的表达差异基因共有417个,其中185个基因表达下调。miRNA预测数据库预测的266个靶基因中,有14个与差异基因分析中得到的表达下调基因重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得出,ILK、TBPL1、ETS1这3个预测靶基因在miR-542-3p干预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iR-542-3p通过下调ILK、TBPL1、ETS1显著抑制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139-5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36915数据集,进行差异miRNA分析,结合TCGA-LICH数据集中的生存数据,筛选与预后显著相关的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39-5p在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利用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观察miR-139-5p对人肝癌细胞SK-Hep-1和SMMC-7721的表型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过表达miR-139-5p的SK-Hep-1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变化,确定miR-139-5p调控的潜在的信号通路和靶基因,并采用免疫印迹实验和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对GSE36915数据集进行分析,共鉴定到50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结合TCGA-LICH数据集中的生存数据,发现在差异最显著的20个miRNA中,miR-15b-3p、miR-1180-3p、miR-139-5p、miR-139-3p与预后显著相关,最终确定miR-139-5p为进一步研究对象。mi...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受体-2(SSTR2)基因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侵袭转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特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慢病毒3FLAG-puromycin-LV及SSTR2-LV,转染肝癌细胞株MHCC-97H,噻唑蓝(MTT)、免疫荧光检测转染效率.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分别检测未转染细胞(空白对照组)、转染3FLAG-puromycin-LV细胞(阴性对照组)和转染SSTR2-LV细胞(实验组)侵袭转移能力的强弱.镜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上皮表型蛋白和间质表型蛋白的定位和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细胞SSTR2的表达,Westem blot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 SSTR2-LV可以有效转染肝癌细胞株MHCC-97H,稳定表达SSTtR2的mRNA和蛋白.转染SSTR2-LV的肝癌细胞株MHCC-97H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镜下观察肝癌细胞株MHCC-97H转染SSTR2-LV后,由成纤维细胞样、排列分散,转变为细胞排列紧密如铺路石.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可见肝癌细胞株MHCC-97H转染后细胞膜表达的E-cadherin荧光由胞质转移至细胞周边浓聚,而Vimentin的荧光强度较前下降.采用Western blot进行蛋白定量分析,转染后MHCC-97H细胞上皮表型标志性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量增高,间质表型标志性蛋白N-cadherin、Vimentin表达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染再表达SSTR2MHCC-97H细胞可以增加上皮表型蛋白表达,减少间质表型蛋白,从而逆转肝癌细胞EMT,导致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小RNA-942-5p(miR-942-5p)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样本库保存的73例HCC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miR-942-5p的表达。分析miR-942-5p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同时分析TCGA数据库中miR-942-5p表达与HCC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Transwell小室检测干扰miR-942-5p表达后H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StarBase V3.0网站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预测分析miR-942-5p的下游靶点,并用Western blot验证。结果:miR-942-5p表达量在HCC组织中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2.390 vs. 1.764,P0.05)。miR-942-5p表达量与HCC患者肿瘤数目、血管浸润和临床分期明显有关(均P0.05)。miR-942-5p高表达HCC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miR-942-5p低表达HCC患者(19.535%vs. 53.873%,P0.05)。沉默miR-942-5p表达后,肝癌HCCLM3和MHCC97H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均P0.05)。预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扣针蛋白5(FBLN5)是miR-942-5p的直接下游靶点(P0.05),沉默miR-942-5p表达导致HCCLM3和MHCC97H细胞中FBLN5表达增加。结论:miR-942-5p在HCC组织中表达异常升高并与恶性临床特征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机制可能与miR-942-5p抑制FBLN5表达促进HCC细胞迁移和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去泛素化酶含有卵巢肿瘤结构域的6B反义RNA 1(OTUD6B-AS1)通过微小RNA(microRNA,miR)-122-5p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98例肝癌组织标本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肝癌细胞系(Hhu7、Hep3B、HCCLM3、MHCC97H)和人正常肝细胞(LO2)中OTUD6B-AS1的相对表达量。用脂质体2000(Lipofectamine^TM2000)分别将sh-NC(sh-NC组)和sh-OTUD6B-AS1(sh-OTUD6B-AS1组)转染入Hep3B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用TargetScan预测OTUD6B-AS1与miR-122-5p的互补结合位点,随后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两者的靶向关系。为了进一步验证两者调控关系,将Hep3B细胞分别分为sh-NC+miR-NC组、sh-OTUD6B-AS1+miR-NC组、sh-OTUD6B-AS1+anti-miR-122-5p组,比较3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肝癌组织中OTUD6B-AS1相对表达量为2.42±0.9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92±0.39,t=14.3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癌细胞系Hhu7(2.84±0.23)、Hep3B(3.80±0.68)、HCCLM3(1.89±0.25)和MHCC97H(2.01±0.71)的OTUD6B-AS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LO2(1.04±0.23,F=51.8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h-OTUD6B-AS1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低于sh-NC组(t=5.556、2.454,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证实OTUD6B-AS1可以靶向调控miR-122-5p。sh-NC+miR-NC组和sh-OTUD6B-AS1+anti-miR-122-5p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高于sh-OTUD6B-AS1+miR-NC组(F=111.908、0.301,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TUD6B-AS1可能通过负调控miR-122-5p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T8SIA6-AS1靶向结合微小RNA(microRNA,miR)-142-3p,影响肝细胞癌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方法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PIA)验证ST8SIA6-AS1在肝细胞肝癌(HCC)和邻近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ST8SIA6-AS1和miR-142-3p在组织水平和细胞水平的表达量。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人肝癌细胞Hep3B的增殖情况;采用迁移侵袭实验(Transwell法)检测肝癌Hep3B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ST8SIA6-AS1与miR-142-3P的靶向关系。组间采用t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检验。结果GEPIA结果显示ST8SIA6-AS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RT-qPCR结果显示ST8SIA6-AS1在H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778±0.363比1.951±0.575,t=11.3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142-3p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881±0.374比0.371±0.164,t=9.3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8SIA6-AS1在4种人HCC细胞株(HepG2、SMMC-7721、HCCLM3和Hep3B)的表达(3.84±0.27、5.81±0.60、4.47±0.55、5.94±0.69)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株L02(1.00±0.09,t=17.280,t=13.730,t=10.780,t=12.3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8SIA6-AS1在敲低ST8SIA6-AS1的Hep3B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26±0.04比1.00±0.01,t=9.4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敲低ST8SIA6-AS1的Hep3B细胞集落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32.60±6.70)个比(100.00±10.00)个,t=10.0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K-8实验中敲低ST8SIA6-AS1的Hep3B细胞72 h吸光度(A)值低于对照组[(0.71±0.06)%比(1.14±0.09)%,t=6.8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敲低ST8SIA6-AS1的Hep3B细胞垂直迁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3.38±6.49)%比(100.00±13.00)%,t=5.64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敲低ST8SIA6-AS1的Hep3B细胞的侵袭率低于对照组[(44.98±8.42)%比(100.00±10.00)%,t=7.4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142-3p过表达组明显低于对照组ST8SIA6-AS1-野生型(WT)细胞的荧光活性,ST8SIA6-AS1负向调控miR-142-3p的表达(0.42±0.05比1.00±0.09,t=9.757,P<0.05)。干扰ST8SIA6-AS1的表达可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产生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通过沉默miR-142-3p发生逆转。结论ST8SIA6-AS1可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42-3p在肝癌中发挥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CRISPR/Cas9技术筛选肝癌仑伐替尼耐药相关基因并探究其潜在关系。方法 应用CRISPR/Cas9 sgRNA全基因组文库技术结合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筛选肝癌对仑伐替尼耐药的相关基因。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这些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预后的关系,最终确定采用THOC2为肝癌仑伐替尼耐药基因并用于后续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IHC)染色、Western blotting、RT-PCR检测THOC2在肝癌细胞株(MHCC-97H、MHCC-LM3、SMMC-7721)及仑伐替尼耐药/敏感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慢病毒感染构建高表达THOC2的SMMC-7721-THOC2肝癌细胞,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等技术探讨THOC2介导肝癌仑伐替尼耐药的可能机制。结果 发现7个与肝癌仑伐替尼抵抗密切相关的耐药基因,包括THOC2、CTNNB1(β-catenin)、MET(c-Met/HGFR)、HTATIP2、C10orf11、PRDX3、MAST4。TCGA分析提示THOC2在肝癌与癌旁中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且与肝癌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IHC染色、Western blotting、RT-PCR检测发现THOC2主要分布于胞核中,其在仑伐替尼耐药组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药物敏感组患者;THOC2在高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株(MHCC-97H、MHCC-LM3)中的表达较在SMMC-7721中更显著;Western blotting、Co-IP进一步表明上调THOC2后Wnt/β-catenin通路下游靶点BAX、cyclinD1和c-myc蛋白水平显著增高,且THOC2与β-catenin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结论 THOC2基因高表达可能通过Wnt/β-catenin通路参与调控肝癌对仑伐替尼的耐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iR-1470对人肝细胞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人正常肝细胞株(LO2)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Huh7)中miR-1470的差异表达;采用慢病毒转染肝癌细胞株,过表达(HepG2细胞株,过表达组)或敲减miR-1470(Huh7细胞株,抑制组)后,q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470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iR-1470在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和Huh7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细 胞系LO2,HepG2、Hep3B、Huh7三种细胞系相对正常细胞表达量分别为:2.304±0.366、2.851±0.508、 5.768±0.445(均P<0.05)。CCK8实验证实,过表达miR-1470组OD值在7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抑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470抑制肝癌细胞的凋亡(P<0.05);而miR-1470抑制组对比对照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P<0.05)。结论 miR-1470促进肝癌细胞增殖,抑制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NADPH氧化酶DUOX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DUOX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7株人HCC细胞系及1株人正常肝细胞系、30例正常肝组织及103例肝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的方法研究DUOX1mRNA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DUOX1mRNA在MHCC-97H、MHCC-97L及BEL7402细胞系中表达,在HepG2、Hep3B、SMMC-7721、Changliver和L02中无表达。30例正常肝组织中均无表达。在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4%(55/103)和14.5%(15/10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统计分析提示肝癌组织中DUOXImRNA表达状态与性别、年龄、有无卫星结节及术前AFP水平相关。单因素分析提示影响肝癌术后总体生存率的因素为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有无卫星结节、有无门静脉癌栓、TNM分级以及DUOX1mRNA表达状态。多因素分析提示影响肝癌术后总体生存率的因素为肿瘤直径、有无门静脉癌栓及DUOX1mRNA表达状态。结论肝癌组织DUOX1mRNA表达状态是肝癌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DUOX1基因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 检测1μmol/L 17AAG对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和凋亡的影响,观察0.1 μmol/L和1.0μmol/L 17AAG对其靶点热休克蛋白(HSP) 90表达的影响.结果 17AAG对HL7702肝脏细胞无生长抑制作用,对肝母细胞瘤细胞HepG2[ 24、48和72 h IC50值分别为( 14182.94 ±6369.90)、(1.56±0.19)和(0.02±0.00) μmol/L]和肝癌细胞MHCC-97H[ 24、48和72 h IC50值分别为(5660.49±3029.33)、(3.30±0.31)和(1.55±0.12) μmol/L]均有生长抑制作用,影响细胞周期,降低其离散和侵袭的能力,并诱导凋亡,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降低肿瘤的肺、肝转移.17AAG上调HSP90的表达.结论 17AAG对HepG2细胞和MHCC-97H细胞具有增殖抑制、诱导凋亡和降低转移能力的作用,而对HL-7702肝脏细胞则无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食道癌中Survivin基因是否受某些miRNA的调控,探讨miR-542—3p的表达变化对Survivin基因的影响。方法细胞水平上通过转染miR-542—3p的模拟物,从而过表达miR-542—3p,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Survivin基闪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miR-542—3p过表达后,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根据上述结果,笔者推测miR-542—3p对Survivin基因具有负调控作用,有利于改善食道癌的恶化,为食道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潜在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