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中耳胆脂瘤的发生与细胞凋亡状态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最新研究表明胆脂瘤上皮细胞凋亡受到抑制在中耳胆脂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相关抗凋亡因子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进行了综述,并着重介绍了PI3K-Akt/PKB和MAPK两个抗凋亡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胆脂瘤上皮细胞抗凋亡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促炎因子IL-17A和IL-17F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胃癌组织和26例癌旁组织(对照组)中IL-17A和IL-17F的表达,分析IL-17A和IL-17F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IL-17A和IL-17F的阳性率及中~强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胃癌组织中IL-17A和IL-17F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01),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理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IL-17A和IL-17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7,P<0.009)。结论 IL-17A和IL-17F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发展,且其高表达预示预后不良。IL-17A和IL-17F作用机制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在急性中耳炎模型中对细菌清除和组织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鼓膜穿刺法接种肺炎链球菌6B,构建C57BL/6小鼠急性中耳炎模型,腹腔注射特异性NE抑制剂检测NE在中耳炎中的作用。分别于建模后第1、3、5天处死小鼠,分离中耳组织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小鼠中耳上皮组织损伤程度,同时收集中耳灌洗液(MELF)检测NE活性、细菌载量、炎症细胞数量、损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与PBS对照组比较,肺炎链球菌处理组NE活性明显升高,且在第3天达峰值。与对照组比较,NE抑制剂处理组MELF中总蛋白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炎症反应及中耳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但细菌载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肺炎链球菌中耳炎模型中,NE发挥了促进炎症应答,加重中耳组织损伤的作用,但不参与细菌的清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IL-17A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和博来霉素(BLM)组,NS组大鼠气管内灌注NS,BLM组大鼠气管内灌注BLM,两组分别于气管内灌注药物后第7天和第28天各处死一半动物。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检测肺组织IL-17A表达;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一部分行细胞数测定并进行分类分析,ELISA检测BALF中IL-17A的含量,另外一部分行分离、纯化得到肺泡巨噬细胞(AM),对其进行培养得到AM培养上清液(AMS),ELISA检测上清液IL-17A的含量,反转录PCR(RT-PCR)检测AM IL-17A mRNA表达。结果与NS组相比,BLM第7天组肺泡炎较明显,BALF中细胞总数增加,AM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加;第28天组肺泡炎减轻,而肺纤维化程度较重。与NS组比较,BLM第7天组和第28天组肺组织IL-17A表达明显增加(P0.05),第28天较第7天的表达有所降低。与NS组比较,BLM组BALF中细胞总数第7天明显增高(P0.05),第28天恢复至正常水平;BLM组BALF中IL-17A含量第7天和第28天明显增高,但第28天时较第7天降低;与NS组比较,BLM第7天组和第28天组AM培养前12 h、前24 h,前48 h上清液中IL-17A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RT-PCR结果显示,与NS组比较,BLM第7天组和第28天组各时间点AM IL-17A 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IL-17A促进了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炎症形成,进而参与了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7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上皮性卵巢癌(3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23例)、卵巢良性肿瘤(24例)石蜡组织切片中IL-17A的分布及表达情况,分析IL-17A表达与卵巢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发现IL-17A主要表达在淋巴细胞胞浆,肿瘤细胞几乎不表达。卵巢癌患者组织中IL-17A阳性率为64.7%,卵巢交界性肿瘤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组织中IL-17A阳性率分别为21.7%、8.3%。卵巢癌患者组织中IL-17A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 1)。IL-17A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病理分化水平、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无关。结论卵巢癌患者组织中高表达IL-17A可能参与卵巢癌患者疾病的进程,有望作为卵巢癌临床预后辅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促炎因子IL-17A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8例胰腺癌组织及21例癌旁组织中IL-17A的表达,分析IL-17A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IL-17A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38.2%,26/68)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6.7%,14/21)(P0.05)。胰腺癌组织中IL-17A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理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Cox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示胰腺癌患者预后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表达相关。结论 IL-17A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胰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离体细胞水平鉴定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产生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脑固有神经细胞类型。方法利用原代培养小鼠脑皮层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1~4 h氧-糖剥夺/24 h复糖复氧(OGD/R)模拟细胞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免疫荧光双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技术,确定产生IL-17A的神经细胞类型。结果三种神经细胞中,除NeuN阳性神经元外,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OGD/R处理后,均可表达IL-17A蛋白,且分别与其特定标志物Iba-1和GFAP存在共定位现象。星形胶质细胞经过1~6 hOGD/24 h R处理后,IL-17A mRNA表达水平随OGD时间延长显著增高,且在4 hOGD/R时达高峰[(2.74±2.48),P0.001,每组n=5]。此外,OGD/R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表达IL-17A蛋白[(3.17±0.91),P0.05,每组n=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可能是产生IL-17A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Th17细胞在缺血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细胞因子IL-17在厌氧条件下对神经元损伤机制的研究.方法 线栓法建立小鼠持续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pMCAO),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MCAO小鼠缺血侧脑组织中Th17细胞的表达;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建立体外氧糖剥夺模型(OGD)模拟体内脑缺血缺氧微环境,观察不同厌氧时间对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同时进行不同浓度的IL-17干预以及IL-17受体(IL-17R)封闭实验,探讨IL-17在厌氧条件下对神经元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成功建立小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HE染色可见患鼠缺血侧脑组织空洞坏死样改变并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TTC染色呈现白色缺血灶.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缺血灶周边大量Th17细胞(CD4+IL-17+).体外实验中,外源性IL-17的干预加剧了OGD条件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能够被IL-17 R封闭剂所抑制.结论 小鼠缺血脑组织中存在Th17细胞的浸润,Th17细胞分泌的IL-17与厌氧条件下神经元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分析胃癌组织IL-17RB和IL-17B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留取25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应用普通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17RB和IL-17B的mRNA,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IL-17RB蛋白水平表达差异。结果显示,胃癌组织IL-17RB和IL-17B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呈明显正相关;胃癌组织IL-17R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胃癌组织,IL-17B/IL-17RB信号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心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表达及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小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法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构建;伊文思蓝(Evan’s blue)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与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T(c TnT)血清含量检测小鼠心肌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3 h、24 h、72 h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IL-17A的表达水平,TUNEL染色和Caspase 3活力检测进一步反映细胞凋亡情况;原代分离培养心肌细胞,不同质量浓度(10、20、40、80 ng/ml)IL-17A处理细胞24 h,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Bax、Bcl-2及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I/R后心肌梗死区与缺血区(I/AAR)比率显著增加(P0.05),而心肌缺血区与左心室的比率(AAR/LV)无明显变化,且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T(cTnT)血清含量也明显增加;与Sham组(假手术组)相比,I/R后3 h、24 h、72 h时间点心肌组织IL-17A表达显著增加,心肌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 3活性亦明显增加;不同浓度IL-17A能够促进原代心肌细胞凋亡,诱导Caspase 3、Bax表达,抑制Bcl-2及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IL-17A明显增加,高表达的IL-17A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来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23、IL-17的表达,并探讨IL-23/IL-17在HT免疫病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例HT患者和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IL-23p19、IL-17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显示IL-23p19、IL-17mRNA在HT甲状腺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1.0154±0.5749、0.5952±0.2513,正常对照组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0929±0.0242、0.1537±0.0855;两组比较,HT患者甲状腺组织IL-23p19、IL-17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且在HT中,IL-23p19和IL-17mRNA的表达存在正相关(P<0.01,r=0.861)。West-ernblot检测显示IL-23p19、IL-17蛋白在HT甲状腺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IL-23、IL-17在HT患者甲状腺组织中的协同过表达,提示IL-23/IL-17可能参与了HT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Th17(IL-17A)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尤其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39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癌与非癌组织,应用流式细胞微球阵列术(CBA)检测IL-2、IL-4、IL-6、IFN-γ、IL-17A细胞因子水平,并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肝癌组织中IL-2、IL-4、IFN-γ表达水平好[分别为(4.61±0.28)、(3.37±0.58)、(3.08±1.08)pg/ml]显著低于非癌组织[分别为(5.57±0.59)、(3.77±0.70)、(3.69±1.20)pg/ml],而IL-6、IL-17A水平[分别为(280.09±254.68)、(2.66±1.66)pg/ml]显著高于非癌组织[分别为(6.58±1.92)、(1.49±0.98)pg/ml],同时无论癌组织还是非癌组织,高乙肝病毒载量(>1 000 U/ml)的组织IL-17A的表达[(3.45±1.86)pg/ml]显著高于低病毒载量(<1 000U/ml)的组织[(1.97±1.16)pg/ml]。结论: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A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IL-2、IL-4和IFN-γ可能抑制其表达,而IL-6可能促进其表达;乙肝病毒感染有可能促进Th17的表达,从而降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表达情况,并探讨IL-17A基因152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布特征与深圳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易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8年5月来院就诊并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为哮喘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20名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SLIA法检测血清中IL-17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IL-17A基因152G/A位点SNP多态性,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哮喘组儿童血清中IL-17水平为3198.54±241.9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的982.74±69.3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54,P0.05)。男性哮喘患儿血清中IL-17水平为3067.29±219.63ng/L,略低于女性哮喘患儿的3385.76±256.08n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75,P0.05)。哮喘组患儿血清中IL-17A基因152G/A位点AA基因型检出率为26.25%,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05,P0.05);哮喘组患儿A等位基因频率为50.63%,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的3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24,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1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且IL-17A基因152G/A位点分布呈多态性,其中AA基因型检出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可能是深圳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组蛋白的异常修饰(去乙酰化)与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霉素A(trichomycin A,TSA)对胶质瘤细胞系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将浓度分别为0.2μmol/L、0.4μmol/L和0.8μmol/L的TSA加入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中,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U251细胞系经不同浓度的TSA处理后细胞内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乙酰化组蛋白H3和H4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染色)检测不同药物浓度处理组中U251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TSA处理后,U251细胞内乙酰化组蛋白H3、H4及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明显上调(P<0.01),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U251细胞TSA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具有剂量依赖性显著上调。结论 TSA剂量依赖性上调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caspase-3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五味子乙素对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 B)对实验性氧化损伤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菌操作摘取SD大鼠双眼,并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晶状体,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组(H2O2)、吡诺克辛(PS)组和Sch B组。使晶状体孵育在300μmol·L-1H2O2培养液中复制LEC凋亡模型,同时加入终浓度为0.5mmol·L-1的SchB,置二氧化碳培养箱共同孵育24h。取晶状体前囊膜,采用TUNEL法检测LEC凋亡及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LEC超微结构改变和凋亡小体形成。结果:H2O2组LEC凋亡率(92.0±2.6)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3.5±1.8)(P<0.01);SchB组LEC凋亡率(13.8±3.0)显著低于H2O2组,且与PS组(56.0±9.9)有显著的差异(P<0.05)。超微结构研究显示,H2O2组绝大多数LEC发生凋亡,并呈凋亡各期严重改变的全过程;Sch B组仅少数LEC发生凋亡,并多为早期或中期的轻微改变。结论:Sch B可明显抑制实验性氧化损伤大鼠LEC凋亡,且明显优于PS滴眼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对人甲状腺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用(10、50、100)ng/m L IL-23处理Nthy-ori 3-1甲状腺上皮细胞24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改变,藻红蛋白标记的膜联素Ⅴ/7-氨基放线菌素D(annexinⅤ-PE/7-AAD)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Bcl-2、Bcl-x L、活化caspase-3蛋白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IL-23剂量增加,甲状腺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下降;IL-23下调PI3K/AKT信号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并促进甲状腺上皮细胞凋亡。结论 IL-23通过调节PI3K/AKT途径促进甲状腺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尿本周蛋白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尿本周蛋白(BJP)对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PTC)具有直接毒性,本研究通过体外观察BJP对PTC的凋亡作用以探讨BJP对PTC的部分毒性机制。将自MM患者尿中提取并经免疫固定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鉴定的4例κ和λ型BJP以不同浓度与大鼠NRK52E株PTC共同培养12~48h,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流式细胞仪及透射电镜检测凋亡。结果显示:①BJPκ组与BJPλ组BJP为10mg/ml与20mg/ml时诱导PTC凋亡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及5mg/ml,两组诱导PTC凋亡的比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且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②BJPκ组与BJPλ组之间诱导PTC凋亡的比例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κ与λ型BJP均可诱导PTC凋亡,且随着BJP浓度及培养时间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L-17A抗体对小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IL-17A、RORγt、Foxp3 mRNA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卵清蛋白致敏的Balb/c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作为实验组,同期以生理盐水替代作为对照组,使用IL-17A抗体治疗作为治疗组。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三组小鼠鼻黏膜中IL-17A、RORγt、Foxp3mRNA的含量。结果:实验组中RORγt以及IL-17A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中RORγt以及IL-17AmRNA的含量均低于实验组(P<0.05)。而实验组中Foxp3 mRNA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组中Foxp3 mRNA的含量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IL-17A抗体抑制变应性鼻炎鼠模型中IL-17A及RORγt mRNA水平并升高Foxp3 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7的表达,并探讨其在HT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例HT患者和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IL-1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显示IL-17 mRNA在HT甲状腺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为0.595 2±0.251 3,正常对照组的表达水平为0.153 7±0.085 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IL-17蛋白在HT甲状腺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为2.368 7±0.641 9,正常对照组的表达水平为0.126 5±0.097 3;两组比较,HT患者甲状腺组织IL-1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值均为<0.05).结论:IL-17在HT患者甲状腺组织中的过表达,有可能参与了HT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子痫前期患者30例,其中足月妊娠9例,未足月妊娠21例;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妊娠孕妇30例为对照组。3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胎盘组织IL-17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IL-17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IL-17可能介导了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