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助性肝移植指保留患者的肝脏或部分肝脏,将供体全肝或部分肝脏植入受体,使肝功能衰竭病人得到生命支持或使原肝缺失的代谢、解毒等功能得到代偿。辅助性肝移植基本上是和原位肝脏移植和异位肾移植同时提出。异位肝脏移植由于避免了切除病肝降低了手术难度,病人本身的肝脏仍可能发挥功能,在移植肝脏不能正常发挥功能时将起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辅助性肝移植指保留患者的肝脏或部分肝脏,将供体全肝或部分肝脏植入受体,使肝功能衰竭病人得到生命支持或使原肝缺失的代谢、解毒等功能得到代偿[1-5]。辅助性肝移植基本上是和原位肝脏移植和异位肾移植同时提出。异位肝脏移植由于避免了切除病肝降低了手术难度,病人本身的肝脏仍可能发挥功能,在移植肝脏不能正常发挥功能时将起很大作用[5]。1辅助性肝移植的发展及实验研究1.1辅助性肝移植的初期研究Welch[4]于1955年首先进行了辅助性肝脏异位移植的尝试。移植肝脏间置于受体肝下下腔静脉。移植肝脏肝上下腔静脉、门静脉和受体肝下下腔静…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手术的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前 ,肝移植手术因出血量大、手术持续时间长 ,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高 ,曾一度使我国肝移植研究处于停滞状态。 90年代起随着肝移植麻醉技术的提高、医疗设备的更新以及新的手术方式的出现等使肝移植的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 ,目前在我国一些大医院已成为一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 ,但毕竟肝移植手术是技术复杂、难度很高的大手术 ,处理好手术过程中的每个细节 ,将会大大降低手术的风险。结合我院2 6例肝移植经验对肝移植受体手术的要点归纳如下。  一、病肝切除1 .麻醉及术中监护根据手术步骤 ,麻醉分为肝切除期、无肝期及移…  相似文献   

4.
肝脏移植的病肝切除术中大出血和供肝植入后流出道梗阻严重影响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及病人的长期生存率.改进肝切除及流出道重建技术,进一步改善肝移植的效果对促进肝脏移植的进步是非常必要的.该研究报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移植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体肝移植技术作为肝胆外科最复杂、技术水平要求最高的手术操作,其在缓解肝移植供体短缺与切除难治性肝脏占位病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兹就自体肝移植的概况、术前评估及技术改进等问题作一简介。概述自体肝移植是汲取肝移植技术和相应流程,对罹患肝占位病变的肝脏进行离体或半离体分离,然后在不同温度灌注情况下完成病灶的切除和保留肝的修整,最终将修整好的保留肝重新移植回病人体内的手术技术。自体肝移植技术因包含肝脏  相似文献   

6.
经典原位肝移植手术流程分为病肝切除、供肝植入两个主要阶段.不同受体病肝切除环节的复杂程度差异性很大,对其中的复杂受体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技术要点,可能带来出血量大、后期管道重建困难等问题.常见的复杂受体包括上腹部手术史、复杂血管条件、大体积病肝、再次肝移植等情况.兹结合本单位经验,对其中的手术技术要点进行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7.
夏强 《肝胆外科杂志》2007,15(5):326-327
经历近40多年的不断开拓发展,肝移植的手术方式目前已基本定型,在全球许多移植中心已成为一种常规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手术。但毕竟肝移植是技术复杂、难度很高的大手术,掌握手术要点,处理好手术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将会大大降低手术风险。本文结合点滴个人手术体会谈一谈经典原位肝移植的手术要点。经典肝移植的切除范围包括病肝和肝后下腔静脉,然后以带有肝后下腔静脉的供肝在受体位缝合,对各脉管系统及胆道进行端端吻合予以重建。与背驮式肝移植等其它手术式相比,其优点是其重建模式符合生理状态,较少形成湍流和流出道梗阻。切除范围相对…  相似文献   

8.
活体肝移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恶性肿瘤或不可逆性肝功能衰竭的良性终末期病肝切除,随即将经手术切取一健康肝脏植入解剖原位,以恢复正常肝功能,抢救生命,是为原位肝移植.  相似文献   

9.
肝脏外科手术中,右肝后方的显露非常困难,尤其是肝脏体积较大或右肝肿瘤较大时更为困难。紧邻肝后下腔静脉的肿瘤切除或肝移植术中的病肝游离,特别是背驮式肝移植时,必须有良好的肝后显露。目前采用的显露方法是由手术者或助手将肝脏向左或向上直接推移,由于切口边  相似文献   

10.
肝切除手术是一种常用手术,现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肝脏外科疾病,如肝脏良恶性肿瘤、肝内胆管结石、肝外伤、肝脓肿、肝包囊虫病、肝门部胆管癌等。肝切除手术也是一种复杂的手术,有时手术难度大,容易发生大出血和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患者术前准确评估、术  相似文献   

11.
正2000年以后,肝脏外科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微创肝切除技术逐渐成熟及普及,绝大部分三级医院都开始广泛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机器人肝切除也日趋广泛;另一方面,相对于微创,肝切除的"巨创"(masive invasion)手术逐渐抬头,包括困难肝切除中导入了血管外科技术(如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及腔静脉的切除重建)、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切肝法(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相似文献   

12.
庄志祥  丛壮志  王炜  张辉 《腹部外科》2012,25(6):375-376
目的 探讨肝紫癜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结合3例肝紫癜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肝紫癜病影像学上需肝血管瘤、肝脓肿、肝转移瘤等进行鉴别,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亦无特殊治疗.结论 肝紫癜病是一种罕见的肝脏疾病,可累及其他器官,对有破裂出血危险的病人要手术切除,弥漫性病变要进行肝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13.
复杂的肝脏手术,如肝切除、肝移植等,术中常需要阻断肝脏血流,从而导致肝脏缺血、缺氧,恢复血流后则会引起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不仅会影响肝脏本身,而且对远隔脏器也会产生组织损伤。目前,关于如何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报道很多,其中大多数是关于缺血-再灌注对移植肝本身影响的报道,关于如何减少肝移植手术中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影响的问题,国内外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观察肝移植手术中静脉泵人不同剂量美心力对血流动力学及心肌酶的影响,旨在探索肝移植手术中减轻肝再灌注损伤和心肌损伤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4.
����ʽ����ֲ���������ĸ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背驮式肝移植时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2年10月行67例背驮式肝移植时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的方法改进及效果。结果 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7例,手术死亡率为10.45%。2例存活超过3年,8例存活超过2年,19例存活超过1年。结论 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提高背驮式肝移植的成功率、减少技术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自1888年Langenbuch为肝脏肿瘤患者施行首例肝切除术后,肝脏外科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我国的肝脏外科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大肝癌的规则性切除,60年代的肝移植,70年代的小肝癌的局部切除,80年代的复发肝癌的再切除和肝癌的二期切除,90年代确立的肝癌综合治疗以及21世纪的肝癌转移、复发的防治研究阶段.肿瘤的早期发现和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大大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手术切除仍是获得长期生存的最重要手段.随着肝脏解剖学的发展、影像学技术的进步、术中超声的应用、肝储备功能评估方法的改进、围手术期处理的完善、手术技术的进步以及手术器械的发展,使肝切除手术的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近年来,微创观念和微创外科技术的兴起以及肝移植特别是活体肝移植(LDLT)的蓬勃开展,对传统的肝切除术造成巨大冲击,也因此促使了肝切除术的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如何安全、彻底地切除肝脏病灶,同时保留充足的功能性肝组织,成为外科医师面临的新挑战[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肝脏移植手术中切除的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的病肝的物理学指标(全肝的重量,体积及密度的平均值).探讨病人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与其病肝重量、体积、密度值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肝移植术中切除的48例慢性肝炎肝硬化病肝,用排水法测星体积,称量重量及计算密度,并探讨这些指标与肝功能的关系.结果 Child-Pugh评分分值分别与其全肝体积、单位体表面积全肝体积、全肝重量、单位体表面积全肝重量,呈较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与全肝密度呈较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在肝体积、肝重量、肝密度三者中,单位体表面积肝体积能较准确地反映慢性肝炎肝硬化时的肝脏储备功能,但估测方法较复杂;肝密度也能较好的反映慢性肝炎肝硬化时的肝脏储备功能,且测量及计算方法简便,易于运用.单位体表面积肝重量评价肝脏储备功能的准确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在巨大肝癌患者复杂肝切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4例巨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最大直径10 ~ 18 cm,病灶不同程度地累及了第一、二、三肝门.患者难以耐受常规肝切除,均行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结果 4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90 ~840 min,无肝期250~300 min,术中出血量400~1400 ml,术中无肝期未行门、腔静脉转流术.4例患者在体外肝切除后行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及门静脉修复成型,均应用成型异体血管来延长剩余肝脏肝上腔静脉以利于腔静脉吻合及第一肝门的重建.本组患者1例术后肝功能正常,1例出现腹腔出血再次手术止血,1例发生肝功能不全,1例出现肝肾功能不全于术后5d放弃治疗而死亡.3例术后生存的患者术后1~2个月间剩余肝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代偿增生.术后生存的3例患者中2例分别于术后8、9个月发现肺部多发转移瘤,分别于术后13个月及15个月死亡.随访截至2012年4月,1例患者无瘤生存37个月.结论 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为复杂肝切除的巨大肝癌患者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及近期肿瘤的复发是限制该手术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体肝移植将肝脏移植技术和器官保存技术充分应用到肝脏外科,为不能常规手术切除的肝脏占位性病灶或严重肝脏外伤患者提供了手术治愈的可能,也为缓解目前供肝短缺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就自体肝移植的发展概况、技术要点、该术式的优点及进一步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全肝血液转流及冷灌注下的离体肝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手术的原理对于侵及主肝静脉汇入腔静脉处及肝后段腔静脉的肝脏深部癌灶,在原位进行手术处理时的困难和危险性极大。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进步,原位肝移植中的体外静脉一静脉转流及肝脏低温灌注技术已用于困难的肝切除。由于体外静脉一静脉转流技术克服了长时间肝脏血管隔离所致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血液淤滞以及继发性全身循环生理紊乱、肝脏低温灌注技术则可充分延长全肝血流阻断后肝脏耐受缺血的安全时限,因而允许从容地在原位、肝脏半离休或完全离休后进行复杂的肝切除手术,于80年代末产生了基于全肝血液转流及冷灌注下的体外肝脏手术…  相似文献   

20.
转流条件下的肝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国内肝移植发展迅猛,已自然形成几大中心,在手术方式上也自有特色[1].除转流条件下的经典肝移植,还有非转流条件下的经典肝移植及背驮式肝移植.各种手术方式都有其长处及不足之处,主要取决于术者经验及习惯.一般来讲背驮式对全身循环干扰较小,但切除病肝有时较困难,特别对乙肝肝硬变患者,因肝周的炎症、纤维化,肝组织常将肝后下腔静脉包绕,分离极为困难,出血较多.近年欧美及国内一些中心主张非转流下的经典肝移植[2,3],优点是可减少手术时间,避免一些因转流产生的并发症,但缺点是可能造成循环不稳定及肾功损害,因此要求选择合适的病例,方能安全手术.我院仍习用转流条件下的肝移植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先转流后游离肝脏的手术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