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有效手段,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原则秉承黄志强院士提出的"去除病灶,取净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目前一致认为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手术方式,它切除了肝段内的所有结石和狭窄的胆管,既满足了去除病灶又达到取净结石之目的,显著降低残石率,减少结石复发和胆管细胞癌的风险.但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胆道通畅引流的选择没有一致的金标准,致使一些本该选择胆肠内引流的而选择了外引流,应该选择外引流的却选择了胆肠内引流,这也间接导致了术后结石残留、复发以及再手术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选择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近年来,胆石症的发病谱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一些大城市的胆囊结石发病率逐步增加,过去常见的肝内胆管结石已明显减少; 但多数地区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率仍较高,仍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其治疗也仍是胆道外科中的困难问题.运用现代肝脏外科手术技术,处理肝门部和肝内胆管及血管,获得良好的显露,基本上可达到"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的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原则.由于肝内胆管结石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尚无一种手术方式可使所有患者获得满意效果,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胆管探查取石、胆肠引流、肝叶切除术等.根据病情、患者的身体素质、技术条件和病变的性质等综合考虑来决定术式.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结石(hepatolithiasis)又称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 是肝胆外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 特别是并发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肝脓肿, 治疗十分棘手。"通畅引流、解除梗阻、去除结石"的外科治疗+抗生素治疗及生命支持治疗将是肝内胆管结石重症急性并发症治疗的重要方法。本文就肝内胆管结石重症急性并发症的综合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管结石是常见的难治性胆道疾病,病变复杂,复发率高。临床上应遵循"取净结石、解除梗阻、通畅引流、预防复发"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病变范围、程度,个体化地选择规则性肝切除、经肝实质胆管切开取石、肝门部胆管切开成型、胆肠吻合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存在残留结石的患者应积极采用胆道镜取石,必要时可实施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1概述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目前呈下降趋势,但其造成的危害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尤其是一些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困难,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祛除病灶,取尽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防治复发"是临床上广泛遵循的治疗原则。肝内胆管结石病情多样,不同患者之间表现及病理危害千差万别,何为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尚无公认的定义和标准,王坚[1]认为,在治疗治疗上不易一次达到"20字原则"的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易残留与复发,都应被看  相似文献   

6.
从距今2100多年前湖南省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解剖中便发现有原发性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这是有关肝内胆管结石的最早记载.距今130年(1882年),柏林医生Carl Langenbuch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胆囊切除手术,标志着胆道疾病外科治疗的开始.55年前(1958年),黄志强教授在重庆西南医院首次报道以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开创了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新篇章,"去除病灶,取尽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防治复发"成为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方针.肝切除术的广泛使用,明显提高了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支气管胆瘘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来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均行手术治疗,修补膈肌瘘口.其中行肝叶切除22例,胆管梗阻狭窄切开整形13例.胆总管T管支撑引流19例,肝断面胆管空肠内引流3例,肝胆管盆式Roux-en-Y内引流术13例.术后支气管胆瘘均无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残留4例.结论 患者咯出极苦的黄色脓痰是较为典型的临床特征.解除胆管梗阻,建立通畅引流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是胆道外科治疗的难点,具有手术并发症多,术后残石率高与结石复发率高的特点~([1])。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并无明确定义,笔者曾发表一文认为凡是一次手术难以达到"祛除病灶,解除梗阻,取尽结石,通畅引流,防止复发"的二十字原则的肝内胆管结石,均可界定为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包括双侧弥漫性肝内胆管结石、有多次胆道手术史的肝内胆管结石、伴有肝硬化的肝内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9.
胆肠内引流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较高,尤其在中国沿海地区,有文献报道,部分地区肝内胆管结石占胆石症患者的42%以上。"去除病灶、取尽结石、解除梗阻、通畅引流"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原则和方针,然而在临床应用中,有些患者肝内大量结石,且在Ⅲ级胆管以上,或肝内病变所处的位置特殊.  相似文献   

10.
正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定义没有明确的界定,文献认为凡在治疗上不易一次达到"祛除病灶、取净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防止复发"20字治疗原则的肝内胆管结石,均应被看作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包括双侧弥漫性肝内胆管结石、有多次胆道手术史的肝内胆管结石、伴有肝硬化的肝内胆管结石等~([1])。由于其手术治疗的复杂性和术后结石的高复发率,一直被肝胆外科医生们视为诊治最棘手的良性疾病之一。很多情况下,由于临床医生术中判断偏差或  相似文献   

11.
肝胆管结石再手术原因及处理:附81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原因及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8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手术的方法主要包括肝叶切除、肝肠Roux en Y盆式内引流、肝叶切除加肝胆管Roux en Y盆式内引流。结果 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包括胆管狭窄和结石残留、胆管变异、合并胆管细胞癌等 ,再次手术后经胆道造影证实残留率为 6.2 % ,随访术后病人优良率为93 .8%。结论 清除结石、解除狭窄、矫正崎形、切除病肝、通畅引流系肝胆管结石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2.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效果出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治疗后仍存在结石残留、症状复发、胆管癌等问题。“解除梗阻,去处病灶,通畅引流”是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原则。针对患者的不同病变特征选择合理的术式,结合术中、术后胆道镜的应用,实行个体化治疗,寻求新的治疗方法,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近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 方法: 复习近年的有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 结果: 从手术时机的掌握、手术方法、通畅引流的方式、结石残留与复发的再处理及胆管炎的预防等各方面都有了改进或更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结论: "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方针仍有现实指导意义,但单纯依靠手术治疗,仍有部分病例难以治愈,必须结合其它的治疗措施,综合进行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180例肝内胆管结石的术前检查、结石部位和分布、手术方式和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结石残留进行分析。结果 左侧肝胆管发生结石率高于右侧:79.4%合并肝外胆管结石,24.4%合并胆管狭窄;手术方式以胆管切开取石或加用胆肠内引流为主,少数施行肝切除;治愈92.8%,死亡7.2%;术后出现并发症11.7%;术后残留结石38.5%。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胆管切开取石、建立通畅引流为主要术式,术中、术后配合胆道镜治疗可解决残留结石问题;严重胆管狭窄以肝切除或胆管成形术为主。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管结石的肝叶切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强院士在我院实行世界上首例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以来,该方法以其结石清除率高、复发率低等许多优点已成为目前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肝内胆管结石的肝叶切除不仅能去除病灶,取尽结石,还能为矫正狭窄、通畅引流、防止肝胆管结石的复发提供良好的条件. 1 肝叶切除的目的 1.1 以胆管树为基础的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去除病灶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对于肝胆管结石多次手术后复发患者,如何安全取尽结石,最大限度解除肝门甚至是肝内胆管的狭窄,并建立或修复通畅的胆流通道,一直是胆道外科治疗领域中的难点。本研究探讨肝方叶切除联合肝门胆管高位劈开整形在肝门胆管狭窄合并结石中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9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既往平均手术2.4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门部胆管狭窄,其中肝门胆管汇合部狭窄18例,合并右肝管狭窄8例,合并左肝管狭窄1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肝方叶切除、肝门胆管高位劈开整形、胆肠内引流手术,术中采用取石钳取石、塑形管冲洗、胆道镜探查等多种方式取尽结石。平均手术时间354.4 min,平均失血量230.5 mL。术后平均结石清除率在90%以上。术后2例患者出现胆汁漏,经积极引流治疗后好转,3例患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感染,1例患者不完全性肠梗阻,均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采用门诊、电话随访12~48个月,4例患者出现反流性胆管炎,无胆肠吻合口再发狭窄病例。结论:肝方叶切除联合肝门胆管高位劈开整形能有效解除肝门胆管高位狭窄,达到取尽结石、通畅引流的目的,同时能避免大范围的肝切除,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取尽结石、祛除病灶、解除梗阻、畅通引流",手术方式包括:胆管探查取石、狭窄胆管广泛切开胆管整形、肝叶切除、胆肠吻合等。其中胆肠吻合术是在去除肝内病灶和解除胆道梗阻后,为修复胆管狭窄和通畅引流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已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8.
�������Ƹε��ܽ�ʯ������ʱ��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肝胆管结石最大的危害在于反复发作胆管炎、长期慢性刺激导致胆管上皮及管壁腺体增生和重度异型增生并移行为管状腺 ,最终导致癌变。胆管炎发作次数越频繁、胆管炎症狭窄和癌变的时间越短。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手术应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暂时的引流手术 ,可能需要二期手术进一步治疗 ;另一类是彻底治疗肝胆管结石 ,需要达到取净结石、去除病灶、通畅引流目的的手术。胆管炎发作可因胆管壁粘膜水肿而使胆管壁和肝胆管结石间已经很狭小的相对间隙更加缩小 ,进一步加重胆管的梗阻。因此 ,在肝胆管结石引起胆管炎的急性期外科手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空肠盆式吻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采用肝门部胆管空肠盆式吻合的治疗经过。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有2 9例平均随访 4 .2年 ,其中 ,症状完全消失 2 5例 ,偶有胆管炎发作者 4例。术后残石共 6例 ,均勿须再手术治疗。结论 肝门部胆管空肠盆式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易于纠正肝胆管狭窄 ,取石彻底 ,术后胆汁引流通畅 ,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肝胆管结石病外科治疗的临床术式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胆管结石病,又称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肝内胆管的结石病,多见于左、右肝管分叉部以上的胆管。本病是我国和东亚地区高发的胆道疾病,黄志强教授早在1962年首次系统地阐述了胆道感染、胆道梗阻、胆汁淤滞是肝胆管结石形成的基本因素,并提出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是其外科治疗的根本原则。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肝内胆管扩张与狭窄,并胆道机械性梗阻、胆道感染和肝实质损害,结石的性质以胆色素结石为主,极少数为胆固醇结石。虽然从全国调查显示肝内胆管结石的相对发病率10年内由16.1%降至4.7%(1992),但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40%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