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NFα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已在国内外用于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研究,并取得明显疗效,对疾病活动性、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因有少量证据提示,TNFα抑制剂具有减慢AS患者放射学进展的作用,有学者建议应尽早使用,但目前关于该类药物的用药指征、疗效与不良反应等还存在一些争论,现对2种TNFα抑制剂英利昔单抗和依那西普治疗AS的临床研究进展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短期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为期12周,双盲期和开放治疗期各6周。最终入组104例活动性的AS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分别于第6周和第12周对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和评价。结果:第6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对照组和试验组中分别为65.4%和69.2%,无统计差异;绝大部分为轻度注射部位反应和上呼吸道感染,经12周安全性观察无严重感染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AS安全性好,受试者可良好耐受。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评价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短期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双盲,为期12周(安慰剂对照期和开放治疗期各6周)。 入组86例活动性AS 患者,安慰剂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主要疗效指标为达到ASAS20改善程度的受试者比例,次要疗效指标包括达到AS临床改善标准的受试者比例,BASDAI、BASFI、晨僵持续时间、总体和夜间背痛的改善。结果:2周时两组达到ASAS20的受试者比例的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6周时达到ASAS20的比例安慰剂组为209%,治疗组为535%(P=0001)。12周时治疗组达到ASAS20的比例是829%。此外其他疗效指标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AS起效迅速,病情改善显著,疗效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4.
林金盈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9):1285-1287
目的:介绍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的作用机制、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参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肿瘤坏死因子除了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起着重要作用,还有其他的生物学作用,包括介导感染和败血症,参与肿瘤监视等。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对治疗RA、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有效,但是它可能会导致结核感染的增加。结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可以明显改善风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哮喘是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根据其症状、气流受限程度和肺功能等变化可分为间歇性及轻、中、重度持续性哮喘.对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传统方法治疗有时仍难以控制其症状,多项研究表明这可能与其体内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上调有关,本文旨在概述近年来抗TNF-α治疗用于重度哮喘患者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TNF-α受体融合蛋白依那西普和TNF-α单克隆抗体英夫利昔单抗. 相似文献
6.
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案,2005年4月至2006年1月对52例活动性AS患者随机分入依那西普组及安慰剂组,每组患者各26例,依那西普组平均年龄(27.7±8.5)岁,安慰剂组平均年龄(29.7±8.1)岁。整个研究持续12周,前6周为双盲治疗期,后6周为开放治疗期。在双盲期,依那西普组给予依那西普25m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用药6周;安慰剂组给予非活性物质25m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用药6周。开放治疗期,2组均使用依那西普25m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用药6周。于第0、1、2、4、6、7、8、10、12周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分析注射部位皮肤反应、其他的皮肤及附属器官的反应、感染的发生情况、血液系统反应、肝酶水平、自身抗体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依那西普组和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和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双盲期内依那西普组有26.9%的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皮肤红肿、硬结和瘙痒反应,安慰剂组无l例出现该反应,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期间注射部位皮肤反应的发生率为34.6%。双盲期依那西普组有6例患者(23.1%)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安慰剂组无1例发生该反应,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那西普组和安慰组的其他不良反应如上呼吸道感染(分别为5例与7例)、皮肤及附属器官反应(分别为6例和3例)、肝酶升高(分别为5例和8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那西普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AS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与评价依那西普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在基本疗法的基础上,试验组患者采用依那西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腰部晨僵时间、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功能指数(BASF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试验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9例(9.5%),对照组为7例(7.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西普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9.
在风湿病学中,炎性关节炎(inflammatory arthritis)特指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及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JRA)等。这组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因子活性增强或减弱,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促进或抑制的网络性调控失衡是其共同病理特点,因此细胞因子是参与疾病发生发展,造成病理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马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1)
目的:探讨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德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AS患者1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给予依那西普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AS疾病活动指数( BASDAI),AS功能指数( BASFI),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价脊柱痛和夜间痛,晨僵时间、指地距以及血清MMP-3、红细胞沉降率( ESR)及C-反应蛋白( 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 BASDAI、脊柱痛 VAS评分、晨僵时间、夜间痛 VAS评分、BASFI、指地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BASDAI、脊柱痛VAS评分、夜间痛VAS评分、BASFI低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指地距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MP-3、ESP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P-3、ESP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那西普治疗AS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小剂量依那西普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降低医疗费用寻求新举措。方法选取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依那西普25 mg,皮下注射,1次/周,联合甲氨蝶呤10~15 mg,口服,1次/周;对照组应用NSAID、甲氨蝶呤及反应停或来氟米特,连续12周,治疗前后评估晨僵VAS评分、腰背痛VAS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及血沉等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晨僵及腰背痛VAS评分、BASFI、血沉均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晨僵及腰背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显示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小剂量依那西普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比依那西普治疗后,不同的抗风湿药物进行后续治疗的疗效,探求AS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纳依那西普治疗后AS患者63例,记录年龄、病程、性别、急性炎症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HLA-B27;影像学检查及既往DMARD使用情况;依据AS评定工作组(ASAS)推荐的标准评价指标。以脊柱炎症评分(BASDAI中的晨僵两个VAS参数的平均值)、脊柱痛及患者整体评价VAS和Bath AS功能性指标(BASFI)4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将达ASAS20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沙利度胺100 mg,qn、柳氮磺吡啶1.0 g,bid、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同等剂量治疗,分别在16、20和24周评价达到ASAS20的百分比。并纪录患者各周期的复发率。结果后续治疗中,联合药物口服治疗优于单一药物,于20、24周,联合组患者BASDAI、脊柱痛及整体评价VAS、BASFI、ESR、CRP明显优于单一药物组(P<0.05)。24周治疗结束,联合组达到ASAS20的例数及百分比明显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复发率与沙利度胺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S后续治疗中,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治疗,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可减轻使用依那西普带来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但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远期疗效及远期的安全性仍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黄世杰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31(6):327-329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美国FDA已批准此类的依他那西普、英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3种药物上市。此3种药物均有激发肉芽肿性疾病,特别是结核病的作用。也已报道TNFα拮抗剂与非何杰金淋巴肉瘤发生有关。这些药剂应避免在重度心力衰竭病人中使用。药物引起红斑狼疮、癫痫、全血性贫血和脱髓鞘病虽只有少数病例报告,但应提高警惕。至今未见此类药与实质性肿瘤发生有关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依那西普和常规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依那西普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依那西普,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的BASDAI评分、BASFI评分、晨僵时间、夜间背痛VAS、总体背痛VAS、红细胞沉降率以及C-反应蛋白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BASDAI评分、BASFI评分、晨僵时间、夜间背痛VAS、总体背痛VAS、红细胞沉降率以及C-反应蛋白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BASDAI评分、BASFI评分、晨僵时间、夜间背痛VAS、总体背痛VAS、红细胞沉降率以及C-反应蛋白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显著,并发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依那西普和常规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依那西普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依那西普,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的BASDAI评分、BASFI评分、晨僵时间、夜间背痛VAS、总体背痛VAS、红细胞沉降率以及C-反应蛋白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BASDAI评分、BASFI评分、晨僵时间、夜间背痛VAS、总体背痛VAS、红细胞沉降率以及C-反应蛋白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BASDAI评分、BASFI评分、晨僵时间、夜间背痛VAS、总体背痛VAS、红细胞沉降率以及C-反应蛋白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显著,并发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强直性脊柱炎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对患者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前6周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52例AS患者随机接受6周的每周2次益赛普(25 mg)或安慰剂皮下注射;后6周均接受益赛普治疗,于第0、1、2、4、6、7、8、10、12周进行血常规检查及临床疗效评价,分析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变化规律。结果益赛普治疗后第1周,A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即较基线时下降(P<0.05),并且有1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进一步分析显示益赛普治疗使AS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要高于淋巴细胞增加的程度。临床分析表明白细胞减少与益赛普的疗效无关。同时还发现益赛普治疗可改善AS患者的贫血状态,降低异常升高的血小板。结论益赛普治疗AS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患者血液系统的变化,有必要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常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在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非甾体类消炎基本疗法的基础上加依那西普25 mg,2次/周,上臂皮下注射,疗程为12周;病情控制4周后,酌情停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塞来昔布。结果 AS患者治疗12周后,晨僵时间、夜间背痛均有明显改善(P<0.05);总体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总体评价(PGA)、BASDAI及BASFI平均评分值均下降,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与治疗前比较也均有明显下降(P<0.05),有12例AS患者出现了可能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7.9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肾功能异常,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估较好。结论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及耐受性较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rhTNFR-Fc治疗对AS患者外周血T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于基线、第1、4次给药后收集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使用WST-1活细胞染色法检测治疗前后CD4+T细胞增殖率。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CD4+T细胞增殖率基线时和第4次给药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4和0.0494);与基线时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CD4+T细胞增殖率的变化率在第1、4次给药后均为负值。③各时间点临床指标与CD4+T细胞增殖率均无相关性。结论AS患者存在T细胞增殖功能的上调;rhTNFR-Fc治疗降低了AS患者CD4+T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的减量方法。方法对入选的48例活动期A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1年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均接受益赛普治疗,初始剂量为25mg每周2次皮下注射,当疾病得到缓解(BASDAI<2;ESR男<15mm/h,女<20mm/h;CRP<0.8mg/dl;PLT<300×109/L),即将益赛普每隔2个月逐渐减量。如果减量使患者症状加重或ESR、CRP、PLT计数等炎性指标反弹至异常水平,则将益赛普重新调回前一个剂量,并于下次复查时评估以确定益赛普的剂量。A组患者同时接受柳氮磺吡啶(SSZ)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0.25tid,第2周增至0.5bid,第3周增至0.75bid,第4周增至1.0bid维持至第24周。结果两组患者前2个月均使用推荐剂量的益赛普即25mg每周2次皮下注射,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起效快,缓解率高,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病情获得缓解的病例从第3个月起减量至25mg每周1次,至第4个月末评估疗效,达到ASAS20的百分数A组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用药间隔逐渐延长,两组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当益赛普减量至25mg每2周1次后,组间差别更是达到P<0.01。结论 SSZ联合益赛普治疗AS可取得较高的疾病缓解率或低疾病活动状态,可明显延长益赛普的用药间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