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制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观察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探索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新途径。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新生小鼠大脑皮层细胞克隆出GDNF cDNA片断,以pEGFP-C1为载体导入MSCs,制备稳定表达GDNF基因的MSCs工程细胞,采用联合培养的技术通过倒置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MSCs和GDNF基因修饰的MSCs工程细胞与多巴胺能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MSCs和GDNF基因修饰的MSCs工程细胞均能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MSCs工程细胞作用更强。结论 成功构建了GDNF基因修饰的MSCs工程细胞,该细胞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明显营养保护作用,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背景: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脑组织中具有再生能力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是否具有直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还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干细胞共培养两种诱导条件下体外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能力。 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2组培养,一组细胞应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单独诱导,另一组细胞与已培养成球的神经干细胞共培养进行诱导,共培养之前行Brdu标记。诱导3 d后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贴壁细胞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神经原纤维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观察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单独诱导组间充质干细胞在诱导24 h后胞体回缩呈锥形,突起延长且数量增多,有神经元样形态,且细胞间相互连接成网络状,3 d后部分细胞表达神经原纤维,其中少部分同时表达酪氨酸羟化酶。与神经干细胞共培养组神经干细胞球很快解离,迅速贴壁,共培养的贴壁细胞大量增殖且多呈神经元样,胞体细长多突起,相互间连接成网,多数贴壁细胞分别单独表达神经原纤维和酪氨酸羟化酶,少数细胞可见Brdu/神经原纤维,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Brdu/酪氨酸羟化酶双标阳性。提示间充质干细胞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干细胞存在的情况下可定向转化为神经元,并有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可能。在该实验条件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效果好于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GDNF基因并修饰骨髓基质干细胞,观察该工程细胞分泌物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营养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新生小鼠大脑皮层细胞克隆出GDNFcDNA片断,以pECPP-Cl为载体导入骨髓基质干细胞,制备稳定表达GDNF基因的MSCs工程细胞,收集并浓缩MSCs和GDNF’基因修饰的MSCs工程细胞的条件培养液,通过MTT、倒置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MSCs和GDNF基因修饰的MSCs工程细胞分泌物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营养作用。结果:MSCs和GDNF基因修饰的MSC工程细胞分泌物均能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MSCs工程细胞作用更强。结论:成功构建了GDNF基因修饰的MSCs工程细胞,该细胞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明显营养保护作用,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GDNF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 ,并观察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营养支持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从新生小鼠大脑皮层细胞克隆出GDNFcDNA片段 ,以pEGFP C1为载体导入骨髓基质干细胞 (MSCs) ,制备稳定表达GDNF/EGFP融合基因的MSCs工程细胞 ,用联合培养的技术通过倒置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MSCs和GDNF基因修饰的MSCs工程细胞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相互作用。 结果 MSCs和GDNF基因修饰的MSCs工程细胞共培养均能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 ,MSCs工程细胞作用更强。 结论  成功构建了GDNF基因修饰的MSCs工程细胞 ,该细胞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明显营养保护作用 ,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抗坏血酸(AA)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新生24h内的sD大鼠脑组织分离和培养神经干细胞,进行神经干细胞鉴定.第二代神经干细胞诱导培养基中分别给予AA或(和)GDNF,10d后终止诱导,进行DA能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和TH基因的RT-PCR检测.结果 各诱导组均检测到TH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AA及GDNF均能增加NSC向TH阳性细胞分化的比率(P<0.05);与单独运用100μmol/LAA或10ng/mlGDNF组比较,联合诱导组可明显提高NSCs向TH阳性细胞分化的比率(P<0.05).结论 AA和GDNF均能促进NSCs向DA能神经元分化,两者联合诱导后分化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对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进行MSCs的体外培养、传代扩增及纯化。bFGF预诱导24h后,依据加入的神经营养因子不同分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l)组、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组和GDNF+GMl组,以及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分别在预诱导第3d、7d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计数NSE和TH阳性细胞数,并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对照组见少量NSE阳性细胞。实验组于诱导第3d、7d见较多数量的NSE、TH阳性细胞,GFAP阴性。bFGF预诱导各组中GDNF+GMl组NSE、TH阳性细胞率最高,GDNF组次之,GMl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bF—GF预诱导不仅可明显促进GDNF、GMl诱导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表达神经元细胞标志物——NSE;还可促进MSCs向DA能神经元分化,表达DA能神经元标志物——TH。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体外能否诱导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分化及可能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成年SD大鼠胫骨内骨髓组织,分离制备成单细胞悬液进行培养。将增殖传代至第5代的BMSCs随机分为GDNF诱导组和对照组。继续培养7d后,应用BrdU/GFAP、BrdU/NeuN和TH免疫荧光单标和双标技术检测BMSCs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两组BMSCs继续培养7d后,增殖仍然活跃,有部分细胞向神经元和胶质样细胞分化,呈Brdu,GFAP、BrdU/NeuN和TH阳性表达,但GDNF组的增殖力更强,向神经元和TH神经元分化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GDNF能促进BMSCs的增殖和诱导BMSCs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样细胞,其中少部分可分化为TH神经元(即DA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I)在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MSCs)成为神经前体细胞及其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取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别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GMI和bFGF+GM1作为诱导物诱导,3 d后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I型胶原(collagen I)免疫细胞化学及巢蛋白(Nestin)免疫荧光染色,7 d后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半乳糖脑苷脂(Gal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经bFGF或bFGF+GM1诱导后部分骨髓基质细胞转化为神经前体细胞样细胞,继而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样细胞,fibronectin、collagen I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减少,Nestin、NSE和GFAP染色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分别为35.22%±4.27%,22.28%±2.97%和26.65%±3.17%),以bFGF+GMI组更为明显(42.17%±3.65%、30.35%±3.51%和32.22%±2.68%),而单独应用GM1无明显作用。结论 联合应用bFGF与GM1后,GM1可增强bFGF的诱导作用,提高MSCs转化,并促进其向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骨髓基质细胞(B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条件和发生机制,比较不同血清浓度、不同白介素-1(IL-1α)及不同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浓度及不同组合浓度等诱导条件下BMSCs分化情况;为BMSCs在神经科学领域内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成年SD大鼠BMSCs为实验对象,利用IL-1α、胶质细胞系来源GDNF等作为增殖及分化诱导因子,进行增殖培养、分化诱导;免疫细胞法进行细胞性质鉴定。结果加入GDNF、IL-1 α增殖培养诱导6 d,部分细胞有神经巢蛋白成分表达;三周测出 DA受体D2检测阳性,GDNF IL-1α组与 GDNF组及IL—1α组比较分化率更加显著(P<0.05)。结论 B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联合GDNF 和IL-1α诱导分化并配合使用高浓度血清(10%)可获得神经巢蛋白阳性的神经前体细胞及表达D2受体阳性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可以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10.
背景:神经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和扩增受细胞自身基因和外来信号的调控。 目的:观察中脑源性神经干细胞在常氧、低氧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下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情况。 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E12小鼠胚胎腹侧中脑组织,胰酶消化和机械吹打制成单细胞悬液,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扩增;Nes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在有血清培养基中对纯化神经干细胞自然分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分别鉴定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建立常氧和低氧环境,设置常氧组、常氧+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低氧组、低氧+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按实验分组在有血清条件下诱导分化。 结果与结论:在低氧条件下,中脑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均高于常氧组;尤其是低氧环境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下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比例更高,表型更成熟。说明低氧环境下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明显促进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数量足够、形态及功能成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11.
损伤脑组织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损伤脑组织对骨髓基质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以损伤脑组织匀浆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 ,相差显微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诱导结果。结果 诱导后 ,骨髓基质细胞出现分化 ,细胞形态改变 ,胞体呈锥形 ,突起交织成网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表达NSE和tubulin β,分化率达到 30 2 %± 4 0 9%。 结论 损伤脑组织匀浆可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骨髓基质细胞有可能用于神经系统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2.
人胚神经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 建立神经干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的共培养系统,根据该系统的条件性培养液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方法 来源于胎脑海马、纹状体、额叶、中脑的神经干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建立起各自的共培养系统,并根据数种条件性培养液诱导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以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元的总体分化率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诱导率。结果 骨髓基质细胞及CO-BMSC能显著提高不同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的神经元分化率,同时只有中脑神经干细胞能被有效地进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诱导。结论 共培养系统诱发了神经干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的自/旁分泌作用,该作用可根据神经干细胞的区域特异性有效的定向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从成人肋骨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用bFGF和EGF作为诱导剂,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表达血管相关性Ⅷ情况,并观察体外微血管网状结构的形成情况。结果经bFGF和EGF诱导后的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内皮细胞特征,血管相关性Ⅷ呈阳性表达,并且在体外可形成微血管样结构。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在bFGF和EGF诱导下,可以分化为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4.
趋化因子Fractalkine体外趋化骨髓基质细胞迁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体外迁移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法培养成年Wistar大鼠BMSCs,取第五代BMSCs行免疫荧光鉴定;后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及RT-PCR的方法检测BMSCs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3CR1的情况,利用Boyden小室法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对BMSCs的体外趋化作用及其特异性。结果第五代BMSCs都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Vimentin、Laminin及Fibronectin;CX3CR1细胞免疫荧光及RT-PCR结果证实BMSCs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3CR1,趋化因子Fractalkine(5、50、500ng/mL)体外可趋化BMSCs迁移,抗Fractalkine多克隆抗体可对抗其趋化迁移作用。结论Fractalkine/CX3CR1通路参与BMSCs体外迁移,为进一步研究BMSCs的迁移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背景:已有实验表明,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分化为骨骼、神经干细胞及造血干细胞的巨大潜能,而黄芩甙具有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 目的:探讨黄芩甙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可能性。 方法:分离培养Wistar纯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并将分离的骨髓基质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干预,实验组用黄芩甙(350~400 μmol/L)诱导,2组的培养环境相同。持续诱导6 d后选取生长良好的细胞进行蛋白质印迹和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 结果与结论:黄芩甙诱导 7 d后,骨髓基质细胞形成较典型的神经细胞形态。诱导前骨髓基质细胞不表达神经细胞标记蛋白mRNA和蛋白;诱导 6 d表达神经细胞标记蛋白和mRNA;对照组不表达神经细胞标记蛋白和mRNA。证实黄芩甙在体外可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Ficoll-Paque液(1.077×103g/L)从成人骨髓中分离BMSC,体外扩增,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丁酰基环腺苷酸(dbcAMP)为诱导剂,诱导期间观察细胞形态和数目的变化,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此诱导条件下95%的细胞成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这些细胞表达NSE、GFAP或nestin.结论bFGF和EGF、ATRA、dbcAMP能诱导成人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而且具有较高的阳性转化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周围神经细胞悬液、中脑条件培养基与细胞因子联合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转化为多巴胺(DA)能神经元。探索体外诱导MSCs定向分化为DA能神经元的最佳条件。方法取雄性SD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进行MSCs的体外培养和传代扩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诱导后,依据处理因素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周围神经细胞悬液组、周围神经细胞悬液 中脑条件培养基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在诱导第7天进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计数NSE和TH阳性细胞数,并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对照组及实验各组7d NSE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304±0.767,37.411±2.89.37.836±2.836(细胞数/每视野)。各组以周围神经细胞悬液 中脑条件培养基组NSE阳性细胞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及实验各组7d TH阳性细胞数分别为0,10.44±0.511,16.671±0.544(细胞数/每视野)。以周围神经细胞悬液 中脑条件培养基组TH阳性细胞数量较多,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周围神经细胞悬液、中脑条件培养基与细胞因子联合可明显促进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促进细胞表达TH。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扩增及诱导其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分化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进的全骨髓培养法,培养来源于正常成人献髓者的骨髓基质细胞。传至第5代,用全反式维甲酸(RA)等细胞因子诱导分化,于诱导后第7d和第14d行神经元细胞特异性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丝蛋白(β-tubl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鉴定,计数诱导前后的细胞。结果成人骨髓基质细胞经RA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诱导后可见神经元样细胞出现,经NSE、MAP-2及β-tublin免疫组化和荧光鉴定阳性,NSE表达率达到48.5%±0.2%。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扩增迅速,纯化需时短,并可在全反式维甲酸等细胞因子诱导下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9.
趋化因子SDF-1体外趋化骨髓基质细胞迁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SDF-1在体外对骨髓基质细胞的迁移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法培养成年Wistar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取第五代骨髓基质细胞行免疫荧光鉴定;后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及RT-PCR的方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情况.利用Boyden小室法探讨趋化因子SDF-1对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趋化作用及其特异性。结果第五代骨髓基质细胞都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Vimentin、Laminin及Fibronectin;细胞免疫荧光及RT-PCR结果证实骨髓基质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4;趋化因子SDF-1(5、50、500ng/mL)体外可趋化骨髓基质细胞迁移,抗SDF-1多克隆抗体可对抗其趋化迁移作用。结论SDF-1/CXCR4通路参与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迁移,为进一步研究骨髓基质细胞的迁移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