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寻找院内感染SARS的危险因素,评估医院预防控制措施效果。方法 访谈了解医院防治SARS和医务人员发病的总体情况;现场考察相关病区的环境状况;问卷调查78名参加SARS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卫生习惯、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并用ELISA法检测其中67人血清中的抗-SARS抗体。结果 该院共收治确诊和疑似SARS患281例,医务人员罹患率为1%(4/395)。隔离病区有2名护工感染发病,ICU有2名医生发病,1人死亡。医院采用通风良好的外廊式楼房做隔离病区,ICU收治重症患。隔离病区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医务人员有良好的个人防护和卫生习惯,100%戴口罩和洗手消毒,戴手套、穿隔离衣、穿鞋套、戴眼罩、漱口、粘膜保护等防护措施的采用率分别为74.4%、66.7%、46.2%、9.0%、24.4%和9.0%;医务人员预防服药率为57.7%。67份血清抗-SARS抗体全部阴性。结论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防护意识、对隔离防护制度的严格执行是防止SARS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消毒、隔离、个人防护等主要干预措施是保护医务人员的重要防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建立规范隔离病区,制定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消毒方法,采取严格病人管理,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护人员防护等综合控制医院感染措施。结果避免了SARS在医院内的传播,有效预防了医护人员与病人间的交叉感染。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针对SARS的传播特点,制定科学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对控制SARS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SARS病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和总结SARS流行期间,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建立规范隔离病区、制定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消毒方法、采取严格患者管理、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护人员防护等综合控制医院感染措施。结果 避免了SARS在医院内的传播,有效预防了医护人员与患者间的交叉感染。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针对SARS传播特点,制定科学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对控制SARS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广州市医务人员传染性生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的基本特征,探讨流行因素,评价防制措施,为医疗卫生单位开展SARS收治及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医务人员SARS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定性生研究方法对医院SARS流行影响因素、预防控制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广州市医务人员首例SARS患发病时间为2003年1月13日,截止5月5日共有29家医疗卫生单位报告医护人员发病280例,占全市总病例数的26.07%。医务人员发病高峰在2月上、中旬,共有167例,占医务人员发病总数的59.64%,呈明显聚集性。4月后病例为零星散发。病例主要集中在1月下旬前开始收治SARS患(对SARS尚缺乏认识的时期)的6家医院,占总病例数的73.2%(2c15/280)。调查180例医务人员SARS患中92.22%直接参与过SARS患的救治工作。采取定点收治患、加强医院病区通风、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的个人防护等综合措施后,2月下旬开始,医务人员的新发SARS病例明显减少。结论 控制SARS在医务人员中流行的关键措施是:(1)要对出现SARS症状的患高度警惕,及时诊断并隔离患;(2)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做好个人防护措施;(3)收治区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4)加强病区通风换气;(5)严格按照有关指引做好污染物、空气及环境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5.
浅析消毒隔离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毒隔离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诸多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感染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环节.SARS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暴露了我国医院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通过规范消毒操作程序,采取严格隔离原则,实施科学的防范措施,加强知识培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的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使SARS导致的医院感染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证实了消毒隔离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消毒隔离与SARS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对预防和控制SARS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针对我省医疗机构在SARS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知识培训,提高全省医务人员认知水平,规范消毒隔离程序,实施科学防范措施,强化管理、层层把关以确保措施落到实处.结果实现了全省医务人员无感染、SARS疫情无扩散、无输出病例、患者无死亡"4个零"的突破,取得了SARS防治的阶段性胜利.结论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SARS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和遏制的.  相似文献   

7.
不同病区医护手监测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目的 了解医院手术室、重点感染病区、普通病区医务人员洗手效果,根据不同病区、不同特点,进一步加强和有针对性的对医务人员手的监督与监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室、妇产科、儿科、外科、门诊医护手监测资料。结果 医护手监测总合格率为89.7%,手术室护士手监测合格率96.8%;重点感染病区(妇产科、儿科)医护手监测合格率89.2%;普通病区(外科、门诊)医护手监测合格率88.4%。结论 医务人员对手的清洁与消毒,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加强重点感染病区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管理、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对手清洁与消毒意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效果。方法 分析广东省SARS疫情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2002年11月16日至200B年5月30日,全省共发生SARS病例1511例,死亡57例,累计发病率1.98/10万。全省21个市中有15个市报告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中广州市占86.04%。发病以医务人员为主,占22.90%;病例主要集中在20~39岁,占50.95%;出现明显的医院或家庭聚集性。采取预防控制的策略及效果:加强党政的正确领导,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等组织策略;加强技术指导,重视疫情监测报告,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早发现和就地隔离治疗病人、小范围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强调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增强体质),加强调查研究和科研攻关,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等技术策略。预防控制策略实施后,全省日均发病数从2月份的25.6例下降到5月份的0.3例;医务人员所占比例由1月及以前的30.8%下降到5月份未有医务人员感染;未出现住宅小区或学校聚集性暴发的情况。结论 广东省首次出现SARS暴发流行,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织和技术策略后,广东省SARS疫情初步得到有效控制。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是做好SARS防治工作强有力的保证。加强SARS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重视疫情监测报告,切实落实有效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尤其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是防制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SARS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为了预防和控制SARS在院内医务人员及患者中发生暴发性感染,降低患者死亡率。方法 建立院内SARS监控协调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对全员进行SARS知识培训,采取全院普遍预防与SARS病区重点预防相结合,加强环节消毒技术管理,增加必要的设备以维护病区空气环境的安全;建立SARS患者出入院、会诊、转诊流程及规定,加强病房管理,及时调整医护人员工作强度。结果 我院共收治了85例SARS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保持了两个零的战果,即无1例医务人员感染,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 SARS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易在社区、家庭和医院中传播感染的特点,但是只要预防治疗措施得当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广州市某医院医务人员医院内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影响因素。方法 访谈了解医院收治患者、医务人员感染发病等情况 ,现场调查病区环境和消毒情况 ,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程度及防护行为。结果 医院共收治 10 4例SARS患者 (其中 4 0例重症患者 ) ,2 5名医务人员感染发病 ,其中ICU罹患率最高 ,为 9 6 % (12 /12 5 )。感染发病和未感染发病医务人员在个人防护上 ,戴口罩、穿隔离衣、用鞋套、戴手套、消毒洗手和及时洗澡换衣等措施的采用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可能受病区环境 (条件 )、消毒措施、患者的传染性、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程度及个人防护等多方面的影响 ;个人防护是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最后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