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视觉电生理检查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觉电生理是眼科临床视功能测试的一种手段,是利用视器的生理电活动了解视觉功能,包括视网膜电图(ERG)、眼电图(EOG)、视觉诱发电位(VEP)。它不同于心理物理的测定方法,具有客观性、无创伤性等特点,可以在屈光问质混浊时了解眼底有无严重病变,在不能进行主觉检查的情况下客观地评价视觉功能。对婴幼儿、老年人、智力低下、不合作者或伪盲者,更可作为有效的视功能检测。此项检查广泛用于各种眼底疾病,如视网膜疾病、黄斑病变、视神经疾患,青光眼和白内障等疾病的检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视觉诱发电位(VEP)、视网膜电图(ERG)、振荡电位(OPS)在眼挫伤鉴定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应用眼电生理检查仪对98例无屈光间质病变的眼挫伤患者除行常规眼科检查外,分别行闪光-ERG(F-ERG)、图形-VEP(P-VEP)、闪光-VEP(F-VEP)、OPS检查.结果 记录VEP的P100峰潜时和振幅,EBG的a、b波峰时和振幅,以及OPS峰时和振幅.其中22例(22.45%)VEP100波峰值及峰潜时无明显异常,F-ERG a、b波峰值无明显降低,OPS振幅值无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后经证实为伪盲.76例(77.55%)F-VEP或P-VEP P100波峰潜时延长,波峰值明显降低,F-EBG a、b波明显下降,OPS振幅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43例(56.58%)经治疗后视力均有所提高,其余33例(43.42%)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或视神经萎缩.结论 眼电生理检查为医学鉴定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客观依据.但在视力鉴定及伪盲鉴定中应谨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眼球挫伤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util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改变,探讨多焦电生理检查在眼球挫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眼球挫伤44例47眼,应用国特GT 2000NV电生理仪器进行MERG检查,对不同程度受伤眼及正常眼的总体参数、各环的波振幅、潜伏期进行比较。结果受伤眼的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区一环的b波振幅密度之间具有线性正相关关系;受伤眼与正常眼之间多焦视网膜电图的a波、b波的潜伏期及一环b波振幅密度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多焦电生理系统国特GT2000NV电生理仪能够客观反映挫伤眼球的视功能损害程度,是评价眼球挫伤患者视功能的客观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视觉电生理在评价视网膜挫伤程度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检测眼挫伤 12 7例 F- ERG、视觉诱发电位 (VEP)结果 ,运用非参数检验、χ2检验等方法分析视觉电生理改变与视网膜挫伤程度及视力变化的关系。结果 :(1)视网膜挫伤组 ERG a波、b波的振幅下降、峰时值延长 ,较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 ;(2 )初诊视力 <0 .0 5、0 .0 5~ 0 .2 5、≥ 0 .33组之间及视网膜挫伤轻度、中度、重度 3组之间 ERG a波、b波振幅及峰时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0 .0 1) ;(3) ERG测定结果与治疗后视力变化有明显联系 ,Spearman相关系数 rs为 - 0 .5 31;(4) ERG单独检测的异常率为 74 .0 2 % ,ERG与 VEP联合检出的异常率为 93.70 % ,二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结论 :ERG对视网膜挫伤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有重要价值 ,而 ERG与 VEP联合检查 ,对眼挫伤预后作出的评价则更全面更客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联合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在眼挫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估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79眼)钝挫伤眼及20例正常对照眼,按照国际标准分别行VEP和F-ERG检查,比较分析两组间VEP P100波潜时值和波幅值及F-ERG的a、b波幅值的平均值。结果眼挫伤组VEP P100波潜时值明显延迟,波幅值明显降低,F-GRGa、b波幅值明显降低,其异常率随视功能操作程度的加强而增加。结论VEP联合F-ERG是判断眼挫伤的视功能及早期确诊的客观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7.
视觉诱发电位和闪光视网膜电图在眼球挫伤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视觉诱发电位 (VEP)和闪光视网膜电图 (F -ERG)的联合应用在眼球挫伤的表现特征和价值。方法 :91例 (91眼 )挫伤眼 ,健康对侧眼为对照 ,按照国际标准分别行VEP和F -ERG检查 ,比较分析两组间VEPP10 0 波潜伏期和振幅、F -ERGa波、b波潜伏期和振幅 ,以及挫伤眼组各项指标异常率。结果 :挫伤眼VEPP10 0波潜伏期明显延迟 (P <0 .0 1) ,振幅明显降低 (P <0 .0 1) ;F -ERGa波、b波振幅明显降低 (P <0 .0 1) ;VEP和F -ERG异常率分别为 6 3.73%和 72 .5 3% ,双项检查异常率为 5 6 .0 4 %。结论 :VEP和F -ERG联合检查是评价眼球挫伤后视功能、损伤程度和范围的客观检测方法 ,是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判定疗效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应用视觉电生理检测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视觉电生理技术检测白内障眼的视功能状态 ,以此预测术后视力。方法 白内障患者 4 2例 (4 2眼 ) ,按照国际标准术前常规检测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 (P -VEP)、闪光视网膜电图 (F -ERG)。术后查眼底 ,3个月后查矫正视力。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 0 5 (Ⅰ组 )和术后矫正视力 <0 5 (Ⅱ组 )相比 ,Ⅱ组术前P-VEP的P1 0 0波的振幅均下降、潜伏期均明显延长 ,F -ERG的a ,b波振幅均明显下降。结论 视觉电生理检查可以反映白内障眼的视功能状态 ,可以有效的预测术后视力。术前各项检查均正常提示视功能预后好。术前P -VEP的P1 0 0波振幅下降、潜伏期延长 ,F -ERG的a ,b波振幅下降提示预后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脊髓修复的最终目标是有功能的神经再支配的重建。因此需要一定的技术,来明确脊髓损伤后功能丧失的性质、固有神经系统对损伤的反应,追踪再生的脊髓系统。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脊髓的功能评定比较客观,它能合适地测量脊髓损伤程度及详细的足够的功能再生。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电生理检查,在眼挫伤法医学鉴定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眼电生理检测系统,诊断为眼挫伤62例(68眼),分别行P-VEP或F-VEP,F-ERG,OPS检查。记录P100峰潜时和波幅,ERG,a,b波峰潜时和波幅,OPS波幅。结果凡伤后视力下降眼,P100波幅,峰潜时与对照眼比较,峰潜时明显延迟,波幅明显降低(P<0.01)。结论视觉电生理对眼挫伤后视网膜振荡、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具有客观性和敏感性。在估计预后、指导治疗以及法医学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眼挫伤的视网膜电流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R)改变特征。方法:对1994年8月至2000年6月的204例单眼挫伤患者的ERG和VEP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挫伤眼a、b波波幅均降低(P<0.01),b波峰潜时延迟(P<0.01);挫伤眼视力≥0.1者P100波的峰潜时延迟(P<0.001),波幅降低(P<0.01);挫伤眼视力<0.1者F-VEP各波峰潜时延迟(P<0.001)。(2)电生理各波异常发生率依次为a波降低(65.7%)>b波降低(47.5%)>VEP波降低(37.3%)>VEP波延迟(35.3%)>b波延迟(32.4%)>b波搞进(12.3%)>a波延迟(8.3%)>a波亢进(5.4%)。(3)单一波型异常为30.4%,复合波型异常为69.6%,主要为ERG+VEP异常(49.5%),其次为ERG异常(19.1%)。结论:眼挫伤后先出现的电生理波型易发生波幅降低,后出现的波型易发生峰潜时延迟;49.5%的病例同时出现ERG和VEP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罗兰RETLPORT眼电生理仪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用罗兰RETLPORT眼电生理仪对视觉功能进行ERG客观测试。结果142例患者顺利通过检查,其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视网膜病变提供客观依据。结论检查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散瞳,正确的电极安装,检查中指导患者良好的注视,舒适的体位,检查室中光线的及时调节以及检查后交代患者注意事项是ERG检查顺利进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人工角膜植入术前视觉电生理检查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人工角膜植入术前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的意义。方法:对因严重角膜化学伤、热烧伤、移植失败、终末期干眼症及爆炸伤行永久性人工角膜植入术的27例患者在术前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electroretinogram,F-ERG)和闪光视诱发电位(Flash-visualevokedpotential,F-VEP)检查,将测定结果与术后两周的视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7例中,术前明适应闪光VEP的潜伏期与术后视力呈正相关,r=0.614,p=0.001。F-VEP测定结果正常者14例、轻度异常9例,在术后视力均获得明显改善;中、重度异常者4例,其中3例术后视力得到一定程度改善,1例视力改善不明显。F-ERG的结果与视力亦呈正相关,但其可靠性不及F-VEP。结论:人工角膜植入术前进行视觉电生理测定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视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视觉电生理检查在职业眼病鉴定中的意义.方法:对两年中进行职业眼病鉴定的150例(均为双眼)进行分析.视觉电生理检查主要是进行视网膜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结果:主观视力以及临床体征与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相一致的有42例(占28%),不一致者为106例(占71%),有两例无法判定(占1%).结论:视觉电生理检查在职业眼病的鉴定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我们用视电生理检查评估受伤眼的视功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受伤的30眼主观视力为005~08,屈光间质均无明显混浊,其中男22眼,女8眼;7~60岁。12 方法 视电生理检查均在法医鉴定时进行,每例均行双眼检查,每眼行FERG(最大反应)与视觉诱发电位(VEP)联合检测,视力≥01者用视图型诱发电位(PVEP),视力<01者用闪烁视诱发电位(FVEP)。视电生理仪为烟台机电公司产的50Y2000型。有屈光不正者需戴矫正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因针类物所造成的角膜穿孔伤的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方法:对15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受伤眼与对侧眼的ERG、F-VEP及OPs波。结果:多数伤眼ERGa、b波振幅降低64.3%-71.4%(P<0.01),峰潜时延长42.7%-78.6%(P<0.01);F-VER振幅降低64.3%(P<0.01),峰潜时延长57.4%(P<0.01);4眼OPs波消失。结论:眼前段的针刺伤可引起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的明显异常,故应考虑其累及眼后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Vision electrophysiology test is a method for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vision pathway from the retina to the cortex.It is a unique non-traumatic,objective,and quantitative examination to investigate th...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眼外伤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115例眼球钝挫伤(115眼)病例进行VEP、ERG等检查。结果:眼外伤视神经损伤患者VEPP波振幅和潜伏期有明显改变,且异常程度越明显,预后越差,VEP对视神经损伤程度反应灵敏。结论:VEP是一种客观、定量、定位评定视神经功能的方法,是目前视神经病变最敏感的客观检查方法,借此可以对眼外伤视神经损伤程度行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了解白内障手术后的疗效,我们从2002年6月以来一直对白内障患者术前常规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现将检查结果与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