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通市通州区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因素,为该地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按照妇幼保健三网监测要求,监测全区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情况;调取2011—2015年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南通市通州区育龄妇女平均死亡率为66.08/10万,各年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前五位致死性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白血病,交通事故和自杀是通州区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严重危害育龄妇女健康的疾病的三级预防工作,降低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同时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提高育龄妇女健康水平,降低育龄妇女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和平区2000~2002年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2002年育龄妇女死亡的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的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8.40/10万,≥35岁的共计182例占81.98%;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顺位第1位是恶性肿瘤,构成比占50.00%,显著高于其他死亡原因;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疾病第1位为消化道肿瘤,其次是乳腺癌,患恶性肿瘤死亡的育龄妇女≥35岁者共99例,占89.19%;意外伤害死亡中自杀为主要原因,其次为交通事故.结论妇幼保健工作应加强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起江苏省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该地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江苏省育龄妇女死亡个案信息,死亡原因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编码分类,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江苏省育龄妇女的死亡率为60.44/10万,城区为50.59/10万,农村为67.82/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41.80%)、意外伤害(25.15%)、心脏病(8.43%)、脑血管疾病(8.16%)和呼吸系统疾病(2.20%),前5位致死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13.78%)、肝癌(13.05%)、乳腺癌(12.41%)、胃癌(11.77%)和白血病(6.89%),交通事故和自杀是江苏省育龄妇女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各级政府应积极开展恶性肿瘤的防治和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咨询和疏导,以降低育龄妇女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1052例育龄妇女死亡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琴玉  冯芬华  江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307-3308
目的:探讨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的原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降低育龄妇女的死亡率,提高预期寿命。方法:对我市2004~2005年1052例育龄妇女死亡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0~49岁组死亡占首位,其次是30~39岁组;疾病导致死亡占52.48%,意外死亡占36.41%;40~49岁组以疾病死亡为首位,20~29岁组意外死亡高于疾病死亡;疾病死亡中以恶性肿瘤占首位,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结论:重视妇女的健康体检,重视妇女的心理保健,强化健康教育,提高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合肥市区2004~2007年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率,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4~2007年合肥市区育龄妇女死亡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4~2007年4年间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6.63/10万.育龄妇女死亡的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血管病、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分别占死因构成比的40.25%、20.90%、6.82%、5.30%和3.79%.乳腺癌、胃癌、肺癌、白血病、子宫癌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比的15.53%、13.41%、12.94%、10.59%、8.47%.交通事故、自杀分别占意外伤害死亡比的38.02%、26.62%.结论 妇幼保健工作应加强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防止恶性肿瘤、意外伤害死亡、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低绍兴县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对策。方法:采用资料分析法,对2008-2012年绍兴县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其死亡原因的特点,提出降低绍兴县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对策。结果:绍兴县育龄妇女死亡原因的前6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94%,是影响绍兴县育龄妇女死亡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育龄妇女健康教育,建立育龄妇女健康档案,定期对育龄妇女进行健康体检,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有效对策,育龄妇女保健干预措施必须切实落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死亡的原因,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993-2009年南京市鼓楼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年间,育龄妇女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骨骼疾病,分别占42.21%、23.34%、12.89%、3.62%、3.54%.结论:预防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脑血管等疾病,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健.  相似文献   

8.
象山县2000~2006年育龄妇女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美飞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102-3103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死亡情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象山县2000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死亡的15~49岁妇女的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年共死亡育龄妇女646例,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恶性肿瘤占44.58%,意外伤害占33.59%,脑血管病占7.59%。结论:提高育龄妇女的文化、生活水平,加强自我保健能力,注重心理卫生教育,提供普查保健服务等,对降低育龄妇女死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曹霞  吴春玫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670-4672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死亡的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以降低死亡率。方法:对近3年全县育龄妇女死亡进行监测,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死因统计并分析。结果:如东县育龄妇女死亡率为71.27/10万,前6位育龄妇女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分别占死因构成的36.24%、33.85%、7.52%、6.84%、3.08%、3.08%。肝癌、胃癌、乳腺癌、肺癌、脑癌、白血病死亡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的23.11%、16.04%、13.21%、9.91%、8.49%、8.02%。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体检,防治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血管、肝脏及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天津市大港区育龄妇女死亡情况和主要原因,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天津市大港区2006~2010年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天津市大港区5年内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5.62/10万。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血管疾病。由恶性肿瘤致死的前3位肿瘤分别为支气管肺癌、乳腺癌、胃癌;交通事故和自杀是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继续加强育龄妇女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降低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死亡的发生率,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育龄妇女死亡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沈阳市育龄妇女死亡病因,为改善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沈阳市死亡报告系统进行回顾性调查,比较1996~2000年城乡不同年龄组间育龄妇女死亡变化趋势、死因顺位及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结果 1996~2000年,沈阳市育龄妇女死亡率处于上下波动状态。城市疾病死亡率为67.24/10万,农村为45.97/10万。35—49岁城市妇女为育龄妇女死亡的重点人群,循环系统疾病为育龄妇女的主要死因。因癌症死亡的死亡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育龄妇女因乳腺和生殖系统癌症造成的死亡占癌症死亡的1/4,在农村其发生率更高。结论对育龄妇女的卫生保健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巢湖地区育龄妇女死亡主要原因变化趋势,探讨有效干预措施。方法收集全市2006—2009年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因构成前3位是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4年间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恶性肿瘤死亡中胃癌为首位,呈下降趋势(P〈0.01)。意外死亡中车祸增加(P〈0.01),自杀减少(P〈0.01)。结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减少腌制品摄入,普及交通法规,加强心理保健,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已婚育龄妇女生命质量及领悟社会支持状况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已婚育龄妇女的生命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MOSSF 36健康调查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 55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已婚育龄妇女的生命质量其生理职能、情感职能 2个维度变异度较大; 婚姻状况不同的已婚育龄妇女生理职能、精力、精神健康状况不同 (方差分析P值均<0. 05), 已婚育龄妇女的生命质量与婚姻状况、年龄、社会支持状况、对生活的主观满意程度呈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 增加已婚育龄妇女的领悟社会支持和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榆次区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访谈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育龄人群及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对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认知与需求。方法:采用专题小组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选择山西省榆次区的两个乡,将每个乡不同年龄段的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干部分为6组,两乡共12组。由项目专家主持,分组详谈。结果:大多数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有所了解。她们均支持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开展。多数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认为知情选择的开展应因地而异。结论: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在榆次地区可接受并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云南农村育龄妇女孕前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及对其服务的利用。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逐个入户对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313份。结果:80.0%以上的育龄妇女掌握了一些孕前保健的基本知识,50.9%的妇女孕前查询阅读过有关优生信息和资料,36.5%的妇女主动向医生进行遗传、优生咨询;24.8%的妇女做过孕前健康检查,所检查项目中,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检查、血液常规检查、血型检查、尿液常规检查、妇科B超检查率分别为:42.2%、38.4%、36.8%、30.9%、34.8%、38.7%;抗HIV抗体检查、乙肝血清学检查、梅毒血清学检查率分别为:30.4%、28.9%、25.8%;TORCH、染色体检查率分别为:23.6%、1.0%。结论:农村育龄妇女虽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孕前保健知识,但对其服务的利用率不高。基层妇幼保健及计划生育部门须进一步加强孕前保健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促进广大育龄妇女主动接受孕前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6.
潘亚娜 《职业与健康》2009,25(15):1636-1637
目的了解避孕套知识在育龄妇女中的掌握情况,为十一五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宣传避孕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庄河市18乡50村2436名18—45岁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知道避孕套避孕方法的占4.8%,其中未婚占83.6%,已婚占16.4%;不知道避孕套可防性病的占48.7%,其中未婚占62.3%,已婚占37.7%;不能正确说出避孕套使用方法的占16.20%,其中未婚占69.5%,已婚占30.5%。结论在育龄妇女中,应加强宣传用避孕套有避孕和防病双重功效,并且把未婚女青年作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育龄妇女TORCH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育龄妇女TORCH感染率,为预防TORCH感染和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深圳市3236名育龄妇女进行TORCH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TORCH感染检测结果中,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弓形体和巨细胞病毒5种病原体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52%、21.3%、29.5%、5.2%和98.3%。TORCH感染率在育龄妇女各年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深圳市育龄妇女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感染率较高,提示应及早进行育龄妇女TORCH筛查,以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农村育龄妇女2000~2005年节育措施构成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育龄妇女节育措施构成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了2000~2005年,河北省农村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措施构成情况统计报表。结果2000~2005年,输卵管结扎术、输精管结扎术的构成比从49.64%、7.30%下降到42.77%、6.17%,并呈逐年递减趋势;宫内节育器、避孕套和皮下埋植剂使用构成比从36.70%、4.165%和0.075%上升到43.02%、6.408%和0.111%,呈逐年递增趋势;采用外用药及其他避孕方法的构成比与年度无明显关系。2005年,宫内节育器和输卵管结扎术仍为农村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在不同年龄组育龄妇女中,34岁以下年龄段的妇女采用宫内节育器作为避孕措施的构成比最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构成比逐渐降低而输卵管结扎和输精管结扎的构成比逐渐增高;采用避孕套或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构成比在20~29岁年龄段最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皮下埋植剂、外用药、口服避孕药、针剂等其它避孕措施的构成比与育龄妇女的年龄无明显关系。结论在农村避孕节育措施构成正在发生改变,不可逆性长效避孕措施使用逐年减少,可复性避孕措施的使用逐年增加,避孕方法正向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农村育龄妇女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孕前保健实施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1 227名农村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入户调查获取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相关情况。结果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率为37.5%;妇科检查、白带常规、血型、血常规、B超、TORCH感染监测、输血前3项、染色体监测等检查项目利用率分别为36.6%、35.4%、30.1%、31.5%、28.4%、24.0%、19.2%、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经济收入、医疗保障状况、就医便利程度、孕前保健意识、孕前保健知识及知识获取途经对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率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农村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率较低;人口学因素、孕前保健意识及认知因素、孕前保健宣传途径是农村育龄妇女利用孕前保健服务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山西省跨省婚嫁的农村育龄妇女艾滋病及母婴传播性疾病的感染现状,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有跨省婚嫁的部分县进行摸底调查,面对面访谈、进行健康教育。并采集血样检测。结果:跨省婚嫁的农村育龄妇女对预防艾滋病及母婴传播性疾病的知识知晓率低,缺乏基本的妇女保健卫生知识。经检测发现艾滋病感染率1.21%(47/3870)、乙型肝炎感染率5.36%(66/1232)、丙型肝炎感染率0.97%(12/1232)、梅毒感染率1.87%(23/1232)。结论:跨省婚嫁的农村育龄妇女大都来自云南、四川、广西、河南等艾滋病高发省份,这部分妇女是艾滋病及母婴传播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