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眼科临床工作发现中,越来越多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合并有眼部的缺血性疾病口[1,2],并眼部缺血性疾病经常作为颈动脉狭窄的首发症状出现而首诊于眼科.  相似文献   

2.
与颈动脉狭窄相关眼部表现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与颈动脉狭窄相关眼部表现的临床特点和发生机制。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眼部表现的情 况。 结果 36例(29%)患者伴有眼部表现,并且28例(22.6%)是以眼部的症状为首发症状就诊;36例患者中,31例(86.1%)经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检查显 示狭窄段主要位于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为颈内动脉 中度狭窄8例,重度狭窄23例;124例患者中,67例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出现眼部表现的概 率与34例中度狭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2662,P>0.05);眼部表现包括一过性黑矇52.8%,视野缺损、视力突然下降甚至完全丧失36.1%,双眼复视13.9%,上睑下垂13.9%,持续性高眼压2.8%,同一患者可同时合并多种表现;36例患者中诊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4例,视网膜静脉瘀滞性病变1例,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分支静脉阻塞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例;1例患者双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并无任何眼部表现。 结论 颈动脉尤其是颈内动脉狭窄可引起急慢性缺血性眼病,但慢性缺血情况下是否有眼部的表现与侧支循环代偿状态有关;对缺血性眼病患者建议常规检查颈动脉系统情况。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22:376-378)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静脉阻塞认识和治疗方法的争议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疾病,其诊断治疗上存在大量的争议和误区。与 RVO 的自然病程相比,目前仍没有任何安全有效治疗的方法。有益的探索和必要的争议都将有助于接近事实的真相,得出更加切合实际的认识和结论;但对于国内外所有的探索和观点都应该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不可全盘接受,盲目跟进。(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155-158)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病例1,男,65岁。右眼视物不见10d。无明显诱因右眼突然视力下降,伴有轻度眼眶痛,无恶心、呕吐的症状,来诊,2008-05门诊以“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收入院。查体:右眼视力无光感,结膜睫状充血(+),角膜透明,前房常深,Ty(-),虹膜纹理清,瞳孔全周延及中部虹膜新生血管生成,直径约6mm,直接光反射消失,视盘色淡,C/D=0.8,视网膜色淡,黄斑区相对充血,动静脉普遍变细,部分血管闭塞成白线,部分静脉呈串珠样改变,视网膜散在点条状出血,棉絮斑(+),上方中周部见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下方见少量积血。测眼压:右眼37mmHg,左眼16mmHg。左眼虹膜纹理清,瞳孔直径约3mm,直接  相似文献   

5.
人眼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病理改变,为临床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客观的依据。 方法 对11例11只眼缺血型CRVO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重点观察视盘和视神经处视网膜中央静脉(CRV)和中央动脉(CRA)的改变。 结果 11只眼CRV在通过筛板区时管腔均变狭窄。其中,5只眼在筛板区和筛板后区CRV内可见机化血栓存在,6只眼在筛板区及其后区CRV内存在血栓机化再通管道,CRV管壁内皮增生,管腔狭窄。11只眼CRA均有明显的动脉硬化改变,管壁增厚,管腔变细;2只眼CRA在筛板区管壁内膜增生,管腔严重狭窄;筛板水平CRA无血栓形成。 结论 在缺血型CRVO发生中,CRV在筛板水平有血栓形成;血栓机化再通的时间及程度,可能决定了CRVO的转归与预后。CRV在巩膜管狭小间隙内受压迫是CRVO的发病机制。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163-165)  相似文献   

6.
应当密切关注由颈动脉阻塞引起的视网膜血循环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可以见到越来越多的人发生颈动脉阻塞,据统计大约 69% 的颈动脉阻塞的患者的临床首发症状是眼缺血综合征。但是由于眼缺血综合症的症状较为隐蔽,因此临床上经常发生漏诊、误诊。诊断眼缺血综合征的最佳手段是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密切注意观察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早期像,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诊断由颈动脉阻塞引起的眼缺血综合征。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79-81)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颈动脉狭窄伴眼部缺血性表现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经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并接受单纯药物、颈动脉支架置人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21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中有眼部缺血性表现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仅有眼部缺血临床症状者49例,占60.49%;确诊为眼部缺血性疾病者32例,占39.51%.后者24例行视网膜激光光凝、降眼压药物、睫状体冷冻等治疗.回顾分析时,对比分析CDFI和DSA检测发现的颈动脉狭窄程度与眼部缺血性表现的相关性,并依据CDFI血流成像系统评价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有眼部缺血性表现的81例患者中,一过性黑矇38例,占46.91%;眼前闪光30例,占37.03%;眼部红肿且伴眼眶周围疼痛者28例,占34.57%;复视11例,占13.58%;视力下降9例,占11.11%.确诊有眼部缺血性疾病的32例患者中,缺血性视神经病变9例,占28.13%;眼部缺血综合征和视网膜中央或分支动脉阻塞各6例,各占18.75%;视网膜出血5例,占15.62%;眼外肌麻痹4例,占12.50%;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占6.25%.颈动脉狭窄程度与眼部缺血性疾病发病率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837,P<0.05).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药物治疗(t=2.73,3.14;P<0.01).结论 颈动脉狭窄伴眼部缺血表现者,可出现一过性黑矇、眼前闪光、眼部红肿及眼眶周围疼痛、复视、视力下降等眼部缺血性临床症状以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部缺血综合征、视网膜中央或分支动脉阻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眼部缺血性疾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疗效显著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9.
患者男,63岁.因右眼视力丧失,伴眼胀痛及同侧头痛6个月,加重1周入院.既往患高血压病3年,脑梗塞3年.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中央动脉供血不足、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有海绵窦血栓的病例,国内尚未见文献报告。近期我们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5岁。于3个月前骑摩托车时摔倒,头部受伤后意识不清约2h,清醒后头痛、头晕。在当地医院诊治,情况不详。伤后20余日右眼逐渐肿胀、眼球突出、睁不开眼并伴视物模糊,自觉右侧头部有隆隆样杂音,近半月视力下降更加明显。2004年7月6日我院脑外科以“右侧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收入院。入院检查: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正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4,不能矫正;左眼0.6,矫正视力1.0。右眼肿胀,上睑下垂,遮挡瞳孔大部分。球结膜血管纡曲扩张,瞳孔较对侧略大,直接对光反射迟钝,屈光间质清楚。视盘色略淡,边界清楚。视网膜动、静脉管径均较对侧眼略细,黄斑区视网膜反光强,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并见少许脂质渗出。可见多处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水肿病灶散在于视网膜上、下血管弓之间。颞侧周边视网膜有少量小片状出血。右眼球突出,略外展位,眼球各方运动明显受限。右眼上睑及眶颞侧部可闻及隆隆样连续性杂音,压迫颈总动脉杂音减弱。眼压:右眼15mmHg(1mmHg=0.133kPa),左眼18mmHg。视野检查:右眼因视力太差不能查;左眼视野正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右眼视盘持续弱荧光,22.2S可见动脉充盈前锋,背景荧光散在多处大小不等的弱荧光区,25.4S黄斑拱环血管仍未充盈,背景荧光仍见多处弱荧光区,29.4S静脉近端层流,41.7S静脉仍处层流状态,10min后全视网膜静脉的大分支血管轻度渗漏荧光。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右眼静脉扩张及逆流,眼动脉管径变细,血流量减少,灌注压降低。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海绵窦明显扩张,颈内动脉漏口巨大,同时行血管栓塞治疗,释放一个球囊后,瘘口不能封闭,因经济原因家属放弃了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72岁,因右眼突然视物不清3天,加剧1天入院。患者于1997年3月5日清晨突然感觉右眼前发黑、视物不清,约2小时后到当地医院眼科就诊。有高血压病史5年,近1个月来曾2次发生一过性黑目蒙,约2~3分钟自行恢复。当地医院检查:血压21/14kPa...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6岁,因左侧肢体无力4月余,右眼视力突然下降1天,于1994年4月13日第一次来我院眼科检查。患者1993年11月20日因突然左侧肢体无力,伴口词不清,口角歪斜来我院就诊,检查:神智清楚,血压150/75mmHg(1mmHg=0.133k...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侧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并分析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88例176眼单侧中度颈动脉狭窄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组)及51名51眼健康对照者(B组),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量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期最低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狭窄对患者眼部缺血表现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眼动脉(OA)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狭窄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同时纳入经CDFI检查明确颈动脉正常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不同的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狭窄率≥60%组及狭窄率<60%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行全面眼科检查,确定其是否伴有眼部缺血表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眼部症状及体征的发生率.3组受检者均行CDFI检查,观察其CRA、OA的血流频谱形态;测量CRA、O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管内径(BVD)及阻力指数(RI).结果 狭窄率≥60%组30例患者中,有眼部症状24例,占80.0%;有眼部体征9例,占30.0%.狭窄率<60%组30例患者中,有眼部症状9例,占30.0%;有眼部体征3例,占10.0%.CDFI检查发现,狭窄率≥60%组患者CRA呈馒头样波形改变;OA三峰双切迹峰行消失,变为单峰.狭窄率<60%组患者的CRA及OA血流频谱形态为三峰双切迹,与对照组类似.与对照组比较,狭窄率≥60%组患者CRA的PSV、EDV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5、4.949,P=0.007、0.005);BVD、RI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7、0.213,P=0.572、0.885).与对照组比较,狭窄率<60%组患者CRA的PSV、EDV、BVD、RI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5、0.254、0.356、0.105,P=0.072、0.825、0.751、0.955).与狭窄率<60%组比较,狭窄率≥60%组患者CRA的PSV、EDV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7、4.558,P=0.010、0.009);BVD、RI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7、0.253,P=0.662、0.804).3组患者OA的PSV、EDV、BVD、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狭窄率≥60%的患者有更高的眼部缺血表现发生率,其CRA的PSV、EDV明显降低,O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颈动脉狭窄率<60%患者CRA、O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i-nalveinoclusion,CRVO)的发生一般认为与视网膜动脉硬化有着密切关系,多发生于老年人,中青年人发生CRVO的病因分析报道不多。我们对我院收治的63例中青年性CRVO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因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分析严重颈内动脉狭窄(ICAS)患者眼部血流改变情况及眼动脉血流方向与ICAS程度的关系.方法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CDFI)检查确诊为单侧重度ICAS及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的40例患者40只眼纳入研究.患眼中,单侧重度ICAS者29只眼,占72.5%;颈动脉完全闭塞11只眼,占27.5%.临床眼底检查有明显眼部缺血体征者14只眼,占35.0%;无明显眼部缺血体征者26只眼,占65.0%.对比分析患眼及对侧眼、有无明显眼部缺血体征患眼视网膜中央动脉(CR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利用全脑动脉及主动脉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观察患眼眼动脉的血流方向,对比分析不同眼动脉血流方向患眼CRA的PSV情况.同时分析眼动脉血流方向与ICAS程度的关系.结果 CDFI检查发现,患眼及对侧眼CRA的PSV分别为(6.59±1.49)、(8.95±1.35) cm/s,患眼较对侧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P<0.01).有、无明显眼部缺血体征患眼CRA的PSV分别为(5.84±1.42)、(7.00±1.39) cm/s,有明显眼部缺血体征者较无明显眼部缺血体征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P<0.05).DSA检查发现,眼动脉逆向血流(ROAF) 15只眼,占37.5%;眼动脉正向血流25只眼,占62.5%.ROAF及眼动脉正向血流患眼CRA的PSV分别为(6.96±2.09)、(7.01±1.42) cm/s;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P>0.05).ROAF 15只眼中,单侧重度ICAS者5只眼,占33.3%;颈内动脉完全闭塞者10只眼,占66.7%.颈内动脉完全闭塞患眼出现ROAF的几率明显高于单侧重度ICAS患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严重ICAS患眼CRA的PSV较对侧眼明显降低;有明显眼部缺血体征的严重ICAS患眼CRA的PSV较无明显眼部缺血体征者明显降低.随着ICAS程度的加重,ROAF发生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疾病/诊断;视网膜疾病/治疗;视网膜动脉闭塞/诊断;视网膜动脉闭塞/治疗;动脉硬化, 闭塞性/诊断;动脉硬化, 闭塞性/治疗  相似文献   

19.
眼球缺血综合症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眼球缺血综合征(OIS)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及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峰值(peaksystolicvelocity,PSV),了解其眼部血供特点,通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对其眼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探讨。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成像技术对比研究OIS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峰值(PSV)。结果研究组患侧眼动脉PSV为(24.36±5.80)cm/秒,对侧PSV为(30.74±11.00)cm/秒,正常对照组(29.59±4.15)cm/秒,患侧眼动脉PSV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侧视网膜中央动脉PSV为(6.83±2.22)cm/秒,对侧为(10.84±1.00)cm/秒,正常对照组为(11.28±2.42)cm/秒,患侧视网膜中央动脉PSV明显降低(P<0.05)。结论1.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峰值降低是眼球缺血综合征发病的重要机制。2.彩色多谱勒超声成像技术对于定量评价眼球缺血综合征眼部主要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慢性眼部缺血性疾病包括静脉瘀滞性视网膜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眼部缺血综合征(OIS)等,其临床表现与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眼动脉慢性低灌注有关[1].其中以OIS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最为复杂多样,导致该病的临床误诊及漏诊率较高.我们观察了一组OIS患者的临床表现,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