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杨丽芬  黄燕文  钟巧诗  吴刚 《当代医学》2011,17(21):124-125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社区产后抑郁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产后一般护理方法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组进行社区心理敢于的方法进行产后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以及精神状态PSQI各因子的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护理前比较,行心理护理2周后,护理组和干预组除人际关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忧郁、焦虑等因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产后抑郁妇女的睡眠质量,降低产妇的精神抑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适合冠心病住院期失眠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并评价其临床效果,为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主观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110例,干预组56人,对照组54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行为干预模式。两组被试干预前后分别应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测评。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情绪在时间和分组因素上均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效应分析对照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而干预后干预组被试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冠心病住院期失眠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来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更年期心血管介入患者10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总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PSQ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的积极实施可有效提高更年期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何淑波  罗超  周初菊 《海南医学》2014,(16):2487-2489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肺癌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组间干预后焦虑[(64.92±6.81)分]与抑郁评分[(64.04±6.72)分]显著低于各组间干预前焦虑[(60.42±4.92)分]与抑郁评分[(59.75±5.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抑郁及焦虑不良情绪,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陆君芳  李鹏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35-36,39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模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OSAHS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持续正压气道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OSAHS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综合性干预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OSAH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观察OSAHS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OSAHS患者的SAS、SDS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OSAHS患者ESS、PSQI评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干预模式不但能改善OSAH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ICU清醒病人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ICU危重症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照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前瞻性护理干预。2组病人均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2组病人干预前的PSQI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SQI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清醒病人,有助于改善病人睡眠质量,且能缓解其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颌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颌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以及总体健康情况,其中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评分中,观察组在精力、情感、睡眠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疼痛以及躯体活动方面,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颌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在精力、情感、睡眠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恢复以及预后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周云勤 《广西医学》2010,32(9):1147-1149
目的观察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心脏神经症患者抑郁焦虑及胸痛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将109例确诊为心脏神经症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55例采用灵活多样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前及干预1、2、3周后分别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及胸痛自评表进行评分,观察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干预后HAMD、HAMA量表评分及胸痛自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HAMD、HAMA减分率及胸痛自评分减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疗效好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灵活多样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心脏神经症患者抑郁、焦虑及胸痛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研究喉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发生率、相关性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74例喉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睡眠障碍率为43.24%,焦虑率为35.14%,抑郁率为39.19%。不同年龄、性别睡眠障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手术类型焦虑率和抑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PSQI各因子评分和睡眠障碍率显著高于非焦虑组(P〈0.05),抑郁组PSQI各因子评分和睡眠障碍率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PSQI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性别、焦虑、抑郁是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文化程度是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文化程度及手术类型是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喉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焦虑和抑郁情况较明显,性别、焦虑和抑郁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性别、文化程度及手术类型与焦虑和抑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收治的6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治疗依从性、睡眠与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护理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SQI、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不良心态,提升治疗依从性,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宁杰良 《当代医学》2011,17(7):136-137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影响,探讨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各项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及治疗的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入院后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不良负面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5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二组患者的后遗症的发生率、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和住院时间的心理状态。结果 对照组患者失语症发生率14.04%,构音障碍为7.02%,肌力不足21.05%;观察组分别为1.72%,0.00%和5.17%,二组患者失语症和肌力不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音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患者的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好转(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MA和Bat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Zung焦虑评分(58.8±2.5)和Zung抑郁评分(55.4±1.6);对照组住院期间的Zung焦虑评分(66.7±2.8)和Zung抑郁评分(67.8±2.4),二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后遗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语言和运动能力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5月~2013年12月我院内科住院患者8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患者睡眠状况的干预措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同时记录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住院治疗和护理,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廖香梅 《当代医学》2014,(14):110-1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8例行外科手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2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手术的各项指标以及出院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率为20.31%(13/64),明显低于对照组51.56%(3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44%(63/64),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5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157-160,164
目的探讨睡眠心理行为护理在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失眠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睡眠心理行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医院应激量表、焦虑抑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结果、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入睡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住院应激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心理行为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舒缓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康复中的意义。方法 9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分别进行糖尿病康复治疗,并对观察组配合心理干预。于入院和出院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定和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PBG)测定。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与入院时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FBG、2hP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之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2hP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均数值下降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生活满意度;对降低患者的FBG、2hPBG有一定作用;在老年糖尿病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住院期间负面情绪的影响,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疼痛干预以及饮食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于干预前与干预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对2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AS评分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7.26±8.16)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55.18±5.89)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观察组中轻度抑郁患者27例、中度抑郁10例、重度抑郁3例;对照组中轻度抑郁患者16例、中度抑郁17例、重度抑郁7例,观察组的抑郁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156-16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模式在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老年失眠伴焦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PSQI)、生活质量(SF-36)、焦虑评分(HAMA)。结果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力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用于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能够显著改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缓解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9.
朱婷婷  姚爱群  何淑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715-1717,1720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围手术期精神心理特征,评价心理护理对ERCP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障碍的干预作用,为制定ERCP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8例ERC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另选取24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健康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HA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测评,并比较2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健康组仅作心理状况评估.结果:ERCP组患者术前抑郁和焦虑评分均高于健康组(P<0.01和P<0.05);术前PSQI评分中,除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评分均高于健康组(P<0.05~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前HAD和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干预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PSQI评分除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因子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干预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ERCP患者围手术期表现出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心理护理可改善ERCP患者的心理障碍,并缩短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刘秀萍  张红 《河北医学》2014,(8):1373-137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入组时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肠易激综合征专用生存质量量表(IBS-QOL)各维度评分较入组时均提高(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