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晨问床边查房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每天早交班后,由护士长主持,围绕病区患者的情况进行30—40min的床边查房。观察实施前后主要护士病情知晓率、专科知识掌握率、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神经内科晨间床边护理查房实施前总体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3.55%,实施后为97.4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X^2=6056,P〈0.05);实施前患者满意度为90.35%,实施后为95.58%,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P〈0.05);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的合格率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病情知晓率较实施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45%比86.16%,x^2=6.56,P〈0.01),护士专科知识掌握率较实施前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士长晨间护理查房对提高护士业务水平、临床护理质量、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构建科学有效的患者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提高透析护理质量。方法对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将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根据职称、学历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实行结构岗位职责分层,即在病区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的5级层级管理结构。根据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患者隔日上午或下午透析的治疗特点,按照区域设置8个层级责任制护理小组,每组各由1名责任护士、1名辅助护士、1名助理护士组成,其中责任护士的工作班次与本组透析患者的透析时间安排相同,固定为隔日早班及下午班。层级责任制护理小组中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班次固定3个月,辅助护士班次相对固定。对实施前(2005年)及实施后(2006年)的病房护理管理质量、护理质量结果及患者、护士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后,病区管理检查分数由实施前(2005年)的93分提高到了实施后(2006年)的97分;消毒隔离检查分数由实施前的96分提高到了实施后的99分;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2%提高到了实施后的92%,护士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0%提高到了90%。护理质量(患者内瘘穿刺成功率、透析中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透析护理质量,实现了一体化、系统的透析护理服务,使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管理质量更加系统和深入,促进了血液净化护理队伍自身的健全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确立3个科室为试点科室,调整核心工作流程,优化护理流程,优化人力资源配备,优化医嘱处理流程,简化文书书写流程等,把护士更多的时间还给患者。结果优化护理流程实施前间接护理时间为(588.20±21.91)min,实施后间接护理时间为(92.02±1.29)min,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20,P=0.000);护士直接护理时间从(3704.38±71.47)min增加到(4128.81±54.82)min,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7,P=0.000);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总体评价为85.1%,实施后为96.6%,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满足肾移植术前患者的身心需求,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应用流程管理的思想,创建入院、评估、检查、处置、组织五步流程制度,对患者进行流程化护理。结果护理缺陷发生率由实施前的2.83%降至0.23%;抢救成功率由实施前的92.64%上升至97.51%;提高了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五步流程法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门诊输液中心流程再造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输液中心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调查实施流程再造后240例患者,并与实施流程再造前2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输液流程再造前日均输液量(323.0±8.0)人,再造后(452.0±7.0)人,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00,P〈Q01);输液流程再造前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2.08%,再造后为98.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95,P〈0.05)。结论输液中心实施护理流程再造后,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护理缺陷发生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服务的成本降低,护士服务意识,用人意识增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改善护理质量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改善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比较实施后满意度变化。结果实施后与实施前相比,患者满意度均有提高,其中服务意识、健康宣教、主动服务和总体满意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9):2255-225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一对一记录表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人,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护士应用健康教育一对一记录表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在透析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低血压的发生率由36.84%下降到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8,P〈0.05);高血压的发生率由31.58%下降到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3,P〈0.05);肌肉痉挛的发生率由39.47%下降到2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9,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由34.21%下降到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3,P〈0.05)。观察组应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一对一记录表进行健康教育,满意度达到95%,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满意度达到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72,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知识健康教育达标率达到100%,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知识健康教育达标率达到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52,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一对一记录表可以有效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有助于患者掌握自我护理知识,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岩  李俊莲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89-209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眼科门诊中的重要性。方法我院眼科门诊自2011年以来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及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最大限度的控制各种不全性因素,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化流程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输液患者194例,将其随机分为优化流程护理组和对照组各97例,调查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优化流程组患者的等待时间、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流程组在技术水平、护理态度和输液室环境等方面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优化流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护理差错,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对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对急诊科室护理人员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收集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实施前后1年急诊护理质量、工作满意度、抢救成功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发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及健康知识普及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后急诊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患沟通、业务水平、健康教育、满足需求及时性及总体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 P<0.05)。实施后急诊抢救成功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显著提高(P<0.05),而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患沟通管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降低护患纠纷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肝胆外科病区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包括改进照护模式、落实分级护理、优化工作流程、科学人力配置及完善护理质量监督体系,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专科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患者满意度、对责任护士知晓率、院内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护士直接护理时间及护理文件书写时间。结果实施后患者对各专科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及对责任护士知晓率分别为98.22%,93.96%,均高于实施前的96.22%,89.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7.16,11.84;P〈0.05);实施后危重患者护理、急救技术、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8.00±1.22),(96.56±1.22),(99.10±0.22),(99.30±0.22)分,均高于实施前的(91.58±1.22),(90.70±1.22),(91.84±1.22),(83.72±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74,5.01,4.34,6.24;P〈0.05);实施后护士直接护理时间为(368±12)min,高于实施前的(329±21)min,而护理文件书写时间为(20±4)min,低于实施前的(49±1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35,3.02;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施,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无缝隙的护理,促进了住院患者围手术期的专令与舒活.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应用4C营销理论,切实了解门诊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改进门诊服务流程,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及服务质量。方法采用4C营销理论的理念,从服务营销的角度对门诊护士进行管理比较应用前后,护士技术操作及专业知识的变化及患者和医生对门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应用4C营销理论前后的各项指标有明显变化,护士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考核合格率应用前为88.89%,应用后上升至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P〈0.05);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在应用前为68.8%,应用后为8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1,P〈0.05);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应用前为79.7%,应用后为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16,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年投诉率由3%下降至0%,前后对比明显降低。结论应用4C营销理论进行门诊护理管理,可以提高门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技术水平,改善医护及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人性化的门诊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升基层医院护士执行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通过加强护理文化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强化沟通等方式,提升护士执行力,对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满意度为99.0%,高于实施前的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46,P〈0.05),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为(98.5±0.7)分,高于实施前的(96.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P〈0.05)。结论提升护士执行力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EICU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方法选取EICU护士32名为研究对象,2010年采用PBL护理查房模式为实验组,2009年采用传统查房模式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终期考核、科研成绩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91.00±1.89)分与技能操作成绩(93.03±3.1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6.99±6.95)分和(89.03±4.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167,3.569;P〈0.05);实验组发表论文(9篇)高于对照组(2篇);实验组护士对查房方式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79,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30,P〈0.05)。结论与传统的护理查房模式相比,PBL查房模式更能提高护理查房的效果,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使护患关系更和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记录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0名护士,在优化护理记录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对护理记录的理解程度以及填写过程中患者的配合程度。结果优化后,88%的护士书写时间在30min以内,高于优化前的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13,P〈0.05);优化后,80%的护士表示完全理解所写记录,高于优化前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2,P〈0.05)。优化后,80%的护士认为在填写护理记录过程中患者的配合程度提高,高于优化前的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54,P〉0.05)。结论优化护理记录可缩短护士书写时间,提高护士对护理记录的理解程度,并提高填写过程中患者的配合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建立健康助理系统对医院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成立健康助理系统,设立专门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主要职责为协助病区护士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外出检查、标本护送、各种医疗用品的上收下送等工作。比较健康助理系统成立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健康助理员工作的满意度、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及医院人力成本支出情况。结果健康助理系统成立后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得分为(98.04±8.62)分高于成立前的(95.35±8.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66,P〈0.01);成立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健康助理员工作的满意度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85.3±1.2),(25.6±1.3),(22.6±1.2)分,均显著高于成立前的(83.2±1.7),(24.8±1.5),(21.9±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3.7741,13.4881,11.7132;P〈0.01);成立后医院管理的月均成本为(1050.21±20.45)元低于成立前社会化管理的(1250.27±23.5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937,P〈0.01)。结论健康助理系统的成立,可以保障患者安全、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明显降低医院经费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病区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方法选取2010年1月-12月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前1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1年1—12月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后的10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实施病区质量管理前后护理差错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平均满意度得分为(51.5±8.5)分,对照组为(42.5±1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312);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6%,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P=0.01);实施病区质量管理前发生护理差错率为1.61/10000,出现1起严重差错,实施病区质量管理后发生护理差错率为0.47/10000,无严重差错发生,实施病区质量管理后比实施前护理差错率明显下降。结论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和方法,建立病区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通过资源优化、责任细化、过程强化3方面的管理,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得以深化,从而达到病区护理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护独立交接班模式在护理早晚交接班中的应用,以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在传统交接班和床旁交接班的基础上,增加对病房每位患者较为详细的护士与护士之间的独立交接班,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的情况、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医护人员的认可程度、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及交接班所需时间。结果实施护护独立交接班模式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及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8.65±0.59),(96.15±3.31)分,均高于实施前的(6.30±1.30),(90.40±5.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19,-5.20;P〈0.01);实施后医生和护理人员对护护独立交接班模式的认可程度分别为91.67%,90.00%,均高于实施前的41.67%,4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75,9.23;P〈0.05);实施前后所需交接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混合交接班模式基础上加入护护独立交接班模式,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