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并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难治性抑郁症病人6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采用度洛西汀并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33例)单用度洛西汀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1、2、4、6和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第1、2和4周末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8.33~-5.44,P<0.05)。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56,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度洛西汀并小剂量氨磺必利较单用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更快,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文拉法新缓释片联合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住院确诊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n=30)应用文拉法新联合氨磺必利,文拉法新缓释片起始剂量75mg·d-1,1次·d-1,2周后视病情加至150mg·d-1,最大剂量为225mg·d-1,氨磺必利起始剂量为100mg·d-1,隔日啬药量,最大剂量为400mg·d-1,疗程8周,对照组(n=30)单用文拉法新,用药同观察组,观察8周.第2、4、6、8周末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前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6、8周末HAMD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至第8周末观察组有效率89.1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8.75% (P <0.05).副反应量表(TESS)各因子分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拉法新联合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应用文拉法新缓释片,治疗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期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度洛西汀和舍曲林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M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定疗效及药物副反应量表( TESS) 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 HAMD、HAMA量表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在第 1、2周末的有效率及 HAMD、HAMA减分幅度明显高于舍曲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起效更早,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8例符合标准的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氨磺必利组(n=38)口服氨磺必利治疗;齐拉西酮组(n=40)口服齐拉西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末,用PANSS量表评定临床效果,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PANSS评分较入组时均有显著降低(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者不良反应较少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安全有效,氨磺必利对情感症状较齐拉西酮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氯氮平组各34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末评定PANSS量表,评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氨磺必利组总有效率为55.88%,氯氮平组总有效率为58.82%,两组总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氨磺必利组PANSS阴性症状量表减分率明显大于氯氮平组(P=0.022,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氨磺必利组明显低于氯氮平组(X^2=3.56,P〈0.05)。结论:氨磺必利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对阴性症状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费锦锋  戴红  吴杰  钱敏才  沈鑫华 《浙江医学》2015,37(12):1055-1057,1060
目的 比较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2 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6 例)和帕罗西汀组(36 例),观察8周。应用亚利桑那性经验量表(ASEX)评定性功能情况,同时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 项)(HAMD17)观察疗效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2、4、8 周ASEX 评分度洛西汀组得分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自第2周末始,两组与基线时比较ASEX 得分均有显著下降。疗效观察发现,治疗8周末度洛西汀组有效率80.0%,痊愈率51.4%,帕罗西汀组有效率76.5%,痊愈率4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周末,度洛西汀组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而第2、4、8 周末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4、8 周ASEX 评分度洛西汀组得分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均P<0.05),自第2 周末始,两组与基线时比较ASEX 得分均有显著下降(均P<0.05)。度洛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9%,帕罗西汀组4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度洛西汀对首次发作抑郁症的性功能的改善优于帕罗西汀,或引起性功能障碍少于帕罗西汀。两者 疗效相似,但第1周度洛西汀起效较帕罗西汀快。总体不良反应相似。  相似文献   

7.
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堂威  彭德华  刘敏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772-2773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度洛西汀组显效率为85.7%,帕罗西汀组显效率为81.3%,治疗结束后两者疗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在第1、2周末两组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比较轻,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度洛西汀有快速抗抑郁作用,是一种安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度洛西汀和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组显效率为66.7%,有效率为86.7%;氟西汀组分别为63.3%和8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周末时,度洛西汀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氟西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度洛西汀和氟西汀抗抑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9.
王叶艳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52-52,106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6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使用原抗抑郁药加用氨磺必利,对照组继续使用原抗抑郁药。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及治疗中出现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73.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06%(P〈0.05),研究组HAMD及CGI评分减分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阿立哌唑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门诊及住院的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氨磺必利(研究组)与阿立哌唑(时照组)治疗12周,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生活质量,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氨磺必利有效率为65.O%,阿立哌唑有效率为68.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SAN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治疗后(GQOLI)总分及各纬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治疗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翠春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64-65,139
目的比较观察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2月,7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氟西汀组,每组38例,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AMD、HAMA及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组与氟西汀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592,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t=3.926,4.137,4.513,6.275,P〈0.05)。并且,度洛西汀组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同期氟西汀组(t=3.488,3.95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317,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治疗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但度洛西汀较氟西汀能够较快降低HAMD评分、HAMA评分,是治疗抑郁症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期伴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治疗35例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35例为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症状严重程度,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用TES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第8周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8.79%、53.13%,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出现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艾司西酞普兰比较,度洛西汀治疗伴躯体化症状的抑郁症疗效更为确切,起效较快,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重性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MECT和西肽普兰药物治疗,观察期为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及减分率为主要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的差异为次要疗效评估指标;以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观察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采用临床记忆量表观察观察组患者的记忆变化。结果治疗第6周末,观察组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SAS总粗分、SDS总粗分、HAMA总分、HAMD总分治疗第1周末即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0.01),而对照组于治疗第2周末才开始下降(P〈0.05);观察期内,观察组除SAS总粗分仅于治疗后1周末、2周末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外,上述其它量表分治疗后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间治疗后各时点TESS总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记忆量表治疗后第一个24h时指向记忆、图象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分值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后6周末各项量表分值及记忆商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0.01)。结论MECT对重性抑郁障碍起效较迅速,疗效较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抑郁症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8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增加认知行为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时间均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和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测评两组康复效果。并且于出院后,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周和2周后,两组HAMD、CGI、PSP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和6周后,研究者组HAMD、CGI、PSP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前后,研究组HAMD、CGI、PSP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度抑郁症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降低复发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姜小琴  杨开仁  郑利锋  周波  杨志  王梅  郑芳 《浙江医学》2014,(14):1245-1247
目的 了解舍曲林合并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对83例符合老年抑郁症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给予舍曲林合并MECT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4和8周末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研究组治疗前后采用临床记忆量表甲套评定认知功能.结果 研究组脱落7例,对照组脱落5例.研究组治疗后第1、2、4、8周末时的HAMD17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第2、4、8周末HAMD17总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间治疗后第2周末时HAMD17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1个24h临床记忆量表甲套中指向记忆、图像自由回忆项目分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第2周末联想学习、无意义图形再认项目分及记忆商值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治疗第8周末除图像自由回忆项目外,其他项目分及记忆商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0.01).研究组HAMD减分率(76.23&#177;21.41)%,临床总有效率85.29%,临床痊愈率47.06%;对照组HAMD减分率(51.26&#177;18.13)%,临床总有效率64.86%,临床痊愈率21.62%,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合并MECT治疗能提高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2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帕罗西汀组和度洛西汀组两组,均口服给药,治疗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帕罗西汀组患者有效率为86.3%,度洛西汀组患者为86.8%,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帕罗西汀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度洛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17.
无抽搐电休克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MECT合并帕罗西汀组(研究组)和单用帕罗西汀组(对照组),每组均为36例,观察4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结果 根据HAMD、HAMA评分,研究组在治疗1周末、2周末及4周末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TESS分值无差异。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较单用帕罗西汀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和平  张团炜  杨利平 《吉林医学》2010,(25):4247-4249
目的:对伴有抑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抑郁治疗后,观察抑郁障碍与胸痛症状的改善的相关性,抗抑郁治疗的安全性及相应ST段回落情况。方法:对346例住院后经心电图、心肌酶确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同时符合轻中度抑郁焦虑障碍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抗抑郁治疗组=常规治疗+氟西汀+奥氮平组173例,常规治疗组173例,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治疗后1、2、4周分别用Hamiton抑郁量表(HAMD)、Hamiton焦虑量表(HAMA)、胸痛自评表观察2组疗效的差异及抗抑郁焦虑障碍与胸痛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ST段回落的相关性。结果:抗抑郁治疗组胸痛症状改善及ST段回落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其中抗抑郁治疗组1周内见效,HAMD、HAMA减分率均为(58.6±14.0)%,胸痛自评量表减分率为(74.6±18.4)%;治疗4周后抗抑郁治疗组HAMD、HAMA减分率分别为(81.4±14.7)%、(82.3±13.5)%,与常规治疗组(HAMD)(21.9±9.2)%,HAMA(23.8±1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抑郁治疗组四周后胸痛自评减分率与HAMD、HAMA减分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86,0.883,均P<0.01),心电图ST-T改善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治疗过程中2组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伴有抑郁、焦虑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抗抑郁、焦虑治疗后在改善抑郁焦虑症状的同时也明显改善胸痛症状及心电图ST-T,并且安全性好。这些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和胸痛症状及心电图ST-T改善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解郁丸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解郁丸和疏肝解郁胶囊治疗。疗程为6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2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CGI-SI及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0.01),且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HAMD、CGI-SI及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数及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解郁丸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同时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