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解噪声作业对工作身体健康危害情况,我们对120名从事噪声作业工人定期进行体验结果体验,结果分的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某石化公司炼油厂从事噪声作业工人120名,其中女16人,男104人。年龄25~52岁,平均40岁。接触噪声工龄5~32年,平均19年。根据各车间噪声强度不同分成五组:A组26人(加氢车间),B组24人(排水车间),C组31人(催化车间),D组37人(油品车间)。1.2 方法;1.2.1 对作业环境进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使用美国FA-18听力检测仪。检查时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2.
造纸厂部分作业处于强噪声环境中 ,常引起工人听力不同程度的损伤 ,严重可致噪声聋。我们选择某造纸厂 4 6 9名接触噪声的工人为观察对象 ,测量工人的纯音听阈及测定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 ,评价噪声环境对工人听力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选某造纸厂接触噪声的工人 4 6 9名为观察组 ,另选 1 5 6名不接触噪声的工人为对照组 ,两组年龄、性别构成相近 ;工龄 1~ 30年 ,平均 1 3.4 8年。所有调查对象职业史清楚 ,同时排除非噪声性致聋因素。脱离噪声环境 1 2 h以上 ,在本底噪声为 30 d B以下的标准测听室内进行纯音电测听力检查 ,使用丹麦产 DA- …  相似文献   

3.
某纺织厂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改变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噪声作业对工人心电图的影响 ,我们对某纺织厂接触噪声作业的 2 2 6名工人做心电图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某纺织厂接触噪声作业工龄 1a以上 ,年龄 2 0~ 4 0岁的 2 2 6名 (男性 38名 ,女性 188名 )工人 (接触组 ) ,平均年龄 30岁 ,平均工龄 7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氯碱作业中氯气对女工健康的影响,我们于97年9月对某氯碱厂145名接触氯气女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以氯碱厂接触氯气的女工145名为接触组,年龄18~45岁,平均365岁;工龄1~20年,平均132年。另选择同厂不接触氯气的女工130名为对照组,年龄、工龄构成同接触组。作业场所空气中氯气浓度采用甲基橙比色法进行测定。近3年共监测数据78个,其中最小值004mgm3,最大值388mgm3,均值186mgm3。整个车间环境浓度呈…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1979~1980两年间,本厂工人中发现甲亢共11例,均系强烈噪声车间工人,为探讨其致病因素,我们对该厂接触噪声的1044名工人进行甲亢患病调查,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调查对象:随机整群抽样车间工人1044名,均为未婚女青年,年龄18~21岁,平均19.5岁,工作年限2~3年。平均2.5年。其生活习惯,卫生状况、经济条件等都基本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和观察噪声对钢球车间作业工人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 统计接触不同强度、不同种类噪声作业者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对其发病率进行对比,观察其差异。结果 接触低强度噪声与高强度噪声,接触稳态噪声与脉冲噪声之间高血压发病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随着接触噪声强度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升高;接触脉冲噪声者高血压发病率较接触稳态噪声者高。  相似文献   

7.
噪声是生产环境中一种严重的有害因素 ,其主要危害是造成接触者听力的损伤 .为了解挖泥船作业噪声对工人听力的影响 ,加强个人防护 ,我们对郑州市黄河游览区挖泥船作业者进行了职业卫生学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及方法1 1 对象 选择挖泥船上工作人员 32人为调查对象 ,噪声暴露史为 1~ 2 0年 ,年龄为 2 2~ 5 7岁 ,且无影响听力的服药、疾病史 ,以及其他非噪声致聋因素。1 2 调查方法1 2 1 噪声强度的测度 噪声根据WS/T6 9— 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 ,用ND2型精密声级计现场测定 (ND2型精密声级计 2 0 0 2年 3月经中国计…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汞对作业女工生殖功能及其子代健康的影响,并为汞作业女工劳动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9年11月对我市某医用仪表厂从事汞作业的女工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从事汞作业的已婚女工65名为接触组,年龄24~45岁,平均32.2岁,工龄4~25年,平均12.4年.另选某服装厂已婚缝纫女工68名为对照组,年龄 23~46岁,平均32.5岁,工龄3~26年,平均12.7年.1.2方法:(1)由统一培训的专职人员对每一调查对象进行询问,查阅该职工医院门诊病历获得月经史、生育史、过去病史、节育史等有关资料.(2)通过体检排除能引起月经异常的全身性疾病和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者.(3)车间空气中汞浓度测定:采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  相似文献   

9.
周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1):997-997
为了解电焊对作业工人眼晶体的影响 ,并给作业工人劳动防护提科学依据 ,我们于2001年11月对盐城市某锅炉厂从事电焊作业的工人进行了调查 ,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 1对象 :选择某锅炉厂底座、装配等车间从事电焊作业工人90名为接触组 ,年龄20~49岁 ,平均年龄33 1岁 ,工龄2~28年 ,平均工龄12 7年。另选该厂后勤人员85名为对照组 ,年龄21~50岁 ,平均年龄33 4岁 ,工龄3~29年 ,平均工龄12 8年。1 2方法 :用0 5%托吡卡胺散瞳 ,待瞳孔扩大至6mm以上后在YZ -5CSⅡ型照相裂隙灯显微镜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80年4月对南京市119个学校中小学教师6593人进行了高血压调查。结果如下:共发现高血压患者823人,患病率为12.48%。中小学教师患病率分别为11.62%(411/3538)、13.49%(412/3055)。临界高血压247人,占30.01%;Ⅰ期高血压282人,占34.26%;Ⅱ期高血压272人,占33.05%;Ⅲ期高血压22人,占2.67%。本组年龄18岁~80岁,20岁以上按10岁一组,高血压的患病率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老年高血压病并发症与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彦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790-2790
我们于2004年4月19日~4月30日对华北铝业有限公司的离退休(包括内退人员)进行体检,对中老年高血压并发症患病率及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484例离退休(包括内退人员),其中有159人患有高血压病(HT)(包括既往有高血压史及新发现高血压),其中男62例,女97例。年龄48 ̄75岁,平均(61±13.5)岁,病程0 ̄40年,平均(20±20)年。全部病例分4组,48岁 ̄、55岁 ̄、60岁 ̄、65岁 ̄组,按病程分0 ̄5年、6 ̄10年、11 ̄20年、>21年组。1.2方法:调查参照高血压并发症的研究。对每例患者进行病史询问、查体、测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强戒人员高血压患病率及高血压成因。方法:调查强戒人员吸毒史,测量血压、身高、体重,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分析高血压患病率与吸毒史的相关性。结果:497名强戒人员,年龄20~57岁,平均29.95±6.23岁,97名患高血压,患病率为19.52%;20~39岁年龄组458名,其中,高血压89名,患病率为19.43%;糖尿病6名,患病率1.31%;血脂异常22名,患病率4.8%;超重和肥胖共137名,患病率29.91%。40~59岁年龄组39名,其中,高血压8名,患病率为20.51%;无糖尿病6名;血脂异常4名,患病率10.26%;超重和肥胖共15名,患病率38.46%。20~39岁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39岁年龄段甲基苯丙胺强戒人员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常人,吸食甲基苯丙胺可能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电子技术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电子技术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特点,为采取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两家电子技术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以噪声作业车间495名工人为噪声组,以150例无职业危害作业工人为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测量每个工人的左右耳气导听阈,按照GBZ47—2007计算平均听阈和判定听力状态,比较两组工人听力状况,并对噪声组听力损失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噪声组、对照组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为14.9%和1.3%,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噪声组中,接触非稳态噪声、稳态噪声工人的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为15.3%、12.5%,冲压、打磨和粉碎工种工人的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为15.3%、13.3%和11.8%,工龄为〈5、5~、10-年组工人的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为8.2%、28.4%和38.3%,年龄为〈25、25~、39-岁组工人的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为0.0%、17.9%和29.6%;不同工种、不同类型噪声接触工人的听力损失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χ^2趋势检验示,随着噪声作业工龄的增加、年龄的增加,听力损失检出率增加(P〈0.01);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龄、年龄是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电子技术行业高强度噪声引起作业人员听力损失,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对降低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环氧丙烷(PO)对人体的危害,我所于1995年4月~1995年6月,对环氧丙烷作业工人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率的调查,为环氧丙烷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佐证。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接触组:某企业环氧丙烷车间生产工人59人(男33人,女26人),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29.2岁;接触PO专业工龄1~18年,平均工龄7年;(2)对照组:选择不接  相似文献   

15.
广东某高校教职工血压状况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高校教职工血压状况,分析其高血压病患病率、职业、年龄分布特点。方法 按照1999年WHOASH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对广东某高校教职工2002年526人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总患病率为15.39%,男为10.76%,女为21.01%;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含亚组)占44.44%,高血压Ⅰ级(含亚组)占40.74%。高血压Ⅱ级(中度)占12.35%, 高血压Ⅲ级.(重度)占2.47%。职业分组中高血压患病率:离退人员组为41.7%,后勤服务组为11.11%,行政管理组为5.21%:教师教辅组为1.44%。年龄分组中高血压患病率表现为:男女两组均随年龄增大而患病率增高,40岁以下组患病率明显低于50岁以上组(P<0.01)高血压患者集中分布在50岁以上各年龄组中,女性各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男性。结论 本组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其他文献,说明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措施能有效防治高血压病极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济南地区铁路乘务员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乘务人员高血压的流行特点。方法①选择济南铁路局在职男性职工共8600人进行调查,其中的乘务人员4400人为暴露组,年龄20--59岁,平均(38.56±13.11)岁;非乘务人员4200人为对照组,年龄21--59岁,平均(39.28±10.21)岁;②问卷调查:采用专门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了解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家族史等;③体格检查:测身高、体质量、测量血压等;④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用SSPS1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①在年龄、体重指数及家族史方面,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②高血压的患病率,暴露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高血压患病率在所有受检人员中随年龄增加逐步增高,在30岁以上受检人员中暴露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乘务人员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而且有年轻化趋势。不稳定的工作环境、较大的工作压力,作息时间紊乱及噪音的影响可能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旨在了解大型钢铁企业职工各年龄组、各种职业、各个工种及不同性别的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以便因人而异进行及早防治,延缓发展成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及身体素质.方法 本研究2005年2月至5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横断面调查本钢主体单位20岁以上工人和干部3000人,选取有完整的身高、体质量、血糖,血脂、血压,腰围资料的人群共2028例,其中男性1142例,女性886例进行分析.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代谢综合征全球统一定义.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代谢综合征及各种相关疾病的标化患病率取调查资料完整者2028例,其中男性1142人,女性886人,平均年龄(50±14)岁,经2000年全国人口标准化后,本钢职工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0.23%,男性(15.2%)明显高于女性(5%),P<0.01.超重、中心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患病率分布为23.65%、16.86%、10.31%、23.93%、27.65%.②年龄、性别分层后MS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不同.将调查人群按年龄分成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4个组.结果 显示,上述疾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50岁以上人群中为50岁以下人群的2~3倍.20~60岁各年龄段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3.45%、5.66%、7.87%,11.65%.男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在20~30岁、30~40岁2组中显著高于女性(分别为10.7%:1.3%,16.0%:3.9%)P<0.01;而5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患病率的性别差异无意义.③人群中代谢异常的分布状况本调查发现,在本钢职工中无代谢异常的只占30.8%,存在1种代谢异常者占25.6%,存在2种或2种以上代谢异常者占34.6%,具有3种或3种以上代谢异常者占18.03%.男性具有3种或3种以上代谢异常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27.4%,女性11.2%)P<0.01.结论 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不同.50岁以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增高;男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在20~30岁、30~40岁2组中显著高于女性;而5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患病率的性别差异无意义.出现这种现象考虑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肥胖、超重及各种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饮食现状不合理,需要改变.而代谢异常必须加强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485例高温作业工人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高温作业组:某电厂接触高温作业工人485人,其中男318人,女167人,年龄20~60岁,平均38岁。工龄5~40年,平均15年。对照组:同一工厂接触高温作业,条件与高温组大致相同的工人377人,其中男239人,女138人,年龄20~60岁,平均34岁。工龄3~30年,平均14.5年。体检:询问职业史并除风心病、先心病等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集河北省体检中心5万多人3年查体资料,分析高血压流行病学及患病率的动态变化,为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河北省体检中心近年查体人群,进行身体一般情况、既往史和血压检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不同年龄高血压患病率3年变化:高血压总患病率连续3年略有降低,老年组患病率最高约为总患病率的2~2.5倍,其3年降低趋势最明显;(2)不同性别高血压患病率变化:男性高血压的总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约为女性的2倍;男性高血压的患病率3年变化不大,女性明显降低;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明显上升;(3)高血压不同分期3年变化:高血压Ⅱ期和Ⅰ期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显著上升,3年期间老年人高血压Ⅱ期患病率明显降低6%,年轻老年人略有降低3%,中青年患病率略有增加;3年期间各年龄组高血压Ⅰ期的患病率均呈降低趋势;(4)性别与高血压分期3年变化:男性高血压Ⅱ期和Ⅰ期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明显上升,以老年男性高血压II期最高达到19.09%,为青年男性的2.22~3.3倍;老年女性和青年女性差异最大,为青年女性的18.45~27.88倍。结论河北省体检人群3年中高血压总患病率轻度降低,女性降低趋势显著;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降低趋势大于其他年龄组;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女性高血压发病受年龄影响更大,男性是中青年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调查是对某化工厂 8个接触苯及苯化学物作业现场苯、甲苯、二甲苯8年的检测、对作业工人2年的体检,重点生物检测指标是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现场:选化工厂接触苯及苯化学物的3个车间作为调查现场,按工作性质不同,以油品车间的南罐泵房、北罐泵房、芳烃车间的加氢重整、抽提分馏、岐化、吸附分离、化验室,二甲酯车间的氧化蒸馏,作为调查岗位.1.2调查对象:接触苯及苯化学物的工人为接触组,选不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