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儿科医家万全,字密斋,湖北罗田人。三世家传儿科,临床经验丰富,学术上颇有独到见解。主要著作有《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等。万氏在儿科学上的贡献很大。他提出的小儿五脏有余不足说(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高度地概括了小儿五脏的特点,对于小儿的保育和疾病的防治,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十分重视脾胃,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尤当调理,对于小儿脾胃的生理病理、脾胃疾病的调治以及保健等方面,颇有创见。本文仅就其关于小儿脾胃的学术思想作一评介。  相似文献   

2.
《万氏家藏》儿科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丙祥  薛辉 《国医论坛》1996,11(6):40-41
明代著名儿科医家万全,著书颇丰,其中以《万氏家藏幼科指南心法》、《万氏秘传片玉心书》、《万氏家藏有婴秘诀》为其代表作。万氏在钱五脏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脏有余不足学说,高度概括了小儿时期的体质特性,这对掌握小儿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小儿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小儿五脏有余不足学说的主要内容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是阴阳、气血产生的基础,是其他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主宰。五脏各有其生理特性和病理变化,而年龄不同,五脏功能强弱和活动水平又有所不同,芽嫩小儿,其五胜更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特性.万全…  相似文献   

3.
万氏儿科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著名儿科医家万全,著书颇丰,其中以《幼科发挥》、《片玉心书》、《育婴家秘》为其代表作。万氏在钱乙五脏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脏有余不足学说,高度概括了小儿时期的体质特性,这对掌握小儿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小儿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小儿五脏有余不足学说的主要内容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是阴阳、气血产生的基础,是其他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主宰,五脏各有其生理特性和病理变化,而年龄不同,五脏功能强弱和活动水平又有所不同,稚嫩小儿,其五脏更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特性。万全通过长期的临证探索,总结出了“五脏之中肝常…  相似文献   

4.
“脾常不足”说 ,首见于明·万密斋《育婴家秘》一书。此书是万氏在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上 ,并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 ,对小儿五脏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后提出的。它精辟地概括了小儿脾胃的特点 ,为儿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正确认识和掌握小儿脾常不足这一特点 ,对儿科临床实践及小儿的健康保育 ,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脾常不足说在小儿生理、病理上的重要意义所谓脾常不足 ,系指小儿稚阴稚阳之体 ,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脾胃薄弱的生理状态而言。而这种生理状态又是构成小儿脾胃损伤 ,产生疾病的一个内在因素。因此脾常不足说在小…  相似文献   

5.
<正> "脾常不足"说,首见于明·万密斋《育婴家秘》一书.此说是万氏在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并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对小儿五脏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后提出的.它精辟地概括了小儿脾胃的基本特点,为儿科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正确认识和掌握小儿脾常不足这一特点,对儿科临床实践及小儿的健康保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脾常不足说在小儿生理、病理上的重要意义所谓脾常不足,系指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薄弱的生理状态而言.而这种生理状态又是构成小儿脾胃损伤,产生疾病的一个内在因素.因此,脾常不足说在小儿生理或病理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肺脾皆不足”说,首见于明代著名儿科学家万密斋《育婴家秘》一书。此说是万氏在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认识的基础上,并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对小儿五脏恃点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后提出的。它精辟地概括了小儿肺脾二脏的基本特点,为儿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正确认识和掌握小儿“肺脾皆不足”这一特点,对儿科临床实践及小儿的健康保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万全,明代著名医家,一生著述颇丰.《幼科发挥》是其晚年为"发明《育婴家秘》之遗意"所作,也是对万氏儿科以及万全毕生学术思想的重新梳理,是中医儿科典籍中集大成之作.全书以五脏主病为纲,在承袭了钱乙五脏辨证学说的基础上,融入万氏的五脏有余不足论、重视脾胃、分期辨治以及有其独到见解的变蒸学说等学术思想和特点,医论详实,方药精...  相似文献   

8.
<正> 万全(密斋)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论著颇多,尤以儿科著称。近读其《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万氏家传保命歌诀》、《万氏家传幼科指南心法》和《万氏家传幼科发挥》四书,见万氏所论,无论是对小儿保健,还是小儿脏腑生理病理特点,五脏辨证论,均有较为详细的阐发;对小儿疾病的见解,理法方药的论述等,极有特色,读后受益匪浅;是不可多得的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现仅就其对中医儿科学术的贡献,谈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肝常有余"小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常有余”之说 ,源于北宋医家钱乙 ,钱氏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篇》中 ,针对肝气有余 ,易生实变 ,不宜妄用温补的发病、用药特点 ,创立泻清丸等泻肝之方 ,而未出补肝之剂。故明·宋濂谓其“建为五脏之方 ,各随其宜。肝有相火 ,则有泻无补 ;肾为真水 ,则有补无泻”(见俞景茂《小儿药证直诀类证释义》)。迄至元代 ,朱丹溪更明确提出了“肝只是有余”的论断。但丹溪之“肝只是有余”纯属于病理概念。把“肝常有余”从生理、病理两方面加以系统阐述的 ,则始于明代的万密斋。万氏在前人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认为“肝常有余”不…  相似文献   

10.
陈捷主任中医师多年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及科研工作,学验俱丰.笔者现将陈捷老师对于小儿脾虚肝旺方证的心得总结归纳如下. 1 对脾虚肝旺证的认识 对于小儿脏腑的虚实辨证,《小儿药证直诀》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指出小儿脾脏常失健运而肝脏多偏亢.金元时期朱丹溪则提出"肝只是有余,肾只是不足"和"脾只是不足"的小儿生理、病理观.明代医家万全在此基础上,在《幼科发挥》中提道"云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者,此却是本脏之气也.  相似文献   

11.
<正>小儿"肝常有余"之说,源于北宋医家钱乙,他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篇》中,针对肝气有余,易生实变,不宜妄用温补之特点,创立泻青丸方,为后世提出"肝常有余"奠定了基础。明代医家万全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基础上,提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丹溪心法》有云:"气有余,便是火",加之小儿纯阳之体,一旦感邪易于化火、化热,生风动痉,诚如万全所言:"肝主风,小儿病则有热、热则生风。"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2.
”脾常不足”是古代医家对小儿体质的特点长期观察中,概括总结出来的生理病理特点之一,始见于明万全氏所著的《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实践证明,其在临床上确具有比较重要的指导作用。万全说:“小儿血气未充……肠胃脆薄……五脏之中,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育婴家秘》)。又说:“脾常不足者,此却是本脏之气也。盖……肠胃薄弱,谷气未充,此脾所以不足也。”(《幼科发挥》)指出脾常不足,实因脾气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万密斋(1488~15787),名全,字事,明代湖北罗田县人。世传三代业医。精于内、妇、儿科,尤于儿科颇多造诣。万氏儿科上遵《内》、《难》、《伤寒》等典籍,旁汲丹溪,东垣各派学术之长,尤其推崇钱乙的儿科学术观点。纵观万氏《育婴秘诀》、《幼科发挥》、《片玉心书》等儿科医著,可从以下几方面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学术思想。一、创“三有余、四不足”,进一步完善小儿生理病理理论。《灵枢·逆顺肥瘦篇》云:“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诸病源候论·小儿杂  相似文献   

14.
万密斋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学验鸿博,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其关于儿科疾病诊治的经验和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认为所有儿科疾病都是因五脏失调所致,并针对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肺常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提出了儿科疾病的诊治应以五脏为纲、分证论治的思想,具体为"肝经主病以疏肝补脾为核心、心经主病以清心安神为关键、脾经主病以健脾和胃为重点、肺经主病以宣发肃降为主旨、肾经主病以滋肝补肾为要义."  相似文献   

15.
人体五脏各有其生理特性和病理变化,而年令不同,五脏功能强弱和活动水平又有所不同。芽嫩小儿,其五脏功能活动强弱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形成小儿时期体质特殊性的基础。明代儿科医家万全通过长期临证探索,结合前人的认识,总结出了“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热为火同肝论,娇肺遭伤不易愈”的小儿五  相似文献   

16.
“肝常有余”说,首见于明代著明儿科学家万密斋《育婴家秘》一书。此说精辟地概括了小儿肝脏的基本特点,为儿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正确认识和掌握小儿肝有余这一特点,对临床实践及小儿的健康保育均具有  相似文献   

17.
“肝常有余”是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历代医家均有所论及。《内经·素问》有“血归于肝”、“血有余,则泻其盛经”等论述,为后世“肝常有余”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孙思邈创制的龙胆汤为后世医家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论提供了临床实践依据;北宋儿科专家钱乙在前人脏腑辨证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以五脏为纲的小儿辨证方法,认为“肝无补法,故无补肝之药”,并以泻青丸以泻肝之实;  相似文献   

18.
<正> 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形气未全,全而未盛;因此,小儿五脏病变与成人有所不同。自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继承晋、唐医家脏腑病候的学术渊源,提出了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小儿五脏病理特点和虚实寒热的辨证规律以来,一直为历代儿科所重视,并且对此颇有发挥。如明·万全《育婴家秘》认为小儿五脏具有心常有余,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含义入手,论述其生理说及对小儿养护的指导意义,阐述肝脾养护及调和肝脾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又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病理含义入手,论述其病理说及对小儿疗疾的指导意义,举例说明肝病、脾病、肝脾相兼为病的发病、治疗、用药等。最后得出结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说,是儿科学的重要理论,有非同寻常的临床价值。其临床意义可用两句话概括:顺其生理特点以养护,逆其病理特点以疗疾。  相似文献   

20.
明代的儿科医家万全,通晓中医各科,尤以儿科为最精,被当代誉为“医圣”。他在钱仲阳“脏腑虚实辨证”的启迪下,提出了小儿“三有余,四不足”的学术见解(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具有指导意义。现仅就其“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略述己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