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和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分析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鉴定卡、药敏卡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可能的耐药基因。结果 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强,分别为91.25%、85%和71.25%,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敏感率为100%,共筛查出MRSA菌株22株,占27.5%;D实验共筛查出13株诱导型耐药株;携带耐药基因者共有57株,占71.25%(57/80),共检测出6个耐药基因。其中21株(26.25%)同时携带ermB和aac(6′)/aph(2)2种耐药基因;9株(11.25%)同时携带ermA、mecA、qacA3种耐药基因,且该9株均为MRSA;13株(16.25%)仅携带ermC1种耐药基因。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高,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临床应加强耐药基因检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1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AU)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 2 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147株SAU的标本分布及耐药率.结果 分泌物标本SAU检出率最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达40.1%(59/147).SAU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奎努普汀/达福普汀、替加环素、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结论 SAU临床分离株耐药现状严重,MRSA的耐药情况更为严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MRSA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该院烧伤科患者创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分布,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烧伤感染方面的研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该院烧伤科分离的13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VITEK-2 Compact系统和纸片扩散法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检测其耐药基因。结果 13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奎奴普汀/达福普利和替加环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97.0%,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均超过60.0%;ermA、ermB、ermC的阳性率分别是51.9%、28.1%和62.2%;mecA、TEM、ant6、aac6′/aph2′基因的阳性率为54.1%、32.6%、17.0%和62.2%。结论烧伤科患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都有比较高的耐药性,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奎奴普汀/达福普利和替加环素高度敏感,耐药基因以mecA、ermA、ermC和aac6′/aph2′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清远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分离的80株SA,采用BD 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系统以及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金葡菌的耐药性及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评价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VITEK-2微生物分析系统及K-B法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双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受试的23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大于50.0%的药物品种达14种。其中,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均为97.0%;其次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1.7%和68.7%;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最高,均为100%;其次对呋喃妥因、氯霉素和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的敏感率分别为95.0%、93.9%和88.9%。MRSA和MSSA各为63株(63.6%)和36株(36.4%)。对红霉素耐药和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共10株,且D试验均为阳性,占所有菌株的10.1%。所有D试验阳性菌株微量肉汤稀释法也均为阳性,两者符合率为100%。结论临床分离金葡菌多重耐药现象十分严重。D试验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均可用于检测金葡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25923对红霉素耐药,分析其耐药后菌株生长及对其它药物敏感性变化。方法 用红霉素浓度2倍递增的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进行体外诱导,比较诱导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表型以及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结果 诱导后ATCC25923红霉素MIC由0.032 5 mg/L增加到>256 mg/L,诱导耐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生长缓慢,溶血性减弱等变异,对其它非诱导抗菌药物耐药性未发生变化。结论经红霉素体外诱导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获得稳定耐药性,但同时也产生了表型及部分生化特性变化,与其它非诱导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MRSA)的感染不断上升,为了解我院(MRSA)的检出率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对2001年1月-2006年1月我院细菌室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K-B纸片方法和NCCLS推荐的D-试验方法分别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及耐药情况。结果 2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52.73%,MSSA占47.27%,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的比例分别为25.00%和35.58%,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敏感的比例分别为19.83%和22.11%,erm基因介导诱导型耐药的比例分别为55.17%和25.00%。与MSSA相比,在MRSA中,红霉素诱导型耐药发生率更高(χ2=20.65,P<0.01)。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处于非常高的水平,临床细菌室应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进行诱导耐药试验,以保证克林霉素药物敏感试验的准确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7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及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情况。结果 17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敏感的有29株;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耐药的有38株;红霉素敏感而克林霉素中介的有2株;红霉素敏感而克林霉素耐药的有0株;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中介的有18株;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有72株;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试验阳性的有55株。结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微生物室在发现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非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必须检测其诱导型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细菌鉴定应用VITEK 3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采用K-B法对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双纸片扩散法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结果 216株SAU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30株,占60.2%;MRSA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100.0%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100.0%敏感;对氯霉素耐药率为8.5%;对呋喃妥因耐药率为14.6%;对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61.5%~90.0%),且存在多药耐药;MRSA耐药率普遍高于MSSA。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较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判断MRSA的漏检率为4.6%;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检出率为56.3%。结论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是检测MRSA简便、可靠的方法;临床微生物室应常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医院感染现状,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预防爆发流行,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门诊和住院病人的标本中分离的17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MRSA感染监测,并对逐个暴露因素进行单因素卡方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MRSA总分离率为70.9%,其中,2007年检出率为60%,2008年检出率为79%;MRSA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科室以神经外科I、CU科、普外科为主;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使用抗生素、合并感染、入住神经外科等5个因素与MRSA感染有关联。结论 MRSA的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使用和神经外科是MRSA感染的3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63株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 STAPH5药敏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3株,占52.4%,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氯林可霉素和四环素均100%耐药,对利福平、左旋沙星表现为较高耐药率;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30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都在80%以上,两者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有一定差异。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表现为多重耐药,临床应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各类送检标本中金葡菌的感染分布情况,并分别对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和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999例金葡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于老年病区和外科病房,标本来源以呼吸道分泌物和创面分泌物为主.金葡菌感染患者发生MRSA感染的有 524例,检出率为52.5%;发生MSSA感染的病例为475例,检出率为47.5%.MRSA 分离率连续4年分别为65.2%、57.8% 、46.2%和43.9%,大致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MRSA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有上升趋势(P<0.05),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P<0.05).MSSA对常见的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所有金葡菌感染患者中未分离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金葡菌感染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和外科病房呼吸道感染及伤口感染,病情严重且呈多重耐药趋势;同时应加强对MRSA的主动筛查与综合管理,以防止该菌株在医院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应用Walk Away96SI对2009~2010年临床各科室分离的10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的10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20.79%,青霉素、头孢唑林、苯唑西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0%耐药,利奈唑胺、万古霉素、链阳性菌素复方制剂100%敏感。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占79.21%,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率分别为71.25%和75%,利奈唑胺100%敏感。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表现出高耐药性外,体外抗菌活性均较好,尤其是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可作为临床用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2011年度该院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控制院内感染和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1年度检出的SA和MRSA药敏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年度共检出SA 146株(其中MRSA 29株),菌株主要来源样本为痰液49株(33.56%),脓液37株(25.34%),泌尿生殖道分泌物11株(7.53%),其他样本49株(33.56%).菌株分布前三位的科室是神经外科36株(24.66%)、创伤外科24株(16.44%)、呼吸消化科17株(11.64%).分离出的146株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全部敏感,其中MRS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呈现较高的耐药率,达70%以上;MRSA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甲氧西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并呈现多重耐药.结论 SA临床感染分布和耐药率的分析能够为控制医院内MRSA的感染与流行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AIM: To study effects of alpha-toxin (AT) Staphylococcus aureus on human platelets and endothelial cells. MATERIALS AND METHODS: Concentrations of intracellular calcium in human platelets and endothelial cells were estimated by fluorescence, phosphoinositide metabolism in the endothelial cells was studied using 3H-myoinositole. RESULTS: AT induced a dose-dependent increase of intracellular calcium in blood and vascular cells, stimulates dose-dependent formation of inositol phosphates in endothelial cells. CONCLUSION: AT action on the platelets and endothelial cells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receptor-independent rise in concentration of intracellular calcium, activation of phosphoinositide metabolism, death of cells. These data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platelet and endothelial cell damage is mostly due to the passive Ca2+ influxvia pores formed by AT in cellular membrane.  相似文献   

17.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及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医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检出率逐年增高,耐药性不断增强,对临床治疗提出严峻挑战。阐明 MRSA的耐药机制以及快速准确地检测MRSA是预防和控制MRSA感染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也是当前 MRSA研究的热点。现就MRSA的耐药机制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ATB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60.5%,药敏结果显示MRSA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可作为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症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罗斌  朱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4):2983-2984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疾病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来临床各类送检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耐药性状况及感染趋势。结果分离出的1 10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痰液(41.65%)、伤口分泌物(27.22%)、体液(14.16%);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较高耐药率,但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糖肽类抗菌药物和新型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同时检出菌株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显示多药耐药,医院应切实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延缓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耐药株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A)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223株SA分别进行了药敏试验和β-内酰胺酶测试,并以“WHONET3”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MRSA占SA感染标本总数的58.3%,MRSA及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产β-内酰胺酶的百分率无明显差异。MRSA与MSSA皆对万古霉素敏感。此外,MRSA对18种抗生素中的15种呈现多重耐药,耐药率介于28%~100%。而多数MSSA仅对西林G和氨苄西林耐药。结论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感染的首选抗生素。MRSA的耐药性应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