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抗病毒蛋白MxA的诱导和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抗病毒蛋白MxA的表达及其活性。方法用IFNα2b或3型腺病毒(A_3)分别对WI-38细胞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作用 12或24 h,并用Westem blot法或FACS法,分别对M蛋白的表达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对重组的MxA和IFNα2b进行抗病毒效应实验。结果 (1)低浓度的 IFNα2b(> 1×10~#IU/L)和Ad_3(>200 TCID_50),均可诱导相应细胞表达 MxA;(2)10μg/L MxA可抵抗20个 TCID_(50)的 HSV-I、Polio. V感染 Vero细胞、Ad_3感染HeLa细胞,抵抗200个TCID_(50)的VSV感染Wish细胞。结论MxA只能由干扰素(INFα2b)或病毒诱导产生,其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面玻璃连接蛋白受体(VitronectinreceptorVnR即整合素家庭的α_vβ_3)的表达改变;用(51)Cr-标记血小板((51)Cr-platelete,(51)Cr-pL)检测HUvEc的粘附功能;Fura-2/Am负载EC,测定HUVEC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观察了高糖、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对EC粘附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糖(30mmol/L)可明显促进EC与PL的粘附(CPM值:361±2l.93VS2l9.67±16.26,n=6P<0.01),抗β3亚单位单抗(β3McAb)可部分阻断EC与PL粘附。TNF-α(1000μ/m1)也有相同作用(CPM值:4l0.7±17.6VS219.67±16.261n=6P<0.01),β3McAb也部分阻断TNF-α诱导的EC-PL间的粘附。②不同浓度高糖和TNF-α不同时间可影响EC表面的α_vβ_3表达,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③高糖和TNF-α可明显增加EC的[Ca(2+)]i,上述资料提示?  相似文献   

3.
新技术·新方法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传染科在62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中,38例(治疗组)接受重组α-2b干扰素治疗,24例(对照组)接受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HBeAg和HBVDNA...  相似文献   

4.
C1q调理酵母多糖颗粒刺激U937细胞产生TNF—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U937细胞吞噬C1q、IgG和C1q+IgG调理的酵母多糖颗粒(分别称为CZ、IZ、ICZ)后可产生TNF-α,但对未调理酵母多糖颗粒(Z)不应答。加入抗C1qF(ab)2、将调理颗粒热灭活或以高浓度C1q或抗C1qR McAb E8预处理U937细胞,可完全或部分抑制CZ或ICZ诱导的INF-α产生,但C1q预处理却使IZ诱生的TNF-α增加,同时赋予原本无作用的Z以TNF-α诱生能力,从而证  相似文献   

5.
重组干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5年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干扰素α-2a,α-2b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重组干扰素α-2a治疗组70例,重组干扰素α-2b46例对照组28例,治疗后随访5年。结果治疗结束时,HCVRNA阴转率和血清ALT复常率α-2a组分别为6714%和7000%,α-2b组分别为6956%和7173%,随访5年后,α-2a组HCVRNA阴转率和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3571%和4714%,α-2b组分别为3913%和52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基因分型以HCVⅠ组感染为主(7586%),干扰素对HCVⅡ组感染的疗效优于HCVⅠ组。结论重组干扰素α-2a与α-2b均为有效的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早期疗效较好。HCV基因型有预测干扰素疗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患者IL-1、IL-6和TNFα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了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IL-1、IL-6和TNFα的诱生活性及其血清中活性。结果表明,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乙型肝炎后肝硬化(HC)和乙型重型肝炎(SH)PBMCs经脂多糖诱导后,IL-1活性分别为3531.1±882.7U/m1、2769.7±730.4±U/ml和5329.3±1089.3U/m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IL-6诱生活性分别为38.90±14.75U/m1、2.45±18.85U/ml和71.95±28.05U/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或<0.01);TNFα诱生活性在乙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CAH、HC和SH中分别为33.23±7.25U/ml、6.99±1.84U/m1、4.29±2.17U/ml和86.70±24.18U/ml,与对照组相比P<0.05或P<0.01。各型患者血清中IL-1、IL-6和TNFα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文中对SH患者IL-1、IL-6和TNFα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传染科在62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中,38例(治疗组)接受重组α-2b干扰素治疗,24例(对照组)接受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HBeAg和HBVDNA清除率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8.
外源性IFN-α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血清IL-4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一用组用干扰素α(IFNα)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动态检测,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INFα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共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36.04±9.35岁。全部患者治疗前血清HCVRNA均呈阳性(PCR检测),ALT测值高于正常水平。受试者根据IFNα的用量分为低(300万U)、中(900万U)及高(1500万U)3个组,隔日注射1次,持续24周。于治疗开始当天、治疗结束与治疗后…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免疫发病机理及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McAb-T)的免疫调节治疗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0例AA患者McAb-T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及其中10例AA外周血核细胞(PBMNC)体外诱生TNF和IL-2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AA患者血清TNF水平显著曾高(P〈0.01),PBMNC诱生的TNF和IL-2水平均明显高  相似文献   

10.
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10株抗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uTNF-α)McAb。7株McAb为IgG1,2株为IgG2a,1株为IgG2a。1株McAb与淋巴毒素(LT或rHuTNF-β)、rHuIL-6和载体菌菌体蛋白均无交叉反应。其中7株McAb具有中和活性,7株McAb能识别天然的TNF-α。G11和E6McAb应用ABC法免疫组化染色肝病患者组织细胞片得到明确的阳性结果。用2株识别不  相似文献   

11.
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10株抗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uTNF-α)McAb。7株McAb为IgG1,2株为IgG2a,1株为IgG2a。10株McAb与淋巴毒素(LT或rHuTNF-β)、rHuIL-6和载体菌菌体蛋白均无交叉反应。其中7株McAb具有中和活性,7株McAb能识到天然的TNF-α。G11和E6McAb应用ABC法免疫组化染色肝病患者组织细胞片得到明确的阳性结果。用2株识别不同表位的McAb建立了一步夹心ELISA法,检测TNF-α的敏感性可达到100pg/ml左右。  相似文献   

12.
使用不同剂量的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长期追踪观察[英]/[SaraccoG...Hepatology.-1993,18.-1300]随机抽样使用α-2b干扰素的90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在停药至少36个月后进行追踪观察。其中17例(21....  相似文献   

13.
为寻找胃癌普查的简便方法,冯抗消化道肿瘤单克隆抗体(mAb)Adnab-9,组合CL-3,GS-2和抗原激酶(UPA)多克隆抗体,用ELISA直接法和酶免疫电泳法,检测了粪便标本144例和胃液标本153例中癌相关抗原GP87,CEA,S-Tn及UPA。结果表明,以抗GP87mAb Adnab-9检测时,粪便组的阳性率:胃癌为87.9%,萎缩性胃炎(CAG)为74.1%,CAG伴不典型增生(ATP)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用量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长期随访[英]/[SaraccoG...Hepatolo-gy,-1993,18.-1300~1305]80名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在完成-项用α2b干扰素间歇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前曾报道过)后随访至少36个月...  相似文献   

15.
α-2b干扰素(IFNα-2b)与低剂量阿糖胞苷(LD Ara-C)联合应用具有相加作用,可以减少或消除Ph染色体阳性细胞和bcr/abl融合基因,显提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延长CML患的生存期,被认为是目前治疗CML最有前途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种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mIL-2R,sIL-2R,IL-6,IL-8和TNF-α与乙肝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APAAP技术和ELISA法,检测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mIL-2R,sIL-2R,IL-6,IL-8和TNF-α的水平。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mIL-2R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PHA激活后与正常人基本一致,但仍较PHA激活前显著增高(P〈0.01);慢性乙肝患者血清  相似文献   

17.
H—2K^b基因导入小鼠造血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应用分子克隆技术,用脂质体(lipofectin)将MHC-I类基因(即小鼠H-2K^b基因)导入包装细胞PA317。用培养的病毒上清进一步感染BALB/C小鼠的造血细胞,且形成了抗G418的CFU-GM。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和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表明病毒上清感染后小鼠造血细胞及其形成的CFU-GM中均整合了MHC-I类基因,且已转录为mRNA,流式细胞仪(FACS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衰及血液透析过程中多肽生长因子与凋亡因子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及血液透析(HD)过程中多肽生长因子及凋亡因子的含量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放射免疫分析分别测定CRF及HD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CD95、Apo2.7和BCl-1蛋白的阳性细胞数及血清中TGF-α、IGF-Ⅱ的含量。结果:CRF(非透析组)CD95、Apo2.7、IGF-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BCl-2与TGF-α含量均明显低于  相似文献   

19.
用抗人μ链单克隆抗体建立的ELISA法检测152例肝病患者IgM类抗HCV独特型抗体,甲肝阳性率0%(0/15),乙肝8.5%(4/47),丙肝32.1%(26/81),丙肝合并乙肝者22.2%(2/9)。丙肝组内频率为急肝0%(0/17),慢性迁延性肝炎38.1%(8/21),慢性活动性肝炎43.8%(14/32),肝炎肝硬化36.4%(4/11)。本法重复性好,批内变异系数4.6%,批间变异系数8.5%。用纯化人抗HCV抗体进行阻断,阻断率>85%,丙肝组与乙肝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无交叉,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精密度,且与血清中IgM抗HCV关系密切,提示丙型肝炎IgM类抗HCV-Ab2具有模拟抗原的作用,是慢性丙型肝炎的重要检测指标并与丙肝慢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α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已被公认。但对于α干扰素治疗无效及治疗后复发的难治性病例仍是目前临床工作中的难题。为探索小儿难治性丙型肝炎治疗的有效方法 ,我们采用随机年龄分组的方法 ,对 6例患儿采用α 1胸腺肽 (Tα 1)和α 2b干扰素 (IFNα 2b)联合治疗 ,进行临床追踪观察。1 研究对象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为 1997~ 199830 2医院小儿肝病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小儿慢性丙型肝炎。入组者符合以下条件。①血清HCVRNA阳性 ,抗 HCV阳性 ,入选2月内血清ALT异常。②经α 干扰素治疗无效或有效后病情复发 (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