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北京雏鸭为体内实验动物模型,观察了肝细胞刺激物质(HSS)对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抗病毒作用。1日龄北京鸭实验感染DHBV,7天后血清DHBVDNA阳性,给予药物治疗10天,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用药前后血清DHBVDNA,分析药物对血清DHBVDNA是否有抑制作用,结果显示:HSS大、小两个剂量组(分别为50mg/kg/d和200mg/kg/d)均对DHBVDNA有抑制作用,大剂量组出现DHBVDNA抑制作用时间早于小剂量组,用药5天、10天及停药3天血清DHBVDNA中位抑制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两个剂量组均无停药反跳;生理盐水组用药前后DHBVDNA的A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停药后3天肝组织病理光镜及电镜均显示HSS组病变较生理盐水组轻。结论:肝细胞刺激物质有一定的保肝和抑制DHBVDNA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磷甲酸钠在鸭体内对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静脉感染雏鸭为模型,分组腹腔注射磷甲酸钠(PFA)250mg、125mg、62.5mg/kg及生理盐水,观察治疗后鸭血清中DHBVDNA及DHBsAg的动态变化,并检测肝、肾、脾及胰中DHBVDNA的分布;提取肝脏中超螺旋DNA(SCDNA),检测PFA对DHBVDNA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PFA治疗第7天到第21天,125mg和250mg/kg剂量组对DHBsAg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25mg和250mg/kg剂量组治疗第14、21天对血清中DHBVDN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25mg和250mg/kg剂量组治疗第21天肝及肾中DHBVDNA明显下降;250mg/kg剂量组治疗21天对DHBV感染鸭肝细胞内DHBVRCDNA、LDNA及SCDNA的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见,最大剂量250mg/kgPFA每天2次,治疗21天,对DHBV感染鸭血清中DHBsAg、血清及肝、肾中DHBVDNA都有抑制作用,对脾、胰中DHBVDNA抑制不明显。提示该药能抑制DHBV感染,但未能清除病毒,故停药后可出现反跳现象。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刺激物质对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争论鸭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北京雏鸭为体内实验动物模型,观察了肝细胞刺激物质(HSS)对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抗病毒作用,1日龄北京鸭实验感染DHBV,7天后血清DHBVDNA阳性,给予药物治疗10天,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用药前后血清DHBVDNA,分析药物对血清DHBVDNA有抑制作用,大剂量量组出现DHBVDNA抑制作用时间早小剂量组,用药5天,10天及停药3天血清DHBVDNA中位抑制率显著高  相似文献   

4.
核酶对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体内抗病毒作用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核酶在体内抗病毒作用效果。方法选择鸭乙型肝炎(DHBVLJ-76)及其鸭动物模型作为检测系统,将针对DHBVPre-S736位点的核酶(RzDS)插入pJ120质粒构建成pJ-RzDS。与痘苗病毒天坛761株(VV)同源重组后获得含RzDS的重组痘苗病毒(V-RzDS)。用DHBV感染1日龄北京鸭,分别在感染的同时、感染后24小时和72小时注射V-RzDS和VV,10天后检测血清中DHBVDNA和DHBsAg的含量。结果北京鸭在感染DHBV的同时注射V-RzDS,其DHBVDNA和DHBsAg的含量均低于VV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RzDS对DHBV基因组复制和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45%和63%。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反义核酸的抗病毒作用。方法设计合成了针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前S(PreS)基因区第951968位核苷酸的硫代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以20μg/g体重/日剂量对3只腹腔感染DHBV52毒株后,血清DHBsAg及DHBVDNA阳性鸭连续静脉注射10天,同时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另3只感染鸭作为对照。结果对照鸭注射生理盐水后,血清DHBsAg及DHBVDNA阳性未见明显改变,肝组织DNASouthern杂交在30与23kb左右杂交信号明显。注射ASODN鸭在10天后,2/3鸭血清DHBsAg及DHBVDNA量显著降低,3/3鸭肝组织中30kb左右的杂交信号显著减弱,23kb左右未见杂交信号。结论说明该段ASODN在鸭体内能部分抑制DHBV的复制与抗原表达。  相似文献   

6.
1896和1898的G→A变异是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变异的热点,1896变异导致HBeAg翻译中断。这种变异被认为改变了HBV的生物学特性,因而与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相关。我们以人工变异的方法分别使野毒株土拨鼠肝炎病毒WHV-8相当于HBV1896及1896和1898位点产生G→A变异,并构建了首尾相连的双体质粒。分别用这些质粒转染HepG2细胞,结果其DNA复制水平和转录水平未见明显差异。说明这种前C热点变异不影响WHV复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反义核酸的抗病毒作用。方法 设计合成了针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前S(PreS)基因区第951-968位核苷酸的硫代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以20μg/g体重/日剂量对3只腹腔感染DHBV5.2毒株后,血清DHBsAg及DHBV DNA阳性鸭连续静脉注射10天,同时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另3只感染鸭作为对照。结果 对照鸭注射生理盐水后,血清DHBsAg及DHBV DNA阳性未  相似文献   

8.
转染克隆HBVDNA的2.2.15细胞适应常规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染克隆HBVDNA的2.2.15细胞适应常规培养条件的研究刘洪,谢建芬,张玲霞,任继明,陶陵,李泉根(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病毒研究室,北京100039)为了筛选抗-HBV的有效药物,本实验室引进了具有分泌HBsAg、HBeAg及合成完整Dane...  相似文献   

9.
用含HBV全基因和HBV大、中、小分子表面蛋白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CMV-HBV、CMV-LS、CMV-MS、CMV-S)分别与含HDV cDNA三聚体的重组质粒共转染CHO细胞。转染后3天在上述4种转染细胞内及培养上清中均检出了HDV RNA和HDAg表明上述4种转染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均有HDV病毒颗粒的包装和分泌。提示:HDV病毒的包装可能仅需HBV S 基因及其小分子表面蛋白的辅助。  相似文献   

10.
经缺口平移法以a-32P-dCTP标记1.0kb的丁型肝炎病毒(HDV)cDNA片段为探针,采用蛋白酶K直接从血清中提取HDVRNA,建立了检测血清中HDVRNA的打点杂交法,其灵敏性可达1pg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无交叉杂交反应;并应用于检测我国5949份HBsAg阳性血清中的HDVRNA,共检出176份HDVRNA阳性,检出率为2.95%。  相似文献   

11.
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中丁型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国外引进的重组质粒获得纯化基因片段,分别以随机引物法和PCR法制备地高辛素标记的HBVDNA探针和HDVcDNA探针。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石蜡包埋的肝组织切片BVDNA和HDVRNA。49例感染肝组织分为两组:丁肝组23例;单纯乙肝组26例,HBVDNA的检出率丁肝组(78.26%)与乙肝组(76.92%)无统计学差异;而HDVNA的检出率丁肝组(60.87%)明显高于乙肝组(15.38%)。HBVDNA可见于受染肝细胞的胞核或胞浆内,而HDVRNA绝大部分见于肝细胞胞核。两种病毒核酸阳性细胞在肝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大致相同:弥漫或散在地分布于肝小叶或假小叶内,或局灶性分布于小叶周边。HDVRNA阳性的肝组织都或多或少地同时存在HBVDNA。同一例肝组织中,HBVDNA阳性细胞从数量和颗粒密度上似略高于HDVRNA。将乙肝组和丁肝组两组病人肝内HB-sAg、HBcAg和HBVDNA及血清HBeAg作了比较,各指标阳性率虽有差异,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未发现HDV感染对HBV的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此结果对以往用血清学或免疫组化方法对HDV的研究有所补充和深入,亦可为研究其它类型病毒性肝炎之间的重叠感染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HDVRNA转染细胞系的建立并表达HDV病毒标志,为HDV基因复制与表达,HBV与HDV相互影响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细胞模型,是研究HDV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就近年来有关HDVRNA转染细胞的建立、转染细胞系中HDV基因复制表达的特点等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129Leu和145Arg变异株的抗原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我国发现的乙型病毒S基因突变株表达HBsAg及DNA免疫的特性。方法 用自乙肝疫苗免疫无保护婴儿血清中克隆的2株变异S基因片段,置换已知核苷酸序列并可表达及复制的HBV1.2个拷贝全基因野毒株重组质粒P3.8Ⅱ的S基因,将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用Abbott试剂和24种单抗检测染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的结合力。用重组质粒HepG2细胞,用Abbott试剂和24种单抗检测转染细胞培  相似文献   

14.
HBV-DNA与HBV-M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区。HBV感染后血清学检测组合的标志模式多且复杂。由于PCR方法的引入,可以直接检测病毒核酸,所以对患者体内HBV复制及传染性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如果仅以血清学检测结果作为实验依据,可能会漏检,因此,将HBVDNA与血清学?..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受体导向药物乳糖化人血清白蛋白单磷酸阿糖腺苷(L-HSA-AraAMP),对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北京雏鸭作体内抗病毒效应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Ⅲ组)相比,单用AraAMP组(Ⅱ组)在用药期间对DHBVDNA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但停药后有反跳现象;L-HAS-AraAMP组(Ⅰ组)对DHBVDNA抑制作用与Ⅱ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Ⅰ组停药后持续有抑制病毒作用,且AraAMP的用量Ⅰ组比Ⅱ组小16倍。  相似文献   

16.
建立乙肝病毒前S2抗原发光酶免疫方法,检测HBV感染者血清,肝组织及其细胞器中的前S2,结果与HBeAg,HBcAg,HBV DNA等复制指标一致,某些肝内HBV DNA阴性者PS2阳性。这提示前S2是HBV活跃复制的指标。前S2在肝内主要存于微粒体和核糖体中。前S2抗体阳性,与肝细胞破坏有关,急性和慢迁肝预示恢复,慢活肝,肝硬化和肝癌预示恶化。本法集发光反应的快速敏感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于一身,敏  相似文献   

17.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PAP法双标记技术,结合病人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研究了31例慢性乙肝病人肝穿刺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DAN和HBsAg的分布及意义。结果显示,肝辔内检HVDNA23例,HBsAg26例,二者同时检出者21例。从同组病人肝组织的HBVDNA和HBsAg双标检测结果与其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的比较来看,肝组织内HBVDNA和HBsAg同时很可能表明HBV正  相似文献   

18.
董捷  朱婕 《医学信息》1999,12(4):46-47
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周期是Summers和Mason在1982年观察鸭乙肝病毒(HBV)复制后描述的〔1〕。HBV的复制首先是HBVDNA由不完整环状的补成完整的环状DNA,再形成超螺旋DNA(Supen-coiledScDNA),又称共价闭合...  相似文献   

19.
乙肝抗体阳性患者中检测HBV-DNA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乙肝抗体阳性患者中检测HBV┐DNA的意义潘韶霞李守炳刘茂林徐静山葛汝村单独抗HBs阳性者68例,PCR检测HBV-DNA有5例阳性,阳性率7.36%。说明血液中HBsAg向抗HBs转换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HBV的复制,可能与HBV亚型的双重感染或病毒...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及其作用机理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用2.2.15细胞株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实验模型,对4种中草药制剂体外抗HBV活性及其机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种中草药对细胞的50%毒性浓度(CD50)分别为乾坤宁〉640mg/L,双黄连针剂〉640mg/L,复方仙茅浸膏水提取液160g/L(生药计算),复方黄芪浸膏水提取液320g/L(生药计算)。对病毒复制指标HBsAg,HBeAg和细胞内HBVDNA的50%抑制浓度(ID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