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和丙型肝炎病毒RNA(HCVDNA)与肝细胞癌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巢式PCR(nested-PCR)分别检测42例肝肿瘤组织中HBVDNA和HCVRNA。结果:1例胆管细胞癌组织HBVDNA和HCVRNA均阳性,1例胆管囊腺瘤HBVDNA阳性。4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单纯HBVDNA阳性19例,单纯HCVRNA阳性3例,二者均阳性10例。HBVDNA阳性率72.5%,HCVRNA阳性率32.5%。HBVDNA和HCVRNA感染与肝癌组织学分型无关;且肝细胞癌中HCV感染与HBV未见相关。结果提示,我国HBV感染仍是引起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但由于肝细胞癌患者中HCV的感染率也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因此HCV可能也是肝细胞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用套式PCR法检测了27例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阳性3例(11.1%),同时检测了7例抗-HCV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脐带血HCV RNA及抗-HCV,结果HCV RNA无1例阳性,抗-HCV全部阳性,因此认为婴儿体内抗-HCV是一种由母体被动获得的抗体,不能作为HCV感染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利用丙型肝炎病毒(HCV)5’-端序列合成两对引物,建立了灵敏、特异的HCVRNA双扩增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用此方法及第二代Abbott酶联抗-HCV检测试剂盒,检测了44例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10名抗-HCV阴性健康人。在44例患者中,41例(93%)HCVRNA阳性,36例(82%)抗-HCV阳性,33例(75%)HCVRNA、抗-HCV全部阳性。3例HCVRNA阴性,但抗-HCV阳性,另外,有8例抗-HCV阴性,HCVRNA阳性。10名健康人HCVRNA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大部分(92%)抗-HCV阳性患者带有HCV,但为了检测所有病毒血症患者,抗-HCV检测是不够的,利用双扩增PCR方法检测HCVRNA对于抗-HCV阴性患者的诊断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4.
输血后丙型肝炎与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献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丙型肝炎病毒(HCV)5’-非编码区(5’-NCR)和C区具有型特异性的引物建立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了25例丙型肝炎(HC)和26例抗-HCV阳性献血员的HCV RNA及基因型。结果25例HC患者HCV RNA阳性率为100.0%,26例抗-HCV阳性献血员HCV RNA阳性率为84.5%,(22/26)。25例HC中I、Ⅱ和混合型(I+Ⅱ、Ⅱ+Ⅲ、I+Ⅲ、I+Ⅱ+Ⅲ)分别占8.0%  相似文献   

5.
采用国产和美国Ortho公司第2代抗丙型肝炎病毒(HCV)试剂对100例维持性血透及肾移植患者进行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对比检测。阳性标本用聚合酶键反应(PCR)法检测HCVRNA并采用型特异的HCV亚基因探针对其非结构蛋白NSS区扩增产物进行了杂交基因分型。结果表明,这组病人中抗-HCV阳性率为41%,肾移植术后再透析者达56.52%,且与透析时间、输血次数、受血量成正相关;国产抗-HCV试剂同美国Ortho公司试剂比较阳性符合率达91.43%;抗-HCV阳性患者中有31.43%(11/32)血清HCVRNANS5阳性;透析患者中,HCV基因型各型均有,以混合型为主,占63.64%。  相似文献   

6.
取1例湖南丁型肝炎病毒(HDV)RNA阳性血清,经强变性剂法抽提HDV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扩增的HDVCDNA片段重组到pUC18质粒中,获得了中国湖南株HDVCDNA(433-870)片段克隆,DNA测序结果显示,该片段(438hp长,包括一端PCR引物25hp)与已知的美国、意大利、法国、诺鲁和中国台湾5株HDVcDNA相同片段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1.3%,94.5%,91.3%,84.5%和89.3%,其中与HDVRNA复制密切相关的第一个高度保守区与美国株、意大利株和法国株完全同源。  相似文献   

7.
应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和单克隆抗HCV-NS3-HRP建立直接酶标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52例肝炎患者肝组织HCVRNA和HCAg-NS3。结果抗HCV阳性组HCVRNA检出率57.1%(16/28),HCAg-NS3检出率53.6%(15/28);抗HCV阴性组其两项检出率均为12.5%(3/24)。肝组织中HCVRNA阳性物呈蓝紫色细小颗粒存在于肝细胞核或胞浆内,其在肝小叶中的分布可分为3型,即弥漫型、局灶型、散在型。肝组织中HCAg-NS3阳性物呈棕黄色细小颗粒分布于肝细胞核或胞浆内,以单个或数个阳性细胞散布于肝小叶中。23例HCVRNA或/和HCAg-NS3阳性病例以肝炎后肝硬化(LC)病例占多数(14/23),其次为慢性重型肝炎(CSH)和中度慢性肝炎(CAH)。此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符合率(90.4%,47/52),表明病毒核酸及其表达产物均存在于肝细胞内,与HCV感染密切相关。这为HCV感染诊断提供了直接依据,有利于研究HCV感染中病毒复制、慢性化进程、抗病毒治疗监测及重叠感染时病毒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抗病毒IgM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抗HCVIgM间接ELISA方法,并用之检测HCV不同感染人群。抗HCVIgM在不同感染人群中的检出率变化很大。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检出率可高达93.8%,而正常献血员中可低至0.68%。比较抗HCVIgM和抗LgG阳性中HCVRNA的检测结果发现,抗IgM阳性者中,不同HCV感染人群的HCVRNA检出率很高(93.0%~100%);而IgG阳性者中HCVRNA的检出率变化很大(37.5%~93.8%)。在43例血液透析者中抗IgM与HCVRNA检测的一致性为83.7%;抗IgM与抗IgG检测的一致性为88.4%,结果提示:(1)抗HCVIgM与HCV活跃复制有关,(2)抗HCVIgM与抗HCVIgG检出不完全一致。因此,临床检测抗HCVIgM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住院病人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血清标本进行抗-HCVIgM的检测,并与HCVRNA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HCVRNA阳性、抗-HCV阳性,HCVRNA阳性、抗-HCV阴性及HCVRNA阴性、抗-HCV阳性三种类型中均有抗-HCVIgM阳性者。结果还表明HCVRNA阳性病例的抗-HCVIgM阳性率明显高于HCVRNA阴性的病例(P<0.05),在临床诊断上HCVRNA阳性与阴性病例的肝病大多数为急性肝炎(AH)和慢性活动性肝炎(CAH),HCVRNA阳性与阴性比较,各类肝病的病例数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乙/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患者前C区终止变异低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双重感染患者前C区基因变异,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来分析25例HBVDNA和HCVRNA均阳性(A组)和31例HBsAg和HBVDNA阳性但抗-HCV和HCVRNA均阴性(B组)的慢性肝病患者前C区密码28终止变异(终28)。结果HBV和HCV双重感染患者(A组)血清HBVDNA第1次PCR阳性率(16%)明显低于单独HBV感染组(65%)(P<0.001);前C终28检出率(28%)亦明显低于单独HBV感染(68%)(P<0.001)。结论提示双重感染患者HBV前C终止变异低频率可能与HBV低水平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血清学标志阴性的非甲~戊型肝炎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对血清学标志阴性的非甲~戊型肝炎进行病原学研究。方法用HBVPCR、HCVRT-PCR和HEVRT-PCR分别检测血清学标志阴性的非甲~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并对其部分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87例非甲~戊型肝炎血清HBVDNA均为阴性,9例(10.3%)为HCVRNA阳性,部分经测序证实为HCV1b亚型;余78例为HBVDNA和HCVRNA均阴性。该78例中,14例因无血清未作HEVRNA检测,余64例中49例(76.6%)为HEVRNA阴性,15例(23.4%)为HEVRNA阳性。经序列分析显示,其中9例为典型的中国HEV株基因序列,6例变异较大,与典型的中国株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仅为80%左右。49例HBVDNA、HCVRNA和HEVRNA均阴性的血清中16例(32.6%)HGVRNA阳性。由此可见,该87例中至少有9例为HCV感染,15例为HEV感染,16例为HGV感染。结论对血清学标志阴性的非甲~戊型肝炎的病人应该用PCR法进行病原学分型,以明确其诊断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种方法,动态检测了11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孕妇所生的婴儿血抗-HCV和HCVRNA。发现用合成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pELISA)检测婴儿抗-HCV阳性率(23.52%)显著低于第二代重组抗原ELISA(2ndELISA)(41.18%)(P<0.05);用2ndELISA检测,6例婴儿脐血和静脉血抗-HCV阳性,5例持续1~5月阴转,1例阳性持续13个月。经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鉴定,4例阳性,2例可疑阳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CVRNA,5例阳性,3例于生后1~6个月自然阴转,2例持续阳性分别达9个月和13个月。提示检测抗-HCV判断HCV母婴传播的状态受到婴儿抗-HCV产生水平低下、母体抗-HCV的被动输入和不同检测方法的影响,用RT-PCR检测HCVRNA是判断母婴传播更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肝病患者血清抗HCV及HCVRNA的检测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第2代抗HCVELISA试剂和PCR技术对186例肝病患者进行了抗HCV和HCVRNA检测。63例患者(33.87%)抗HCV和/或HCVRNA阳性,表明本组肝病患者存在较严重的HCV感染,HCV标志物(HCVm)阳性肝病患者较HCVm阴性肝病患者有更高的输血,手术,接种和拔牙等血液暴露史(P〈0.05或P〈0.01)。63例HCV感染者中,34例抗HCV和HCVRNA同时阳性,另有患者表现为  相似文献   

14.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住院病人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血清标本进行抗-HCVIgM的检测,并与HCVRNA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HCVRNA阳性、抗-HCV阳性,HCVRNA阳性,抗-HCV阴性及HCVRNA阴性,抗-HCV阳性三类型中均有抗-HCVIgM阳性者。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随机引物法用地高辛标记HDV cDNA全基因片段作为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石蜡切片中的HDV RNA,发现HDV RNA阳性者9例,检出率为15.5%。HDV RNA阳性物质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方式有胞浆型、核膜型、核仁型、核膜核仁型和全核型等。HDV RNA阳性肝细胞在显微镜下多数正常或只显示轻微病变。本文结果提示HDV的致病性并非由于HDV的直接细胞毒作用,而是宿主细胞和病毒共同作用结果,但其确切生物学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中丁型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国外引进的重组质粒获得纯化基因片段,分别以随机引物法和PCR法制备地高辛素标记的HBVDNA探针和HDVcDNA探针。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石蜡包埋的肝组织切片BVDNA和HDVRNA。49例感染肝组织分为两组:丁肝组23例;单纯乙肝组26例,HBVDNA的检出率丁肝组(78.26%)与乙肝组(76.92%)无统计学差异;而HDVNA的检出率丁肝组(60.87%)明显高于乙肝组(15.38%)。HBVDNA可见于受染肝细胞的胞核或胞浆内,而HDVRNA绝大部分见于肝细胞胞核。两种病毒核酸阳性细胞在肝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大致相同:弥漫或散在地分布于肝小叶或假小叶内,或局灶性分布于小叶周边。HDVRNA阳性的肝组织都或多或少地同时存在HBVDNA。同一例肝组织中,HBVDNA阳性细胞从数量和颗粒密度上似略高于HDVRNA。将乙肝组和丁肝组两组病人肝内HB-sAg、HBcAg和HBVDNA及血清HBeAg作了比较,各指标阳性率虽有差异,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未发现HDV感染对HBV的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此结果对以往用血清学或免疫组化方法对HDV的研究有所补充和深入,亦可为研究其它类型病毒性肝炎之间的重叠感染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全血与血液制品中HCV RNA检测及其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组临床应用的全血(配血用标本)、血液制剂与丙种球蛋白制剂进行检测。血浆制剂抗HCV阳性率显著高于全血(32.64%与11.68%、P<0.01)。三组标本中抗HCV阳性者HCV RNA检出率基本相似。但丙球制剂组HCV RNA阳性标本在PCR中的反应强度显著低于前两者。对部份标本作HCV基因亚型检测,三组总体HCV亚型表达频率为,原型:2.94%;K1:47.06%;K2a:32.35%;K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的临床意义。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标志不同状态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建立的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定量检测慢性肝炎(CH)51例、肝硬化(LC)36例、原发性肝癌(PHC)38例的血清HBVDNA浓度。结果HBVDNA阳性的CH患者血清HBVDNA浓度为4.36log10HBVDNA拷贝50μl(下同),LC为4.55,PHC为4.43,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HBV五项免疫标志均阴性或抗-HBs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中,有37.5%患者存在低水平HBV复制;HBeAg阳性患者的HBVDNA浓度总体上明显高于抗-HBe阳性组,但其中部分患者的HBVDNA浓度也很高。结论提示HBV的复制状态与慢性肝病的病期无明显关系;在抗-HBe阳性的患者中存在个体差异,故不能仅依据抗-HBe阳转来判断HBV复制减少或停止。  相似文献   

19.
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的诊断及对胎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地高辛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51例人巨细胞病毒(HCMV)血清学抗体IgM阳性孕妇的羊水、脐血和产后两周内的新生儿尿液,进行HCMVDNA检测。同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脐血、羊水中HCMV-IgM的结果相比较。结果,地高辛探针斑点杂交检测HCM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羊水21.57%,脐血33.33%,新生儿尿液27.45%。PCR检测HCM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羊水29.41%,脐血43.14%,新生儿尿液3S,29%。羊水HCMV-IgM阳性率为11.76%,脐血HCMV-IgM阳性率为23.53%。脐血HCMV-DNA阳性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明显低于脐血HCMV-DNA阴性的新生儿,而脐血HDW-DNA阳性的新生儿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以及低Apgar评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脐血HCMV-DNA阴性的新生儿。结果表明:采用ER技术检测羊水、脐血或产后两周内新生儿尿液HCMVDNA有助于HCMV官内感染的早期诊断,便于临床早期干预,HCMV官内感染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可造成胎儿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经缺口平移法以a-32P-dCTP标记1.0kb的丁型肝炎病毒(HDV)cDNA片段为探针,采用蛋白酶K直接从血清中提取HDVRNA,建立了检测血清中HDVRNA的打点杂交法,其灵敏性可达1pg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无交叉杂交反应;并应用于检测我国5949份HBsAg阳性血清中的HDVRNA,共检出176份HDVRNA阳性,检出率为2.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