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 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 方法: 用PCR-SSP 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乙肝患者108例与正常对照108人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32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与HBV不同复制状态相关性分析。 结果: 陕西地区汉族人HLA-DRB1等位基因以DRB1*04(16.2%),DRB1*09(12.5%),DRB1*12(11.6%), DRB1*15(13.4%)最为常见;病例组HLA-DRB1*03 的等位基因频率(10.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7%),(OR=3.10; P<0.05);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17.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3%)(OR=2.09; P<0.05);DRB1*07 基因位点在HBV高复制状态多见(OR=2.22; P<0.05); HLA-DRB1*15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13.4%, 明显高于病例组6.9% (OR=0.48; P<0.05)。 结论: HLA-DRB1*03、HLA-DRB1*07与陕西地区汉族人HBV感染后的慢性化相关联,HLA-DRB1*15为陕西地区汉族人乙肝感染的抗性基因。本研究提示HLA-Ⅱ类基因是决定HBV感染后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5.
2 型糖尿病(T2DM)是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β 细胞缺陷共同形成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目前也是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全国范围内呈递增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报道,世界上总人口数约 9%(6.1 亿人)的人群患有糖尿病,预计到 2045 ... 相似文献
6.
当前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中的X基因及其编码产物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是HBV中惟一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病毒蛋白质。这些调控作用包括激活宿主细胞和病毒自身基因的转录、调控凋亡、抑制细胞中受损DNA的外切修复反应以及激活细胞中的信号转导通路如有丝分裂原激酶(MAPK)、JAK、STAT的级联反应等。HBx通过这样的多种调控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对病毒自身的复制与增殖以及宿主细胞中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细胞的凋亡与癌变等过程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任锋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5,12(6):169-172
原发性HCC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极其复杂的过程,HBV长期慢性感染是其致病因素之一。HBV感染引起肝细胞的反复损伤坏死和增生、HBVDNA基因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HBV基因表达产物HBx反式激活作用以及HBx和M—HBst引发细胞内ROS水平的升高等原因,都会引起HCC的发生。了解HBV引起肝细胞癌的致病机理,对于肝细胞癌的治疗和预防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细胞癌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湖南汉族人群HLA-DP、-DQ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湖南汉族人群HLA—DP、HLA—DQ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87例湖南汉族鼻咽癌患者与91名健康对照作HLA—DPAl、—DPBl、—DQAl及—DQBl的基因分型,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单倍型频率分布的差异。结果 发现鼻咽癌组DPAl*0201、DPBl*1901、DQAl*020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DPBl*0402、DQAl*010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单倍型DPAl*0201—DPBl*1401及DQAl*0201—DQBl*0201较对照明显降低;但P值经Bonferroni校正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c>0.05)。结论 湖南汉族人群HLA—DP和—DQ位点与鼻咽癌无明显相关,与以往用受累同胞对方法在鼻咽癌家系中未能证实鼻咽癌易感基因与HLA—DP和—DQ位点连锁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细胞癌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HCC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极其复杂的过程,HBV长期慢性感染是其致病因素之一.HBV感染引起肝细胞的反复损伤坏死和增生、HBV DNA基因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HBV基因表达产物HBx反式激活作用以及HBx和M-HBst引发细胞内ROS水平的升高等原因,都会引起HCC的发生.了解HBV引起肝细胞癌的致病机理,对于肝细胞癌的治疗和预防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细胞癌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70kDa热休克蛋白5(HSPA5)基因3'非翻译区(UTR)的多态性与HCC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576例肝细胞癌患者和539例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提取DNA,采用TaqMan检测HSPA5基因3'UTR区的rsl6927997、rsll40763和rsl2009.结果 连锁不平衡的分析确定了3种单倍型和6种双倍型.等位基因、基因型、单体型和双体型在肝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表明,HSPA5基因3'UTR的多态性不是有效预测肝细胞癌风险的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河南地区2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的检测,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 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中,HLA-DRB1*1301/1302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LADRB1*150111502,*1201/1202在两组间出现的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LA-DRB1*1301/1302等位基因可能和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有关,HLA-DRB1*1501/1502,*1201/1202与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自身免疫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病情转归及癌变中的作用正日赵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我们通过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都的HBV-DNA载量、自身抗体及肝功能指标,探讨HBV感染后HBV复制情况与自身抗体阳性率的关系以及自身抗体检测在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ApoAⅠ-75 Msp1、ApoB-Msp1、ApoCⅢ-Sst1、LRP5、ApoE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之间的内在相关性.方法 将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分为9组,每组80人,共720人份,采用SnaPshot法检测上述基因的多态性,最后用测序法佐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ApoAⅠ-75 Msp1、ApoE基因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CⅢ-Sst1、ApoB-Msp1、LRP5基因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AⅠ-75Msp1、ApoE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有相关性,ApoCⅢ-Sst1、ApoB-Msp1、LRP5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广西人群DNA修复基因XRCC3多态性与肝细胞癌遗传易感性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X线修复交叉互补因子3(X-ray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3,XRCC3)基因Thr241Met多态性与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AFB1高污染区广西地区257例HCC患者和711名对照人群的XRCC3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1)XRCC3 3种基因型(Thr/Thr、Thr/Met、Met/Met)中带有Met者与HCC的易感性相关,且这种相关性与Met数量呈正相关(校正风险值OR分别为2.20和8.56);(2)XRCC3突变基因型多态与血白细胞AFB1-DNA加合物水平在HCC发生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校正OR:2.34~20.44,P<0.01).结论 XRCC3多态性与HCC易感性相关,且这种多态性与AFB1暴露水平在HCC发生中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poAI-75Mspl、ApoB—Msp1、ApoCllI—Sst1、LRP5、ApoE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之间的内在相关性。方法将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分为9组,每组80人,共720人份,采用SnaPshot法检测上述基因的多态性,最后用测序法佐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ApoAI-75Msp1、ApoE基因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CIII-Sst1、ApoB.Msp1、LRP5基因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AI-75Msp1、ApoE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有相关性,ApoCIII-Sstl、ApoB—Msp1、LRP5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免疫学杂志》2015,(6)
目的评价BAFF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网和Pub Med、Embase及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为2014年3月1日。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合格文献,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收集到282例病例,447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国家的人群中,BAFF基因-871CT、-514TC、-2841TC位点,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显性、隐性遗传模式下均未发现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而-2701TA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OR=2.667,95%CI=1.782~3.992,P0.001),但是在显性、隐性遗传模式下均未在统计学上发现显著性意义。针对人群进行亚组分析,亚洲人群和非亚洲人群-871CT位点3种模型下也均未发现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AFF基因-871CT、-514TC、-2701TA、-2841TC位点多态性与SLE无关,亚洲人群-871CT位点多态性与SLE也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国人apMl基因+45T/G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2009年12月以前完成或发表的中国人apMl基因+45T/G多态性与CHD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ReviewManager4.2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各入选文献的同质性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合并,计算总OR值。绘制漏斗图和Egger’s回归分析检验发表偏倚,并通过改变样本含量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8组研究,包括CHD患者1929例,对照164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apMl基因+45T/G多态性与CHD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P0.05);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显示本次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结论:尚无足够证据表明中国人apMl基因+45T/G多态性与CHD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70kDa热休克蛋白5(HSPA5)基因3′非翻译区(UTR)的多态性与HCC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从576例肝细胞癌患者和539例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提取DNA,采用TaqMan检测HSPA5基因3′UTR区的rs16927997、rs1140763和rs12009。结果连锁不平衡的分析确定了3种单倍型和6种双倍型。等位基因、基因型、单体型和双体型在肝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HSPA5基因3'UTR的多态性不是有效预测肝细胞癌风险的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不同的疾病发展过程,与个体对HBV感染所发生的免疫反应有关。本研究从遗传学角度探讨HBV感染与载脂蛋白(ApoE)因多态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p53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性与中国人肝细胞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有无慢性乙型肝炎的不同背景下郦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性(R72P)与中国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检测469例HCC(HBsAg阴性110例、HBsAg阳性359例)与567名对照(HBsAg阴性430例、HBsAg阳性137例)的郦R72P基因型分布及差异。结果全样本以及HBsAg阳性样本的HCC与对照问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HBsAg阴性人群中,72P是HCC发生的危险因素(OR=1,69,95%CI=1,25~2.27)。与R/R基因型相比,R/P的HCC风险增加至1.73倍(95%CI=0.96~3.11),P/P的HCC风险显著增加至3.29倍(95%CI=1.58~6.86)。携带72P的男性个体、HCC家族史阳性个体的HCC风险分别进一步增加至9.39倍(95%CI=3,08~28.62)和11,14倍(95%CI=1,62~76.67)。结论皿形72P增加HBsAg阴性中国人的HCC风险,并与男性、HCC家族史在增加HCC风险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