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胃液量变化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治愈率为87.5%,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液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是一种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磁振热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按发病时间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磁振热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和胃液引流量。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胃液引流量(P0.05)及缩短胃肠动力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显著缩短(P0.05),治疗20 d后,胃液引流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采用电针联合磁振热方法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配合心理干预对手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治疗组采用盐酸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配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盐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均为每天1次,共14次。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配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调神理气针刺法治疗术后胃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调神理气的穴位(百会、四神聪、印堂)。观察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胃液引流量、治疗次数和痊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液引流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次数及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理气针刺法有利于胃瘫患者的康复,可减少治疗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腕管综合征患者按入组先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共治疗1个疗程。经治疗后,从症状和体征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7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操作简单、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结合针刺足三里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针刺足三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24h胃液量、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管引流、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针刺足三里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缩短治疗时间,加快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早期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1组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治疗2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1组治疗后肌电图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1组疗效与治疗2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早期腕管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出现肩手综合征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各57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毫针配合穴位注射,电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疗程为30天,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定在治疗前和治疗30天后分别进行综合评定。结果: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定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电针组为92.98%,对照组为84.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配合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电针治疗。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电针联合药物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血清P物质。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物质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P物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可降低患者血清P物质含量,可能为其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背景:手术后胃轻瘫综合征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外科医生往往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腹部肿瘤外科术后胃轻瘫患者的效果。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选择东方肝胆外科医院63例腹部肿瘤外科手术术后呃逆的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32例和胃复安组31例。针刺组采用针刺足三里等穴位治疗,1次/d;胃复安组肌肉注射胃复安20mg,3次/d。主要结局指标:观察治疗后胃液引流量及治疗次数和痊愈率。结果:针刺和胃复安均可显著减少胃液引流量。针刺组痊愈率为90.6%,平均治疗(6.58±4.26)次;胃复安组痊愈率为32.3%,平均治疗(10.13±3.60)次。两组胃液引流量、临床痊愈率和治疗频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可有效治疗腹部肿瘤外科术后胃轻瘫,具有治疗次数少、治愈率高、奏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动静针刺对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的治疗价值。方法将45例PGS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23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动静针刺治疗,对比观察治疗两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和胃液引流量的变化。结果 (1)治疗两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痊愈率78.26%,对照组总有效率86.36%、痊愈率45.4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胃液引流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胃液引流量,提示治疗组改善胃液引流量优于对照组,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GS早期配合动静针刺治疗,能加速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电针配合针刺十三鬼穴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针刺十三鬼穴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针刺十三鬼穴,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针刺十三鬼穴是一种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胃癌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将23例胃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禁食、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通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液量治疗后均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胃液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胃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卡马西平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各项评分(疼痛、瘙痒、烧灼感及睡眠)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指标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温针灸治疗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胃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联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胃动力恢复时间和胃液引流量。结果:治疗后10d、治疗后15d,治疗组胃液引流量为(525+238)mL、(304±128)mL显著低于对照组(1191f206)mL、(1102±31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恢复时间总体较对照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药物治疗胃瘫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隔药灸配合药物治疗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盐酸格拉司琼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隔药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恶心、呕吐评分及胃液引流量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胃管留置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恶心、呕吐评分及胃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 d、7 d后胃液引流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 d、7 d后胃液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配合注射用盐酸格拉司琼静脉滴注能明显改善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缩短胃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电针配合中药溻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研究组用穴位电针配合中药溻渍。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4.59%、对照组7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水肿评分均少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针配合中药溻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耳针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耳针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止痛药物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PPI评分及SF-36量表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PPI评分及SF-36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肩痛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急性期患者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疗效。方法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去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各时刻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每两个时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刻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各时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7.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急性期能够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