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FTS组,每组40例。FTS组按照FTS方案治疗,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FTS组患者术后早期6、24、48小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4.5±0.3,4.2±0.2,3.2±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5±0.1,6.1±0.3,4.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7.5%(3/40例)与15.0%(6/40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1268,P=0.2885)。结论 FTS措施的应用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是安全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节省医疗费用,必将成为外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手术直接影响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随着手术适应证的日渐扩大,术后心律失常已成为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收治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手术患者1 582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667例,发生率42.2%。现将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手术直接影响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随着手术适应证的日渐扩大,术后心律失常已成为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收治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手术患者1 582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667例,发生率42.2%.现将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和贲门癌手术后肠道内外营养方法疗效有无差别。方法 221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后随机分成两组,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尽早即予以肠内营养。PN组术后予以周围静脉营养支持。监测两组患者其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出现瘘管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所需费用。结果两组间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所需费用方面EN组明显优于PN组(P〈0.01),术后瘘管并发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予以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营养,减少并发症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高龄(≥70 岁)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前合并症发生率高(占82.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1%,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92%.结论 针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积极治疗合并症;术中缩短手术时间,保护机体器官;术后防治各种并发症,重点在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空肠间置代食管术在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空肠间置代食管术治疗3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结果 38例手术均成功,术后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空肠间置代食管重建消化道术式,对食管癌贲门癌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实验组56例手术患者在手术中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24小时开始肠内营养,管饲安素,逐次逐日加量,共7~8天,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管饲并发症。对照组72例手术切除患者未行早期肠内营养;其中实验组有30例分别于术前测体重,检测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术后3天、7天测体重,检测白蛋白、总蛋白。结果:实验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6%、4.2%,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方法简单、安全、无副作用,且费用低,能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食管胃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启明  周乃康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9):1136-1139
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存在胃食管反流。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患者进行食管胃的压力测定,结果显示吻合口上方的静息压高于吻合口下方的静息压。食管24小时pH监测表明术后胃食管反流是客观存在的。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患者有异常现象及食管炎征象。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不因机械吻合或手工吻合而异。反流的发生与术后时间的长短无关。食管24小时pH监测是最敏感的观察方法。半卧位睡眠是预防反流的有效方法。反流的治疗主要应用促动力药和粘膜保护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空肠穿刺造瘘营养管(FKI)在贲门癌、食管癌术后的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在35例食管癌及27例贲门癌患者手术中应用FKJ的情况,于术后1天开始行早期肠内营养,观察患者术后营养学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组患者术后体重、血清白蛋白、前蛋白等指标较好,FKJ并发症少,无肠瘘、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应用FKJ对贲门癌和食管癌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安全有效,为贲门癌、食管癌术后的营养方式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发生高血压的表现特征及处置原则。方法行胸部肿瘤手术治疗患者2008例,合并高血压病者1210例(60.25%),其中肺癌452例(37.36%),胃责门癌410例(33.88%),食管癌348例(28.76%)。术前给予抗高血压治疗,控制收缩压(SP)≤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DP)≤90mmHg。术后持续24~72h心电监测,观察心率、呼吸、血压、心电图、血氧浓度变化。结果432例出现心血管并发症(35.7%),其中心律失常323例(26.69%);心电图sT段异常98例(8.09%),其中发生心绞痛4例。结论围术期高血压与患者精神紧张、麻醉插管、术中刺激以及术后缺氧、疼痛有关。该类患者应术前控制血压;术中加强心肺功能监护,减少刺激;术后观察血压、心率,及时纠正血容量和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血压平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的关联,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血管损害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脉搏波速率(PwV)将其分为正常组(〈9m/s)及受试组(≥9m/s),利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及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血压变异性及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指标,并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受试组的每5rain心搏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受试组的收缩压、脉压均高于正常组(P〈0.05),但其舒张压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受试组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低于正常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hPP、LF、LF/HF与PWV独立相关,其中24hPP、LF的相关性最强。结论心率变异性降低及血压变异性增强,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是导致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序贯处理对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的术后影响。方法217例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全部患者行常规的围手术期治疗。实验组105例,术前1天全胃肠道灌洗,术后第1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维持5~7d。麻醉前1/2h静脉点滴抗生素1个单位,术后48h内停用抗生素。术前及术后第7天清晨测量体重,采血检测总蛋白(TP)、白蛋白(Alb),观察其手术前后的变化。术中观察肠道清洁状况,术后观察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等。结果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实验组较对照组少,且未发生吻合口瘘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体重手术前后比较.对照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序贯的医疗措施,可使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早,体重减轻、血清蛋白下降更少,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老年食管癌贲门癌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张洪生王志华管同勇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食管癌、贲门癌病人需要进行麻醉和手术治疗。此类病人多因肺部长期慢性病变导致呼吸功能减退,术后容易出现肺部并发症。1994年2月—1996年10月我院对伴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贲门癌、食管癌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与传统的肌肉注射哌替啶镇痛对血氧饱和度 ( Sp O2 )的影响和临床效果。方法  4 2例在全麻下行贲门癌或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 ,术前检查肺功能正常 ,随机分为肌注哌替啶组 ( D)和病人自控镇痛组 ( PCA)。 D组患者术后感觉疼痛时肌注哌替啶镇痛 :PCA组由病人或家属自行静注吗啡 1m g镇痛 ,每次间隔时间至少 5分钟。术后回病房即刻、2、4、8、12、2 4、4 8小时进行随访并记录镇痛评分 ( VAS)、Sp O2 、平均动脉压 ( MAP)、心率 ( HR)、呼吸频率 ( RR)及不良反应等 ,术后 7天随访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 0~ 4 8小时比较两组 Sp O2 ,差异无显著性 ,PCA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 D组 ,P<0 .0 5或 P<0 .0 1。术后 7天肺部并发症 D组为 4例 ,而 PCA组仅 1例 ,P<0 .0 1。结论 静脉 PCA用于肺功能正常的贲门癌、食管癌术后镇痛 ,对 Sp O2无影响 ,镇痛效果明显 ,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 ,优于传统的肌注哌替啶 ,是一种用于胸部手术后镇痛更为理想的方法。但临床应用中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食管腔粘液24小时pH值监测被视为“金标准”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对胃食管返流性疾病进行检查与诊断。分别对食管癌(中下段)组和贲门癌组病人(每组各15人)进行了治疗前食管腔粘液24小时pH值监测,对两组所测数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贲门癌组存在轻度胃食管返流,类似生理性返流。食管癌组则呈明显的病理性返流,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H<4总时间:贲门癌组为1.2%±0.3%;食管癌组为6.6%±3.8%;P<0.01)。考虑其原因与进食困难造成的进食时间延长,使胃酸分泌量相对增加;食管完整性受到破坏,影响了食管的正常蠕动及清酸功能;唾液分泌相对减少及吞咽障碍,影响了唾液中和酸性返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食管贲门癌术中脾动脉或胃短动脉插管的可行性,选择31例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在完成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行脾动脉或胃短动脉插管.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组31例,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6.5岁.食管癌20例,贲门癌11例.全部患者均在全麻下左侧剖胸,行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食管胃或食管残胃吻合术,术后恢复顺利,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16~24天痊愈出院.1.2 材料 国产或进口动脉灌注器,内径0.2cm的塑料管长约60cm,0.5%肝素盐水100ml备用.1.3 方法(1)塑料管置入法:将备好的塑料管消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实验组 5 6例手术患者在手术中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 ,术后 2 4小时开始肠内营养 ,管饲安素 ,逐次逐日加量 ,共 7~ 8天 ,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管饲并发症。对照组 72例手术切除患者未行早期肠内营养 ;其中实验组有 30例分别于术前测体重 ,检测血浆白蛋白、总蛋白 ;术后 3天、7天测体重 ,检测白蛋白、总蛋白。结果 :实验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为 0 ;对照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 5 6 %、4 2 % ,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方法简单、安全、无副作用 ,且费用低 ,能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 ,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93例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玲玲  周福有 《中国肿瘤》2003,12(7):418-419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分析93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资料.[结果]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合并糖尿着占l.7%,术前、采中控制血糖在略高于正常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l.5%。[结论]胰岛素的合理应用是食管癌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穿孔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865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胸胃穿孔6例,其中5例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结果:5例手术治疗患者,其中1例手术死亡,1例术后一周死于全身衰竭;1例保守治疗后逐渐恢复.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措施,术中积极预防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穿孔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穿孔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865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胸胃穿孔6例,其中5例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结果:5例手术治疗患者,其中1例手术死亡,1例术后一周死于全身衰竭;1例保守治疗后逐渐恢复。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措施,术中积极预防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