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认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属于足细胞病,而特异性抗体识别足细胞抗原并活化补体,这在IMN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补体活化参与了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阴性寡免疫沉积型新月体肾炎的肾损伤,不同补体活化途径的共同参与可能影响其预后[1].在IMN的发病中,补体的参与同样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现阶段的初步研究发现有C4d呈颗粒样沿毛细血管袢沉积于部分IMN的肾小球内,提示除替代途径之外的补体途径可能参与补体活化,尚需进一步研究其与治疗反应及预后的相关性.此外,足细胞上表达有多种补体调节蛋白,我们推测不同的补体活化途径及补体调节蛋白在足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可能有望成为其预后的指标.本文就IMN中补体活化及其调节对足细胞损伤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41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05∶1,平均年龄(61.6±14.4)岁,患者年龄≥65岁者占48.8%。从发病到确诊时间为5~2 160 d,平均为(136.68±344.79)d。41例患者中,39例核周型ANCA(P-ANCA)/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阳性,1例胞浆型ANCA(C-ANCA)/抗蛋白酶3(PR3)抗体阳性,ANCA阴性1例。AAV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肾脏受累表现占100%,呼吸道症状和全身非特异性症状其次(占61%),其累及肺、肾的程度不一,且病变发生时间不一致。AAV治疗缓解率为69.2%,病死率为9.8%。结论 AAV累及多系统且病变程度不一,结合临床症状及ANCA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临床表现符合AAV而ANCA检测阴性时,应及时行病理活检。治疗需联合各系统评估病变程度后选择相应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相关性血管炎(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是一组累及中小血管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循环中存在ANCA为特征。AAV各分型临床表现多样,但在治疗干预方面基本类似。目前治疗主要分为诱导缓解和维持缓解两个阶段,治疗更趋于个体化。由于缺乏基于儿童AAV的临床试验,其治疗方案通常根据医生的经验和成人研究数据外推。本文将简要描述儿童AAV发病机制、疾病活动度及损伤程度评估,重点介绍近年来儿童AAV在治疗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小血管炎。ANCA是B细胞被异常激活后所产生的一组自身抗体,以中性粒细胞胞质和单核细胞胞质成分为靶抗原,而造成全身多系统损害,部分小血管炎与ANCA密切相关。2012年Chapel Hill共识会重新对AAV进行了分类,其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旧称韦格纳肉芽肿)、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旧称变应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小血管炎是目前尚未明确病因的一类小血管炎,以血管壁坏死性炎症、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在原发性小血管炎中的检出率很高,因而又称之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AAV),常见的原发性小血管炎,包括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  相似文献   

6.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主要以小血管壁的炎性反应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表现,伴随血清ANCA阳性,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等。最常见累及器官包括呼吸道及肾脏,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本文旨在综述AAV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中性粒细胞包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相关性血管炎(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V)是以坏死性炎症为特点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小血管炎.是以炎症细胞侵润,血管破坏和组织缺血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因...  相似文献   

8.
<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ltis,AAV)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系统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小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中、老年人多见,累及肾脏即为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AAGN),免疫抑制剂为主要治疗药物,易导致严重感染等副作用,故须准确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病情变化来决定治疗方案及疗程。现就目前研究评估疾病活动及疗效的指标如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计分、肾脏病理类型、ANCA、C-反应蛋白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阻断IgG-FcγR结合的短肽tg19320对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以及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提纯活动期血管炎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 IgG。以多肽固相合成tg19320。分离健康人新鲜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别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健康人IgG、ANCA IgG及ANCA IgG+tg19320处理HUVEC,用细胞直接计数法检测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黏附率;应用Western印迹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UVEC ICAM-1蛋白和mRNA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ICAM-1(sICAM-1)的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HUVEC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物(p-IκB)的表达。 结果 ANCA IgG显著上调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黏附率(P < 0.05),但ANCA IgG+tg19320组较ANCA IgG组黏附率显著降低(P < 0.05)。ANCA IgG组与健康人IgG组相比,HUVEC 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 < 0.05)。tg19320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阻断ANCA对ICAM-1的作用(P < 0.05),并显著降低ANCA IgG引起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ICAM水平增高(P < 0.05)。ANCA IgG增加HUVEC p-IκB表达,tg19320显著降低p-IκB的表达。 结论 tg19320通过抑制IκB磷酸化进而干预NF-κB活化;抑制ANCA IgG对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的促进作用,并阻断ICAM-1上调表达。短肽tg19320对原发性小血管炎具有体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致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肾脏风湿病中心3例抗甲状腺药物致儿童AAV的临床病...  相似文献   

11.
报道1例以眼部肿物为主要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病例。患者为中年女性, 初发症状为眼部肿胀, 眼部手术术前发现肺结节, 进一步检查发现有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不全, 肾脏病理示AAV肾损伤, 最终诊断为AAV引起的眼、肾及肺病变。经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后, 眼、肾和肺病变均改善。AAV不典型临床表现可导致诊断延误, 原因不明的眼部肿物应注意排除AAV。  相似文献   

12.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使补体系统迅速激活,激活后的补体蛋白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攻膜复合物(MAC,C5b-9),C3a和C5a等补体成分,通过MAC的直接及中性粒细胞的间接损伤作用,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加重,而采用肝素及相关的氨基葡聚糖类(AGA),补体抑制剂(C1-INH,sCR-1)和C5a抗体等药物可抑制补体激活级联反应,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补体系统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使补体系统迅速激活,激活后的补体蛋白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攻膜复合物(MAC、C5b-9)、C3a和C5a等补体成分,通过MAC的直接及中性粒细胞的间接损伤作用,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加重,而采用肝素及相关的氨基葡聚糖类(AGA)、补体抑制剂(Cl-INH、sCR-1)和C5a抗体等药物可抑制补体激活级联反应,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对炎性疾病的调控机制,旨在为相关炎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有关NETs和炎性疾病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 NETs在脓毒症、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急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等炎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疾病发生、发展或活动性有关。通过调控NETs形成通路,降低NETs的产生,能最终减轻疾病的炎症病情。结论 NETs参与了脓毒症、ANCA相关性血管炎、急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等炎性疾病的病程,但其调控机制仍有待更深入的探究及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5.
<正>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主要由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易继发感染,可导致肾损伤加重,与AAV免疫活动鉴别较困难。本中心近期收治l例AAV激素治疗后发生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尿路、血行与骨髓感染,现报道如下。病例患者,男61岁,因“咯血伴血肌酐升高2月余”于2020年3月13日收入。  相似文献   

16.
腹主动脉瘤(AAA)是成年人主动脉破裂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切实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首要防线,中性粒细胞在循环系统白细胞中占据70%的比例。中性粒细胞可通过吞噬、脱颗粒、产生活性氧以及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等机制,参与炎症反应。多项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参与无菌性炎症和血栓形成,且过度活化的中性粒细胞也可杀伤正常组织和细胞,造成疾病发生,与AA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结合AAA细胞外基质降解、炎性浸润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丧失三大病理特征,深入探讨了中性粒细胞在AAA病程中的多重角色。中性粒细胞通过炎症因子等机制被募集至病变部位,造成炎性浸润,活化后释放杀伤酶类、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分子,促进AAA的发展;中性粒细胞通过细胞沉积及相关炎性分子的累积,参与AAA腔内血栓形成,加重疾病进展;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中性粒细胞杀伤形式,已有文献报道NETs从多角度协同加重炎症,且可能通过激活凝血级联、促进血小板聚集等方式形成腔内血栓,导致AAA的病变加剧,对该疾病进展有重要作用。由于相关研究尚处起步,且多数研究结论尚处表层,...  相似文献   

17.
Hiemstra TF,et al.JAMA,2010,304(21):2381-2388.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s)常见于韦格内肉芽肿或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也称为ANCA相关的血管炎(AAV)。标准的治疗AAV的方法为环磷酰胺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缓解后,使用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以及逐渐减少的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8.
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 antibodies)相关性血管炎常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及局限于肾脏的血管炎,以血循环中存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为主要特征,可导致快速进展型肾小球肾炎(RPGN),其共同的肾脏病理表现为新月体的形成.如不及时治疗,则能在短期内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ESRD),近年来针对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治疗有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类以寡免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和致病性ANCA存在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高峰多见于50~70岁年龄段,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激素联合间断环磷酰胺冲击疗法为AAV经典治疗方案[1]。老年人易罹患心肺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重要脏器功能衰退,对各种应激和损伤更为敏感,容易合并严重并发症,治疗难度增大。临床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规范治疗,灵活变通,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并发症,改善远期预后。本文通过1例糖尿病合并ANCA相关性血管炎伴急性肾损伤的老年患者的诊治经过,对该病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抗甲状腺药物(propylthiouracil,PTU)特别是硫脲类目前广泛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其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皮肤瘙痒、肝胆系统损害、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异常以及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等,自1993年首次报道的该类药物引起的相关性血管炎[1]不足百例,多发生在使用PTU的中后期,与其剂量无直接关系,多发生于持续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