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不同程度的腺样体肥大合并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腺样体肥大伴AR儿童187例,根据腺样体肥大程度分为3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患儿药物及手术治疗前后的阻塞症状(打鼾、张口呼吸、鼻阻)及 过敏症状(流涕、鼻痒、打喷嚏)进行评估,并比较药物治疗前后腺样体A/N。结果 接受3个月正规药物治疗的43例轻度腺样体肥大伴AR患儿,腺样体A/N、打鼾、张口呼吸、鼻阻、流涕、鼻痒、打喷嚏症状评分均明显好转(t 分别为5.472、8.968、7.670、10.726、3.838、2.351、4.946,P 均<0.05);中、重度腺样体肥大伴AR患儿,腺样体A/N及各症状评分在药物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并继续抗过敏治疗,术后随访患儿阻塞及过敏症状评分均好转。结论 AR与腺样体肥大关系密切,对于轻度患儿可以坚持药物治疗,避免手术;而对于中重度患儿可先抗过敏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再行手术,术后对AR仍需继续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腺样体肥大合并变应性鼻炎的儿童行腺样体切除术后,变应性鼻炎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观察2017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在我院治疗的单纯腺样体肥大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患儿。分别在首诊(抗过敏药物治疗前)、药物治疗2周后、腺样体切除术后2周、手术后3个月观察随访,进行鼻痒、喷嚏、流涕、鼻塞和鼻部总体症状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采用自身对照,观察腺样体切除术对变应性鼻炎症状的影响。结果抗过敏治疗2周后和药物治疗前相比,鼻痒、鼻塞及鼻部总体症状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均P0.01);腺样体切除术后2周和药物治疗2周后比较,鼻痒、喷嚏、流涕、鼻塞和鼻部总体症状的VAS评分进一步显著下降(均P0.01),术后3个月和术后2周相比,鼻塞症状的VAS评分进一步下降(P0.01),鼻痒、喷嚏和鼻部总体症状的VAS评分无明显变化(均P0.05),流涕症状的VAS评分升高(P0.05)。术后3个月和治疗前相比,鼻部各症状和鼻部总体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腺样体切除手术有助于改善患儿变应性鼻炎的症状严重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手术治疗对其行为方面的影响。方法:117例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2例,局部使用类固醇喷鼻剂,连续使用2~3个月,同时给予口服抗组胺药治疗;研究组75例,给予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同时使用药物治疗,治疗方法同对照组。3个月后对所有患儿进行行为调查比较,内容包括睡眠、性格、记忆等方面。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在腺样体肥大、鼻部症状以及临床问卷分值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研究组经治疗后在"响鼾"、"不安宁的睡眠或频繁醒觉"、"鼻阻塞而张口呼吸"以及"频繁的上呼吸道感染"4个症状较对照组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宜采用手术治疗,腺样体切除利于行为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与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方法抽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均对患儿进行鼻咽侧位像DR扫描,测定腺样体/鼻咽腔比率(A/N比值)来评定腺样体的大小,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供患者对疾病程度和生活质量所受的影响程度进行自我评估,依据症状发作的频度,持续时间,对睡眠、学习及工作的影响程度评分。应用Spearman秩相关对二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合并变应性鼻炎20例,占33.3%。腺样体肥大1级患儿4例,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1-4分;2级6例,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2-7分;3级10例,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4-10分。腺样体肥大等级越高,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也越高。腺样体肥大与合并变应性鼻炎呈正相关。结论儿童腺样体肥大和变应性鼻炎具有显著相关性,腺样体肥大也是造成变应性鼻炎患病的因素之一。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明确主要病因与腺样体肥大有关时,可采用对腺样体肥大的专业治疗,可有效消除变应性鼻炎的病源,改善患儿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治疗不同程度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137例尘螨过敏的患儿,按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为两组,"++"、"+++"组为A组(62例),"++++"组为B组(75例),采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进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1年,记录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的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同时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9例尘螨患儿完成1年SLIT,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A组尘螨过敏的患儿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为(10.34±1.25)、(2.85±1.47)分,B组尘螨过敏的患儿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为(11.24±1.55)、(3.74±1.66)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症状评分的改善无明显差异。同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药物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A组尘螨过敏的患儿组治疗前后药物评分分别为(1.37±0.35)、(0.45±0.27)分,B组尘螨过敏的患儿组治疗前后药物评分分别为(1.56±0.42)、(0.52±0.31)分,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之间药物评分的改善无明显差异。结论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可以明显改善不同程度尘螨过敏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的鼻部症状,减少对症药物应用,不同程度尘螨过敏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之间免疫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因此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对所有不同程度尘螨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都有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7例尘螨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药物组和药物治疗组.SLIT+药物组以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辅以对症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以氯雷他定片及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与腺样体肥大两者关系,以及治疗的相互联系。方法选取腺样体肥大患儿98例,其中单纯腺样体肥大患儿52例(53.1%),腺样体肥大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46例(46.9%)给予辅舒良(丙酸氟替卡松喷剂)持续喷鼻3月。结果单纯腺样体肥大儿童52例,治疗后有效腺样体体积有效减小31例,有效率为59.6%。腺样体肥大伴变应性鼻炎儿童46例,治疗后有效腺样体体积有效减小38例,有效率为82.6%。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8.04,P0.01)。结论儿童腺样体肥大是多因素结果。变应性鼻炎炎症因子是大龄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变应性鼻炎儿童可经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腺样体体积减小程度较单纯腺样体肥大患者明显,对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优先考虑鼻类固醇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OSAHS和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①通过病史、体征、变应原检测、鼻内镜检查、多导睡眠监测,对我科诊治的574例OSAHS患儿中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进行了调查;②对78例接受正规抗过敏治疗3周以上的OSAHS伴变应性鼻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疗效。结果:①574例OSAHS患儿中,258例(44.9%)被诊断为变应性鼻炎,占同期所有变应性鼻炎患儿的50.4%(258/512)。258例中,以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为主223例(86.4%);变应原以真菌属为主187例(72.5%),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接受正规抗过敏治疗3周以上的40例轻、中度OSAHS伴变应性鼻炎患儿,睡眠呼吸暂停现象消失,血氧饱和度达到92%以上,继续药物治疗维持疗效,有效率达100%。38例经正规抗过敏治疗的重度OSAHS伴变应性鼻炎患儿中,3例用药后有效,继续药物治疗维持疗效,其余患儿症状虽然有所减轻,睡眠中仍有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LSaO2<92%,均行等离子系统腺样体切除,扁桃体部分切除加消融手术或扁桃体消融手术。结论:变应性鼻炎与儿童OSAHS存在密切关系,其中以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占大多数。变应原以真菌占首位,粉尘螨、屋尘螨为其次。对于轻、中度伴变应性鼻炎的OSAHS患儿,可以坚持抗过敏药物治疗,避免手术。对于重度患儿可以先抗过敏药物治疗,疗效不好再行手术。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后常规抗过敏治疗,方可预防变应性鼻炎所致的下鼻甲肥大或圆枕淋巴组织增生再次引起睡眠时低通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AR)与腺样体肥大的关系, 评价鼻用类固醇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为单纯腺样体生长儿童261例, 其中腺样体肥大190例(72.7%)。观察组为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生长儿童162例, 其中腺样体肥大110例(67.2%)。两组均给予鼻用类固醇(丙酸氟替卡松喷剂)持续喷鼻3个月后于鼻内镜下复查。结果 对照组并发腺样体肥大构成比为72.7%,观察组并发腺样体肥大构成比为67.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 P>0.05)。对照组采用鼻用类固醇治疗后有效腺样体体积减少112例(58.9%),观察组有效腺样体体积减小89例(80.9%)(χ2=19.04, P<0.01)。结论 经鼻用类固醇治疗, 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腺样体体积减小程度较单纯腺样体肥大患儿明显。对变应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者可优先考虑应用鼻用类固醇激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联合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和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30例,按照腺样体大小分为轻度12例、中度11例、重度7例三组,同时按照有无变应性鼻炎分为伴变应性鼻炎组19例和不伴变应性鼻炎组11例。患者的症状评分根据Carlos O’Connor-Reina的家长调查问卷获得。结果轻度组中有效率91.7%(11/12),中度组有效率63.6%(7/11),重度组有效率14.3%(1/7)。伴变应性鼻炎组有效率73.7%(14/19),不伴变应性鼻炎组有效率36.4%(4/11)。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是非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一个较好的方法,但各组效果不一。轻度腺样体肥大效果较好,重度腺样体肥大效果较差。对于伴有变应性鼻炎的腺样体肥大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不伴有变应性鼻炎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期间变应性鼻炎患者Th2型免疫反应的变化情况,结合临床分析,掌握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影响。方法:对43例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收集相关的临床及实验数据,通过VAS评价临床症状的控制,鼻分泌物嗜酸细胞计数及鼻腔灌洗液IL-4、IL-13的表达评价鼻黏膜免疫情况,血清TIgE、sIgE评价全身系统免疫情况。结果:VAS在治疗1个月后开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3,P〈0.01);至6个月VAS下降28.36%,其后下降幅度减缓,至12个月VAS下降35.62%;12个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IgE、sIgE在免疫治疗12个月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鼻腔分泌物嗜酸细胞计数的变化趋势与VAS基本同步,治疗1个月后明显下降,6个月以后降幅减缓,治疗6个月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鼻腔灌洗液IL-4、IL-13的表达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12个月,鼻腔黏膜免疫的Th2型免疫偏倚产生部分的纠正,但是未能发现对全身系统免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能坚持治疗并定期随访的90例对粉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资料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0例接受舌下免疫治疗(SLIT)联合鼻用激素治疗,另30例只用鼻用激素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的症状评分(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症状评分)和症状总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鼻炎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12个月后较治疗6个月后鼻炎症状改善更显著(P<0.05),而单用激素组未再有明显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较单用激素组无论6个月后还是12个月后症状改善均更为显著(P<0.05)。结论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较单用激素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has a documented clinical efficacy, but only a few long-term stu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people with perennial rhinitis.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efficacy of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METHODS: One hundred thirty-seven patients with allergies to house dust mites were treated with sublingual house dust-mite-specific immunotherapy for 2 or 3 years and were also observed for 3 years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the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group A (67 patients) received active treatment for 2 years and then 1 year for placebo, and group B (70 patients) received active treatment for 3 years. The success of the treatment was evaluated with the symptom score, skin prick test results, and the nasal allergen challenge score. RESULTS: According to our study results, we found a greater improvement in the 3 years of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compared with the 2 years of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when we looked at the comparative results of the total 6 years. CONCLUSION: We suggest 3 years of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 who require immunotherapy and do not accept the subcutaneous route of allergen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免疫治疗早期鼻分泌物嗜酸细胞计数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对43例行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免疫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在免疫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采集鼻腔分泌物,经涂片染色后计数鼻分泌物嗜酸细胞,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可能相关性。结果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免疫治疗后4、8周鼻分泌物嗜酸细胞计数较免疫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治疗后4周及8周主观症状有明显改善的患者鼻分泌物嗜酸细胞计数较免疫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时,鼻黏膜局部免疫状态的改变在免疫治疗后4周或更早的时间已经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聚焦超声配合鼻喷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方法 将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聚焦超声治疗后完全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术后继续使用小剂量鼻喷激素治疗3个月:B组作为对照组在术后不加用鼻喷激素。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1年和2年对患者进行症状VAS评分,比较两组的评分和有效率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术后3个月、1年和2年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但随着时间延长呈递增趋势,B组每个阶段随访评分的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1年内随访评分无明显差异,2年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之间术后1年和2年时的评分比较也有差异(P<0.05),A组评分更低,且A组随访2年时的总有效率为71.4%,高于B组的53.1%。 结论 对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聚焦超声治疗的疗效显著,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疗效有下降趋势。如果术后配合使用小剂量鼻喷激素,则对于该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粉尘螨疫苗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粉尘螨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粉尘螨滴剂组,粉尘螨滴剂联合玉屏风颗粒组,追踪12个月,根据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鼻炎症状与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个月后,粉尘螨滴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44%,联合玉屏风颗粒组总有效率为9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玉屏风颗粒组优于粉尘螨滴剂组,粉尘螨滴剂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标准化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specif ic immunotherapy,SCIT)的长期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2009年8月收集的236例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2组,其中120例接受了标准化尘螨变应原SCIT,另外116 例接受了鼻喷激素、口服抗组胺等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i sual analog ues c a l e,VA S)评分和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 ivit is qualit 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变应性鼻炎患儿经历3年的SCIT疗程后,在继续随访3个月、1年、3年和5年的症状VAS平均积分分别为2.3±0.7、2.4±0.6、1.6±0.4、1.9±0.5,显著低于治疗前的积分(P <0.001),而RQLQ积分分别为7.7±1.6、7.4±1.1、4.3±0.7、4.1±0.9,也显著低于治疗前的积分(P <0.001),在随访的各时间点的VAS和RQLQ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01)。比较单一尘螨阳性与含尘螨在内的多变应原阳性的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经过SCIT疗程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及RQLQ积分,发现积分没有显著差异(P >0.05)。所有治疗均没有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标准化变应原SCIT治疗对尘螨阳性的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具有长期疗效,且安全性好。含尘螨的多变应原阳性患儿能获得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尘螨过敏的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舌下免疫治疗的短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0年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满6个月的患儿,分析其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鼻部总症状评分(TNSS)、总用药评分(TMS)、症状药物联合评分(CSMS)。 结果 共纳入5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平均(7.7±2.7)岁。治疗前VAS、TNSS、TMS、CSMS评分分别为(5.5±1.6)分、(5.5±2.2)分、(3.0±0.1)分、(4.3±0.6)分,治疗后6个月上述评分分别为(2.5±1.4)分、(2.2±1.6)分、(0.6±1.1)分、(1.2±1.2)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各评分均有下降(P<0.05)。 结论 粉尘螨舌下免疫治疗对于尘螨过敏性鼻炎的患儿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