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高血压人群具有病因复杂、发病率高、知晓率和控制率低等特点, 如何规范合理诊治CKD患者高血压并改善其预后, 日前尤为需要。国内外已颁布了多个高血压诊治及管理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 其中有涉及CKD患者高血压诊疗的部分内容, 但仍不能满足CKD高血压诊疗需求。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基于中国CKD患者高血压发病情况, 组织了专家组撰写本指南, 从CKD患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不良结局, 降压治疗的目的、时机和控制目标, 特殊人群的血压控制目标, 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该指南旨在进一步加强CKD患者高血压的管理, 规范其诊疗标准, 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有效控制高血压, 减少并发症发生, 从而延缓肾脏病进展、改善中国CKD患者高血压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其中继发性高血压第一位的病因就是慢性肾脏病(CKD)。对于CKD高血压患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而单药治疗往往血压控制不佳,需联合其它降压药物治疗。钙离子拮抗剂(CCB)是一线降压药物,既往考虑其对肾脏副作用而较少应用于CKD患者。随着研究进展及新型制剂的研发,CCB类药物在CKD高血压治疗中亦有一定地位及优势,合理的应用可改善肾脏病预后,给患者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病(CKD)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CKD呈上升趋势,患病率达10.8%,CKD患者近1.2亿,其中50%~70%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是CKD的病因和并发症之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明确指出"严格控制血压是延缓肾脏病变进展,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因此,对CKD进行干预,加强肾病高血压的管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可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反之,肾脏疾病常伴有血压升高,而使肾功能加速衰竭,并且增加慢性肾衰竭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此,合理的血压管理对延缓CKD进展具有重要意义~([1])。贫血在CKD人群中发病率高,对其患者的长期存活及生存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纠正CKD患者的贫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治疗肾性贫血的治疗药物~([2-3]),自1986年后一直用于肾性贫血的治疗,目前已有近30年临床应用经验,循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提出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分期及临床实践指南的公布,为CKD的早期发现、评估和防治提供了有力工具;依托该指南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CKD的患病率约为9%~1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加之不合理用药等因素的影响,使CKD的发生率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1]。正确服用药物是人类预防与治疗疾病、维护机体健康的物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疾病传统的危险因素,在慢性肾脏病(CKD)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既是导致CKD的主要病因,也是CKD最常见的并发症。控制CKD患者血压达标不仅有利于延缓CKD进展,还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但CKD患者病因复杂、疾病阶段不一,降压药物的合理选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前列地尔、谷胱甘肽治疗不同原发疾病及不同肾功能状态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长海医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符合CKD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共380例。根据原发疾病不同,分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组(131例),高血压组(127例),糖尿病组(86例),其他疾病组(36例)。根据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分为CKD2期(12例)、CKD3期(156例)、CKD4期(148例)、CKD5期(64例)。每位患者均给予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谷胱甘肽治疗7 d。分析各组治疗前后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差异。结果:根据原发病不同分组分析,治疗后各组e GFR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各组之间比较显示,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对e GFR改善明显优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和其他组,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对e GFR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e GFR不同分组,各组之间比较分析结果显示CKD2~4期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善较CKD5期显著(P0.05)。CKD2期及CKD3期较CKD4期改善更为显著(P0.05)。而CKD2期和CKD3期相比对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谷胱甘肽联合治疗对原发病为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肾衰竭,特别是在疾病早期(CKD2~3期)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患病人数众多而诊断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且分布不均衡。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高血压疾病负担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改善血压控制状况,新近两项重要的国际高血压指南相继发布,为全世界范围内高血压诊治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新指南的核心要义之一是强调降压治疗中药物联合的重要性,优化起始联合及单片复方制剂的推广应用是现阶段提升降压达标率和改善治疗依从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妊娠期常见的以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严重临床综合征,是导致妊娠期死亡的首要原因。根据2013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指南HDP可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期血压≥160/110 mmHg应给予降压治疗。钙离子拮抗剂、交感神经抑制剂应作为降压药物的首选,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的潜在致畸性不建议早期使用。单纯子痫前期患者可给予期待治疗,包括降压、对症和营养支持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通常在分娩12周内自发缓解,如持续存在,应诊断慢性高血压,特别是分娩6个月后仍有蛋白尿的患者,建议行肾活检明确是否患有慢性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格控制血压可以延缓肾功能恶化、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但是目前我国CKD患者由于知晓率低、防治率低、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血压控制不理想。良好的自我管理有助于提高CKD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对CKD患者进行远程宣教与管理成为可能,本文就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介绍信息技术在CKD合并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应用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上海邮电系统职工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控制率和降压药使用情况进行横断面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上海邮电系统职工初诊CKD患者810例,其中男性422例(52.1%),女性388例(47.9%),年龄(26 ~96)岁.结果 ①83.58%的CKD患者伴高血压,高血压知晓率为占92.02%,治疗率达到了80.35%,高血压控制率为19.65%;②吸烟、肥胖、糖尿病、尿酸、肾功能减退、高龄,这些变量均为上海邮电系统职工CKD门诊患者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③上海邮电系统初诊CKD患者使用l、2和3种或以上降压药物者分别为72.8% (493/677)、24.3% (165/677)和2.9%(19/677).在已服药的544例中,单药服用的患者中,降压药物中使用比例最高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CCB)48.0% (261/544),血管紧张素受体Ⅱ受体拮抗剂(ARB) 31.6% (172/544),其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9.9% (54/544).联合治疗方案中,使用最多的是ARB+ CCB占18.8%(102/544);④上海邮电系统初诊CKD患者的CKD知晓率:46.67%.结论 上海邮电系统职工CKD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高,高血压知晓率与治疗率均较高,而CKD的知晓率低,且高血压的控制率仍低;吸烟、肥胖、糖尿病、尿酸、肾功能减退、高龄,这些变量均为CKD患者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一、慢性肾脏疾病定义和分期的简介及其意义 200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NKF-KDOQI)工作组发布了慢性肾脏疾病(CKD)临床实践指南,涵盖了CKD的临床评估、分级以及危险分层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高血压危象患者的发病诱因、诊治时间与肾功能改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发生高血压危象的38例CK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表现为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38例中,15例发生高血压危象时有明确诱因,主要为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和大量饮酒。高血压危象发病季节以秋冬季为主,就诊时间在起病24h之后居多。在18例表现为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CKD患者中,24h内就诊者出院时肾功能明显改善,平均随访1年,坚持降压治疗者进入替代治疗的比率显著低于未规律服药者(P=0.020)。结论高血压危象使CKD患者的肾功能急剧恶化,及时就诊和有效的降压治疗可以延缓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4.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强预报因子。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无论血压水平是否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十分普遍,并且是CKD进展、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CKD的血压管理上,除了控制血压水平达标,更应重视对夜间血压及昼夜节律的监测、评估和积极干预。主要措施包括24 h动态血压监测、改变生活习惯、限盐、联合使用降压药物以及睡前服药等。  相似文献   

15.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的《2014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JNC8),提出了九项推荐意见,解答了三个问题:何时开始降压?降压的目标值?用什么药降压?何时开始降压和降压的目标值是一致的:≥60岁的老年人,血压应控制在150/90 mmHg以内;60岁的患者或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血压应控制在140/90 mmHg以内;超过上述界限应开始降压。合并肾脏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两者不宜联合使用),也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和钙通道阻滞剂(CCB);对于其他非黑人高血压患者,上述4种药物均为一线降压药物。当一个降压药不能将血压降至目标值时,可以加量也可以联合其他降压药。  相似文献   

16.
正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CKD)常见的并发症,在估算小球滤过率低于60 ml·min~(-1)·(1.73 m~2)~(-1)的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为82%,而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92%~([1])。高血压促进CKD的进展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导致疾病加速进展。在CKD基础上发生高血压的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血压的变异大、节律易发生改变,易发生难治性高血压。加之一些特殊类型的高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老年人生理、心理、经济及社会地位变化,导致老年CKD具有其特殊性。老年CKD患者易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需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可能性大,从而增加了肾脏损伤的机会;老年CKD患者易伴有生理功能及认知功能下降、抑郁、营养不良、骨质疏松及虚弱等情况,需进行综合评估;老年CKD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风险高。需要对老年CKD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根据死亡风险或进展风险的高低来决定是以保护肾脏的支持治疗为主还是支持治疗的同时积极准备肾脏替代治疗。应开展以老年CKD患者为对象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以为其提供更多诊治的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衰竭合并难治性高血压,仍是一个棘手的临床问题。在无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9%~12.8%。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越差、尿蛋白越多难治性高血压发生率越高。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难治性高血压主要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一氧化氮(NO)降低、内皮素(ET)增高、血管紧张素II(AgII)活性增高、胰岛素抵抗、甲状旁腺激素功能亢进等机制有关。可从生活方式干预、病人依从性评估与管理、不同作用机制降压药物联合使用、透析方式的调整等方面来控制难治性高血压;通过上述措施仍不能控制血压者,可考虑去肾交感神经术或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刺激术。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1.73 m~2)~(-1)或者有尿异常、影像学或者组织学异常超过3个月,根据KDIGO指南,CKD分为CKD 1~5期~([1])。2012年我国人群CKD发病率已达10.8%~([2])。在糖尿病伴有高血压的人群中,CKD的发病率为59.6%~([3])。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是CKD的常见并发症。根据2009年KDIGO指南CKD-MBD定义为:一种系统性的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钙、磷、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1~4期高血压患者在门诊复诊的工作模式下降压达标情况,尽可能分析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方法从门诊复诊1次及以上的CKD1~4期高血压患者中抽取420例,计算其复诊次数及达标率。结果:420例中降压达标率为38.6%;59岁及以下组与60岁及以上组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诊3次及以上患者的达标率高于复诊1~2次者(P〈0.05);1~2期者高于3~4期者(P〈0.01);联合应用两种及以上的降压药者较单纯一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CKD降压达标情况不理想。随着CKD进展,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中青年患者应作为提高降压达标率的重点对象;鼓励患者定期复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