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陆氏银质针温针灸配合外敷消肿膏、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温针灸配合外敷陆氏如意消肿膏及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配合口服塞来昔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P0.05),日常活动功能受限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膝关节僵硬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评分及日常活动功能受限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P0.01)。结论陆氏银质针为主综合疗法能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密集型银质针与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密集型银质针治疗,30 min/次,每周1次;对照组取犊鼻、内膝眼、足三里、阳陵泉等穴行疏密波治疗,隔日1次,疗程均为3周。观察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月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评分(HSS)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同时对2组患者进行不同影像学分级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1)VAS评分: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月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SS评分:治疗后3周HSS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影像学分级较高的病例疗效更好。结论:密集型银质针和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均有较好疗效,但密集型银质针组在控制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及远期疗效等方面较电针组更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细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细银质针组和温针组,每组30例。细银质针组采用细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温针组采用相关穴位温针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而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疗效比较,细银质针组疗效优于温针组(P0.05)。结论:细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温针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陆氏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将20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陆氏银质针温针灸治疗组和普通毫针温针灸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用三号陆氏银质针(针身长12cm,针柄长6cm,直径1 mm)2枚分别经内、外膝眼,沿髌骨下斜透刺关节腔,在针柄上插一段长约2cm艾条,点燃温灸,2周1次,4周为1疗程。对照组用直径0.45 mm,长100 mm的毫针2枚,进针方法及灸法同治疗组,2次/周,4周为1疗程。采用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在治疗前后进行记录,获得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日常活动功能受限3方面评分。结果: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僵硬评分及日常活动功能受限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疼痛评分及僵硬评分P〈0.05,日常活动功能受限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疼痛评分P〈0.01,日常活动功能受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僵硬评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陆氏银质针温针灸治疗KOA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功能锻炼在中老年早期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中老年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服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观察组接受温针灸配合功能锻炼,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膝部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的膝关节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功能锻炼可提高中老年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膝部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温针灸配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药物组和针药组,每组30例。温针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针药组采用温针灸配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WOMAC膝部疼痛和膝部功能评分、患者满意度(PSS)、SF-36评分。结果 3组患者治疗6星期后膝部疼痛及膝部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患者治疗2星期、6星期后膝部疼痛及膝部功能评分与温针组和药物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6星期后P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患者治疗2星期、6星期后PSS评分与温针组和药物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躯体自觉功能、疼痛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躯体自觉功能、疼痛指数、精力、情绪角色功能、精神健康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躯体自觉功能、疼痛指数、总体健康感觉、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配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是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志峰 《新中医》2022,54(23):164-167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对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及膝关节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3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数字奇偶顺序法分为研究组57 例与对照组56 例,对照组给予扶他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2 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并比较2 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膝关节活动能力、骨关节炎指数及骨代谢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8.57% (P<0.05)。治疗前,2 组VAS 评分、Lyshlom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降低(P<0.05),Lyshlom 评分升高(P<0.05),且研究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Lyshlom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 2 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 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WOMAC 各项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血清降钙素(CT)、骨钙蛋白(BGP) 及骨保护蛋白(OP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T、BGP、OPG 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能力及骨代谢水平,减轻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刀浅刺阳明经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浅刺阳明经组(浅刺组)和普通针刀组(普通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Michel Lequesen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WOMAC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浅刺组和普通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ISOA、WOMAC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ISOA、WOMAC量表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浅刺阳明经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临床有效,其总有效率与普通针刀治疗相比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温针灸与隔盐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1组采用隔盐灸治疗,治疗2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4星期后,比较3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V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VA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0.0%,治疗2组为87.5%,对照组为70.0%,治疗1组和治疗2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与隔盐灸均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两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质针温针灸加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11月浦东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用的不锈钢质针电针治疗,治疗组予银质针温针灸加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腰痛量表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腰痛症状评分、生活功能评分,统计2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腰椎症状评分、生活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银质针温针灸加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不锈钢针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患者予以温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普通针灸治疗。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5%,优于对照组的6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均有所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WOMAC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均有所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仅疏通经络作用,还可温经散寒,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密集型银质针疗法联合关节腔内注射臭氧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共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予关节腔内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治疗组患者予密集型银质针结合关节腔内注射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类风湿因子(RF)。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95.92%,对照组优良率为81.6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RP、ESR、RF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密集型银质针疗法联合关节腔内注射臭氧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与疼痛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温针灸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艾箱灸治疗,观察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2个疗程后膝关节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膝关节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是一种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VAS、IS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IS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ISO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针药组予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药物组只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3个月后WOMAC膝部指数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WOMAC膝部指数评分比较,治疗组疼痛、晨僵积分参数明显降低(P0.05,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是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内服中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温针灸配合内服中药)、对照组38例(温针灸配合口服布络芬缓释胶囊),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采用关节主症疼痛量表(VAS)、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严重性指数的改善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止痛效果、病情严重性指数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42.1%,对照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28.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内服中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温针灸配合口服布络芬缓释胶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宣痹健膝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9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宣痹健膝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生理功能、疼痛程度及关节僵硬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宣痹健膝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可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口服美洛昔康片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组采取口服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温针灸外治疗法,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为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及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同时观察病情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临床症状、VAS评分、WOMAC评分等方面均有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好(P0.05)。结论:临床应用两种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均有改善,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求和探讨治疗膝骨关节炎更有效的针灸方法。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齐刺加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TDP照射治疗。2组治疗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采用关节重症疼痛量表(VAS)、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炎严重性指数的改善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止痛效果、病情严重性指数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基本治愈率为78.7%,对照组为5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刺加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银质针温针灸配合理筋手法综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进行疗效评估和量化评价。方法:将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温针灸次谬为主配毫针温灸常规取穴加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加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和功能障碍指数量表(0D1)、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的差异。结果: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治疗组有效率为86.66%,对照组为70%,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DI和VA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相点ODI和VAs分值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时相的ODI和VAs评分变化趋势不同,治疗组的ODI和VAS评分下降趋势快速。结论:银质针温针灸结合理筋手法综合疗法能明显改善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