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初Wertheim提出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radical hysterectomy, RH)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奠定了宫颈癌根治术的基础,成为宫颈癌手术治疗的经典.但该术式损伤大,术后常出现下尿道和(或)膀胱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宫颈癌患者23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NSRH组116例,普通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组(LRH组)11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参数(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宫旁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淋巴结切除数目),及术后的膀胱功能恢复指标(包括留置尿管天数、术后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腹压排尿、尿失禁、尿潴留以及排尿满意率),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术后生存时间分布。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术后留置尿管天数、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腹压排尿、尿潴留以及排尿满意率明显优于LR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和LRH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86.4%和89.1%,术后生存时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是安全可靠的,与LRH比较,有较好的膀胱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64例宫颈癌(ⅠB1~ⅡA2期)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25例行改良式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改良组);18例行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非改良组);21例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传统组),三组患者均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非改良组及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及非改良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导尿管拔除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及非改良组在术后尿频、尿失禁、尿潴留及用力排尿发生率方面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易于操作,对近期及远期膀胱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RH)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是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手术治疗方式,5年生存率可达80%。但RH术式离断盆腔自主神经,造成一系列盆底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NSRH)成为目前治疗的趋势,其在多方面影响并改变妇科肿瘤医生对宫颈癌的传统治疗理念、手术技巧等。目前较多研究发现NSRH有很大优势,但其局限性使得NSRH术式难以达到或接近理想手术效果,因此NSRH因保留神经而缩小手术切除范围是否影响宫颈癌患者肿瘤学安全性成为争议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患者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宫旁组织及阴道的大范围切除,可导致盆腔自主神经结构的损伤,引起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以膀胱功能障碍最为突出.近年来多项研究对盆腔自主神经结构进行重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NSRH).术中通过对盆腔自主神经的精细分离,系统保留其具体结构,但其手术复杂,缺乏...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常引起膀胱功能障碍,结直肠蠕动紊乱以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避免损失相关神经尤为重要。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术中损失神经的部位主要为:(1)处理宫骶韧带时易损伤腹下神经;(2)处理主韧带中子宫深静脉时易损伤盆腔内脏神经;(3)处理膀胱宫颈韧带时易损伤下腹下神经丛的膀胱支。对主韧带、宫骶韧带、膀胱宫颈韧带及膀胱旁间隙、直肠旁间隙和第四间隙的理解和精细的解剖是进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广泛子宫切除术( radical hysterectomy,RH)及盆腔淋巴切除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式,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仍是目前经典的手方术式.经典的RH包括宫体、宫颈、宫颈旁组织和部分阴道的广泛切除.RH由于手术范围广、创伤大,使患者存在较多的术后并发症,如下尿道和(或)膀胱功能障碍(感觉丧失、储尿及排尿功能失调、尿失禁)、肛门和(或)直肠功能障碍(便秘、腹泻、排便习惯改变)及阴道功能障碍(性高潮障碍和性交疼痛)等.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宫颈浸润癌的手术一般应包括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前者有腹膜内或腹膜外两种术式。我院近2年多采用腹膜外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浸润癌。现回顾分析采用该手术方法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处理。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是女性第四大恶性肿瘤,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其经典治疗方案,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但是,由于术中盆腔自主神经受到损伤,患者术后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为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保留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NSRH)自1961年被提出以来历经了一系列演变。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领域的应用,腹腔镜的放大作用等优势更有利于盆腔的精细解剖,从而降低了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难度,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在临床中逐渐被应用,但该术式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而且目前关于腹腔镜治疗宫颈癌的争议不断,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LNSRH的安全性进行随访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早期宫颈癌多行保留神经的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尽管该手术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但许多患者术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排尿障碍.为确定传统的保留神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中行电刺激盆腔脏器神经并监测膀胱收缩,是否有助于术后膀胱功能恢复,选择Ⅰ b及Ⅱa期宫颈癌患者17例,平均年龄49(27~70)岁.患者均行传统的保留神经的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其中8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1例接受放疗.术中因电刺激时间增加3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272 min.首先行盆腔淋巴清扫,在处理主韧带时,仅分离并钳夹主韧带的血管部分,并在输尿管下分离和识别下腔神经.另外:在切断宫底韧带时注意不要损伤盆腔神经丛,按常规处理膀胱子宫韧带的前支.术中生理盐水100 mL充盈膀胱后,用双极电刺激盆腔脏器神经的根部、膀胱子宫韧带后鞘和韧带背侧.膀胱内压力增加至少增加3 cm H2O.子宫切除之后,再次电刺激盆腔脏器神经根部.术后3个月随访,通过尿动力学检查评价其膀胱功能.如果逼尿肌压力<15 cm H2O,残余尿>100 mL被认为有膀胱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Ⅰa2~Ⅰb1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7例早期宫颈癌(Ⅰa2~Ⅰb1期)患者,先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清扫术,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如盆腔淋巴结阳性,则按传统手术方式行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或取样+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如盆腔淋巴结阴性,则行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如经病理证实有脉管间隙受侵、间质浸润深、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组织阳性或手术切缘阳性,则加用放化疗。术后均严密随访。结果参与随访的42例患者中,1例Ⅰb1期低分化、病灶直径2cm的鳞癌患者术中冰冻提示(右侧)闭孔淋巴结有癌组织浸润,行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其余41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1例Ⅰb1期低分化、病灶直径2cm的腺癌患者,术后病理诊断提示有脉管浸润。未发现宫旁浸润及手术切缘阳性的病例。盆腔淋巴结阳性、脉管浸润的2例患者术后进行了放化疗。平均随访60~84(71.33±7.77)个月,1例出现复发及可疑肺转移;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1例患者术后5年复查发现鳞状上皮癌抗原升高,但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灶,其余患者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早期宫颈癌(Ⅰa2~Ⅰb1期)患者在盆腔淋巴结无转移的情况下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可能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腹腔镜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及其对膀胱与直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比较行LNSRH与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RH)的宫颈癌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LNSRH组术后拔除尿管及首次排气时间短于LRH组(P=0.039,P=0.041);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清扫盆腔淋巴结数、宫旁组织切除长度及阴道切除长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NSRH可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促进患者术后膀胱和直肠功能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子宫广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6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32例)接受传统子宫广泛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保留组(32例)接受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子宫广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尿动力学数据及膀胱功能。结果:保留组术后共21例患者出现排尿障碍,显著少于传统组的32例(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膀胱最大容量、顺应性、最大尿流率及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保留组顺应性、最大尿流率及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保留组患者发生低顺应性膀胱8例、膀胱逼尿肌受损5例、联合出现2项膀胱功能异常1例,分别少于传统组的17例、13例及17例(P0.05)。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子宫广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相对于传统的子宫广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在保护患者的排尿及膀胱功能上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4.
PiverⅢ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治疗Ⅰb~Ⅱa期宫颈癌的标准术式,其治愈率可达80%~90%~([1]),但是,手术损伤盆腔自主神经结构,导致术后膀胱功能障碍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广泛性子宫切除是治疗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经典手术,常同时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由于该手术对盆腔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损伤,术后常并发膀胱功能障碍。因此,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应留置尿管多长时间是妇科医生经常面临的问题。为此,我们对220例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手术的病人,分组对照研究术后留置尿管的时间与膀胱功能恢复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手术方式经过了“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演变。但目前对以上术式及其相关解剖的名称应用混乱,文章对这些名词进行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于宫颈癌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手术因其创伤大,术后常因损伤盆腔自主神经所致患者近期及远期生活质量均明显下降。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盆腔自主神经的损伤,在保证治愈疾病的同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宫颈癌手术治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机器人技术的出现使外科微创手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机器人也逐步得到应用,其主要应用于宫颈癌的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术,此外机器人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晚期宫颈癌分期手术及复发性宫颈癌的盆腔脏器切除术也有相关报道;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机器人分期手术也日趋增多.目前,机器人手术多是回顾性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将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宫颈癌的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12月-2009年8月,采用da 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对5例Ⅰb1~Ⅱ a期宫颈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变化、术后体温及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病理检查结果、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等.结果 5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出现.5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05、365、275、240和245 min,平均为286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约为200、400、650、300和400 ml,平均为390 ml.5例患者术后最高体温均未超过37.5℃,术后36 h均排气.5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13、9、12和12 d,平均为11.4 d.5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鳞状细胞癌,阴道残端和宫旁切缘均无残留病灶.盆腔淋巴结切除数分别为14、22、16、21和18个,平均为18.2个,淋巴结无转移.结论 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应用于宫颈癌的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这一新方法为宫颈癌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宫颈癌治疗效果的同时,保留支配膀胱、直肠等器官的神经纤维,从而减少相关的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阐述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