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51例临床分析。方法对5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伴心肌损害的患儿出生后24h测定血浆中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AL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活性,2周后复查心肌酶谱,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病情愈重,心肌酶谱异常愈高,心电图异常愈高。结论心肌酶谱检测可作为评价HIE损害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心肌酶谱可作为HIE常规生化检查项目,以便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并进行及时的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
刘兴芬 《北方药学》2012,(12):42-43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对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将76例粪便轮状病毒(Rotavirus,RV)抗原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住院的RV抗原阴性的72例肠炎患儿作对照组,将两组的心肌酶谱、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组患儿心肌酶谱各指标明显高于非轮状病毒肠炎组(P〈0.01),心电图异常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较非轮状病毒肠炎更容易出现心肌损害。通过检测患儿心肌酶谱、心电图等指标,动态观察其变化,对轮状病毒所致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心肌损害临床特征(心肌酶谱变化)与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心肌酶学测定及心电图检查,观察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指标。结果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越严重,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酶谱指标越高,且中度及重度HIE患者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其正常值范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重要标志,早期进行心肌酶谱等生化检测,及时发现心肌损害,便于早日治疗,提高新生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搪(FDP)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63例HIE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加用FDP和参麦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心电图恢复、心肌酶谱恢复、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第5、10天NBN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FDP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HIE合并心肌损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赵明才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27-2128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的变化,以便在诊治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住院的40例HFMD患儿为观察组,另以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常规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观察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学及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转归.结果 HFMD患儿与正常小儿比较心肌酶谱明显升高(P<0.01),HFMD患儿心电图异常率为52.5%.结论 部分HFMD患儿伴发心肌损害时,心肌酶谱明显升高,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早期进行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等检测,有助于HFMD患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心肌损伤的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和40例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异常率68.13%,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异常率67.03%,乳酸脱氢酶(LDH)异常率56.04%,肌酸激酶(CK)异常率32.97%。各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警惕心肌损害发生,并及早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检测。  相似文献   

7.
许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98-199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谱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入院后12小时内常规做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测,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5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25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占43.10%,有心肌酶谱改变14例,占24.13%,混合型紫癜患儿心电图、心肌酶潜异常率高,异常程度也较重,治疗后,心电图恢复较快,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临床上应将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测作为过敏性紫癜的常规检查。有异常者及早进行干预,同时加强心电监护,使可逆性的心肌损害得到恢复,对患儿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伴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伴心肌损害的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改变与HIE分度的相互关系。方法:对59例HIE伴心肌损害的患儿出生后48h以内的血清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HBDH(a-羟丁酸脱氢酶)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作心电图检查。结果:43例(43/59)患儿心电图出现改变,重度组改变分别大于轻,中度组,轻度组大于中度组,经方差分析显示:心肌酶中CK,CK-MB变化与HIE的分度呈正相关性,差异显著(P<0.05);Q检验分析显示:轻度与重度间心肌酶变化也呈正相关性,差异显著(P<0.05),轻度与中度,中度和重度间无显著差异;T检验分析却显示,轻度组与中,重度组间心肌酶中CK-MB变化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t=2.741,P=0.008),而轻,中度组与重度组间无差异,12例(12/59)病人于出生后12h内出现心肌酶谱变化,而其中8例的酶谱变化出现于生后6h后,结论:常规检测心肌酶,心电图对HIE伴心肌损害的程度及预后判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有较大参考价值。生后12小时内即可监测心肌酶学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心肌酶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心肌酶谱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心肌酶谱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肌炎组患儿较非心肌炎组患儿各项心肌酶谱指标均有显著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引起心肌损害促使心肌酶谱升高,心肌炎患儿较非心肌炎患儿心肌酶谱改变显著,临床应注意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112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斌  李晓春 《安徽医药》2009,13(9):1097-1097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对心肌的损害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96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进行心电图、血气、电解质及心肌酶谱(CK、CK—MB)分析,观察心肌酶谱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19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有112例合并心肌损害。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后不仅引起胃肠道症状,还可以引起心肌等其他胃肠道外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并发心肌损害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9年1月所收治5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肌损害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当心率分别为60~120次/min、120~140次/min、〉150次/min时,中重度中毒患者的心率改变比轻度患者变化明显(P〈0.05);所有患者中心电图异常17例(30.91%),心肌酶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有机磷中毒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密切观察心肌的损害及损害程度,早期保护心脏功能,将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心排血量(CO)变化,探讨其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对25例轻、中度和19例重度HIE患儿及14例正常新生儿进行CO测定,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期与正常新生儿及轻、中度HIE组比较,重度HIE组心率(HR)增块(P<0.05),每搏排出量(SV)、CO及心脏指数(CI)降低(P<0.05);轻、中度HIE组HR较正常组增快(P<0.05),SV、CO及CI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恢复期上述指标无差异(P>0.05)。以CI低于正常组95%正常值范围的下限2.57为准,急性期轻、中度和重度HIE组分别有3和15例,二者比较差异显著(χ2=20.016,P<0.0001);CI降低的18例中死亡5例,CI正常的26例中死亡1例,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34)。结论重度HIE患儿CO明显下降,可考虑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话网络心电模式在社区基础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社区医院的142例有心脏不适症状而普通心电图多次检查均正常的患者进行电话网络心电监测(TTM)1056次,通过电话和网络传送心电信息至本院心脏监测中心,专职人员分析、诊断和出具报告,指导患者用药和治疗。结果:142例患者中发现早期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者1例,缺血型ST-T改变者16例,阵发性室上速22例,阵发性房颤12例,间歇性预激综合症8例,房性早搏和(或)室性早搏35例,6例安装永久起搏器和14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PCI)术后患者TTM监测无新的异常出现,28例未见异常。结论:TTM监测能及时将平时心电图、Holter等难以捕捉的心电信息记录下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为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心脏病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测定对新生儿窒息患者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分轻、重度窒息组,其中轻度窒息组48例,重度窒息组38例,选择52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测定对比三组患儿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衙性。结果正常对照组与轻、重度窒息组间心肌酶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度窒息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垆〈0.05)。结论心肌酶谱的测定能较好地协助临床早期诊断窒息时有无并发心肌损伤及损伤程度,对判断病情轻重、治疗效果、估计预后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96例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人院后12小时内心电图检查,对有异常者再行心肌酶谱检测,同时进行干预,并观察其动念变化。结果: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73例心电图异常(76.04%),出血性卒中的心电图异常率与缺血性卒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73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有心肌酶谱改变42例(57.53%),出血性卒中组心肌酶谱改变与缺血性卒中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52例有意识障碍与21例无意识障碍患者心肌酶谱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后,部分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应加强心电监护,有异常者及早进行干预,使可逆性的心肌损害得到恢复,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在对症状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尽早使用纳洛酮,能有效阻断病情发展,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发生死亡(术后30 d内)与术前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460例风心病人工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死亡分为两组,死亡组50例,均术后30 d内发生死亡;对照组从410例未发生死亡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对照。其中所选病例均为术中麻醉平稳,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常规对症处理的患者。选择术前临床指标,超声心动图,术前合并症、并发症等指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前因素与术后死亡发生的关系。结果术前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心功能分级(NYHA),瓣膜置换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男>75 mm,女>70 mm)是手术早期发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术前合并冠心病影响术后早期病死率,术前应明确诊断,积极围手术期处理,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消心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β受体阻滞剂(β-RB)、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间断服利尿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注射液静滴5.2 g.d-1,共10 d。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5.36%优于对照组(75.00%,P<0.05);心电图疗效亦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养阴生津,可改善心功能、提高活动耐量并缓解心绞痛,对缺血的心肌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有机农药中毒(AOPP)患者心肌损伤早期检测意义及其对心脏事件发生率的检测意义。方法将50例AOPP患者分轻度(A组),中度(B组),重度(C组),在就诊4小时(h)内,第24h分别检测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电图(ECG);比较cTnI和其他项目对三组AOPP患者心肌损伤早期检出率的差异性。结果C组cTnI明显高于A,B组,有显著性差异;B组亦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各组CK-MB,ECG无显著性差异(P>0.05);cTnI升高的例数显著高于其他项目(P<0.05)。结论应用血清cTnI检测方法能提高AOPP患者早期心肌损伤的检出率,其灵敏度高于CK-MB和ECG检查,并能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刘玲  陈爱武 《安徽医药》2005,9(6):448-449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电图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电图的总异常率为75.8%.轻,中,重度脑电图的异常率分别为24%(6/25),64%(16/25),12%(3/25).轻,中,重度HIE患儿EEG的异常率分别为37.5%(3/8),83.3%(15/18),100%(3/3).EEG轻度异常者后遗症发生率为0%,EEG为中,重度异常者其后遗症发生率为52%.结论EEG的异常率与HIE的临床病情的轻重呈正相关,脑电图可作为HIE急性期观察脑功能的敏感指标,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