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龙头,是衡量高校办学和办学层次的重要标志,重点学科是高等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可以带动和促进学校整体学科建设工作,提升高校综合实力,提高高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高校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及学术等综合研究能力得以提高的根基.其建设好坏,直接关系着中医药学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研究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科学而合理的建设方案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2):F0002-F0002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陕西省教育厅1997确定的省级重点学科。学科共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教辅人员1人。以张登本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队伍,在我院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该学科1978年被  相似文献   

4.
高等中医药院校五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1 984年出版使用 ,至今已有 1 8年 ,培养了大量的本科生、专科生和自学高考生、夜大生、函授生等 ,功不可没。规划教材 (六版 )自 1 995年出版使用至今已有 7年 ,中医各专业的本科生都用此教材 ,在培养中医人才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五版教材使用的时间长了 ,某些观点需要更新 ;规划教材虽然有些新的观点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需要不断改革 ,不断充实新知识和新理论 ,因而编写新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势在必行。本人有幸被聘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 (新一版 )教材《中医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药重点学科建设概况中药教研室关键词中药学中医药研究机构中图分类号R288本院中药重点学科在1979年建室的基础上经过教研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奋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89年被省教委列为重点课程建设,经验收合格并被评为优秀教学单位。1993年又被省教委...  相似文献   

6.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始建于1958年,197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全国较早的中医基础理论博士点。1991年被列为山东省“八五”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1996年由山东省教委组织专家验收,成绩优秀,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1年入选山东省“十五”强化建设A级学科;2002年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挂靠本学科。本学科奠基人为全国著名中医基础理论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张珍玉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为迟华基教授,学科带头人为乔明琦教授。  相似文献   

7.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历经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王玉川、程士德、王洪图教授创建与发展,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理科基地主建单位。1993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建设学科。 学科带头人 现学科带头人王琦教授为著名中医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体质分会主任委员,国家科学名词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卷》副主编,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国际中医体质学会主席。先后承担国家级、部委级科研课题多项,现为国家973项目“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负责人、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获得部局级奖励多项,擅长治疗内科疑难病、男科病和过敏性疾病,拥有发明专利4项。 王琦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就中医基础理论的特质、理论思维、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新型平台,其内涵建设应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科技成果、科学管理等多个层面,建设的目标是有合理的人才梯队、稳定的研究方向、鲜明的学术特色、教育改革的导航、知识创新的源泉,为国家承担传承知识、教育改革、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引领学术发展的方向等社会功能。对高等教育改革、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重点学科建设对医院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医院整体建设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是提高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水平的必要工作,也是更好的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级、校级、国家级重点学科十余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讲解了不同级别重点学科所应具备的条件,并且分析了医院对支持重点学科建设所采取的管理措施以及近年来通过建设获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决定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是推动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本文就重点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作用、意义及重点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措施进行论述,旨在为学院重点学科的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创建国家精品课程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系按照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和思路,将创建国家精品课程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于2004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病理生理学.我们的体会是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基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原动力;一流师资队伍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关键;一流的教学内容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核心;教材建设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保障.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应当高度重视这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思路与举措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小川  王建枝 《医学教育》2005,(1):15-16,23
创建国家精品课程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系按照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和思路,将创建国家精品课程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于2004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病理生理学。我们的体会是: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基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原动力;一流师资队伍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关键;一流的教学内容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核心;教材建设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保障。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应当高度重视这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医学影像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继续医学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继续医学教育在医学影像学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方法: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通过在职人员的自主学习和学历教育、参加各层次教学活动、专业项目培训、校内外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研讨会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等继续医学教育方式,以提高本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结果:医学继续教育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促进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结论:实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三者的有机结合与循环互动,才能推动医学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F0004-F0004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1990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并建设了"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1993—2012年多次入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目前,学科由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实验中医学教研室、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组成,共有成员21名,其中教授4名,研究员1名,副教授6名,高级实验师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具备博士学位者11名,硕士学位者10名。学科带头人为方肇勤教授,后备学科带头人为胡冬裴教授、潘志强副教授。  相似文献   

15.
建设重点学科打造品牌医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德民 《中国医院》2005,9(8):14-16
论述了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北京同仁医院重点学科的确立、创新与布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培育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做法,总结了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6.
17.
概括了重庆医科大学为加强临床检验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内涵建设,搭建该专业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在师资队伍建设、凝炼学科研究方向、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4):F0003-F000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学科是1989年、1993年分别被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重点学科,“十五”期间,再次进入教育部重点学科建设行列,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9.
浅谈加强医院重点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波  杨国平 《西部医学》2006,18(5):680-681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时期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医院的发展和学科建设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强化重点学科建设,是当前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面向重点学科建设的期刊资源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滨州医学院图书馆订购期刊种数与重点学科建设需求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有效配置期刊资源的具体措施,为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文献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