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通腑法又称下法,是中医治疗的八法之一.近年来,通腑法在中风病中的治疗得到广泛运用,相关报道甚多.现综述如下. 1 中风腑实证产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腑化痰法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用通腑化痰法治疗中风病痰热腑实证40例,获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45~70岁,平均57岁;病程10~15d。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相似文献   

4.
中风病,现代医学称之为脑卒中,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历史悠久,并形成了其独特的诊疗体系。临床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常见腑实便秘的症状,并且腑实消长随着病势顺逆的变化而变化。近年来,通腑法在中风病急性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拟对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葶苈子通腑化痰作用在中风病急性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葶苈子是一味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药,现代多主治痰涎壅滞、咳嗽喘促的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及肺心病、心力衰竭等病证。近几年来,我们在脑血管中风病的专科专病临床实践中,运用葶苈子为主配伍组方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病证,发挥了葶苈子通腑化...  相似文献   

6.
化痰通腑汤灌肠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15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凤玲 《中医杂志》2008,49(7):637-637
中风病急性期约40%~50%表现为痰热腑实证,我们用化痰通腑汤灌肠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15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肖琳 《中医药学刊》2005,23(9):1736-1736
从古代文献到现代医家,结合本人临床病例观察体会,总结出了腑气不通是中风病急性的重要证候,及时合理的运用通腑法是提高中风病急性期整体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典型病例,详细论述了急下通腑法在中风病急性期中的应用原则、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文献报道中的通腑法治疗中风病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药物筛选和合理组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4年1月~2005年12月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通腑法治疗中风病中药方别,对其中药使用频率、剂型及配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共检索到有关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文献报道116篇,应用处方明确的中药方剂66个,涉及中药89味;②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所用的药类依次为泻下、化痰、活血、息风等作用的药物,其中常用中药有大黄、芒硝、胆南星、枳实、栝楼、石菖蒲、桃仁、牛膝、钩藤、厚朴、甘草等,另外补虚药、开窍药的使用率也较高;③通腑法临床中多应用于中风病急性期,剂型和给药途径以汤剂口服为主。结论:通腑法治疗中风病可分为化痰通腑、活血通腑、滋阴通腑、泻热通腑等,通腑方药治疗中风病前景广阔,探讨其用药规律,为治疗中风病的新药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肖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9):1736-1736
从古代文献到现代医家,结合本人临床病例观察体会,总结出了腑气不通是中风病急性的重要证候,及时合理的运用通腑法是提高中风病急性期整体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典型病例,详细论述了急下通腑法在中风病急性期中的应用原则、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宏勋  胡文忠  曹锐 《北京中医药》2012,31(11):808-810
目的研究化痰通腑法对急性缺血眭中风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纳入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共69例,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化痰通腑类汤药治疗,于治疗前、疗后3天、疗后5天测定患者TNF—α、IL-4、hs-CRP水平,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天时TNF-α、hs-CR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5天,治疗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天后NIHS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痰通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患者的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TNF-α、hs-CRP水平以减轻脑缺血后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3.
通腑化痰法由著名中医脑病专家王永炎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逐渐得到中医脑病临床的重视,初期主要用于中风急性期病人,效验颇彩。受该法启示,辨证运用于多种脑病,也获显效,现择例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4.
通腑法在中风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通腑法具有降低血压、促进血肿吸收,增加脑氧供应的作用,对中风病的抢救、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通腑法可与开窍、熄风、化痰、活血、清热、利湿等诸法合用,使腑气通畅、气机运转、风阳内潜、阳热下降、上焦壅塞之势得缓,具有"釜底抽薪"之功、"治下助上"之妙.兹对其在中风治疗中的具体运用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6.
浅谈刘淑霞教授运用通腑法治疗中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瑞文  刘淑霞 《光明中医》2010,25(11):1977-1978
<正>刘淑霞是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脑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方面有独特的经验。其通过多年临床及理论研究,认为通腑法在治疗中风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自创黄竹清脑颗  相似文献   

17.
通腑法治疗100例中风病疗效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8.
王永炎先生研究发现急性脑卒中半数以上存在痰热腑实,并提出了化痰通腑治法,当时受到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推荐。经过30多年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验证,不断为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急症提供依据,已被编入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等,成为中医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主要治法而备受推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医治疗中风的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医杂志》2009,50(9)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其急性期以标实为主,风邪所致气血逆乱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动因,但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已经发生之后,风邪之象渐减,而痰瘀火热之象渐显,痰热阻滞,腑气不通成为此时病机的主要矛盾.约有40%~50%的中风患者表现出痰热腑实证[1].急性中风通腑有利于半身不遂和神志障碍等症的好转,可减轻或防止中风之变证的发生[2].  相似文献   

20.
黄峰  刘凤莉 《陕西中医》2009,30(12):1634-1635
目的:观察化痰通腑中药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从而探讨肝性脑病的中医病机。方法:以中医四诊收集到的患者临床资料为依据,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结论:提出痰热腑实是形成肝性脑病的病机关键,采用化痰通腑法治疗收到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