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检测阴道加德纳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方法:按照Amsel诊断标准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定性PCR检测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阴道加德纳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阴道加德纳菌的DNA含量,同时测定标本中总的细菌16SrRNA的DNA含量进行校正,即用阴道加德纳菌的DNA含量/16Sr RNA的DNA含量比值来表示阴道加德纳菌的相对含量。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定性PCR的特异度为31.9%,敏感度为93.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含量的线性范围1×10~1×10^5拷贝数/ml。阴道加德纳菌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相对含量为0.5613400,明显高于霉菌性阴道炎(P〈0.01)、其他阴道炎(P〈0.01)及健康体检者(P〈0.01)。但与滴虫性阴道炎无明显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09,当阴道加德纳菌的DNA含量/16Sr RNA的DNA含量的截断值为0.1026035时,其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总体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和80.3%。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阴道加德纳菌的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准确性和重复性良好。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破膜到分娩终止时间长短对阴道菌群和母婴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足月胎膜早破和足月临产后破膜的孕妇取宫颈分泌物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并观察产后10天内的母婴感染发生率。结果 胎膜早破组需氧菌阳性率38.32%,厌氧菌阳性率35.42%。破膜≤24h(Ⅰ组),需氧菌和厌氧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黄疸、肺炎及母亲产后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破膜〉24h(Ⅱ组),需氧菌和厌氧菌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黄疸、肺炎和母亲产后无病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 破膜距分娩终止的时间延长,阴道细菌阳性率和母婴感染率均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乳酸菌阴道胶囊对于阴道炎患者药物治疗后阴道正常菌群恢复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临沂市人民院门诊确诊的693例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92例、滴虫性阴道炎167例、细菌性阴道病153例、萎缩性阴道炎181例)患者(年龄21~52岁)在使用药物治疗病原体转阴后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1~3疗程补充治疗,并对治疗后患者阴道分泌物乳酸杆菌进行计数、培养及半定量。结果乳酸菌阴道胶囊巩固实验组阴道炎妇女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70.29%)及产H202杆菌比例(70.7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阴道炎复发率较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阴道炎后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巩固治疗,可有效提升阴道内乳酸杆菌含量及活性,恢复阴道正常菌群,减少阴道炎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血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4例新生儿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各57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即取静脉血做PCT、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PCT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组PCT阳性率高于CRP阳性率。全身感染与局部感染PCT阳性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全身感染PCT阳性率高于CRP阳性率。PCT诊断新生儿感染的敏感度高于CRP,而特异度与CRP相差不大。结论PCT与CRP的检测对诊断新生儿感染均有应用价值,但PCT的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薄纯美 《实用新医学》2007,8(4):317-3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分娩新生儿实施母婴阻断的最佳方案,探索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通过总结我院2003年~2006年562例HBsAg阳性母亲分娩新生儿实施母婴阻断后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资料,根据不同阻断方案分成3组:基因联合组(第1组),宫内阻断组(孕妇自孕28周开始肌肉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C)为第2组,孕妇自孕20周开始肌肉注射HBIG为第3组)。结果第3组12个月龄时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前两组,与第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第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第3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第2组;第3组12个月龄时HBsAb阳性率明显高于前两组,与第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第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第3组HBsAb阳性率明显高于第2组;12个月龄时HBsAb平均滴度第3组低于前两组,与第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第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第3组HBsAb平均滴度明显低于第2组。第3组慢性感染率和免疫失败率最低,与第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第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第3组慢性感染率和免疫失败率明显低于第2组;第3组新生儿出生时HBsAg检出率最低,与第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第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第3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第2组;第3组新生儿出生时HBsAb检出率最高,与第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第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第3组HBsAb阳性率明显高于第2组。结论3种阻断方案中,第3组宫内阻断保护率最高,HBV宫内感染率最低,宫内阻断效果优于联合免疫,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宫内感染。产前多次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减少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致病菌的简便有效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采用Amsel法和BV Blue法、同时用常规镜检方法对515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滴虫、霉菌检测。结果①515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采用Amsel法BV阳性病例139例(占26.99%),采用BV Blue法BV阳性病例145例(占28.16%),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性无显著意义(P〉0.05)。②139例BV阳性病例用常规镜检法检出白色念珠菌14例、阴道毛滴虫14例,376例BV阴性病例中自色念珠菌65例、阴道毛滴虫6例,霉菌性阴道炎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滴虫性阴道炎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性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①BV Blue法与Amsel法相比较,既准确又简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②对久治不愈的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或滴虫性阴道炎应做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莆田市门诊妇科病人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的情况,探讨该病的流行因素及防治对策和措施;方法: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镜检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并结合随机问卷和门诊登记表进行调查;结果:莆田市门诊妇科病人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率为8.96%,其中农民的感染率最高,为13.2%(32/243),教师感染率最低,为4.84%(12/24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年龄分布以31~45岁最高(P〈0.01),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配偶感染;结论:莆田市已婚育龄妇女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率不低,应加强防治措施,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王朝辉  张洁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8):839-840,850
目的:了解新生儿院内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查找原因以减少院内细菌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病房近期收治的39例新生儿明确院内感染的病例,对其感染部位、细菌耐药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院内细菌感染39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11.7%,同期医院内细菌感染发生率为4.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早产儿医院细菌感染为24.1%,明显高于同期新生儿院内细菌感染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共找到病原菌28株,阳性率为71.8%。本组全部16例革兰阴性杆菌及绝大部分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早产儿具有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加强医护人员的卫生意识,尤其注意手部消毒,可有效预防院内感染发生。如发生院内感染,考虑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本地区医院内感染的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深静脉导管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导管相关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52例深静脉导管病原菌培养结果,并对不同导管来源、留置部位、留置时间的深静脉导管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培养结果阳性60例(23.8%)。其中急诊带入导管的感染率80%(24/30例)、ICU置管11.1%(20/180例)、其他科室带入38.1%(16/42例);颈内深静脉导管的感染25.3%(19/75)、锁骨下6%(6/100)、股内深静脉45.5%(35/77);导管留置时间≤7d的感染率为17%(30/176),〉7d39.5%(30/76),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同导管来源、置管时间、留置部位均为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急诊带入导管的阳性球菌、阴性杆菌感染率高于ICU和其他科室(P〈0.01);其他科室带入导管的真菌感染率高于ICU和急诊(P〈0.01)。锁骨下深静脉导管的阳性球菌、阴性杆菌感染率低于颈内和股内(P〈0.05)。翻置导管时间≤7d与〉7d的真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病原菌中阳性球菌14例(23.3%)、阴性杆菌24例(40%)、真菌20例(33.3%)、混合菌生长2例(3.3%)。结论不同导管来源、留置时间、留置部位与深静脉导管感染率和病原菌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女性下生殖道细菌性阴道病(BV)、念珠菌性阴道炎(VVC)单纯感染与混合感染之间治疗后复发率和易复发率的差别,以寻求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以阴道分泌物半定量法、湿片法和培养法对临床药物治疗状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7595例外阴阴道炎病例中单纯BV、单纯VVC和BV-VVC混合感染的患病率为56.6%(4295/7595)、30.68%(2330/7.595)和12.77%(970/7595);复发率分别为4.07%(175/7595)、7.89%(184/7595)和48.56%(471/7595),前二者与后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830例复发病例中。BV、VVC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的易复发率分别为1.7%(3/175),4,89%(9/84)和10.19%(48/471),前二者与后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V、VVC混合感染导致VVC复发率、易复发率明显增高;VVC合并BV是VVC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临床高度关注及有效的系统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了解所分离的厌氧菌和阴道毛滴虫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根据细菌学和寄生虫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将290例厌氧菌性和6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各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采用二倍试管平皿稀释法测定厌氧菌分离株对不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二倍试管稀释法测定阴道毛滴虫分离株对不同药物的最低杀虫浓度(MPC)。结果①厌氧菌性阴道炎组中,甲硝唑亚组的有效率为54.6%,明显低于替硝唑亚组的68.8%(P〈0.05)和奥硝唑亚组的74.2%(P〈0.01),后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滴虫性阴道炎组中,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亚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5%、100.0%和100.0%,3个亚组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甲硝唑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替硝唑(P〈0.01)和奥硝唑(P〈0.01),但后两组间不良反应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对266株革兰阴性厌氧菌MIC90范围分别为4~8、1~2和1~2μg/mL,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对261株革兰阳性厌氧菌MIC90范围分别为32~64、8~32和8~16μg/mL。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杀灭阴道毛滴虫的MPC分别为25、5和5μg/mL。结论与甲硝唑比较,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性阴道炎的疗效高、不良反应少,但甲硝唑的价格低廉。临床厌氧菌株对甲硝唑有较高的耐药率。3种药物抗革兰阴性厌氧菌的作用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厌氧菌,但革兰阳性厌氧菌对奥硝唑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176例宫颈癌患者及218例宫颈炎症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计算两组HPV16/18型阳性率及各组中HPV—DNA病毒载量拷贝对数值。结果宫颈癌患者组HPVl6/18型阳性率78.41%(138/176),宫颈炎患者组HPVl6/18型阳性率29.82%(65/218),两组阳性率经)(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Х^2=92.06,P〈0.01);病毒载量前者也显著高于后者(t=2.42,P〈0.01)。结论HPVl6/18型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旱期治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氟化钠对脱矿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脱矿牙釉质的再矿化作用。方法将牙釉质标本随机分为4组,制成人工龋模型,分别以0.025mol/L NaF液、0.05mol/L NaF液、0.1mol/L NaF液及去离子水处理后测定釉质表面显做硬度值。结果实验前后各组均数间进行配对检验,结果1、2组间在处理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3组与对照组间在处理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后各组均数间进行One-Way-A.nova分析,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进行SNK-q检验,实验1、2组,1、3组,1、4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2、3组,2、4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3、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一定界值氟化钠浓度下,脱矿牙釉质再矿化作用随着浓度增加,高于这个界值时增加不明显甚至有所下降,因此建议临床上局部用氟的浓度不应大于0.05mol/L,低浓度的氟有助于临床上牙釉质脱矿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筛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方法应用明胶颗粒被动凝集法试验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结果813倒患儿检出MP抗体341例,阳性率41.9%.男性患儿阳性率38.3%,女性患儿阳性率46.8%,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MP抗体阳性的男性和女性患儿最小年龄分别为1岁和35d。不同年龄段患儿的MP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6—13岁忠儿M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6岁以下患儿(P〈0.01)。8—10岁年龄段MP抗体总凝集效价与2-4岁年龄段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检测MP抗体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和合理用药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P抗体凝集效价的测定为临床提供了动态观察治疗效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血传播病毒(TTV)与HBV混合感染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应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检测175例HBV患者血清中的TTV-DNA,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相关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175例HBV患者中TTV-DNA阳性30例(17.1%),其中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TTV-DNA检出率分别为3/21(14.3%)、13/76(17.1%)、8/50(16.0%)、6/28(21.4%),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TT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变相似。HBV和TTV混合感染组中HBeAg和抗-HBcIgM阳性率低于单纯HBV感染组(P〈0.01和P〈0.05),而血清抗-HBe阳性率则高于单纯HBV感染组(P〈0.01)。结论:TTV的混合感染似乎并不影响HBV所致的肝脏病变程度,对HBV的复制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布娅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108-108
目的:探讨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治50例足月的初产妇为观察组,阴道内使用普贝生栓剂,以50例同样条件的孕妇为对照组,使用小剂量缩宫素。结果:用药后8、12小时宫颈Bishop评分分别为7.6±1.3分和8±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3±1.2分和5.3±1.1分(P〈0.01),12小时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30%(P〈0.01);观察组24小时临产率(50%)明显高于对照组(16%)(P〈0.01);阴道分娩率(56%)高于对照组(42%)(P〈0.05);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P〈0.01);其他两个产程及产后出血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差异无显著性(P〉0.05);宫缩过度刺激为主要不良反应,但取出后好转。结论:普贝生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促宫颈成熟,可用于引产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与幽门螺杆菌L型(Hp—L)感染的关系。方法:取186例胃癌患者胃窦和胃体黏膜组织常规切片后经革兰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镜检Hp—L型细菌。结果:Hp—L型检出率为56.45%(105/186),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出率分别为60.22%(112/186)和58.60%(109/186),差异无显著性(x^2=0.1,P〉0.05),男女患者阳性率依次为69.16%(74/107)和39.24%(31/7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x^2=16.55,P〈0.01)。30岁以下、30岁~、40岁~、50岁~患者Hp—L型阳性率分别为33.33%(4/12)、41.38%(12/29)、52.73%(29/55)、66.67%(60/90),差异有显著性(x^2=9.39,P〈0.05)。Hp—L型阳性率在肠型胃癌患者中为75.42%(89/118),明显高于弥漫型患者为23.53%(x^2=47.26,P〈0.01);胃窦部胃癌患者(64.71%)高于贲门部患者(41.79%)。结论:GC患者Hp—L型感染率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Hp—L型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且主要作用于胃窦部。是引起肠型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57例阴道炎患者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卿  张镇松 《河北医学》2010,16(2):193-195
目的:了解阴道炎患者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及解脲支原体(Uu)的耐药情况。方法:通过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的2057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Uu)培养,并将所得阳性标本培养液进行解脲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2057例阴道炎患者中解脲支原体(Uu)的总阳性率为28.0%。各个年龄组的感染情况各不相同,分别是:20~29岁组的感染率为38.7%;30~39岁组的感染率为26.8%;40~49岁组的感染率为26.5%;50~59岁组的感染率为9.4%;30~39岁组和40~49岁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20~29岁组与30~39岁组和40~49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5;50~59岁组与前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药敏结果方面:解脲支原体(uu)对12种抗菌素药物的耐药率最低的是四环素类中的四环素(4.0%)和大环内酯类中的交沙霉素(4.3%),以喹诺酮类中的氧氟沙星(78.1%)和左氧氟沙星(78.3%)的耐药率最高。结论:解脲支原体(Uu)感染是引起生育期妇女阴道炎的重要病原之一,尤以20~29年龄组为高发年龄段。由解脲支原体(Uu)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的抗菌治疗一般应参考药敏结果,选择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没有药敏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交沙霉素或四环素进行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微生物环境的改变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观察组不孕症患者89例和对照组正常已婚妇女41例,按妇科操作规程,取阴道后穹窿处分泌物涂片,用革兰染色观察各种微生物分布及炎性细胞,判断清洁度。结果(1)不孕症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异常率明显增高:观察组清洁度异常者63例,异常率为70.79%;对照组清洁度异常者3例,异常率为7.3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观察组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异常者不同微生物感染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加德纳氏菌,G^ 球菌>霉菌,G^-杆菌,G^-球菌>G^-双球菌,滴虫,各组间有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3)观察组阴道分泌物两种以上微生物混合感染者57例,混合感染率90.48%。结论:阴道微生物环境的改变与不孕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崔杨 《中外医疗》2012,31(32):171-172
探讨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测在阴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该院进行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测的1470例妇女进行分析,同时行常规检测,比较其检出率。结果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测阳性723例(49.2%),常规检测阳性709例(18.2%),两者检测阳性结果呈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测在白细胞、BV、念珠菌检出率中明显高于常规检测(P〈0.05),在其他阴道炎检出比较中常规检测高于五联检N(P〈0.05),在滴虫检测中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测可反映阴道的正常菌群和致病菌的寄存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可作为阴道炎的主要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